【深圳孔圣堂】“市民国学堂”专版之三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1-01-23 08:00:00
标签:
周北辰

作者简介:周北辰,名亚林,字北辰,西元一九六五生,祖籍贵州遵义。一九八七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一九九〇年至一九九八年任教于贵州师范大学。一九九六年起,师从当代大儒蒋庆先生,并随蒋先生创办阳明精舍。二〇〇〇年辞去大学教职,投身儒家文化复兴事业,并在各地传道讲学。著有《儒教要义》《儒商管理学》《守望精神家园》。



 


【传道讲学】
 

主讲人:深圳孔圣堂主事  周北辰


《论语》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误读:“学”被理解为通常意义上的“学习”,即识字、读书。 “立”被解读为“成家立业”。“惑”被理解为知识及经验意义上的 “疑惑”、“迷惑”。“天命”被解读成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耳顺”被理解成“什么都能听”。“矩”被解读为“法度”“规矩”。这段经文被误读为: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读书学习,三十岁时成家立业,四十岁时已不再有困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听什么都明白,七十岁时能够随心所欲却不违反规矩。”


正解:“学”,特指学习“先王之道”。“立”,指精神上的挺立,人格上的定性。“惑”是指精神上、心灵上的“困惑”。“天命”是指上天的命令和安排。“耳顺”是指“对于所闻,都能明辨是非善恶”。“矩”是指“天道、天理”。这段经文的意思是: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先王之道;三十岁时人格基本定性,精神得以挺立;四十岁时,有了坚定的信仰,心灵不再困惑;五十岁时,明白了自己的天命所在,知道了上天对我的一生所作的安排;六十岁时,智慧明达,耳目无碍,所见所闻无须思虑就能明辨是非善恶;七十岁时,能做到随心所欲,而又不违天理人情,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无不中道。”
 

【圣贤人物】

亚圣孟子

    亚圣孟子(约西元前372—前289),姓孟,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一生推崇和发展了孔子之道,曾到齐、梁、鲁、宋、滕等国游说诸候,推行“王道”和“仁政”思想。孟子是儒家文化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唐代以后,孟子作为儒家“道统”的继承人地位日益上升。北宋时期,《孟子》一书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南宋时期,朱熹把《孟子》列为《四书》之一,升为儒家经典。于元代被尊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孟子思想对宋明理学影响甚大,后世以“孔孟之道”代指儒家思想。

孟子思想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发端。这种善的本性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其次,人格论。孟子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慨和“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主张人应该“养浩然之气”。其三,修身论。孟子重视“反省内求”式的道德修养,要求做到“求其放心,反求诸己”“反身而诚”。其四,“民本”论。孟子提出“仁政”说,主张以民为本。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治国之道应以“富民”为本;推行仁政必须关注民生,要“置民之产”。主张让天下百姓富裕的同时,对民众施行道德教化。孟子还提出了“人禽之辩”、“义利之辩”、“王霸之辩”等儒家义理,对后世影响至深。
 

【儒学常识】
 

儒家的经典有哪些?


儒家的经典主要有“六经”、“四书”、及《孝经》等。“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其中,《大学》、《中庸》是选自《礼记》的两篇文章,因其对儒家义理阐发具有特别的重要性,故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孝经》也系孔子所作,虽在六经之外,但也是儒教的重要经典。孔子曾有“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之说,可见《孝经》之重要。
 

【国学典故】

韦编三绝

这是讲孔子晚年研读《易经》的故事。“韦”是熟牛皮;“韦编”是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反复阅读,以至于穿竹简的牛皮被磨断了好几次。

那时的书,是以竹子为材料制成。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编连起来。孔子读书,反复翻阅,以至于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磨断了好几次。每磨断一次,孔子就重新编连、整理一次,继续阅读。可见圣人读书用心,学习勤奋。

后人以成语“韦编三绝”纪念孔子好学不厌,勉励后学以圣人为榜样,勤奋努力,以学为乐。

 
【答疑解惑】


编者按: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在文化激进主义的所谓“新文化”思潮中,中国走上了一条全面反传统的道路。民族传统文化式微,精神家园失落。本报“市民国学堂”特开设【答疑解惑】互动栏目。读者在精神上、思想上、心灵上有什么困惑,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都可以和栏目编辑部联系。我们将请栏目顾问与国学专家为读者答疑解惑。邮箱地址:kst2011@163.com。

 家住罗湖区水库新村的读者赵祖德问:古时候常常有“大人”“小人”之称,究竟什么是“大人”和“小人”?

[专家解答]

儒家非常重视道德教化与人格培育。以道德人格为标准,儒家把人分成两类:“大人”和“小人”。道德人格完善的人,不为私欲主宰,兼济天下的人,生命格局大的人(如:君子、圣贤)就是大人;反之,道德人格不健全,自私自利,只为自己活着的人,生命格局小的人就是“小人”。

古时称官员为“大人”,并不是因为官员位高权重,而是因为古代官员都是读圣贤书,经过层层科举选拔出来的。并且,官员除了管理政务,还身兼教化百姓的职能,治教一体。儒家的政治是圣贤政治,对官员的道德人格要求很高,做官要公而无私,以天下为己任,为百姓谋福利。这样的为政者生命格局大,所以称“大人”。

大人“谋道”,小人“谋食”。大人所追求的是圣人之道,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小人追求的是自己利益的满足和个人欲望的实现。如果只为自己着想,地位再高,权利再大,财富再多,也只是个“小人”。如果胸怀家国,兼济天下,即便地位低下,身无半亩,也是“大人”。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