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华伟】古代书院“从游”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栏目:学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11 17:42:26
标签:“从游”、古代书院、启示、高等教育
杜华伟

作者简介:杜华伟,女,西元一九七五年生,甘肃庆阳人,中南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兰州交通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书院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著有《涵养德性——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研究》。

古代书院“从游”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作者:杜华伟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原文刊于《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8第2期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腊月十七日癸丑

          耶稣2019年1月11日

 

[摘要]“从游”就是“追随、跟从游历”的意思,它是古代私学教育的一大特色,起源于私学的书院继承了这一教育传统。书院“从游”教育建立了寓教于游、学游结合的教育方法,创设了开放平等、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形成了志同道合、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实现了德育为先、知行合一的培养目标,这对于现代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古代书院;“从游”;高等教育;启示

 

一、“从游”教育之内涵

 

“从游”是孔子所开创的私学教育的一大特色,“从游”教育主张学生追随老师左右,在朝夕相处中学习老师的渊博知识与治学经验,在共同游历中熏染老师的高尚品行与人格风范,通过自己的自觉省察和积极实践,在学识和德行上不断长进。孔子周游列国时,弟子子路、子贡和颜回等始终追随左右,《论语·颜渊》有“樊迟从游於舞雩之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子路喜从游,遇长沮、桀溺、荷蓧丈人”等记载。正是在“追随游历”的过程中,众弟子和孔子一起考察了各诸侯的为政特色与成败得失,并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师生情谊、增长了学问见识、提升了道德品质。孔子创立的“从游”教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教学相长”、“因材施教”为基本原则,采用“树下习礼”、“杏坛讲学”、“农山言志”以及“叹于川上”、“游于舞雩”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知识学习、人格养成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环境中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比如,有次他带领弟子们观赏“东流之水”,子贡问到:“君子所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非常耐心详尽地回答道:“以其不息,且遍与诸生而不为也,夫水似乎德;其流也,则卑下倨邑必修其理,此似义;浩浩乎无屈尽之期,此似道;流行赵百仞之嵠而不惧,此似勇;至量必平之,此似法;盛而不求概,此似正;绰约微达,此似察;发源必东,此似志;以出以入,万物就以化洁,此似善化也。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见必观焉”(《孔子家语·三恕》)。孔子通过仔细观察、思考,将自然界最普通不过的水比德为圣人君子,使弟子在欣赏自然景象的过程中领悟到了做人的深刻道理,这样的教育不留痕迹、深入人心。

 

关于“从游”教育,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有着经典而贴切的解释,他曾在《大学一解》这篇文章中写道:“古者学子从师受业,谓之从游。孟子曰,‘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间尝思之,游之时义大矣哉!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1]]他将学校比喻成水,师生就是悠游于其中的鱼,“小鱼”学生跟随“大鱼”老师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朝夕相处中学习老师的专业知识、感知老师的人格魅力,在耳濡目染中吸收老师的学术思想、传承老师的治学精神,不断从学识与德行上提升自己。所以,“从游”教育以学生的主动求学为动力,以老师的言传身教为途径,以平等自由的环境为基础,以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依托,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播、事业的传递和思想的传承。

 

二、古代书院“从游”教育实践

 

书院是我国古代重要且独特的教育组织,作为私学发展的高级阶段,它继承了私学的“从游”教育传统,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七就有湛若水“平生足迹所至,必建书院以祀白沙。从游者殆遍天下”[[2]]的记载。“从游”教育模式下,听讲者不限于书院生徒,普通民众也可自由参与书院讲学与会讲;学习地点不限于书院讲堂斋舍,大自然也是师生们赏景悟道之处;大师们不仅主教书院时传播知识、答疑解惑,归乡后仍然讲学论道、教化乡里。比如,《象山年谱》中就记载了当年陆九渊回到家乡后众人从游的宏大场面,象山“既归,学者辐辏。时乡曲长老,亦俯首听诲。每诣城邑,环坐率二三百人,至不能容,徙寺观。县官为设讲席于学宫,听者贵贱老少,溢塞途巷,从游之盛,未见有此”[[3]]。古代书院“从游”教育贯穿于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生徒的知识传授与德行培养方面都取得了卓著成绩。

 

第一,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更具情感性。

 

古代书院师生一起住宿、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外出游历。经明行修、温文尔雅的老师既是经师,更是人师,他们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作风以及高尚的道德风范时时影响、熏染着追随其左右的弟子,学生有疑惑可以随时随地请教,师生共学常常是一幅温馨和谐、其乐融融的场景。例如,黄榦回忆他当初师从朱熹的情景时说:“榦丙申之春,师门始登,诲语谆谆,情犹父兄。春山朝荣,秋堂夜清。或执经于坐隅,或散策于林垌。或谈笑而舂容,或切至而叮咛。”[[4]]透过此番描述,便知朱熹谆谆教诲、和蔼可亲之形象,更可知学生崇敬感激、难以忘怀之情感。程明道曾两度从游于周敦颐先生,他自说“再见茂叔后,吟风弄月,有‘吾与点也’意。”[[5]]而其弟子谢良佐则有如下记载:“明道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明道这种“望之严也,即之也温”[[6]]的形象给学生以感动与温暖,使学生的学习轻松而愉悦。名儒王阳明53岁时宴门人于天泉桥下,在中秋的皎洁明月下,见诸生相谈甚欢,乃作诗曰“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7]]这种融洽和睦的师生关系,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对他们的影响与教育是无形而深刻的。正是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更愿意信奉、追随老师,为了共同的理想抱负而奋斗,即使身陷危境也不会背师叛道。如黄榦曾先后从学于朱熹达25年之久,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知南康军,黄榦随行,在朱熹任所帮助处理一些学术上的事务。淳熙十年(1183年)正月,朱熹在武夷山下建精舍讲学,黄榦依然在此从学。庆元年间,朝廷禁道学,朱熹学说被诬为“伪学”,朱熹及弟子在职者均遭斥逐。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从学者多改换门庭而去,但黄榦及部分门人仍追随朱熹至精舍之地,坚持学习并传播朱子学。

 

第二,外出游历的学习体验,使教育更具实践性。

 

古代书院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斋与学堂的理论学习,老师还常常带领生徒外出游历,考察风土人情、踏访名士踪迹。南宋著名书院教育家朱熹说“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8]]他认为自然界所有的事物、现象都有它自身的特点与规律,都值得用心去观察思考。元代理学家郑玉主张个体在游历名山大川中感知人类历史,激起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进而培养个体的爱国主义情操。他说:“渡淮而北而泛黄河,足以发吾深远之思;登太华,足以启吾高明之见;历汉唐遗迹,足以激我悲歌感慨之怀;见帝城之雄壮,足以成吾博大宏远之器”。[[9]]所以他在师山书院讲学时,经常带领学生避开市井喧嚣去游历峻秀山川,抛弃理论说教去感悟自然之美、体验行动之乐。书院大师王阳明先生与学生“游南镇”时,就应景地探讨过“深山自开自落之花”与“我心”之间到底是何关系。古代书院外出游历的学习体验既避免了枯燥的理论说教,又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知行合一的良好习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第三,质疑辩难的学习方法,使教育更具主体性。

 

师生间的质疑辩难是古代书院教育的一大特色,在学习过程中,生徒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不同,围绕学习中的疑惑或是有争议的问题展开充分辩论,老师通过引导帮助生徒解决问题。“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10]]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是被动接受现成知识的过程,而是老师与学生互相质疑、互相启发,学生从最初“无疑”到达“有疑”,又通过思考辩论达到彻底“无疑”的过程。他在主教白鹿洞书院期间,经常亲自与学生讨论切磋、质疑辩难,“师生函丈间往复诘难,其辩愈详,其义愈精”(《朱子语类大全(序目)》)。通过反复诘难、反复讨论,知识越辩越清楚、道理越辩越明白、思维越辩越敏捷。书院教育鼓励生徒质疑老师、质疑书本,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观点,这其实是对学生最大的肯定与尊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个体自主性,使他们乐于学习、勤于思考,不但学会知识,更学会如何学习的方法。

 

第四,学术争鸣的“会讲”交流,使教育更具开阔性。

 

“会讲”是古代书院知识传播与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广为流传的“朱张会讲”是岳麓书院“会讲”活动的重要开端,也是中国书院会讲历史上的一大盛事。乾道三年八月,朱熹从福建崇安赶赴长沙,与当时主持岳麓书院的张栻就重要理学问题讨论辩难,“二先生论《中庸》,三日夜而不能合”。[[11]]。元代著名理学家吴澄在《重建岳麓书院记》中曾以景仰的口吻详细记述了此事:“当张子无恙时,朱子自闽来潭,留止两月,相与讲论,阐明千古之秘,骤游岳麓,同跻岳顶而后去。自此之后,岳麓之为书院,非前之岳麓矣。地以人而重也”。[[12]]岳麓书院能够位列天下四大书院之首,与朱熹和张栻所开创的“会讲”活动带来的发展理念与学术地位密不可分。

 

古代书院“会讲”活动没有身份地位、学识资历的限制,只要愿意听讲者都被允许,不同学派之间也不设限,一位大师讲课,其他学派弟子同样可以入院听讲并发表见解。明代仁文书院就采取“广与进”的态度,欢迎一切求学听讲之人共同探讨、共同提高:“真修实践之士,往往出于布素,如吴聘君、王心斋其人者,故不尽由黉序中出。若必择其方类而取之,恐长林丰草间不免有遗贤,而亦何以风励庶人之以修身为本者。是故,会讲之日,如或山林布衣,力行好修,但愿听讲,不妨与进。”[[13]]这种自由开放、不问出处的讲学形式使得普通民众也有机会接受教育,“会讲”者的知识水平、论辩才能以及治学态度等等,极大地开阔了“从游”者的学术视野,而且这种开放平等的师生关系也使千里迢迢前来“从游”的求学者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使他们发自内心地感激老师、尊重老师,形成了“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第五,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使教育更具针对性。

 

古代书院教育家很注重按照生徒资质、个性特点不同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与影响,阳明书院教育大师王阳明先生就曾说,“只是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中人以下的人,便与他说性说命,他也不省得,也须慢慢琢磨他起来”。[[14]]他认为每个人的资质水平是不同的,不能超越个体实际水平而对其实施“拔苗助长”式教育,那样只会欲速则不达。他主张“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15]]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分析个体自身优势与特点,根据他们或长于礼乐、或长于政教、或长于水土播植的具体特点与现有水平,有针对性地施加影响与指导,则能收事半功倍之效。吕祖谦也非常重视因材施教、随人教授的方法,“大凡人之为学,最当于矫揉气质上做工夫。如懦者当强,急者当缓,视其偏而用力”。[[16]]他主张,教育应该于生徒个性薄弱处着手,对于懦弱者要鼓励他坚强,对于急躁者要教导他平缓,以充分发挥每个人个性因素中的优点,有效弥补他性格发展中的不足。

 

三、书院“从游”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古代书院“从游”教育以学生主动求学为前提,以老师引领熏陶为特色,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采用学游结合的教育方法,在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和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学习老师的治学经验与专业知识、传承老师的治学精神与人格风范、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与道德素养。这些,对于现代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第一,发挥教育者的精神引领作用。

 

“学莫便近乎其人,学之径莫速乎好其人”。(《荀子新注》)良师是教育过程中宝贵的教育资源,而敬仰、接近良师则是学生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教育工作是关于“人”的工作,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的教导与指引尤为重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首要职责在于“传道”,在于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品行,高等教育应充分借鉴古代书院“从游”传统,使教育既有深度也有温度,老师既关心学生的学业,也关心学生的生活。老师以高尚的道德素养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培育学生认真的求知理念,以精深的专业知识给予学生课程指导,以扎实的研究能力给予学生科研指导,使学生在向老师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人文关怀、精神关照与心理抚慰,进而产生对学校的信赖、认同和强烈归属感,产生对学术和真理的热爱与探究之情。在这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中,既发挥了老师对学生的精神引领作用,反过来也促使教师不断提高个人素养,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成为学生做人与做事的表率。

 

第二,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

 

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的交流过程,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才是主体,教育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的认知与践履程度。所以,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及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大教育家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范,他对每个学生的特点了如指掌,针对“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和子夏等问“孝”,他针对提问者的地位、职责及性格特点,回答分别“无违”、“父母唯其疾之忧”、“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和“色难”,如此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古代书院教育也特别注意按照生徒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教化引导。

 

教育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而教育对象又是各不相同的个体,尤其生理、心理都相对成熟的大学生更是强调自己的个性与权利,这就要求教育教学必须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来进行。比如同一门课程,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讲透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应该联系该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与拓展。面对不同年龄、不同年代的学生,同一门课程也要采取差异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即便同一专业、同一班级内,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认知水平、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方面也各有差异,所以,教育工作必须研究学生、关注学生,根据他们自身特点进行个别化、差异化的指导,使他们人尽其才、各展所长,成为更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三,拓展师生交往的有效途径。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一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和师生个体的成长发展。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17]]目前高校以学科和专业为本位,以课程教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制度下,班主任和辅导员不一定是任课教师,每个教学班不设固定教室,学生只有在上同一课程时才集中到同一教学点,课后则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而且目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机制,使教师在课堂这一特定教学场所尚能积极解答学生的提问与质疑,课后当学生遇到学业、情感以及社交方面的困惑时,很难获得与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占比达95.1%,增长率连续3年超过10%。”[[18]]面对这种新的变化,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和快捷性,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师生之间多层次、多渠道的交往,教学中利用翻转课堂开展深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及学术思辨能力;生活中通过QQ、微博、微信等平台与学生沟通,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状况与思想动态,适时给予学生教育引导;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博客、微信群等途径主动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评价,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手段,给学生以更多的知识指导与精神指引。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交流密切、感情笃厚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学生的敬仰追随中获得快乐的教学体验,学生在教师的欣赏肯定中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第四,营造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

 

任何知识习得与品格养成活动,都必须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从游”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学生在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里,积极性与创造性被大大激发,能够主动地追随老师求知问学,而不是被动刻板地接受现成知识。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自主性与积极创造性,具有相当程度的学习能力与探索能力。所以,在教育理念上,高等教育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师中心思维模式,淡化教师权威意识,增强引导与服务意识,努力打造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团队,充分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相信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把教学过程定位为师生之间交流促进、观点之间碰撞争鸣、学科之间取长补短的共同发展过程。在教育方法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品评老师的成果、质疑老师的观点,充分展开思考与创新;在教学手段上,广泛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和讨论式教学,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乐于与老师讨论辩难,自觉自愿地学习成长。

 

第五,重视学生个体实践。

 

“古人为学,十分之中,九分是动容周旋、洒扫应对,一分在诵说”。[[19]]教育并不只是课堂学习和理论灌输,更重要的在于平时的生活、实践,在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主自觉的行为。“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若知时,其心不能真切笃实,则其知便不能明觉精察;不是知之时只要明觉精察,更不要真切笃实也。行之时,其心不能明觉精察,则其行便不能真切笃实;不是行之时只要真切笃实,更不要明觉精察也”。[[20]]书院教育家王阳明先生认为认识达到了真切笃实的程度便是行动,行动到了明确精察的程度便是知识,知行合一方能进步。

 

高等教育过程中,实践教学同样重要。在实践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才有可能更多更深地交流,教师才能够发现学生的不足及时予以纠正教育。实践既可以采取外出游学、参观访问、动手操作等形式,也可以采取在课堂内创设特定情境,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识、在实践中感受老师的人格魅力、在实践中发现自身之不足,从而不断努力完善自己的学识与品德。


参考文献:
 
[1]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2.
 
[2]清·黄宗羲.卷三十七·甘泉学案一,明儒学案(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5:875.
 
[3]宋·陆九渊.卷三十六·年谱,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499.
 
[4]清·王懋竑.朱熹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98:529.
 
[5]清·黄宗羲.卷十四·明道学案下,宋元学案(壹)[M].北京:中华书局,1986:573.
 
[6]清·黄宗羲.卷十四·明道学案下,宋元学案(壹)[M].北京:中华书局,1986:575.
 
[7]明·王守仁.卷二十·外集二,王阳明集(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6:691.
 
[8]宋·黎靖德编.大学二·经下,朱子语类(卷第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6:295.
 
[9]胡青.书院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特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39.
 
[10]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115.
 
[11]苗春德.宋代教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164.
 
[12]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22.
 
[13]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38.
 
[14]明·王守仁.卷三·语录三,王阳明集(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6:95.
 
[15]明·王守仁.卷二·语录二,王阳明集(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6:51.
 
[16]清·黄宗羲.卷五十一·东莱学案,宋元学案(贰)[M].北京:中华书局,1986:1663.
 
[17]陶行知.创造宣言(1943),陶行知文集(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891.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http://www.cac.gov.cn/2017-01/22/c_1120362500.htm.
 
[19]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18.
 
[20]明·王守仁.文录三·答友人问,王阳明全集(卷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10.

 

责任编辑:近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