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璞中作者简介:董璞中,本名董卫国,男,山东东营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现任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
文化包容必须基于文化自觉
——再议国人过“洋节”
作者:董璞中(西南政法大学)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十一月二十日壬辰
耶稣2018年12月26日
近十几年来,耶诞节前后,“国人过洋节”的议题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有的人认为,西方节日文化在中国流行,乃是一种潜在的文化挑战,国人跟风过“洋节”,多数因为缺少文化自觉意识;而观之当前新闻媒体上态度,似乎越来越多地认为对外来文化应该“包容”。
依在下愚见,言文化包容,应该基于文化自觉。若无文化自觉,而盲目谈文化包容,则是自欺欺人。或者,乃是西方文化趁着我们之文化主体性之丧失而对我既有之文化做隐秘之颠覆。
打个比方,若某人到我家做客,我家里主人在家,主人可以对客人说“敬请随便,不必拘束”,客人参观各房间,乃是于使用各种东西而没有过于拘束,这样是得体合礼的事情。然而,若我家没有主人,客人来家(若无主人,也就无所谓客人,来的无非是想喧宾夺主者),任意参访、任意拿去东西,这已无礼法可言。今日中国之文化正是处在无主之境地。
或曰:怎么能说今日之中国没有文化呢?中国之学术研究、中国之电影媒体、中国文艺,不是非常丰富吗?怎么能说今日中国没有文化。答曰:这是并不明白“文化”之真实含义,而误以知识或娱乐为文化。
“文化”一词并非我们翻译自西方之culture,“文化”一词乃我中华所固有,且举足轻重,国之所以立,华夏之所以维,端赖此文化之存。《易传》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即人文化成、人文教化也。人文,即人之所以为人之理,对人之性、人之伦理、人之生活有系统之觉醒、反思与引导,以安顿人之生活、安顿人之信仰、安排社会之秩序,此即是人文教化。
文化,即人文教化之简称,有此人文教化之精神——有安顿人之情感、引导人之人格、敦睦人伦、安排社会之秩序——此社会形式即属于文化,否则即便形式炫目,亦并非文化。今日中国,常常是以知识而代文化,以娱乐而麻痹人对于人文教养之需求。故而说当代中国是教化没落的时代。
与此同时,西方宗教在中国传播获得前所未有之速度。西方之宗教文化,是西方社会教化之根基。教化本有相通之处,然而,融汇西方,必要有所主方可。譬如两人讨论思想,没人各有主见,经一番交流,虽和而不同,但是双方各有新的所得。然而若一毫无主见之人,听一有主见之人讲话,一番交流以后,多半已被洗脑,谈何交流与融合。
我们并非盲目排斥和反对西方宗教文化,而是深以中西文化之融合为忧。在中国社会教化缺失之境地下,西方宗教之文化之流行,实则无法让西方宗教本土化、宗教化。
譬如当前国内耶教才传教过程中,极其武断地将中国传统礼俗,诸如丧葬礼仪上的烧纸磕头、哀哭亲人一概作为“偶像崇拜”而禁止,自以为其宗教远远高出中国既有民间信仰形式。而殊不知,中国丧祭礼俗传承几千年,乃是民族认同之文化标示、是孝老爱亲、敬天法祖之民族精神的文化寄托。
于此,西方宗教何尝以包容之精神而宽待呢?
当年罗马教廷因禁止中国信徒祭祖、祭天而被康熙皇帝禁止在中国传教。而今日,教化无主时代之中国,谁来捍卫中国就有的礼俗文化及其中传达的中国人“向上之心强,相与之情厚”的民族精神呢。所以,文化包容,必然以文化自觉为基础。文化主体性丧失的时代,已经没有谈文化包容的资格。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仅仅通过政治管理体制而得以维系,维系一个庞大的共同体更是需要文化。文化就是人文教化。教化的核心有两个,其一,个人修身立德,安身立命。其二,安排社会生活,敦睦人伦,美化风俗。人文教化是柔性的社会管理形式。任何得以成为“教”者,必须有对终极价值或说永恒价值追求。永恒价值、终极价值之人格化身就是圣人,圣人之教导即为经典。任何有独立文化、系统文明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圣人和经典。
以中华文明为例,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延续上古人文精神而开中华文教慧命,故自汉代以来,儒家人文精神乃是教化之本。孔子为圣人,孔子垂教为圣经。然而,自清末民初,中国面临深刻民族危机,激进主义欲尽废中国固有之文化、制度而一切学习西方以图强国自保。于是圣人教化不再被推崇,随之而来的百年间,圣之意义逐渐被淡化。
然而,西方宗教乘势而起,翻译其BIBLE为“圣经”,耶稣诞辰为“圣诞”,于是圣反而成了外来宗教独占之名。今日,国人皆知BIBLE“圣经”,几个知道两千年来“圣经”一词本指四书五经,国人皆知12月25日为“圣诞”,而谁知孔子诞生于何日,谁知孔子之所代表之文化意义?此中隐秘之颠覆,难道不可见一斑吗?
然而,文化自觉以后又当如何呢?以节日礼俗为礼,就是要在节日礼俗之中,恢复人文教养之精神。当前西方节日流行,原因多样。其一当然也有西方宗教在国内快速传播,信众增加之原因。其二西方文化乃是伴随市场经济而来,文化与商业结合的模式已经较为成熟,商家为经济利益,故而极力推西方节日。然而,观之本土节日,相对冷漠。深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节日精神内涵之缺失。
商业时代,节日虽被视为商业之契机,然而若仅仅以消费为内涵,则人们也并不会满足——因为节日精神内涵缺失故也。根据现代生活方式,尽量恢复传统节日礼俗,例如在春节要祭祖、要给年长者行大礼百年等等,此节日之中孝亲追远、重视家庭之义就更为彰显了。诚然,若国家层面于此亦有文化之集体表现,则会以此为契机,更能增强民族之认同,增强每一成员之归属感。
总而言之,在中国文化主体性挺立之时代,我们将张开怀抱欢迎一切外来文化,历史上,华夏被外族多次征服,然而,哪一个游牧民族不是被华夏文化所同化呢。然而,在丧失文化主体性之今日,中国既有之文化难免在被隐秘的颠覆之中。如此,当务之急是恢复文化之主体性,恢复我国千百年来所赖以维系之人文教化。盲目谈文化包容,实在自欺欺人。
【复识:有的人以洋节为当前拉动经济做出极大贡献,故而力推洋节。然而,此为短浅之见。观之四十年来中国经济腾飞之契机,根本之动力在于传统文化教化而塑造的民族精神。改革之初,废农业合作社而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短短几年内粮食产量成倍增加,农民劳动积极性极大提升,这不是因为古来中国人重视家庭的精神吗?打破城乡二元格局,允许农民工进城,二十多年间,几亿农民工拿着最低的工资,在城市做最辛苦的工作,而长期以来农民既无医保又有无社保,然而广大农村安定团结,这不是体现了中国人古来自强不息的精神吗?然而,以家庭为重,吃苦耐劳,个人享受在后,实为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财富积累之根本精神动力所在。然而此民族精神若无积极引导与正面教化,则正处于消耗之中。古来人文教化所给予中国人的生命力、创造力,又岂是外来节日文化所能相比于万一的。国人若不明白儒家人文教化亦是一极其重要的文化战略资源,则文教陵夷,民族精神消耗之时,恐怕亦难免扼腕了。】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刘根勤】我看“抵制耶诞节”
【下一篇】“新清史”的挑战与中国话语权的坚守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