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文】日用儒学与国民精神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7-09-08 09:04:33
标签:
张立文

作者简介:张立文,男,西历一九三五年生,浙江温州人。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著有《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传统学引论》《和合学概论》《新人学导论》《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周易思想研究》《朱熹思想研究》《船山思想研究》等。 

日用儒学与国民精神

作者:张立文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七月十七日丁酉

           耶稣2017年9月7日

 

儒学不仅是形而上之学,而且是形而下之学,两者融突和合,相得益彰,但儒学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是其形而下日用之学。儒学的生命是在于日用,儒学的发展在于日用,它的生命也在于日用。儒学为什么能存在那么久?原因就在于它是走向人们的生活,走向社会,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甚至可以说儒学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什么叫日用儒学?是指儒学这只无形的手无时无刻指导、支配人的为人处事、日常生活、行为活动、所思所想等,它对每个人来讲都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参与的。

 

儒学寓于家教、家训、家风中

 

儒学寓于百姓日常生活的家教、家训、家风中。我小的时候,我的爷爷就教导,走路的时候碰到老师要行礼,碰到老人应该先让老人先走,你应站在旁边等一等,这是小孩对老人的尊敬。我虚岁六岁上小学,很高兴,添了新衣服,家里父母就说,你上学了,不是光在家玩儿时那个淘气的小孩了,上学站要站直,坐要坐正,不能东歪西倒,这是对老师的尊敬。只有这样子,做人才能端正,做个端端正正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小时候,儒学就渗透到我们生活当中,怎么样站,怎么样坐,手往哪里放,手足都要有一定的位置,从小就应该得到培养。

我们追溯到儒学的创始人孔子那里,《论语》当中实际上很多都是讲我们百姓日用的。比如说,孔子到了太庙,每事问。学问学问,学问是问来的。我们的学术,我们的学问,都是问来的。从这点讲,要向别人请教。孔子讲:出门如见大宾。对人应该尊敬。尤其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本来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事。还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也就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事。所以,我们今天之所以把儒学看成是一种非常高深的、好像离我们生活很远的一种抽象的东西,其实这是对儒学的误解。中国今天要发扬儒学,要回到日常,回到我们生活的日用当中,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扬儒学,真正能使我们的国民精神得到培育和提升。

 

日用儒学的“四融合”

 

形上和形下的融合

 

儒家哲学的道和天理具有形上性,但也具有形下性。在孔子那里,一方面认为天道是可畏的,“畏天命”,也是可知的,“五十而知天命”。这是形上的层面,另一方面也讲形下的层面,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刑”“政”“礼”“德”这四个方面是从形而下的层面讲的,也可以说从日用层面来说的。中国把形上和形下结合起来,一方面把儒学构筑在百姓日用的各个层面,同时它里面包含了对最高精神的追求。中国儒学不离日用,其指导思想是形上的哲学理论指导,这是体如天道。这就是说在百姓日用背后有一种精神的支撑,这便是形而上的天道、天理等精神。

 

百姓日用和宗教信仰的融合

 

哲学的终极信仰和宗教的终极信仰,都是对某一种价值理想的信仰和敬畏。宗教信仰说到底是对一种价值理想的敬畏、崇拜。怎样把儒学中的精神提炼出来,同我们日用相结合,这非常重要。

中华民族历来有祭祀的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祭祖的活动是通过每个宗祠来进行的,并一直延续下来,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的源泉所在。这就是说,我们可以从儒家的道德精髓当中,找到灵魂、精神的归宿,我们追随的是一个天乐、地乐、人乐,天和、地和、人和,这样一个和乐的世界,我们到哪儿去,到天和地和人和、天乐地乐人乐的和乐世界去,这也是儒家思想的一种最高的理想境界。

 

仁爱和礼法的结合

 

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博施于民”,又说“泛爱众而亲人”。孟子讲“仁者爱人”,《论语》中樊迟问仁,孔子讲,爱人。爱人包括了很多深刻的内涵,第一表示对人的尊敬,第二表示对一个人的人格魅力的一种赞扬,第三是我对这个人应该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爱人是同礼法相结合的。

 

讲仁爱,这对现在还是很有价值的。人当然是要讲爱的,“仁”就是两个人,它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人应该存有一份爱心。违礼就是对仁爱的违背,所以孔子对违反“礼”,非常气愤,比如季氏“八佾舞于庭”。儒家是主张对人民要爱护,同时礼法中也包含着仁爱、人本的思想。中国的思想不是一种二元对立的,看上去好像是对立的,但它实际上是互相融合和渗透的。

 

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融合

 

现在和古代的文明确实有很多差别,20世纪80年代讨论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当时提出了好多文化整合的方法。我当时思考应把它落实到“和合学”上,就像把“天理”成为学理、学说,我反思从传统文明到现代文明,这里很大的问题就是价值观的去向、取舍、评价问题,比如说君臣关系现在没有,但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都还有,可以转化成互助、互鉴、互信、互尊、互爱的关系?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应该有个转化。现在走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发展到这一步,有些单位退休的人比在职的还多,是一个大问题。现在养老可以把道德教育、舆论倡导和利益的驱动结合起来,这或许是养老一个新的方法。

 

日用儒学与国民精神建设

 

人心和善

 

心和万事乐。中国古人认为心之官则思,我们日用活动是心来支配的,从心身关系来看,心起主导作用,所以心善不善很重要,一念善为善,一念恶为恶,一切善恶、美丑、有时就在一念之间。现在一些人钱迷心窍,权迷心窍,色迷心窍。从这个意义上看,心善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贪官都是不自足,越贪越大,最后到了犯罪,人要知足,知足就是福,不知足就是祸。为什么搞政治斗争?心不善,一念不善就会堕落。人心和善,万事幸福、快乐。

 

行为和顺

 

行和万事通。行为和顺要遵循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行为应该按照《尚书》讲的,满招损,谦受益。做人要谦虚一点,比如学问,就是学会做学问,学会问别人,不耻下问,向别人请教,三人行,必有吾师,要谦虚请教。在国际社会,谈判打交道,大国就应有君子风度,儒者气质,谦逊谨慎;你若盛气凌人,唯我独尊,那谈判肯定失败,契约一定订不成,自己也会受损害。

 

家庭和睦

 

家和万事兴,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信条。中国人重家、顾家,家是温馨的港湾,安身的乐园。然现在家庭疏离,单亲家庭、留守家庭等等,未来家庭究竟是怎样一个形式,可进一步思考。

 

现在四世同堂没有了,子女与父母分居了,离婚率高了。如何使家庭和睦,夫妻是家庭的核心,夫妻和睦,推而广之,千千万万个家庭和睦,家国结构的国家也会和睦安定,社会和谐有序,这是基础。如何使家庭生活美满,双方都要付出,这就需要做到互相谦让,要互相忍耐,这样事业兴旺发达,美满幸福的生活就会向你频频招手了。

 

社会和谐

 

国和万事成,这是被几千年历史证明的事实。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信仰的社会。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但能和而不同,和谐相处。中华民族是一个厚德载物、包容大度的民族,也是一个顾全大局、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的民族,因此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能够做到“仇必和而解”,能够实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精神和思想道德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转化成中国人的坚定信念、行为圭臬和日用之学,构成中华民族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的高尚品格和国民精神,这是社会和谐内在根本动力和基因,也是国和万事成的源头活水。

 

世界和合

 

世和万事和。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普及化、危机多发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世界还不太平。如何化解冲突和危机,造就为万世开太平的世界。人类可以遵守“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和生原理。天地自然、社会人际、国家民族、宗教党派,都是融突和合的生命体,都有生存在世的权利,都应和合共生,共同发育成长,而不能相害;可以遵守“以他平他谓之和”的和处原理。中华民族是一个“民胞物与”的民族,视天下百姓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天下万物都是我的伙伴朋友。在“博施于民”的推致下,自己发达了也帮助别国、别民族发达,达到共同发展、共同发达;泛爱众、兼相爱的和爱原理。和爱是人类生命之所以延续,而不灭亡的根据,是人类之所以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

 

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像甘露,像阳光,照射到人类日用之中,激荡世界,光耀人间,热爱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礼义廉耻,继承创新、弘扬光大,滋润心田,造就国民精神。

 

责任编辑:柳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