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将会提倡“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念(王达三)

栏目:反思计划生育政策暨放开二胎
发布时间:2010-04-17 08:00:00
标签:
王达三

作者简介:王达三,男,西元一九七四年生,山东高唐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独立学者,现居北京。二〇〇四年与陈明等人创办儒学联合论坛网站,曾任总版主;二〇〇六年起,创办并主持中国儒教网暨儒教复兴论坛网站。二〇〇六年九月份起草并连署海内外五十四位学者发布《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建议书》,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份起草并连署十名青年博士生发布了《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耶诞节”问题的看法》,二〇〇九年四月份起草并连署五十多个儒家组织发布《须尊重历史,宜敬畏圣人——致电影《孔子》剧组人员公开函》,均引发强烈社会反响。


 



不可逆转的人口总量下降趋势以及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现象已经成为中国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正因为如此,前几日著名国情问题专家胡鞍钢先生呼吁放开二胎生育、稳定人口规模的文章引发了海内外媒体的普遍关注。有外电认为,胡的文章可能是中国政府放开生育限制政策的一种舆论试探。

然而,目前仍有不少人担心,由于中国人深受“重男轻女”、“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等传统人口观念的影响,所以一旦放开二胎生育,中国人口会迅速反弹,甚至会成覆水难收之势。但笔者认为,传统生育观念已是昨日黄花,放开二胎生育虽然会因历史惯性等原因而造成短时间内的“婴儿潮”现象,但从长远来看仍难遏制中国人口总量下降的大趋势。

人口观念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中国古代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必须有足够的男性劳动力才可以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和保证国家兵员充足,同时也可以解决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等诸多家庭问题。此外,因医疗水平低下、人为灾难和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古代的人均寿命低,非正常死亡现象多。在这种情况下,形成“重男轻女”、“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等人口观念,是不可避免的。

问题是,近现代以来,与整个传统文化一样,中国传统人口观念影响日渐式微,宗法制逐渐解体,大家庭荡然无存。尤其是,中国现代文明是一种工商文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大幅提升以及服务行业的迅速崛起,使得妇女占据了劳动力市场的“半边天”。与此同时,快节奏的工作方式、自利化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养老问题的逐步改观,都使得年青人愈来愈倾向于晚婚晚育和少生优育,甚至是不婚不育。

资料统计表明,历史上中国人大体是一百年生育五代,1990年之后的趋势则是一百年生育四代。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生育政策限制和少生优育观念影响,目前中国育龄妇女的人均生育率只有1.7左右,远低于一个国家保持人口规模稳定所需要的2.1的生育率。中国人口“4→3→2→1”的金字塔形现状,短时间内积聚了年青人的发展优势,但从长远来看,年青人的养老负担则是“1→2→3→4”的倒金字塔形,或说年青人背负着的将是一个“老大中国”——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梦想有可能会因此而成为镜花水月。

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现状不无启发。在G8国家之中,除美国因移民因素得以保持人口规模大体稳定或稍有增长之外,其他7国无不面临着人口规模萎缩和老龄化问题的严峻挑战。步履蹒跚的“老欧洲”对此束手无策,人口总量下降尤为严重的俄罗斯则把鼓励生育视为国策,甚至采取了给年青夫妇放假“造人”、设置“英雄母亲节”等非常措施。值得忧虑的是,与富裕的G8国家相比,中国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很难说已经做好了应对“银发浪潮”的准备。

韩国和日本的例子更具有说服力,因为其人口观念一度与中国传统人口观念相差无几。在韩国,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育龄妇女高达9成,晚婚少育造成的少子化现象则使韩国人口专家惊呼:到2100年,韩国人口将会缩减一半以上,届时韩国将会变成一个微不足道的国家——有人为此建言严禁堕胎。在深受少子化和老龄化折磨的日本,大批幼稚园和中小学校改成了老人院,著名的三菱银行因让年青人提前下班“造人”而被誉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难看出,在现代性大潮面前,中国传统生育观念是何等的不堪一击!

最新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台湾地区育龄妇女的生育率只有1.07,创造了世界之最。鉴于10年之后台湾的大学将因生员匮乏而关闭三分之一以上,所以有人希望能够吸引大陆青年人赴台求学。显然这一建议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即10年之后,中国一些大学,至少是一些中小学,同样会因缺乏生员而不得不关闭。更令人忧虑的是,与自然生育为主的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相比,中国限制生育的基本国策已经实行了近30年,一旦人口峰值过后,中国人口总量将会急剧下降。

无论如何,适时放开二胎生育已是时不我待。如果说建国后没有听取马寅初等人口学家适当控制人口规模的建议是一个失误的话,那么在今天,不听取适时放开二胎生育政策的建言也必将是一个重大失误。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前车之鉴表明,即使现在就放开二胎生育,二十年后的中国,也很有可能会因少子化和老龄化等人口危机而不得不求助于已经被冷落多时的“多子多福”的中国传统生育观念。

 

原载于环球时报2009年12月4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