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波作者简介:吴亚波,字廣毅,男,西元1986年生,陕西咸阳人,曲阜崇儒学堂创办人暨堂主。2006年开始从事民间读经教育推广活动,2014年出版教育文集《为什么要读经》。 |
孩子不喜欢读经怎么办?
——国学教育问答(五)
作者:吴亚波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六月初十日辛卯
耶稣2017年7月3日
41、孩子不喜欢读经怎么办?
若是十三岁前尚未入私塾之孩子而如此,多晓之以读经之益处,父母替之做主即可,因其尚无决断能力;十三岁后之孩子,那就算了。若已入私塾,却不喜欢,则可首先考察学堂教学之法是否悖理,如“老大纯”,若不是,则可多做些疏导工作,并与老师形成良性互动,寻找原因,共同解决,让孩子喜欢起来。总之,须知人生漫漫,很多事情不可以由喜好决定,该做的事,喜不喜欢都应去做。
42、为何读经数年的孩子仍毫无“礼”可言?
在一个礼崩乐坏物欲横流的时代,全社会都无礼,却苛求一个读经数年的孩子有礼,岂不强人所难?礼之精神在敬,礼之作用在和,能够做到心怀恭敬地与人、与天地万物相处已是难能可贵。读经便是从小培养护持孩子们的道德良知,有此前提,礼才有根,不然纵使仪节周整如空乘服务人员,不过是工作需要罢了,与道德何干?
43、义务教育与国学教育的异同有哪些?
义务教育与国学教育,相同处单就称呼而言,可谓都是适龄少儿必须接受的教育,不同处在于,国学教育从内容上言确是人人必须接受之义务教育,而义务教育,从内容上言则大可不必。
44、凡事皆有利弊,纯读经的弊端是不理解,背了就忘,那读解并行的模式,有没有什么弊端呢?
凡事皆有利弊,是毫无意义的废话。凡事能依理而行则无弊。读解并行以其合理,故无弊端,然若与纯读相比,对私塾先生的要求分明更高,不再把所有心力耗费于包本与字数的外在形式上,而是回到了读一本,懂一本的重质量上来,而这正是其长处所在。
45、吟诵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提高背诵的效率,您对吟诵怎么看?
吟诵作为古人的一种普遍读书方式,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有言:吟诵本无所谓规则,就是一种读书习惯,是读书人自己享受读书乐趣的方式。然,后人为了继承下来,才去总结其规则。今人读古书,也可按照其基本规则如依字行调,依义行腔等,体会此读书法之美。至于说提高背诵效率云云,与平读一样,工夫到了,自然记住,工夫不到,照样难背,背了长久不复习,依然会忘掉,一如我们从前所学之歌曲。
46、我遇见过很顽固的孩子,通过读经真的会改变吗?
这个不太好说,然若尚在十三岁之前,或自愿接受读经教育,并有明师教导,或可有所改变,若已过十三岁且十分抗拒,那就算了。
47、您说的七个出路中有一条为出国留学,然现在的留学生,普遍质量低下,在这种环境下,您对出国留学的现象持何态度?
体制出来的缺乏深厚文化教养或在国内学校无法继续学习的学生,出国留学,合该如此。若从小能够接受十数年正确的国学教育,成人后再步出国门,见贤思齐,扩充眼界,必定是另一番局面。另,为何出国留学之目的亦很关键,若国外有其欲追求之学问知识,则可,若只是为了镀金包装,不去也罢。
48、我遇见过一位读经孩子的家长,她对文礼书院仿佛有种执念,特别希望孩子背完30万字后进书院,而她的孩子却志不在此,我觉得在给孩子建议引导的同时,也该尊重孩子的选择,我很想劝她,但却不知怎么做,还望老师指点一二。
专业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统之在道则无二致,故人人相同;专业教育则是散之在理则有万殊,故人各有异。其实去哪里学习,尚不重要,重要的是那里是否有他要追求的人生理想。
就国学教育而言,文礼书院无疑相当于大学研究所,去大学选什么专业是该明明白白自主决定的,不然糊里糊涂去了,糊里糊涂选了,再糊里糊涂的学数年,到头来根本用不着,岂不是既浪费了时间,又失去了选择所好专业的机会。
就我所知,文礼书院之学术定位在牟宗三先生哲学研究,先不论此学而今之社会价值,单就专业选择而言,若事先于此全无了解,全无感受,纵使去了,也意义不大。
故我建议,该生一方面可适当了解牟学,一方面可与父母诚恳说明自己日后志趣所在。天下岂有万能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迷信,不盲从,明明白白做人,清清楚楚做事,夫子之教,正在于此。
49、纯读经会要求读200遍或300遍,而读解并行有的孩子理解了之后,读30到50遍就能背,那在读解并行模式下,对读经遍数是否要有所要求呢?
依照西方心理学,记忆可分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纯读因是机械记忆,故唯有在遍数上用功,以求达到记忆之目的;读解并行因在背诵时兼顾理解,故不需要在遍数上下过多工夫,依靠理解力,同样可以达到记忆目的。
又,机械记忆虽然基于遍数,然因与心灵不相应,只是碎片化无意义声音的累积,故很容易忘掉;而理解记忆因已与心灵建立联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浮现,故更加牢固。
50、如果孩子只有四、五岁,把他送到全日制学堂,与家长见面比较少,感情会不会生疏呢?孩子多大进入全日制学堂合适呢?
依我之见,若非特殊情况,六岁之前,最好能一天一接,如上幼儿园一般,六岁后,一个月便可,至于十岁以后,两个月或半年,皆可。其实孩子与父母之感情如何,关键并不取决于与父母见面之多少,而是父母是否会正确教养孩子。若家中溺爱泛滥,缺乏良好家教,早一些送出来,有一个相对善良美好的环境,倒是更好些。
责任编辑:姚远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