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梦娟 [日本]内田庆市(UCHIDA Keiichi)】从文化交涉学看东亚早期文化图景

文化交涉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相关讨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文化交涉学研究者强调的关键词包括“跨领域”“跨文化”“跨地域”“多对多”“多元化视角”“从周边看中心”。本报记者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郑梦娟和日本关西大学名誉教授、东西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近代东西语言文化接触···

【三纯斋主人】《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庄公十年

[春秋]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三纯斋主人】《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庄公九年

[春秋]九年,春,齐人杀无知。

【三纯斋主人】《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庄公八年

[春秋]八年,春,王正月,师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

【三纯斋主人】《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庄公七年

[春秋]七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

【三纯斋主人】《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庄公六年

[经]六年,春,王正月,王人子突救卫。

【三纯斋主人】《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庄公四年

[春秋]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

【三纯斋主人】《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庄公三年

[春秋]三年,春,王正月,溺会齐师伐卫。

【三纯斋主人】《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庄公二年

[春秋]二年,春,王二月,葬陈庄公。

【专访】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教授王曰美:儒学对韩国礼俗文化有何影响?

儒家文化怎样“出海”,一直是儒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作为中国的近邻,韩国与中国渊源颇深,其文化发展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礼俗文化尤其明显。近日,在山东曲阜举办的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曰美就儒学对韩国礼俗文化的影响议题,接受了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专访】湖南省历史遗产保护智库专家、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罗明:欣赏独···

孟夏之末,我们坐在安化梅城镇的文庙泮池边,浓稠的绿意从四周裹过来。大树的枝叶严丝合缝地挡住天光,长势蓬勃的青苔为地砖围出毛绒样的边。泮池,一汪浅绿色的半月形的水潭,倒映着草木之影。几尾橘红的鲤鱼在影中游动,间或发出极轻微的“嚯”的跃水声。

【曾海军】董子哲学的超越之维——以汉初的思想纷争为线索

主父偃只是纵横家,要想获得帝王的青睐,不惜倒行逆施,企图通过“推恩令”在短时间内建立奇功,因此只计较眼前的得失,而董子“大一统”的秩序哲学早已超越一时之功效。公孙弘的功业只能在当下实现,故不惜曲学阿世,极尽所能逢迎汉武帝,董子固然期望得君行道,其哲学理论却能超越一世之功业。经师传承固然功不可没,对于经学的运用却往···

【周炽成】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互为“他者”:以葛瑞汉等人的研究为中心

以西方哲学看中国哲学,这是很多研究者都做过的工作;而以中国哲学看西方哲学,这种工作做得相对少些。两种哲学互看对方而开展对话、交流,可使双方都有触动。英国著名汉学家、哲学家葛瑞汉经常做此“互看对方”的工作,成就斐然。

【刘伟】“心性论”视域下梁漱溟伦理思想论析

梁漱溟伦理思想之哲学立场依然是心性哲学。无论是“关系”根植于“生活相续”的本体论、“情谊”根植于“三量说”的认识论,还是伦理组织功能根植于“直觉”的价值论,其理论根基则是以性善论为核心、以“尚情”“无我”为特征的心性论。

【任剑涛】心同理同:儒学知识类型学的普遍主义归属

传统儒学从来都支持普遍主义,这是它与“轴心期”世界其他主要思想体系并立的根本理由。实质上是处在“现代之外”的“新”儒学,因应于中国处境展现出来的特殊主义知识倾向,需要矫正:基于差异性认知的这种新儒学,刷新的只是儒家知识的表述方式,而不是儒家知识的实质内容。

【三纯斋主人】《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桓公十七年

春季,《春秋》有两条记录,一是“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黄,杜预注释说“齐地”,杨伯峻先生认为在今天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一带。不过这条记录,《榖梁传》也没关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