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文庙举行孔子圣诞2574年祭祀大典,顺庆区委、区政府主办

9月24日上午,南充文庙举行癸卯秋期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圣诞2574周年祭祀大典。本次祭孔大典由顺庆区委、区政府主办,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局承办,区教科体局、区文联、《读与写》杂志社协办。

上海崇明学宫举办2574年“祭孔大典”,已连续举办八届

“崇德明理 礼乐瀛洲”,纪念孔子诞辰2574周年暨“祭孔大典”今天(9月23日)上午在崇明学宫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嘉宾、在沪孔子后裔代表及上海各界尊儒爱孔市民,共同纪念缅怀至圣先师——孔子。

【姚近复】孔子诞辰纪念活动宜称「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在纪念孔子诞辰相关活动中多错称“周年”,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现在倘若突兀更改反而带来混乱,没有必要。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眼下,应通权达变处理这个问题,采用通行的且使用范围较大的虚岁算法,统一称呼为“年”而不宜用“周年”。

【张恒】朱熹与南宋书院复兴

北宋初勃兴的书院至北宋后期渐趋沉寂,至有“至崇宁末乃尽废”之说。宋室南渡后书院再兴,朱熹于此功不可没。朱熹毕生致力复兴书院,创建、复建、扩建及读书、讲学、到访书院60余所,培养生徒400余人,“四大书院”半数因其扬名。纵观古代教育史,“能有如此众多的书院与己有关,朱熹可以说是第一人”。

【武星 焦利萍】程颢书院:中国理学之源

程颢书院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古书院社区,亦称“古书院”,由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朱理学”的奠基者程颢任泽州府晋城县令时创办,程颢、程颐两兄弟都曾在此讲学。作为程颢创办的第一所书院,程颢书院在中国理学发展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国内诸多学者视作中国理学之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陈赓、谢富治率领的太岳纵队曾在此驻扎···

【勾超】天坛之变与祭祀之礼

古人对祭祀天地极其虔诚。《广雅·释天》载:圆丘大坛,祭天也;方泽大折,祭地也。《逸周书》有云:设丘兆于南郊,以祀上帝,配以后稷。战国时期阴阳学说兴起,以“天”为“阳”,以“地”为“阴”,阳属南方之性,阴属北方之性,故设圆丘在南郊,方丘在北郊。

【李颖】南菁书院:晚清东南学术重镇

书院作为私人或官方所设的教育机构,曾对中国古代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清代,大多数书院沦为专攻科举制艺的场所,基本丧失了学术研究的功能。而南菁书院却以“汉宋兼采”的经学研究、勤奋朴实的学术风气、刻书劝学的教育探索重振书院辉煌,成为晚清东南学术重镇,在近代发挥着经学枢纽作用。

福建建瓯大汴地:周敦颐后裔建筑群耕读遗风犹存

秋风掠过,漫步在福建省建瓯市龙村乡擎天岩村大汴地自然村,荷花散发的一阵阵幽香沁人心脾。据《建瓯县志》记载,大汴地村是北宋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周敦颐后裔的聚居地。

【图卡】中国医师节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拥忠】梁山书院: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

书院作为我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机构,由唐而始,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汲取融合了诸家之长,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离不开书院的持守、传续与创新。武平素有闽西“金三角”之称,是闽西、粤东、赣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唐燕】玉潭书院:弘扬湖湘学派学术传统的重镇

玉潭书院,原名玉山书院,明嘉靖年间始建,距今已有500年历史,有宁乡最高学府和革命摇篮的美誉。书院弘扬经世致用、躬行实践的湖湘学统,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宁乡名人六十一”“一门三进士、祖孙三翰林”等佳话就与玉潭书院有着莫大关联。玉潭书院还涌现出大批进步师生,为救国救民奔走呼号,刘少奇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曾在玉潭求学···

【洪三泰】遂溪圣山 ——遂溪孔庙

《遂溪县志》(卷三·学校)简洁地记述了遂溪孔庙始建年代和历年修建者的名字以及修建事项,读来让我油然而生敬意。在重建孔庙的今天,追溯孔庙千年史实,令人感慨万千。昔今对比,可感知孔庙往昔的形象以及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可以预判明天孔庙发挥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朱清】考亭书院:朱子理学集大成之地

南北宋之交,权贵腐败,儒学式微。由此带来人心分离、伦常紊乱,招致了社会动荡、外强入侵,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朱熹(1130—1200年)等一大批以图存救亡为己任的理学家,纷纷振兴书院,阐发孔孟义理,培养经世人才,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张恒】关中书院: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

北宋“庆历之际,学统四起”,张载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情怀开创关学。关学一派绵延千年而不衰,固因思想本身之魅力,亦赖代代关中学人之坚守与传承。于此,400多年薪传不息的关中书院功不可没。

黄帝陵:“赫赫始祖”给后世留下了什么?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是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部族首领。他合炎帝、败蚩尤,统一了三大部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结束了蛮荒浑浊,开启了文明先河。黄帝被列为五帝之首,被尊为奠基文明、肇造华夏的人文始祖。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即由黄帝时期开始。

​解读“岭南书院”:书院≠图书馆,首要任务是……

“推动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实现岭南书院全覆盖”,27日在清远市召开的推进岭南书院建设现场交流会明确提出的上述要求,引发了广泛关注。

【薛体伟】应天书院:古代书院中唯一一座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坐落着一座幽静典雅、深沉厚重的书院,这就是应天书院。应天书院(亦称应天府书院)源于后晋,兴于北宋,与当时的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并称北宋“四大书院”,且居“四大书院”之首,培养了范仲淹、石介等众多文坛大家和国家栋梁。

走进江门岭南书院(新会学宫),感受千年文化之美

新会学宫又名孔庙,建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新会县博物馆在学宫成立,是省内建馆较早、规模较大、藏品类型齐全、藏品数量较多的县级综合性博物馆之一,从此,学宫成为一个展示新会丰厚历史文化的地方。

【胡秀荣】东洲书院:从红色书院到红色学府

岭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广东省又是岭南文化的集萃地,在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海外文化的不断交融和碰撞中,形成了开放包容、务实重商、敢为人先的文化特征。岭南文化的交流、融合与传承得益于岭南地区书院文化的发展与繁盛。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与教育史中,岭南地区书院占有重要位置。

【吴耀明】莲池书院:被毛泽东称为清末全国书院之冠

莲池书院位于河北保定的古城中心,坐落在著名的北方园林古莲花池中,书院因其所在而得名。园林初名雪香园,为金元之际名将张柔所建,后赠予部将作私人园林,当时大儒郝经记载此处景致“茂树葱郁”“鱼泳而鸟翔”“虽城市嚣嚣而得三湘七泽之乐,可谓胜地矣”,明代称之为“古莲花池”,莲池因荷得名,以水为胜,但为之注入更丰富人文内涵的却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