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光】商业可以向左,公益不可以向右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17-12-14 22:38:43
标签:
康晓光

作者简介:康晓光,男,西元一九六三年生,辽宁沈阳人。现任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著有《君子社会——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阵地战——关于中华文化复兴的葛兰西式分析》《中国归来——当代中国大陆文化民族主义运动研究》《仁政——中国政治发展的第三条道路》《起诉——为了李思怡的悲剧不再重演》《NGOs扶贫行为研究》《法伦功事件透视》《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地球村时代的粮食供给策略——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与粮食安全》《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等。


商业可以向左,公益不可以向右

作者:康晓光

来源:作者授权 发表,原载《公益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十月廿七日乙亥

            耶稣2017年12月14日

 

   

 

公益时报编者按:2017年12月13日,2017中国公益年会在北京正式举行,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康晓光针对“商业向左,公益向右”的问题,继此前发表长文《驳“永光谬论——“公益向右,商业向左”还是“人类向善”》予以反驳后,再次做《义利之辨——基于人性的关于公益与商业关系的理论思考》主题分享。康晓光认为,公益与商业最本质的差别,不在于行动结果,而在于行动目的。商业和公益都可以造福社会,但从人性角度出发,商业的根本目的是“为自己牟利”,是“利己”;公益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他人”,是“利他”。

 

二者本质完全不同。“左”与“右”事关价值立场,“左”更注重平等,“右”更注重效率。商业可以“向左”,可以在“道”的层面上融合更多公益价值观、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但是公益永远不可能向右,公益可以在“术”的层面上吸纳商业做法提高效率,但并不意味着公益视效率高于平等,公益永远不可能选择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因此,只有“商业向左”,没有“公益向右”,合而言之,“人类向善”!

 

以下为康晓光现场发言全文(略做删减):

 

今天我讨论的这一个话题就是基于人性关于公益商业关系的理论思考,套用中国传统话语就是义利之辨。刚才姚洋先生说公益向左向右的问题不需要讨论,我认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今天把这个重要的问题简单讨论一下。

 

最近十年来,我在这领域中感受到一股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就是来自商业和资本的力量,尽管商业渗透公益的方式是和风细雨,但这股力量对公益领域的渗透、影响和支配是非常强有力的。最近两三年关于公益商业化的声音越来越大,以至于对公益领域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我把它归结为三种挑战:对合理性的挑战、对存在性的挑战和对方向性的挑战。合理性是从理性、效率的角度质疑公益领域,存在性是有关人与人之间无私的关爱和利他精神有没有可能,方向性是有关向左向右的问题。在这些根本性问题上出现了完全不同的主张,甚至对公益领域是颠覆性的。

 

对上述问题,我在资本主义的大前提之下,从人性基本的两面性出发,沿着“利己”和“利他”两个线索,探讨相应的价值观、资源运用的模式、微观层面的组织模式、宏观的运行环境等。所有普遍的持久人类行为背后都有非常深刻的人性基础,才能成为普遍、持久的力量。从人性原点出发,“利他”和“利己”一个指向经典的公益模式,一个指向经典的商业模式。对于商业和公益这两种基本的行动模式,在人性基础、价值观、资源运用的规范还有微观组织形式和宏观运行这五个维度上,都是非常和谐、融洽的,都是人类探索千年的结果,是非常宝贵的。

 

首先讨论人性,利他是不是可能?人类有没有可能利他?人类为什么要利他?人类为什么应该利他?利他有四个要件:造福他人为目的、自己不求回报、助人者要做出一定的福利上的牺牲、出于自愿。人为什么会利他?不同的流派、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主张。中国儒家讲人的本性是“仁”,“仁”在古汉语中的意思是相互感通的能力,表示人性中相亲相爱的潜力和可能性;用孟子的话说,“人皆有不忍之心”。这是儒家对人性的看法。但并不是说人性只有利他这一面,孟子还讲,“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即人与畜牲的区别是很小的,因此需要通过教化对人进行引导,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如果人往好的方向发展,会非常好;但如果引导不好,会比畜牲还坏。

 

最近的争论涉及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人有没有利他的可能性?我最反对的观点是人不可以利他,人天生就是利已的。对人的利他性的否定,这是我绝对不能容忍,也不能后退的底线。因为这样的否定已经同时否定了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质规定。人和畜牲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有不忍之心和恻隐之心,看到别人的苦难我们会痛苦,看到社会的不公我们会感到愤怒,从而我们会产生一种行动感,这就是我们公益领域中最朴素的、最基本的态度和情感。因此人是否有利他的倾向和可能,是非常重要的,这决定着人是不是人,同时也决定了公益事业、慈善事业能不能存在。人类历史的意义是什么?就是人的这种追求大我、关心大我、社会担当、自我实现,以及对人类事业、天地万物的关怀。如果把这一面进行否定的话,那人类的历史和禽兽的历史没有任何区别。

 

关于价值观,有几组容易混淆的概念。主要包括利己和利他、利己性和利他性、利己行为和利他行为、利己主义者和利他主义者。当讲到利己主义者和利他主义者时,讲的是比较极端的现象。绝大多数人都不是纯粹的利己主义者或利他主义者,而是处于中间状态,既有利己的一面,也有利他的一面。但是人关心别人、做利他的事情,这种可能性是绝对存在的。

 

基于人性的资源依赖规则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从利己的角度运用资源,商业领域遵循公平交易、等价交换原则;慈善领域中遵循道德规范,不求回报。当我们把自己的钱、把自己的物、把自己的时间贡献出来不求回报,这就是利他的含义。所以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出于利己和利他使用资源的原则完全不一样,一个是等价交换,一个是不求回报。

 

当前一种流行的说法:只有通过向别人出售自己的服务和产品换取收入,这样的经营模式才是可持续的。持这样观点的人根本没法理解人有可能为了他人的幸福把自己的一部分钱、一部分物、一部分时间无偿地贡献出来,纯粹的利己主义者没办法理解这样一种可能性,认为人除了自私自利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提出这样的观点本身就是一个骇人听闻的行为。

 

就微观组织形式而言,商业企业与公益组织的本质也并不相同,前者的目的就是为股东谋取经济利益,而公益组织的根本在于谋求人类平等,主张公平正义。在所有权治理结构、组织文化上,二者是完全不一样的。企业拥有所有权,但在公益组织中,不能因为你有钱,不能因为你出了钱,你就说了算,你就是老大。在商业和政治之外,要给人类留下一个空间,在此空间中,大家不是凭借着你手中的权利,不是凭借着你兜里多少钱来获得发言权和支配权,而是为了兴趣、为了爱好、为了他人和为了社会、为了人类的利益在这里组织起来,采取集体行动。这是最宝贵的一点。所以在这个领域里,绝对不能采取商业的模式,商业已经侵蚀占领了太多太多的空间,给人类留一点喘气的地方吧!

 

我们经常会拿商业企业和公益组织进行效率比较,但我们不能忘记公益组织的存在根据和企业不一样。公益组织不必承受严酷的市场竞争和生死考验,运行结果与理事和执行团队的切身经济利益没有直接的强烈的关联,这根本不是低效率是零效率甚至是负效率的问题。

 

两者在宏观方面的运行环境也都完全不一样,一个是市场,一个是道德的场域。既有道德教化和目的性的慈善,也有策略性慈善,绝大部分公司做的慈善都是属于策略性的慈善,是把慈善作为更好地盈利的工具,最高的境界是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根据我的经验,一件好事纯粹由好人来做是做不大的,当“不怎么地”的人也参与其中,不管出于何种动机,能把好事做大。所以用一句极端的话:好人可以把好事做好,立一个标杆,做一个榜样,而坏人和好人一起做好事能把好事做大,所以也欢迎各路人都来做公益。企业通过慈善可以增加美誉度,良好的声誉带来经济利益,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及盈利,因此,这一种利益策略性公益和战略性公益、利益最大化的公益也就应运而生了。

 

公益与商业的关系是分离和合作的模式,像微软、盖茨基金会等等这样的模式,企业赚钱捐出来成立一个纯粹的公益组织,商业是一条路、公益是另一条路。就像腾讯也是一样的,腾讯是腾讯、腾讯基金会是腾讯基金会,二者不可能合起来成为一个社会企业。在早些时期,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公益机构抨击、质疑商业的声音和话语,但是从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进行市场化经济改革之后,随着资本的不断强大,这样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小,时至今日更是出现了公益向右的声音,古今中外从来没有这样的声音,公益就是公益,慈善就是慈善,商业就是商业,从来没有融合过。

 

我最后回应一下向左向右,实际左和右都是西方话语表示的价值判断,如果更倾向于平等就是左,更强调效率就是右。所以说商业向左我觉得这个大体上还是成立的,也就是说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商业企业越来越考虑社会责任、越来越考虑对公共利益的担当,而且这是大势所趋,企业在价值观的层面、在道德层面越来越吸收公益的价值和理念,是学习公益的“道”,从这一角度而言,商业企业向左是没有问题的。但从古到今就没有公益向右这么一说,公益是永远向左的,公益是永远追求平等和正义的,公益领域向商业界借用的是技术,是管理和做事的具体的方式方法;公益组织借用商业企业的“术”是为了把自己的“道”搞得更好,所以在这意义上,只有商业向左没有公益向右,我们今天看到的一切就是四个字:“人类向善”!

 

  

 

责任编辑:姚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