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该条例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
由浙江古籍出版社主办的《杨树达日记》新书发布会暨专家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
1月8日,第四届中国阳明心学研学游师资班结业典礼在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举行。学员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赴绍兴,期盼已久的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与欢笑声中拉开序幕。本院副院长钱明、潘承玉、潘建国参加此次活动。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496年前的今天,王阳明先生在洗去征尘、返归故里绍兴的途中,于江西大余县青龙铺舟中溘然离世。他的家人和学生遵从阳明先生遗愿,迎其灵柩,将他安葬在南距古城绍兴不远的兰亭附近鲜虾山麓,这是他亲自选定的长眠之所。
2024年12月22日,中国文化书院成立40周年雅集在京举行。中国文化书院在京导师和会员代表、合作机构代表及首都学术界、文化界嘉宾欢聚一堂,回顾40年来书院取得的各项成就,追思曾经的闪耀历史和人物,畅想书院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美好前景与未来。据悉,本次活动是中国文化书院40周年系列活动之八。
2025年1月8日下午,新年伊始,三九初寒,河北省儒学会与石家庄市北附学校共同推进的“中华经典进校园”项目,迎来家长课堂第四讲,河北省儒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士涛先生以“学好中华经典,打造经典人生”为题,面向北附学校初中部五百余位学生家长举办专题讲座,拨云见日,为经典正名,阐释了如何通过学习中华经典,打造经典人生。
2024年12月19日至21日,北京师范大学第九届“青春国学”传统文化进校园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承”论坛在陕西省榆林市举行,线上同步直播。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承”开展专家主旨报告、教学研讨、传承实践展示等活动。
2024年12月26日晚,由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主办,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图书馆协办的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系列讲座第65讲、人文讲坛第一讲在成均苑4幢100报告厅举行。
近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肆)》暨校释、英译系列成果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集中发布围绕清华简整理研究工作推出的系列成果。此次发布的第十四辑整理报告,包含了3篇前所未见的先秦文献。其中以夏朝禹、启之间君位传承为故事背景的《两中》,以及以周成王、周昭王为中心人物的《成后》《昭后》,为我们重新认识夏朝与西周的历···
腊八节当天,孔子博物馆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社教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与。大家沉浸在年俗文化之中,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节日。
2024年12月24日至30日,来自湖南大学和台湾大学的30余位师生相聚湖南长沙,参与第三届湖南大学·台湾大学“书院与中国传统文化研讨周”,共话书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12月28日下午,2024年度彝伦讲堂座谈会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敬一亭成功举办。孔子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孔德立,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馆长吴明出席会议。孔德立主持会议。
儒学与新社会学研究中心由韩国著名社会学家、首尔大学社会学荣休教授、韩国中民基金会主席韩相震先生捐资创办,韩相震教授携夫人、韩国汉阳大学社会学荣休教授沈英姬女士一同参加仪式。
12月28日下午,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世家专项基金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策划会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顺利召开。
12月29日,由孔子研究院、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世家专项基金支持的彝伦讲堂第五讲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彝伦堂举行。此次讲座以“正本清源认识中国儒学的价值”为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受邀担任主讲嘉宾。
12月29日上午,由河北省儒学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主办的“传学古今 盛世儒风”书画艺术展在彝伦书院成功举办,一场文化的盛宴就此拉开帷幕。
12月24日,第二届岭南儒商文化节在佛山南海隆重举行。岭南儒商文化节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探索商道义利平衡的平台,通过弘扬儒商精神、建立文化认同,为现代商业互信与社会责任提供启示。本次活动以“义利并举,商道共赢”为主题,旨在传承儒商精神、推广儒商价值、链接产业资源,促进共同发展。
12月21日,第十七届东亚实学国际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办。来自中、日、韩三国实学界近300名专家学者、会员代表围绕“经世致用:现代化进程中的实学及其价值”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南开大学哲学院院长干春松教授主持开幕式。
12月29日,“宋明理学的价值和流弊”学术研讨会暨《宋明理学论稿》(商务印书馆2024年10月版)新书座谈会在四川师范大学召开。
甲辰龙年的冬至特别不一样。首先,时间是 12 月 21 号 17:20:20,128 年一遇,上回这么早还是 1896 年。其次,阴阳同日,农历阳历都是 21 号,这可是19 年才轮一回的。按照农谚里的说辞,今年冬至在农历下旬,明年正月和二月就会冷到哆嗦,春节也别想暖和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