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来】关于宋明理学的几点认识

“宋明理学”这个概念,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比较有确定性的名称,代表了从11世纪至18世纪中国儒学的主流发展体系。“五四”以来,对理学的批评往往是出于对其核心思想的误解,虽然这种批判从主流上讲并非没有意义,但是批判的科学性应建立在对历史和哲学比较深入的理解上,否则这种批评经不起任何理论和历史的考验,也无法提升到高水平的人···

【陈来】论古典儒学中“义”的观念 ——以朱子论“义”为中心

“义”的哲学意义,先秦时代有以下几点:道德、道义、正义、端正。汉代以来,对“义”的道德要义的把握,其要点在坚守对道德原则的承诺,明辨是非善恶,果断裁非去恶,其根源是对先秦的“以正为义”作了转进。受此影响,朱子很强调义是面对恶的德性。朱子在《四书集注》中主要以“义者宜也”的故训,作为义字的训诂义,但他对义字作哲学思想的···

【陈来】“国学”的内容体系与分类

称中国学术为国学,这里的国即本国之意,学是学术之意,国学是本国学术之意。“国学即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这一涵义经过近代学者的使用,已成为“国学”的通常定义。如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国学”一词的解释就是沿用了这样的定义:“称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这可···

【陈来】关于“国学”观念的由来演变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中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在京师建立的国家级官学。 近代文化所使用的“国学”观念起于20世纪初。这里的“国”是本国之义,“学”是学术之义,“国学”即本国的固有学术。中国近代以来所说的“国学”是相对“西学”而言,即指遭遇西方文化冲击之前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与学术体···

【陈来】谁之江南,何种儒学?

几年以前成立了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这几年走下来,工作的范围,从开始到现在,大概可以概括为三个面向。这三个面向从近到远,展现出了上海儒学院有什么特点、要做什么事情:第一个是立足江南,第二个是面向东亚,第三个是放眼世界。立足江南是何俊教授负责的工作,面向东亚是吴震教授负责的工作,放眼世界是孙向晨教授关注的工作。立···

专访|清华大学教授陈来:教师节日期调整的时机已成熟

“将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日后,这个节日相关的活动可以纳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陈来认为,改在孔子诞辰日后的教师节不仅是尊师的重要节点,还能彰显尊师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突显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觉。

【陈来】王阳明晚年思想的感应论

阳明晚年在越城讲学明道,其中主要的内容之一是阐发了感应论的思想。王阳明晚年的感应论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以感应论来证明万物一体的思想。阳明通过心与物的感应关系来证明心物的一体性,主张在这种感应的关系中,不是心意构造对象物,而是感应关系构建起了心物二者的一体性,从而证明万物一的一体性。

【陈来】青年朱子的成长之路

大家好,今年朱子之路的启动仪式已经开始了,主办者让我跟大家讲几句话。我想讲什么呢?因为大家都是青年朋友,而且朱子之路走过的这几个点都是朱子青年时代经历过的地方,所以我想讲讲青年朱子的成长之路,也可以说是涉及朱子的成长史吧。

【专访】陈来教授:中国学术与世界

以中国学术发展史为基点,联系我自己的工作,我认为宋明理学研究在8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成就就是我们攻克了朱子哲学这个硬骨头,在世界学术的范围内占据了朱子学研究的高地,超越了西方、日本和港台地区。如张立文先生1981年出版的《朱熹思想研究》,蒙培元先生的《理学的演变:从朱熹到王夫之戴震》,其重心也是朱子。实事求是地说,整···

【陈来】明清朱子学将是宋明理学研究的新增长点

最近中华书局出版了由杭州师范大学张天杰教授主编的《陆陇其全集》。陆陇其是清初的朱子学家,号称理学名臣。相信该书的出版,对于清初朱子学的研究将会有重要的推动。进而言之,我觉得明清朱子学的文献整理与研究,将会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点。

【陈来】中国的儒学复兴是全球资本主义话语?——回应后殖民的儒学批评

就儒学而言,中国只是证伪现代化理论对非西方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错误指引,从来也没有让自己成为具有霸权地位的可仿效的模型。那种只讲儒学的阶级性、只讲具体历史化或情境化的儒学,否认儒学具有普遍意义,说到底就是只能讲西方思想的普遍性,只认为西方思想有普遍性,只要讲儒学中有普遍真理,就是东方主义,就是本质化,这是不折不扣···

【陈来】朱子文献的深度整理——《朱熹文集编年评注》读后

为尽可能方便读者,本书编列了较为完善的附录,包括传记资料、文集序跋、版本考略、朱熹年表、历代评论、伪托误题朱熹诗文存目、主要参考文献、本书篇名索引。其中文集序跋的部分特别注意收录海外所藏、所刻朱熹文集之序跋,为目前所收海外序跋最多之本。

【陈来】孟子辨义利思想的现代价值

陈来《孟子辨义利思想的现代价值》,是他为导读《孟子》而写的《孟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一文中“辨义利”这部分。该文有四个部分:一、辨义利;二、重民本;三、申教化;四、倡王道,从多个方面谈了孟子思想的精华。由于这里要集中讨论“义利之辨”,所以只选取了该文的第一部分。叶小文先生的六文是六篇读书笔记,这六篇都是围绕着“···

【陈来】论古典儒学中“义”的观念——以朱子论“义”为中心

朱子思想对义的哲学理解,一是继承了汉以来经学论义的裁断训义,二是把义纳入仁德为首的四德论体系,三是扩展了义在仁体宇宙论中的意义。朱子对义的理解使用受到汉以后词义训释的影响较大,这一方面使得义的价值意义没有得到明确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义的裁断训义又使朱子将之引向宇宙论成为可能,发展了义在朱子宇宙论中的意义,充实···

【陈来】儒家治国有六大精髓,当代中国儒学发展进入第四阶段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这两个口号提出以后,社会从下往上、从上往下,对传统文化和儒学有高度的热情。在这样一个重视协调发展和文化重建的阶段,跟其他传统文化一样,儒学开始复兴。一百多年来,在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经受现代化过程的考验的过程中,儒学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化之后,开始焕发生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

【陈来】我所理解的宋明理学

近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做客北大博雅讲坛,为宋明理学“正名”,在比较视角下澄清对“存天理,去人欲”命题的误解,从本体论、人性论、认识论三个维度阐释理学之“理”的意涵,并强调理学思想体系历史定位的重要意义。以下讲座内容摘编自主办方提供的现场录音稿,经陈来本人审定并授权发布。

【陈来】儒家扬弃五福观念,发展了“好德”的幸福观念 ——中国文化中的“幸福”

幸福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意义不同。中国古代文化中最早记载的幸福观念见于《尚书》洪范篇的“五福”说,其年代约在公元前11世纪,反映了商代末期和周代初期的思想。五福是指“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终考命”。这是以长寿、富足、健康平安、爱好美德、老而善终为基本的幸福,反映了中国古代早期的幸福观。

【陈来】《大学》的作者、文本争论与思想诠释

从今天来看,《大学》陈述的思想里面,应该最被突出的是它所讲的以忠恕为中心的儒家伦理。《大学》的明德思想和“明明德”的说法是我们今天强调提倡明德论的一个主要来源。因此,我们今天要更好的结合中国古代文化里面对明德的论述,进一步阐述阐扬《大学》里面的明德说法,让它为我们今天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服务。

陈来著《儒家文化与民族复兴》出版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先生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国学,重塑儒学的社会价值,阐明中华民族复兴的条件。中国人重视的“以人为本”“协和万邦”“极高明而道中庸” 等处世原则,都是“日用而不知”的文化传统。陈来先生倡导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希望现代人学习王阳明、朱熹等大思想家的智慧,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陈来】“文化热”中,文化保守主义的价值

应使儒学仍然成为中国人价值来源之一,提供给中国人做人的道理、人生的意义及处世的原则规范,乃至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类命运的基本态度。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