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鼎年】“持身之洁,嫉恶之严”,王氏家训的鲜明特点

栏目:家风家训
发布时间:2016-08-30 14:14:22
标签:

 

 

“持身之洁,嫉恶之严”,王氏家训的鲜明特点

作者:凌鼎年(苏州太仓市作家协会主席、文史学者)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七月廿八日甲申

           耶稣2016年8月30日


 

王锡爵是距今400多年前的一位历史人物,曾官至大学士首辅,是太仓历史上担任朝廷官职最高的一人,他也是苏州乃至江苏范围内元、明、清三代六百多年间官至宰相的极少数几个人之一。王锡爵在朝有不俗的政绩,对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的影响巨大,在其家乡太仓民间也有不错的口碑。400年多来,王锡爵家族人才辈出,故而太仓城内至今保留着“两世鼎甲”“四代一品”的石牌坊。

 

王锡爵家族英才满门,与他们的家教家风不无关系。其《王氏家训》与流传甚广的《朱柏庐家训》一样,都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他对太仓地方文化——娄东文化的形成、发展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王氏家训》强调“持身之洁,嫉恶之严”、“务存宽厚,毋萌邪曲,和睦乡间”等,无不体现了对己严、对人宽的家风家教基调。有了自律,就有了约束。对外的宽厚待人,行善积德,其实就是太仓娄东文化的精髓:和!

 

王锡爵自小注重读书向上,有理想、有抱负。再加上父母对他的培养教育及良好的家庭环境影响、家风熏陶塑造,养成了不贪小利、志向高远的优良品格。据记载,少年时代的王锡爵便有大志向,曾手书“会元”两个大字,粘贴在家中的正梁之上。所谓“会元”,是指礼部举办的从举人中录取进士的会试的头名,是一般读书人不敢奢望的殊荣。当时王锡爵年方十二岁,还尚未考取秀才,却有志蟾宫折桂,其志向、气魄之远大足已令人称叹。

 

到了明代万历年间,王锡爵官至首辅。如果家教不严,放任所为,他的儿子、孙子很容易成为纨绔子弟。但王锡爵即便在其人生的巅峰阶段,也不忘对子女的管教。他要求子女勤俭持家,不贪图享受;他告诫孩子“宽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他教育孩子礼仪为先,认真读书,把主要精力放在琴棋书画上。

 

王锡爵的儿子王衡有扎实的国学根底,去应试,高中是十拿九稳的,但因为王锡爵曾出任过主考官,为了避免落下裙带风的口实,王衡宁可不考,不为官,直到王锡爵致仕后再考,并一举夺得榜眼,后来成为著名的杂剧家。王锡爵的孙子王时敏更是了得,开创“娄东画派”,成为著名画家。王锡爵的曾孙,在清康熙年间,也官至大学士首辅。

 

在近当代,王锡爵一脉,其子孙在各行各业中的成功人士也很多。究其原因,良好家风的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家教,使子女都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善的基因、德的基因、和的基因,清白做人、认真做事的基因渗透在了血液里,这种家族,人才不断涌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今,重读《王氏家训》,重温王锡爵为官为人、教育子女的故事,对我们后人依然很有启迪。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