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海作者简介:余东海,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丽水,现居广西南宁。自号东海老人,曾用笔名萧瑶,网名“东海一枭”等。著有《大良知学》《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论语点睛》《春秋精神》《四书要义》《大人启蒙读本》《儒家法眼》等。 |
《论语点睛》之三十九:提升国民道德的法门
作者:余东海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十二月初七日丁酉
耶稣2016年1月16日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篇》第二零章)
季康子问:“要使国民恭敬、忠实而又勤勉,怎么办呢?”孔子说:“面对国民态度庄重,他们就会尊重;倡导孝道力行慈惠,他们就会忠实;选拔优秀者,教育能力差者,他们就会勤勉努力。”
要使国民恭敬、忠实而又勤勉,有做到三个方面。
一是临之以庄。庄重尊严,是道德的内涵,自重重人,自敬敬人,是礼制的准则。《礼记》首篇即题:“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重心就在庄敬。君子能够做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其效足以安民。一是孝于亲而慈于众,孝顺父母慈惠百姓,即亲亲仁民泛爱众;一是举善,包括举直、举贤和与能。
朱熹说:“临民以庄,则民敬于己。孝于亲,慈于众,则民忠于己。善者举之而不能者教之,则民有所劝而乐于为善。”(《集注》)这也是全面提升国民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提升民德,必须从提升官德开始,从领导阶级以身作则开始。孔子说草上之风必偃,领导阶级的文化道德风尚,对于广大国民的影响是决定性的。陆贾指出:“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者,教化使然也。”(《新语·无为》)
《史记》记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西伯陰行善,諸侯皆來決平。於是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虞、芮之人未見西伯,皆慚,相謂曰:吾所爭,周人所恥,何往為,只取辱耳。遂還,俱讓而去。”舜帝文王德化的影响何其大。因此,儒家强调“正君心”和“君子之德”,杜甫希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马培路说:“季氏是说:用敬我、忠我来劝勉民,从而使用民,怎么样?孔子答说:劝民敬、忠于己,不若己临民以庄,则民自然敬己;己孝亲慈众,则民自然忠己;举用善民而教化不能者,则民自然被劝勉行善。一者,季氏要民敬、忠于己,是求诸民,而孔子之答:临之以庄、孝慈、举善而教不能,是要季氏求诸己。”
责任编辑:葛灿
【下一篇】【余东海】不怕你利用,怕你不利用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