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立孔子像又能如何?(王达三)

栏目:北京大学立孔子像
发布时间:2010-03-14 08:00:00
标签:
王达三

作者简介:王达三,男,西元一九七四年生,山东高唐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独立学者,现居北京。二〇〇四年与陈明等人创办儒学联合论坛网站,曾任总版主;二〇〇六年起,创办并主持中国儒教网暨儒教复兴论坛网站。二〇〇六年九月份起草并连署海内外五十四位学者发布《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建议书》,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份起草并连署十名青年博士生发布了《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耶诞节”问题的看法》,二〇〇九年四月份起草并连署五十多个儒家组织发布《须尊重历史,宜敬畏圣人——致电影《孔子》剧组人员公开函》,均引发强烈社会反响。

 

张祥龙老师关于北大立孔子像的建议及其理据,我完全赞同并大力支持,但也有个小小疑惑:难道北大立起了孔子像,就能做到像张老师所说的“可以引领我中华文艺复兴的潮头”吗?

据说百余年来北大一直着“引领中国文化风尚”,按照我的理解,这个“风尚”就是“反传统”。在此背景下,北大如果突然立起了孔子像,受到的各方压力可想而知。职是之故,如由外界特别是校友捐赠孔子像,或会多多少少减轻北大的一些压力。我猜测张老师提议校友捐赠孔子像是在为北大的这种尴尬处境“解套”——堂堂北大虽不能说财大气粗,但还不至于用募捐方式才能立起孔子像!

但是,张老师的良苦用心未必就能得到相应回报。窃以为北大根本还没有从“反传统”的历史阴影中走出来,更没有做好“引领中华文艺复兴潮头”的心理准备,所以它在短时期内接受捐赠孔子像的可能性很小,更不用说自建孔子像了。这绝非臆测之辞,因为据我所知,早在2002年时,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就曾拟捐赠一尊孔子像给北大,但被北大婉言谢绝,最后只好转增给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在中国高校内率先立起了孔子像,并且率先创办了孔子研究院和国学院,虽然不能说宣布了“反传统”文化风尚的终结,但却无疑揭开了“回归传统”文化风尚的序幕。坦率地说,我认为北大在“回归传统”的文化风尚面前已经落伍了。它那个专门为所谓“高端人员”开设的“高价国学班”,为人诟病多矣!至于请大小S搞讲座,也有失名校风范。

问题还在于,孔子的伟岸和高大应在人们的心里,诚如司马迁所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如果不能在内心对中国文化抱以钱穆先生所说的“温情与敬意”的话,孔子像立与不立并不重要,甚至是不立也好。张老师文中曾提到北大治贝子园前老子像的手指全然断尽,我很担心孔子像立起来后也会出现同样的后果。就此而言,北大首先学会对中国文化的“温情和敬意”,可能比立孔子像更为迫切和重要。

在这方面,北大应做和可做的事情很多,而且完全可以依靠自身优势摸索出一条不同于人大的路子来。张老师在文中有个大胆的提法,即北大是“中华文明教育的正脉嫡传”。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教育最核心的一点是读经。民国元年,由蔡元培先生担任教育总长的教育部废止了学校的读经。但到1937年时,蔡先生尽管仍然对中小学生读经持保留态度,但却赞成大学生也读点经书。遗憾的是,在后来很长的时间里,学校读经的传统被抛弃殆尽。北大如果真要以 “中华文明教育的正脉嫡传”自任的话,我想首先应该恢复读经的传统。

当然,读经在古代几乎是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在现代只能作为诸多科目和课程中的一个,这有点像欧美流行的以教授西方人文经典为核心的“通识教育”。目前国内也有些大学开始效仿国外的“通识教育”,但至多是开设些杂乱的“国学课”,不但不敢公开打出读经的旗号,也没有作为公共必修课。北大要搞的话,应避免这些问题。三年两载的读经课虽然未必能确保学生熟悉和掌握经典的内容,但至少可以确保学生做到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之同情”,庶几可以逐渐培育对中国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届时,心中有孔子,孔子像立与不立,同样也不重要了。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哈佛大学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而哈佛大学礼堂舞台两侧正各有一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雕像。不知道北大立孔子像的时候,能否也有个独具中国文化风尚的校训?这或许也应该成为北大110周年校庆的一个话题,因为北大是中国名校中唯一没有正式校训的高校。

先放下一句话,即传说中的北大校训“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或“自由、平等、民主、科学”,很俗气,比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差远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