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建言(柯小刚)

栏目:儒家经典进课堂暨国民教育改革
发布时间:2010-03-14 08:00:00
标签:
柯小刚

作者简介:柯小刚,男,西历一九七三年生,湖北大冶人,字如之,号无竟寓,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创建道里书院、同济复兴古典书院,著有《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在兹:错位中的天命发生》《思想的起兴》《道学导论(外篇)》《古典文教的现代新命》《心术与笔法:虞世南笔髓论注及书画讲稿》《生命的默化:当代社会的古典教育》等,编有《儒学与古典学评论(第一辑)》《诗经、诗教与中西古典诗学》等,译有《黑格尔:之前与之后》《尼各马可伦理学义疏》等。

 

最近,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人民网也发起了“我对教育的期盼”征文。作为一个从事人文教育工作的普通高校教师,我感到由衷的高兴,觉得有责任和义务就传统文化通识教育方面的必要性和问题对策略为建言。
 
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意义
 
中国不只是一个国家,而且是一个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伟大文明。经历了百年的低迷,这个伟大文明正在走向复兴。在经济崛起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中华文明的主体地位,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主要目标之一。而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则是确立中华文明主体地位的基础。
 
通识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现代社会虽然必须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但这个人才能否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不但取决于他是否学会了有用的才能,而且取决于他在受教过程中,是不是学会了成为一个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学自古就是成人之学。只有成人,才能成才。儒学自古就是通识之学。只有通识,专业才有用。通识不是通才,而是通人,是教育学生成为通达人情礼义的通达之人。一个人只有成为通达之人,才能正确运用他的专业技术技能,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贡献聪明才智。
 
二、当前通识教育的危机与对策
 
当前通识教育的危机,集中表现为一种青黄不接的真空处境:一方面是旧的德育工作的疲软,学生普遍不感兴趣;一方面是在办学产业化趋势的推动下,片面强调专业技术教育、就业技能培训,普遍忽视通识教育。即使“素质教育”的提法,也是更加偏重多才多艺的一面,而比较忽视立人立己、成人成德的涵养,最终还是没有抓住教书育人的根本。教育必须以仁德教化为本,社会才有可能“以人为本”,因为“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德性根本,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伦理根本。
 
在上述青黄不接的处境中,通识教育面临着空前巨大的危机。通识教育的危机,不只是教育的危机,也是未来社会结构、国家安全的危机。因为通识教育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未来整整一代乃至数代公民的生活信念、思维习惯、社会价值观的状况。人类的正当生活方式能否健康地维系、发展下去,一个社会的精神品质、文化风貌、社会风尚能否健康地传承、延续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的学校准备教出什么样的人:它教出的人能否成人?是教出通达人情礼义的成人,还是偏狭固陋的小人?是教出仁通博爱的社会公民,还是麻木不仁的一己私人?
 
在今日中国“左”“右”为难、青黄不接的危机处境中,只有传统文化的复兴才能赢得最大范围的认同,形成最大程度的共识,从而起到挽救社会人心、重建道德伦理、重振文明自信与民族团结的积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贡献人心教化方面的重要力量。而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便是中华文明伟大复兴事业的基础工程。这个基础如果不广泛,不深入,所谓崛起和复兴就难免热闹一时,行之不远了。
 
三、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未来任务
 
在传统文化通识教育方面,古人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在借鉴古人经验的基础上变通古今,损益中外,根据现代中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创造性转化,实现儒学传统、民主共和传统和社会主义传统的“通三统”,是今日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任务。
 
损益通变、与时偕行,向来是中国文化尤其儒道法三家的悠久传统。革命进步、改革维新,更是民主共和传统和社会主义传统的共同经验。从历史上看,孔子削删六经、私授六艺,是损益先王经典、推行平民通识教育的典范;而宋以来《四书》的选编、集注和逐渐成为全民通识教育读本,更是直接可供今日殷鉴的历史经验。《四书》在宋以后的重新解释和普及教化,是中华文明应对危机、通过吸收外来文化而重新激发传统文化的一个革命性成果,也是近世平民平等社会损益古代贵族封建文化的一个革命性成果。今天,在赶出外国殖民统治之后,在反复革命、建立人民共和国之后,在中华民族重新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如何通过创造性地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再一次激发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成为中华文化通识教育的崭新历史使命。
 
中华文化从来不是现成教条的文,而是能化的文。文而能化,才是文化。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孟子说“大而化之之谓圣。”历史上,宋代理学家曾经通过以《四书》为核心的儒学通识教育、普及教育,使原来几成绝学的《五经》元典得到了重新认识,创造性地扩展了“儒家”的范围,通过消化吸收外来文化而成功实现了中华传统经典的文命维新,通过诉诸人人可以为尧舜的通识教育而实现了贵族文化的平民化,为中华文明带来了新一轮的千年辉煌,成功地完成了通古今之变、贯上下之否、疏中外之塞的历史使命。今天,中华民族在经历了一百多年迷茫探索之后,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西方古今文化精华。通过百年的革命维新,民主共和与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也深入人心。但是,如何立足当下,以我为主,消化吸收,实现人类文化精华的创造性综合转化,关键还不在于积累了多少有待消化的养料,而在于我们能化的自主能力究竟有多强。于是,如何为传统经典重开生面,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重建中华文化主体,融会世界文化精华,就成为今日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历史使命。
 
四、当前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问题和建议
 
和谐社会不可能建立在单纯利益原则之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能只依靠经济发展。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国家已经充分注意到传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民间,自发的传统文化热、读经热,也已经顺应时势的需要,开始了方兴未艾的蓬勃发展。无论“左”“右”,人们普遍认识到了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当前发展势头甚猛的传统文化热也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和民间有识之士参与引导。主要问题表现为:
 
(一)学院研究和通俗教化两层工作否隔不通。一方面,学院派的传统文化研究丧失文化认同情感,走向片面的“客观化”、“专业化”;另一方面,大众通俗传统文化教育则普遍表现出商业化、低俗化倾向:讲解的者层次偏低,错误百出,随意曲解,迎合大众口味,起不到提升大众文化教养的教育功能。于是,这一问题具体表现为:
 
(二)正规教育体制落后于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社会需求,从而使得当前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主要通过大众传媒、畅销书等渠道进行,难以避免商业化、娱乐化、低俗化的问题。鉴于上述问题,大学应该发挥知识优势和教育职能,打通专业研究和通识教育之间的隔阂,打通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之间的隔阂,融会外来文化与古典文化精华,承担起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任务,并对大众传统文化热进行正确引导。
 
(三)民间旨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私塾和书院应运而生,但是没有得到教育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处境维艰,不利于调动那些非体制、非商业的民间教化力量,发扬中国源远流长的私学书院传统,促进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在民间的深入健康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谨提出如下几点具体建议,以供批评参考:
 
(1)在公立的大中小学广泛开展传统文化通识教育。
 
(2)组织有通识教育关怀的学术专门家编写传统文化通识教材,以专业功底做通识教化之事,争取深入浅出,知识性、思想性、感悟性、可读性并重。
 
(3)要有中介位置的自觉:一方面朝向更加源始的元典,一方面朝向社会现实;一方面要导向更加原本的古典教养,一方面要紧密联系现代生活实情。因此,在选编和解说的时候,一方面要从比较浅近的诗歌、《四书》和道、墨、法诸子书的选编联系到更加古老精深的《五经》和史籍,一方面要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进行循循善诱的切近解说;一方面要展现中华文化主体的精要,一方面要彻本彻源、知根知底地吸收、化用西方古典文化和现代思想。
 
(4)在办学形式上,逐步开放私学,鼓励和规范传统文化民间团体和私学书院的建设,逐步形成公私教育良性结合、互相促进的格局,既发挥自上而下的教育引导作用,也发扬自下而上的民间教化功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而深入地激发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持久活力。
 
【作者授权儒家中国网站发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