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海】报德焉能以怨,道德如何重建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3-09-12 22:37:24
标签:
余东海

作者简介:余东海,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丽水,现居广西南宁。自号东海老人,曾用笔名萧瑶,网名“东海一枭”等。著有《大良知学》《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论语点睛》《春秋精神》《四书要义》《大人启蒙读本》《儒家法眼》等。


 

 

报德焉能以怨,道德如何重建

作者:余东海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邮报》

时间:孔子2564年暨耶稣2013年9月8日

 

 

 

《辽沈晚报》报道,有王女士助人为乐,扶起摔倒受伤的老人送医,帮着垫付医药费,反而还被索赔4万元医疗费。好在公交车上录像还原真相。

 

类似助人为乐、反被敲诈的事例,从南京彭宇案至今层出不穷,各种违仁背义、以怨报德的现象愈演愈烈,见证着现中国道德的崩溃,不仅特权阶级空前恶劣,弱势群体也是纷纷堕落。想起中孔子的一段教导:

 

“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子曰: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诗》曰:无言不仇,无德不报。……子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礼记-表记》)

 

孔子将报与仁义并举,突显其非同寻常的意义。彼此相报,礼尚往来,是仁义的表现和礼的要求,关乎天下之利,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问题。

 

以德报德,大家就会有所劝勉;以怨报怨,大家就会有所警惕。《诗经》说:别人对我说话,一定要回答;别人对我有恩德,一定要报答。注意,儒家强调以直报怨的直,指的是直道,正道。大仇必复,以怨报怨,小恩小怨,一笑了之,都是以直报怨的表现。

 

以德报怨和以怨报德,都不正常。宽身之仁,宽,爱也;仁,人也,意谓爱身苟安的人,非礼之正,但相对不错。最坏的是以怨报德,这种人缺了大德,大不吉利,往往命运恶劣,很容易触犯法律。《国语-周语》说:“以怨报德,不仁。”不仁,便非人化了。

 

李德裕将以怨报德者视为“小人之甚者”,认为这种人最难防范最不可救药,比盗贼更坏。他说:

 

“世所谓小人者,便辟巧佞,翻覆难信,此小人常态,不足惧也;以怨报德,此其甚者也;背本忘义,抑又次之。便辟者疏远之,则无患矣;翻覆者不信之,则无尤矣;唯以怨报德者,不可以预防,此所谓小人之甚者也。”(《小人论》)

 

以怨报德的范围很广,儿女弑父杀母,国人毁孔灭儒,都是恩将仇报的极端,本文开头提及的老人,为老不尊,以怨报德,或一时糊涂,小焉者也。唯这种劣行此伏彼起,便是民德败坏的征象之一。

 

民德普遍败坏,主要原因和责任在上面。陆贾指出:“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者,教化使然也。”(《新语·无为》);孔子说:“草上之风必偃”(《论语》)恶像特殊病毒像瘟疫,很容易传染,又特别容易自上而下地传染,因为民易从众,民众易从权威。领导人大恶,政治恶化,民众很容易随波逐流和同流合污。

 

儒家强调“正君心”和“君子之德”,认为文化、政治群体特别是领导人的文化道德优劣,整体上决定着社会文明及国民品格的高低。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史记·五帝本纪》);“西伯陰行善,諸侯皆來決平。於是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虞、芮之人未見西伯,皆慚,相謂曰:吾所爭,周人所恥,何往為,只取辱耳。遂還,俱讓而去。”(《史记周本纪》)这都是德化的影响。

 

在《吕刑》中,周穆王说:“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越兹丽刑并制,罔差有辞。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

 

大意是:“古代有教训,那时蚩尤开始作乱,波及到平民百姓。人们无不寇掠贼害,丧尽天良,内奸外宄,争夺窃盗,诈骗强取。三苗之主不守政令,用刑罚制人,制定了五种酷刑为法律。杀害无罪的人,开始滥用劓、刖、椓、黥等刑罚。于是施行杀戮抛弃法制,不区分具体案情。苗民兴起欺诈之风,纷纷乱乱,没有中正诚信,以致违背誓约。”

 

蚩尤作乱,苗主滥刑,民众就纷纷变坏了。以致“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意谓皇帝哀矜庶民无辜被害,于是报“为虐者”以威,用刑罚处置施行虐刑的人,将“苗民”诛灭,使他们没有后嗣留在世间。

 

这里的“苗民”,作何解释,兹事体大。因为下面说皇帝报“为虐者”以威严,制止、消灭苗民,使他们没有后嗣留在世间。“苗民”若是苗主,“遏绝苗民”只是诛除首恶;“苗民”若是苗族民众,“遏绝苗民”就是消灭整体恶化的苗族。学者或解为苗族之民,或说是三苗国主顽凶若民,故谓之“苗民”。据文义,当解为三苗国主。

 

《尚书·微子》中,微子对箕子比干说:“父师、少师,殷其弗或乱正四方。我祖厎遂陈于上;我用沈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下。殷罔不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士师师非度,凡有辜罪,乃罔恒获。小民方兴,相为敌雠。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殷遂丧,越至于今。”

 

比干的话大意是:“父师、少师!殷商恐怕不能治理好天下了。我们的先祖成汤制定了常法在先,而纣王由于沉醉在酒中,因胡作非为而败坏成汤的美德在后。殷商的大小臣民,爱好抢夺偷盗犯法作乱,官员们都违反法度。凡是有罪的人,竟无常法惩罚,小百姓一齐起来,同我们结成仇敌。现在殷商恐怕要灭亡了,就好象要渡过大河,几乎找不到渡口河岸。殷商法度丧亡,竟到了这个地步!”

 

商朝成汤、太甲、盘庚、武丁在位的时候,一切就蒸蒸日上。但同样的商,由于纣王酗酒丧德,政治就无道,先王所遗的民本原则、德政法度就被架空或破坏,一切都不可收拾,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上上下下全都被败坏。小民在“相为敌雠”的同时,亦“好草窃奸宄”。官民的道德水平和国民的幸福度都严重降低。

 

西哲也有类似认知。200多年前,法国路易斯-博洛尔就曾指出:“在一个国家里,为政者的品质总是影响并成为该民族性格品质的模型。恶劣的政治道德可以像瘟疫一样传染给人民,于是,人民也慢慢地习惯于冷漠、残忍和不讲正义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要重建社会道德,重建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的正常“秩序”,就必须从正上梁入手:一是正政德(政治道德)、正官德,正“草上之风”,领导阶级和官员群体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二是正制度,以良制良法惩罪止恶;三是正文化,确立儒家的主体地位,加强仁本主义教育,让国人普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13-8-19余东海于南宁

 

发于2013年8月20日《侨报》

 

电子报链接:

http://epaper.uschinapress.com:81/qiaobao/html/2013-08/20/content_883853.htm

侨报网:

http://opinion.uschinapress.com/NewsCommentary/20130820/76714.html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

 

责任编辑:葛灿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