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孔庙:一座被时光淬炼的“精神讲堂”

栏目:庙堂道场
发布时间:2025-11-08 17:13:20
标签:

临沂孔庙:一座被时光淬炼的“精神讲堂”

来源:临沂市博物馆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九月初九日辛未

          耶稣2025年10月29日

 

来临沂孔庙,您看什么?

 

看巍峨的大成殿,致敬万世师表孔子;看古老的碑刻,触摸历史的纹理。但有一座建筑,您绝不能匆匆而过——它,就是明伦堂。

 

 

 

这里没有缭绕的香火,却充盈着思想的芬芳;这里不供奉神像,却安放着历代读书人的精神理想。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推开这扇门,读懂明伦堂的千年底蕴。

 

 

 

何为“明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明伦”,正是这“明明德”的实践路径,源自《孟子》,意指明辨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知晓社会秩序的准则。

 

 

 

在古代,官学皆立明伦堂。它并非简单的教室,而是整个学校的精神核心与讲学中心。在这里,学子们学习的不仅是经史子集,更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为人之道。可以说,明伦堂,是古代培养栋梁之材的“德育课堂”。

 

 

 

 

 

步入临沂孔庙的明伦堂,您便站在了临沂古代教育的最高讲坛之上。

 

想象一下:数百年前,学子们正襟危坐,聆听教诲,辩论义理。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是对求知的渴望,更是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执着追求。

 

这座建筑本身,就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它无声地讲述着:成才,必先成人;读书,旨在明理。 它所承载的,正是儒家文化中最核心的人文精神与社会担当。

 

 

 

或许有游客会问:既然明伦堂重在“明伦”,与如今大家关心的“学业进步”“金榜题名”有何关联?

 

答案正在于此:“明伦”是根基,“题名”是果实。

 

古代科举,绝非简单的文字考试,它同样是对考生品德与见识的全面考察。一个真正的人才,必然是学识与德行兼备的君子。在明伦堂打好道德的根基,树立远大的志向,学问之路才能行稳致远,最终的“金榜题名”也才更具分量与意义。

 

 

 

为此,我们在明伦堂前特意设立了 【金榜题名】打卡点。这不仅是美好的祝愿,更是对“明伦”精神的一种当代诠释——我们鼓励所有学子,在追求学业成功的同时,勿忘修养品性,成为一个德才兼备,于社会有益之人。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