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武夷研究院 主编《生生之道: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出版

栏目:
发布时间:2025-04-11 23:04:07
标签:

中华文明武夷研究院 主编《生生之道: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出版

 

 

 

书名:《生生之道:中华文明的宇宙观》

作者: 中华文明武夷研究院 主编

丛书:“道南”中华文明讲坛丛书
丛书总主编:林尚立 袁超洪 庄祥生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5-3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跨学科对话的学术文集。人文社科领域的十二位知名学者围绕中华文明宇宙观,从哲学、历史学、文学、文字学、社会学、建筑学、科技史等角度,就中华文明宇宙观与中国智慧、人文与自然、山林与社会、天人合一与人生境界、大一统与文化地理、甲骨文与殷商宇宙观、紫禁城的文武建筑布局、宋代家礼等议题,深刻阐释了中华文明宇宙观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品格。每位作者学养深厚,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的精研覃思,行文流畅,从不同角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中华文明的“生生之道”。相信不同学科背景、不同传统文化功底的读者,均可从中汲取智慧,涵养心性,立足当下,不忘本来,面向未来,更加自觉自信地赓续光耀中华文明。

 

作者简介

 

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教授。

 

向世陵,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卫平,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李宗桂,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

 

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渠敬东,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张金玉,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

 

石云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讲席教授兼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执行院长。

 

王子林,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兼秘书长、二级研究馆员。

 

刘后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陆敏珍,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主要致力于宋史研究。

 

 

目录

 

1.中华文明的宇宙观/臧峰宇

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关宇宙的认知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基本内涵

中华文明的宇宙观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2.中华文明与哲学智慧/向世陵

“宇宙”与“宇宙观”

“中国”“世界”与“宇宙”

经典讲述的文明起源

3.中国近代哲学与传统哲学的转化创新/陈卫平

中国近代的历史观与传统哲学转化创新

中国近代的认识论(知行观)与传统哲学转化创新

中国近代的逻辑和方法论与传统哲学转化创新

中国近代的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与传统哲学转化创新

4.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李宗桂

天人合一思想的真义

天人合一思想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

5.中华民族大一统观念的文化地理建构——《尚书·禹贡》的早期书写研究/赵敏俐

历代《禹贡》研究简述及当下困境

大禹的神话与《禹贡》的书写方式

《禹贡》生成历史背景的文化考察

《禹贡》的经典价值和文化意义

6.天下、天命格局下的《诗》《书》篇章/李山

“天下”与“天命”

格局与心胸

尚德即“人心换人心”

余论:文化的融合与礼乐的创制

7.山林与社会/渠敬东

政统与道统

非社会性的山林

人文化的自然

士人的内在世界

山林的多重社会交往

余论

8.从甲骨文看殷商人的宇宙观/张玉金

人间的结构

鬼神的世界

结语

9.揭暄对欧洲宇宙学与理学宇宙论的调和/石云里

10.紫禁城文武建筑布局与文德光华/王子林

文武建筑布局

文武二楼的起源

文武建筑布局是对天下太平的向往

文武二楼与重其文德

体仁、弘义二阁与仁义之道

文武二楼与天之大德

道统的传承与核心价值

结论

11. 蠡测中华文明的唐代高度/刘后滨

走向盛唐的历史节拍

制度创造的自我作古

精神活动的探险开拓

对外交往的世界格局

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12. 宋代家礼的书写者/陆敏珍

书写者的角色:隐身的与在场的

书写者的立意:情感的与有序的

仪式:意义的与重复的

话外之音:书写中的其他思考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