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存阳】清代学术的定位与研究进路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4-11-03 15:01:45
标签:

清代学术的定位与研究进路

作者:林存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九月廿六日乙丑

          耶稣2024年10月28日

 

有清一代,既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又是由传统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在长达两个半多世纪的进程中,可谓升平与动荡、有序与失范、理想与落寞等相互交织,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内涵丰富、特征鲜明的历史画卷。尽管其间有一些问题需要反思,然客观而论,许多历史遗产或资源也值得正视。

 

学术界有一个基本认识,即清代是一个集大成的时代。这一特点,既表现在政治权力的高度强化、统一多民族的不断融合、经济的繁荣、人口的众多、疆域的广大,也表现在文化的丰富多彩、思想的激荡交织、学术的流派纷呈等方面。而作为清代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清代学术以其对中国数千年学术的整理、总结为表征,不仅随社会变迁而显示出发展的阶段性,而且因自身演进的内在逻辑而呈现后先相接的一贯性。基于此,清代学术遂与先秦子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媲美,共同形塑了中国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风格和气派,成为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根脉与底色。不过,因应于不同的时代境遇与诉求、学术理念与阐释,关于清代学术的衡评、定位,自20世纪初以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鉴于时弊而发为针砭之论,或著书立说以纠正前人之失,或循前辙而续有推阐,或开新途以导夫先路,等等。这既反映了此一议题的复杂性和存在的张力,亦表明仍有很大的探讨空间。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学术,时至今日,各方面条件大有改观,如何在借鉴前贤认识的基础上,对清代学术重新予以审视和定位,依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或课题。

 

章太炎、梁启超、钱穆对清代学术的定位

 

早在清王朝还未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有学者即开始对清代学术进行研究、总结。章太炎《清儒》一文(《訄书》重订本,1904年;《检论》,1915年)可谓开风气和先河者。章太炎此文不仅对清代学术做了精辟评价,而且梳理了清代学术演进的大脉络,尤其是从学派、师承、地域的角度进行了定位,还对清代学者做的经书新疏之成就予以肯定。此一扼要、宏观的勾勒、分析,对梁启超及此后的很多学者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其所揭示的“清世理学之言,竭而无余华……家有智慧,大凑于说经,亦以纾死,而其术近工眇踔善矣”,“其成学著系统者,自乾隆朝始。一自吴,一自皖南”等,更每每为学者所称引,成为清代学术史研究中的一个经典范式。

 

继章太炎之后,梁启超对清代学术进行了不断细化、深入的论析。在《近世之学术》中,他虽然认为清代学术乃“思想最衰时代”,但也指出其间“有不可思议之一理趣”,即“实取前此二千年之学术,倒影而缫演之”。同时,他还对清代学者的治学精神、特色、派别做了勾勒和评价,提出“本朝学派,以经学考据为中坚”的论断。其后,梁启超所撰《清代学术概论》,从“时代思潮”的新视角,对清代学术进行了全景式的呈现。在他看来,清代学术可分为前半期的“考证学”和后半期的“今文学”(从前者衍生而来),其最大特色乃“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解放”。进而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中,梁启超对清代学术变迁之大势及其在文化上所贡献的分量和价值做了详细探讨,着重分析了“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梳理、归纳了“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尤其是他强调清代学术演变有一个“学术主潮”——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此外还有一个支流,即“排斥理论,提倡实践”。而与梁启超视角不同,钱穆在同名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则从理学演进立论,把握和评判有清一代学术嬗变的轨迹。针对“近代学者每分汉宋疆域”的观点,他强调:“不知宋学,则亦不能知汉学,更无以平汉宋之是非”,“不识宋学,即无以识近代也”。也就是说,清代学术的发展,始终与宋学相关联。

 

深入学术脉络重新定位清代学术

 

章太炎、梁启超、钱穆对清代学术的关注、探究和评价,无疑是研治清代学术史队伍中的佼佼者,其论断亦具学术典范意义。风气既张,同时并鸣、继起者颇有其人。如罗振玉、王国维、刘师培、胡适、谢国桢、侯外庐、柴德赓、杨向奎、张舜徽等,可谓群星璀璨,其弟子、门生赓续薪火,绳绳相继,不断开辟新视域,推出新认识。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外对清代学术史的研究,更是呈蓬勃发展之势,至今愈益兴盛,而对清代学术的定位,亦不断提出新说。在《多维视野中的20世纪清代学术史研究》一书中,武少民将诸前贤的研究特色做了提炼,概括为民族主义视野、理学反动说、每转益进说、早期启蒙说、经学史视野、文献学视野、比较视野、社会史视野、西学视野、民族精神的弘扬、个案考察与宏观论述并重、顾炎武情结、学术文献的梳理与学派研究相结合等,可谓高屋建瓴,得其肯綮。而观陈祖武《清代学术源流》、张丽珠《清代学术思想史》等著作,尤能对有清一代学术之演进嬗变,有一整体、宏观的了解和把握。

 

正是在对清代学术持续而深入的梳理、剖析下,前哲时贤遂提出汉学、考证学、考据学、实学、朴学、清学、征实学、新理学、新哲学、新义理学等,概括和指称清代学术或乾嘉学术。这些概括和致思,既反映出学者们的不同认知取向、学术个性,以及所处时代的学术风气,也反映出一个共同的问题意识,那就是如何更贴切、准确地归纳、体现清代学术的总体特征和特色。当然,这个问题迄今尚无定论。不过,如果我们在借鉴、吸纳前辈学者智慧的基础上,深入清代学术的历史脉络和思想世界,还是能有新的体认和创获的。

 

利用大数据、跨学科研究重新定位清代学术

 

近三百年的清代学术,经史子集,包罗宏富。随着众多清代学人全集、诗文集、著作、日记、年谱、家集、地方性文献等的整理、出版,以及诸如《四库全书》系列、《清经解》系列、《清代诗文集汇编》《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等大型丛书和专题文献的推出,文献的广度和深度皆大为改观,这为在更扎实文献、更广阔视域基础上重新审视和定位清代学术,提供了便利和可能。而电子资源、数据库、大数据等高科技的使用,有效助力了文献的获取、查找和分析。近一二十年间的这些新变化,是之前学者难以想象或不具备的。凭借丰富的资源和便利条件,我们对清代学术的面貌和特征,或许会有新的观察和认识。比如,通过搜索可以发现,在清代学者的学术话语中,考据、考订、考证、考核、汉学、朴学、实学、古学、汉学家、考证家、乾嘉朴学等已屡见不鲜,颇有助于对20世纪以来学者对清代学术定位渊源的认识。而观乾嘉时期学人对实事求是、通经与明道关系等的论说,亦有裨于对之前认为的该时期没有思想、哲学及为考据而考据、为学问而学问等的省思。历史研究的立足点永远在社会现实之中,这是历史学的活力所在,也是其魅力所在。因此,深入清代学术的历史情景,不啻为对其进行再定位的根本取径。

 

为了更清晰、完整地把握和呈现清代学术的历史定位,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其一,文献的深度发掘和阐释。研究学术史,文献是最基础的工作。目前虽然整理、影印了一些学术文献,然有待发掘的仍有不小的数量。对学术文献发掘的程度,将直接关系到对清代学术定位的准确性。其二,充分、有效地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借助数据库、大数据等,可以快捷地勾勒学术发展的脉络、思想的关联、时段或时代特征。当然,这需要开发、制作更多电子资源和数据库。其三,多学科互动和融合。清代学术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如果按照史学、哲学、文学等学科划分,固然可以做专而深的研究,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不易呈现完整性或整全性。因此,加强学科间的互动和融合,是总体把握和定位清代学术的必由之路。其四,观照一般与具体、阶段与整体。清代学术既是一个整体,又有阶段性的发展;既表现为学人、师承、学派,又表现为家族、地域、国外影响等。如何通过对具体、阶段的探究,揭示一般、整体性的特征,尚有不少工作要做。

 

综观而言,自20世纪初的百余年来,学术界对清代学术的研究,不仅成果丰硕,而且大家、名家辈出,其认识和理念亦随时代变迁而更新。究竟以何名称概括和定位清代学术,前辈学者已做了一些探索。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我们当下拥有了更为便利或优越的资源,沿着前贤开辟的道路,对清代学术的定位予以更好的回答,不唯解决了一个众见纷呈的大问题,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相信在学术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对清代学术的定位,应该能够别开生面、达成共识。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