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轶楠】阴阳思想为化解可重复性危机提供有益启示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4-04-08 00:14:35
标签:

阴阳思想为化解可重复性危机提供有益启示

作者:王轶楠(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特聘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二月廿三日乙未

          耶稣2024年4月1日

 

2015年,开放科学合作组织(Open Science Collaboration)在《科学》杂志上撰文称,只有36%至47%的认知与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可以被成功重复。虽然该文被吉尔伯特(Gilbert)等人指出在方法和统计分析上存在诸多问题,但它依然在心理学界掀起轩然大波。此后,一项针对2010—2015年发表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的21项实验社会科学研究进行重复的研究显示,可重复率只有62%。至此,心理学研究的可重复性危机被推上风口浪尖。胡传鹏等人指出,可重复性问题缘于可疑的研究操作所导致的假阳性结果,以及出版偏见和过度依赖虚无假设检验等。为了化解这场可重复性危机,很多中外学者提倡推行预注册制度,力图促进科学研究全流程公开、透明和开放。2023年8月,《心理学开放科学苏州倡议》的提出,标志着预注册制度在我国心理学领域的全面推行。

 

为了化解可重复性危机,建立公开透明的研究与发表程序很有必要,这样做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可疑操作,防范p值操控,提高研究质量。但笔者认为,可重复性危机难以通过开放科学或预注册制度全面根除,因为这场危机本质上并非源自心理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可疑操作,而是由心理现象的固有特点,以及心理学家在设计与完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偏差所决定的。

 

人类的心性始终变动不居,它不同于物性,因而心理学研究难以像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一样,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得到几近百分百的重复验证。但在“道”的层面,物理、人心与天理却是互通的,《周易》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便是想要借由阴阳两爻的错综交织与流转变化,呈现自然与社会不同的状况以及势力的消长,最终揭示“道”的本质。据此,笔者提出的“心理学研究的双陀螺模型”认为,心理现象(“现象”或“阴”)和心理学家对该心理现象的解读(“理象”或“阳”)都是心理现象本质的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依存、彼此感应、不可分割,共同推进心理学研究的动态平衡发展。

 

在《周易》看来,如果阴阳相应、协同配合,就会达到“中和”的境界,它既是宇宙秩序的本然,也是人类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如果心理学家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无法调和阴阳,处理不好“现象”和“理象”间的关系,就会干扰科学研究的过程,最终导致研究结果偏离心理现象的本质,进而无法进行重复性验证。因此,在《中道而行:心理学家的自我省察》一书中,笔者提出心理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系统性认知偏差,不但影响心理学家的决策和判断,还会使研究结果不可靠不可信,最终难以重复。

 

具体来说,在提出研究假设阶段,易得性启发式、迷信权威、自利偏差、情绪偏差等会干扰研究者提出公正合理的假设;在收集数据阶段,计划谬误、样本偏差、被试/观察者/调查者偏差、共同方法偏差/控制错觉等会让研究者难以收集到有代表性的数据;在分析研究数据阶段,证实/证伪偏差、p值操纵、虚假相关、混淆相关因果等会让研究者罔顾事实,操纵数据;在得出研究结论阶段,循环论证偏差、可推广性偏差、后见偏差、过分解释不显著等偏差会让研究者刻意关注证实(而非证伪)假设的证据;在撰写研究报告阶段,透明度偏差、迎合偏差、自恋偏差、盲目乐观、防御性悲观等认知偏差又会让研究者患得患失,无法客观全面地分析研究结果的意义。凡此种种都是阴阳失衡在心理学研究过程中的体现。

 

张载有言,“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正蒙·太和篇》)。正是在一阴一阳相互推移激荡的过程中,原本对立的双方趋向于和解,直至形成一种“上下交而其志同”的“太和”状态。心理学研究莫不如是,如果以当前研究问题为阳,已有研究文献就为阴;零假设为阳,备择假设就为阴;研究设计为阳,研究流程就为阴;研究对象总体为阳,研究样本就为阴;测量指标为阳,测量误差就为阴。只有弄清楚阴与阳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定义、边界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才能揭示反映两者双向互补、动态平衡现象的本质。

 

一项心理学研究的完成,自始至终伴随着研究者的决策,具体展现为一系列调和阴阳的思维过程——在分化与整合的交错更迭之中,借由辨析特定现象或研究阶段两端(阴与阳)的性质与界限,并反复推敲与拿捏阴阳转化、融合的时机与条件,最终才能采用“持中”的方法揭示“道”的本质。因此,在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心理学家要想掌握“平衡阴阳,执两用中”的方法,就要首先知晓“中”在不同研究阶段的含义,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在提出研究问题时,需要在平衡过去研究(阴)与未来研究(阳)的过程中寻找有价值的切入点,此时追求的目标是“合适”;在建构研究假设时,需要在表面(阴)与实质(阳)之间寻找有启发的洞见,力求使所提假设既让人受启发,又容易理解,此时追求的目标是“合理”;在落实研究设计时,需要在研究的信度(阴)和效度(阳)间保持平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量体裁衣地实现“合情”;在分析研究数据时,需要研究者在纷繁芜杂的数据(阴)中寻找真实的规律(阳),既不拘泥于数据,也不执着于模型,此时追求的目标是“合法”;在撰写研究报告时,需要在理论深度(阴)和研究广度(阳)间保持平衡,通过把握自我彰显的尺度和分寸,实现论文写作的“合宜”。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阴阳思想可以为化解心理学研究的可重复性危机提供有益的启示。通过探究“阳”与“阴”在心理学研究过程中的存在、价值、局限与转化之道,便可推敲心理学研究的规律,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提升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