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渌江书院追慕先贤敬题联
作者:曾志海
来源:“写诗有味”微信公众号
湖湘正学,人文渊薮。
大雪飘飞中的渌江书院正门
游渌江书院追慕先贤敬题联
(平水韵)
自比诸葛后抬棺出征始扬国威九万里,
师承象山①曾格竹穷理终续道统三千秋。
渌江书院位于湖南醴陵位于西山脚下,始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其前身为西山书院。醴陵历来有重教兴学传统,其中办学规模最大、办学时间最长、教学质量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便是渌江书院,由此渌江书院也成为了湘东子弟求知究学的首选之所。
渌江书院早年从东正街青云山下迁至西山脚下,宋元明三代皆为学宫(古代政府办的学校)。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以学宫故地为址,由知县管乐倡建于青云山梯云阁下。清道光九年(1829年),知县陈心炳又迁书院于南宋淳祐年间的西山书院遗址处,旧院概作考棚,新院分三进六斋,建成现在的渌江书院。主体建筑由头门、讲堂、礼殿、斋舍、靖兴寺和宋名臣祠等组成,总建筑面积4123平方米。
1904年书院改成学堂,开始兴办新学。1926年,书院西边的三个斋舍被山洪冲毁,于1929年在书院西斋的原址上建成教学楼,继续办学。直到2011年6月,书院院舍才正式停止办学。
千年渌江书院,醴陵人才摇篮。自书院创立以来至醴陵一中合并前(含渌江中学堂、县立中学、湘东中学、遵道中学),渌江书院培育出了无数的杰出学子,尤其是在近代,迎来了人才井喷。
这些骄子中有工运领袖李立三、抗日名将左权、红军高级将领蔡申熙、开国上将宋时轮、湖南和平起义爱国将领陈明仁、湖南和平起义功臣李明灏、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首任会长邓文仪、辛亥革命先驱宁太一、南社创始人傅熊湘、“湖南瓷业学堂”创始人文俊铎等。
晚霞余晖中的渌江书院门楼
上联写左宗棠,渌江书院可谓是其人生的转折点。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经湖南巡抚吴荣光举荐,一名24岁的年轻举子出任渌江书院的山长(相当于校长)。这名年轻举子就是后来左右中国大局、影响历史进程的左宗棠,成为了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左宗棠生性颖悟、持才放旷,少时自号“今亮”,即当今诸葛亮。可惜左宗棠早年中举后却三试不第,未能沿着科举“正途”入仕,但他也因此更加潜心经世致用之学。
第二次落榜后,左宗棠来到了渌江书院。在其掌教的三年里,他删掉了大而化之的说教闲篇,取而代之的是舆地、兵法、农经等实用课程,并带领学生走出书院,登西山,游渌水,依山川地形演练战阵。原本酸腐陈陋的渌江学风,被他点化得清风朗朗、生机勃勃。后来在左宗棠军帐中也多是一些操醴陵口音的渌江书院弟子,是山长左宗棠把他们调教得个个豪气冲天、胆识过人。他们中后来有广东提督、统带水师张拔萃、闽浙提督余明发、山西步兵统带林传榜,三品衔分省补用道张云级……
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秋天,时任两江总督陶澍途经醴陵回安化小淹(今湖南省安化县小淹镇)老家省墓,左宗棠应时任醴陵知县张世法之请为陶澍的馆舍题联——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上联写的是道光皇帝去年底在养心殿召见陶澍,陶澍谈及幼年随父在印心石屋苦读之事。道光皇帝深为感动,并御笔亲书“印心石屋”四字相赐,以示对陶澍刻苦好学的嘉奖,陶澍引之为“旷代之荣”。下联又借东晋陶侃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的典故,引出陶澍远祖的光荣历史,并展现出家乡父老对陶澍荣归故里的期盼。
此联对仗极其工整,寥寥二十六字就将陶澍及其祖上的荣耀事迹囊括,颂扬与敬仰之情融于其中,令陶澍赞赏不已,并要求一见写联之人。陶澍见到左宗棠后,更觉其人举止轩昂、谈吐不凡。
陶澍在醴陵慧眼识英,“一见目为奇才,纵论古今,为留一宿。”陶澍勉励左宗棠多研究经世致用的文章,最后还叮嘱他下次赴京应试后可来南京再聚。这一年陶澍59岁,左宗棠26岁。这一老一少,一官一民,就这样结成了忘年之交。
清道光十七年(1838年),左宗棠第三次落第归乡,途中赴南京拜见陶澍。陶澍安排左宗棠住下后,就忙其它的去了。左宗棠等了两个月,心里非常憋闷,又想到自己再一次落第,认为总督大人大概是瞧不上自己了……
思来想去,左宗棠便欲离去。陶澍刚好起床,才穿好了一只袜子,听报说左宗棠要走,连另一只袜子都没穿好就追了出去。原来陶澍是有意考验左宗棠的耐心,想更全面地了解他、磨炼他。陶澍一直追到辕门,边说边挽着左宗棠回到厅堂,让他坐上位。左不肯,陶澍认真地说:“贤弟当坐此位,他日名位必将在我之上。”左宗棠对这突如其来的“器重”不知所措,但见陶澍说得如此真诚,感动得差点掉下泪来。
当时的陶澍已经是多年的封疆大吏,衔加太子少保,乃名重朝野的一品大员,又提出要与左宗堂结秦晋之好。陶澍将自己年仅7岁的独子陶桄,许给左宗棠为婿,并向其托孤,表明他对左宗棠才学与人品的看重。左宗棠感动不已,欣然应允。
随后,左宗棠出任了两江总督府四品幕僚,在左宗棠三次落第后,陶澍为他打开了一扇“幕僚入仕”的大门。随后左宗棠开始接触军国大事,了解世界大势,最终他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连在了一起。
清道光十七年(1839年)陶澍病逝在两江总督任上。左宗棠没有忘记陶澍的托孤之请,于次年赶赴陶澍安化小淹家中当了八年的塾师兼总管家。在陶桄16岁时,携他到长沙深造,并将长女左孝瑜嫁给了陶桄。
当时晚清已经风雨飘摇,外有列强入侵、内有义军四起,左宗棠大器晚成多次临危受命。左宗棠以古稀之年,自筹钱粮,抬棺西征,收复新疆,成为民族英雄。梁启超赞誉左宗棠为“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实不为过也。
此时,距离陶左第一次相识已经过去整整50年。在中国最羸弱的时候,幸亏50年前陶澍独具慧眼发现并栽培了左宗棠,为我中华留下了一只巨鹰,俯瞰西北,保全了中国领土完整。仅凭收复新疆这一不世之功,后世国人都应该由衷地感谢左公!感谢发现并栽培他的陶公!
左宗棠后来也做到了两江总督,最后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中国人有“重死轻生”的文化传统,对于死后的名声非常重视。因此,当一个人死后,要“盖棺论定”,对他的一生进行总结评价。谥号,就是这种总结评价的简洁概括。对于左宗棠来说,能够获得“文襄”谥号,已是极其珍贵了。
清朝时期,一般非翰林出身者或进士出身者,不得授以“文”字级别的谥号。左宗棠实际科考功名仅为举人,因功被赐同进士出身,能获“文襄”谥号当属千古一人也。最终其功业名位确在陶澍之上。陶左二人在渌江书院彻夜长谈、因联订交,最终结为秦晋之好成为了一段士林佳话。
渌江书院算是左宗棠的人生转折点,历史就是这么充满偶然性,渌江书院既成就了左宗棠,左宗棠也成就了渌江书院。
下联写王阳明,渌江书院可谓是其人生的加油站。
明正德二年(1507年),一位旷世大师走进了渌江书院,他就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
王守仁出身于浙江余姚一个显赫的家庭,其祖父王伦官至副都御使、湖广巡抚。其父王华更是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辛丑科状元,官至礼部左侍郎、南京吏部尚书。
王守仁天生有特殊的气质,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祖父遂为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
王阳明5岁仍不会说话,但能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其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
王阳明少负大志,从小不同凡俗。一次与塾师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他就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
17岁时,王阳明到南昌与诸养和之女诸氏成婚。18岁时,王阳明与夫人诸氏返回余姚,船过广信(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王阳明去拜谒了娄谅。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阳明甚喜。
王阳明一直笃信朱熹“格物致知”的学说,后面还“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能够穷其理,却是一无所获,自己还因此病倒了。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的故事。
王阳明通过对“格”竹失败经验的总结,他认为在朱熹的理学中,认识的对象是自然的事物,认识的方法是外在的观察。随之他对朱熹的理学产生了怀疑,改而传承并发扬了陆象山的“心学”衣钵,继续丰富了“心即理”这一哲学理论,把心学思想建立完善成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最终形成了“陆王心学”,光大成了儒家心学门派,从而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
在王阳明的“心学”看来,认识的对象应该是自己的内心,认识的方法应该是向内的自我体验,并将自己的体验即心中的天理推广到外部事物之中。而这一划时代的理论,都将在王阳明37岁这年,在一个名叫龙场的地方圆满贯通。
明正德元年(1506年)已经科举入仕的王阳明因言获罪,当时宦官刘瑾横暴专权,杖罚请求留用刘健、谢迁的给事中吕羽中、刘耊和南京给事中戴铣等六人,御史薄彦徽等十五人。王阳明上疏援救,亦被杖四十,革去兵部主事,还被贬为贵州龙场(今贵州省修文县龙场镇)驿丞。同时,其父王华也受到牵连被赶出京城,调任南京吏部尚书。当时很多人听到王阳明被贬龙场,都倒吸一口凉气,因为那个地方根本没有汉人能生存下去,相当于判了王阳明的死刑。
次年王阳明来到龙场时,龙场还是未开化的蛮荒之地,万山丛薄,苗、僚杂居。但王阳明没有气馁,日与诸生讲学不辍,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民众,并写下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受到民众爱戴。
一天半夜里,他忽然顿悟,认为“心”才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王阳明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悟到了“天下万事万物是格不尽的,如若要格尽天下之事只能向内求”。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说白了还是得向自己内心去求,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的故事。
王阳明第一次来到渌江书院时,正在去往龙场的路上。途经醴陵时慕名而来,开坛讲学,盘桓多日,渌江书院也因而更加名声大噪。作为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理所当然地对程朱理学进行了抨击。可他没想到的是,渌江书院学术自由,毫无门户之见,只要是真正的大学问家,在这里就会赢得尊重,这让他感动不已。
三年后,王阳明起复,奉诏还京再经醴陵时,他再次开坛讲学,这次他少了一分肃然,多了一分平和。他还高兴地为靖兴寺前的古樟题了一首诗“老树千年惟鹤住,深潭百尺有龙蟠。僧居却在云深处,别作人间境界看”。而他本人就是一只遨游天地的巨鹤。至今,这棵千年古樟仍然刚劲挺拔。
靖兴寺前的阳明樟
明嘉靖六年(1527年)五月,王守仁被委任为左都御史,准备赴两广地区平定少数民族叛乱。王守仁自知人生大限将至,在赴任之前,王守仁在天泉桥上,看着眼前的嫡传弟子钱德洪与王畿,决定把心学精髓传授给他们:“我即将赴任,心学之精髓,你们却尚未领悟,我有四句话要传给你们,毕生所学,皆在于此,你们要用心领会,将之发扬光大,普济世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便是流传千古的心学四诀。
如果说“此心不动,随机而行”就是王阳明对兵法谋略的精辟注解,那么“心学四决”不仅是阳明心学的完美注解,也是王阳明毕生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当时国家已经朝政腐败,宦官擅权,民乱丛生。王阳明一朝悟道,一举剿灭赣州盗匪,一战平定宸濠之乱。其学术思想更是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承续儒家道统,宣扬中华文明,最终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最后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被梁启超评为中国最后一个圣人。
在王阳明最落魄之际,渌江书院敞开胸怀接纳了他。兼收并蓄的渌江书院在滋润王阳明的同时,也因王阳明而完成了自身的进化。
渌江书院虽历经沧桑,却一直是醴陵文脉所在、精神所系。作为千年湖湘正学,不仅有王阳明、左宗棠两位先贤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有并称为“东南三贤”的朱熹、张栻、吕祖谦风云聚会于此,可谓人杰地灵、群英荟萃。重新修缮渌江书院时,以上面这五位先贤命名的“五贤堂”正位于渌江书院的最高处,这也奠定了渌江书院独有的文化内涵。
2015年渌江书院启动修缮建设,在2018年再次全面对外开放。饱经沧桑的渌江书院迎来了一场蝶变,重新在万家灯火的醴陵城开辟出一片清幽所在,着实是一个赏景怡情、访古寻胜的好去处。
昔有“朱张会讲”万人空巷,今有“渌江讲坛”一票难求。长年在“五贤堂”里举办的“渌江讲坛”,重新构筑起了湖湘文化殿堂。先后邀请了百家讲坛杨雨、彭玉平,湖南作协主席王跃文,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鲍尔吉·原野等著名学者,以及中央美院、中央戏曲学院、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的教授专家,围绕国学经典、文学历史、诗词艺术、经济金融等领域开展讲学交流,再现了千年学府弦歌不绝的盛况。
这些纷至沓来的名流巨擘,在渌江书院仿佛与往圣先贤们展开了一场场超越时空的对话,千年渌江文脉再一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传承赓续就是最好的纪念,千年学府亮千载明灯,照我世间学子砥砺前行。一个人不一定非得要活得多么惊天动地,但却可以活成一个“大写”的人,所谓“大写”的人便是做一个良好的社会公民、合格的家庭成员,最重要是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
渌水放歌涌烟波万里,西山衔月藏雅韵千秋。渌江书院历尽千年风霜后所留下的文化底色,依然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022年5月5日
曾志海修订于长沙
注释:
①象山:陆九渊,字子静,号存斋。南宋大臣、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讲学于象山书院,人称“象山先生”、“陆象山”。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之祖,与“理学”的朱熹齐名。上承孔孟,下启王阳明,形成“陆王学派”,不仅对中国,也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思想和社会变革产生过重大影响。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上一篇】《渌江书院志》简体横排版正式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