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勇作者简介:郭齐勇,男,西元一九四七年生,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武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哲学学院院长,现任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社会兼职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等。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儒学之精神》《中国哲学智慧的探索》《中华人文精神的重建》《儒学与现代化的新探讨》《熊十力哲学研究》《熊十力传论》《守先待后》《文化学概论》《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研究》等。 |
前言
作者:郭齐勇(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
我国传统的教育,特别重视培育孩子们有健康良好的性格、品行,使其拥有一定的文化教养。古人说的“蒙以养正”,或“正蒙”,即开蒙的时候一定要端正。这是说:由有德的家长与老师对儿童发蒙,教他立志做一个正直的人,有理想情操的人;儿童从小受到父母长辈与老师的言传身教,如果他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都端正无邪,这将有益于他一辈子的健康成长。也即是说,对儿童、少年给予正面、正确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人之父母、人之师长,有责任与义务让孩子从小就在正而无邪的环境中生活,培养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打下做人做事的基础。
传统文化宝库中有大量脍炙人口、传之久远的蒙学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幼学琼林》等,还有一些家训、家书等读物,都是“正蒙”的好教材。《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及其他典籍中都有不少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教育我们如何立志有恒,如何做一个对民族、对人类有用的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民教育、中小学教育对一代代国民的基本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最为关键。人文、人性的价值,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价值是长久的、根本的。我们现在最缺乏的是生动活泼的、适合不同学龄孩子的性情教育与生命教育,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价值观、做人做事底线与人的生活目的的教育,而这对于国家民族的长久利益,对现代法治社会、公民社会的建构,意义十分重大。做什么人,培育什么人,是根本。人是目的,不是工具、手段。
我认识一些儿童的家长,他们知道自己的子女或孙子女适当背诵一点古代经典,对开发智力很好处。孩子们从3岁到13岁的记忆力最强,多背一点,打一点童子功很有必要。这一年龄段只要多背诵一些经典,以后再慢慢理解、反刍,终身会受益无穷。这不仅对孩子们学人文有好出,而且对孩子们学科学有好处,对孩子们将来立身行世都有好处。
孔子提倡诗书礼乐之教。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孔夫子让弟子优游、涵养、陶冶于诗书礼乐教化之中,养成健全的人格。国学中有很多内容及教育方式,属于博雅教育及君子人格培养的范畴,中国传统文人很看重个体人的生存品位与品质,很重视人文的熏陶和修养。其中,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作用很重要。
有鉴于此,我们编写了这套国学读本。这套国学读本分为两个版本,供各校师生及适龄青少年读者根据不同情况选用:
第一种版本是综合读本。按学年段来分,按主题形式编写,共有4本,分别供小学一—二年级、小学三—六年级、初中和高中使用。每一册有四个单元,而单元主题的选自我们仍然讲求“无一字无来历”的原则。第一册是根据《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来划分单元的。第二册根据朱熹《小学》内外篇所立的纲目。第三册则根据《论语》所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第四册的分章根据是家喻户晓的“孔门四科”。同时,每单元下面又有三个主题。每个主题之下又分为四个部分:经典集锦、千古佳话(或嘉文撷英)、国学常识、如琢如磨。
第二种版本是专题读本。按学期来编写,基本上按一册经典对应一册国学读本形式呈现,共有24本,分别供小学一年级至高中大年级学生分上、下学期使用。各册第一章为本书概述,对本书作者、主要内容和历史演变等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以便读者完整地了解该书。第二章及以后各章为具体古文内容解读、延伸阅读和问题与讨论等。
当然,我们对于主题的选择、内容的安排,也注意阶段性,希望各册自成体系。学生阅读循序渐进,庶几有所得。
需要指出的是,这套国学读本所得遴选的古文篇目,大多距我们年代久远,其表述的某些观念与价值自然与今天的现实有所悖谬。然而,中国能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其中必然贯穿着亘古不变的义理,心同理同,无须怀疑。因此,我们对古书内容并非全盘照搬,而是进行了精选,剔除了明显糟粕性的内容,实在无法剔除的内容,也在注释中加以说明,以实现对学生的正面引导。
本套书是由武汉大学国学院组织编写的,郭齐勇主编,孙劲松和向珂担任了谋篇布局与统稿工作。本书由 主编。编写工作得到了湖北教育出版社同仁的指导、支持与关心,谨此深致谢忱。编写类似读本的工作尚在尝试阶段,其中的疏漏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们不吝指正。我们的宗旨是,在青少年学生朋友的阅读使用中,不断对本套国学读本加以修订完善,使它逐步成为一套体例完善、选文精当、方便学生阅读且富于启发思维的国学精品,为传播国学知识,继承国学传统而尽一点绵薄之力。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