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艾儒 著《张载的思想》出版

栏目:
发布时间:2023-02-11 20:05:54
标签:《张载的思想》

葛艾儒 著《张载的思想》出版

 

 

 

书名:《张载的思想》

作者:[美]葛艾儒著

译者:罗立刚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全书简介】

 

哲学泰斗张岱年的西方弟子葛艾儒全面重构张载自成一体的气本论思想,还原一代大儒理学奠基人的历史地位

 

张载是对中国思想和文化影响至深的一代大儒。《张载的思想》是西方人系统研究张载思想的代表作。作者从精读张载著作入手,选取张载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汇集和梳理张载论述这些概念的所有文字,按照宇宙观、人性论、圣贤观等多个方面,逻辑缜密地逐步呈现和分析,清晰完整地重构了张载的思想体系。

 

作者视野宏阔、思考深入,从学术背景探索当时思想界的共识与挑战,在整个儒学史中辨析同一概念的不同内涵,既高屋建瓴地揭示了张载思想的源头与基础,也明晰展现了张载思想中难得的原创性特质。叙述简明、梳理细致、辨析通透,有助于读者理解张载思想的丰富内涵。书中对张载哲学如何被遮蔽、二程哲学如何一步步胜出等问题也做了解答,还原了张载思想在理学史和思想史的地位。

 

【作者简介】

 

葛艾儒(Ira E.Kasoff):美国哈佛大学学士、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曾于1979—1980年访学北京大学,师从张载研究名家、哲学泰斗张岱年。亚洲问题专家,在亚洲生活了28年,曾在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和香港总领事馆以及美国驻东京大使馆担任高级职位,在美中文化交流委员会负责管理美中交流项目。代表作《张载的思想》被收入著名汉学大师杜希德主编的《剑桥中华文史丛刊》。

 

【目录】

 

第一章 11世纪的学术环境

绪论

假定的前提

 担当意识

 佛教

 一以贯之

常理

 宇宙观

 圣人

 颜子

问题

 人性

 心

第二章 天地

绪论

 气

 阴阳

第三章 

绪论

天性

“炁质之性”

 制服恶“炁”

 何谓学

 学什么

 疑问

 成就之道

 进入第二阶段

 知止

 大“此心”

 得“自明诚”

 入室

颜回

第四章 圣人

绪论

求于“危微”

体:何谓圣人

用:圣人何为

自我形象

第五章结论

张载的哲学

二程的哲学

两大学派的差异

程学的胜出

后记

附录

(一)张载的著作

(二)传记

引用书目

翻译说明

修订记

 

【评介】

 

提起张载,很多人都能背出他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气势恢宏、境界高远,一直被后世知识分子奉为圭臬。

 

但是,张载不过看似广为人知,多数人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横渠四句”和主张“气”。张载虽与二程同为理学奠基人,其思想却一直遭受冷遇、被遮蔽。明清思想家和现代学者力捧张载,是为了反对程朱理学和寻找唯物因子。

 

张载的思想究竟是怎样的?面对晦涩的文风、零散的著作和历史的迷雾,也许只需做平平实实、扎扎实实的梳理和研究才能揭晓。葛艾儒的《张载的思想》便是这种尝试。它有鲜明的独特之处:

 

一、研究方法朴实而有效。《张载的思想》里没有高大上的理论和炫酷的分析方法。葛艾儒的方法很简单:先确定几个关键词,然后汇集与之相关的材料,再进行梳理分析。这种方法看似朴素却扎实有效。他从材料中得出结论,而非带着预设的立场去找材料。因为汇集了足够全面的材料,所以他常能在易起争议处,比如张载的“气”是形而上的还是形而下的等问题上四两拨千斤地指明方向。

 

二、抓住真正关键的问题。优秀的研究者有删繁就简、直至核心的能力。无论是分析张载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还是张载思想的主要内容,葛艾儒都准确抓住了核心。书中所列的关键主题词,“担当意识”揭示宋代新兴士大夫跻身统治阶层后的乐观心态,“佛教”(反佛)表明当时儒家学者亟待解决的时代命题,而唯有从政治史、思想史、社会史的背景去考察一股哲学思潮的诞生,从思想家所面临的时代命题出发,而不是从现代人想当然尔的“唯物”或“唯心”立场出发研究问题,才能探明张载思想的实质;面对庞杂无序的张载思想,葛艾儒没有被旁枝末节所羁绊,而以天地观、人性论、圣人观这三个关键的中国哲学主题为抓手,清晰利落地重构了张载的整体哲学体系,彰显了其务实又开阔的思想史研究功力。

 

三、以全面分析展现思想深度。葛艾儒对张载思想的分析细致而深入。一个主题分多个相关主题展开,即使论述某一次级主题,他也精心铺陈,有层次有逻辑地逐步展现,雄辩地证明了张载思想的深度和体系性。正是从这种细致的分析中,我们才得以了解张载是如何通过精妙的思考论证了世界的真实性,以空前的哲学高度对佛教的“一切皆空”予以彻底驳斥;我们才得以明白张载思想与其他思想的关键区别,不再对这一问题一头雾水。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