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平 著 潘林 校注《今古学考(外一种:古学考)》出版

栏目:
发布时间:2022-11-18 00:53:09
标签:今古学考(外一种:古学考)

廖平 潘林 校注《今古学考(外一种:古学考)》出版

 

 

 

书名:《今古学考(外一种:古学考)》

作者:廖平

校注:潘林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内容简介】

 

廖平的今古学著作中,《今古学考》《古学考》十分有名,两书以考辨为主,详明两汉师法,成书较早,故合编为一书。前书以礼制别今古,解决了困扰学界的千年难题。后书是前书的接续和修正,推动了晚清的辨伪疑古思潮。

 

廖平的今古学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康有为创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理论基础的形成。

 

【名人评语】

 

“[廖子]明两千年不传之学,义据通深,度越一世,香象渡河,众流截断。”(蒙文通语)

 

“廖氏晚年著书,颇涉荒怪。早年则不然。分别今古文之法,至廖氏始精确。此书必须次读之。”(吕思勉语)

 

【目录】

 

校注帮助

今古学考

·题识

·《今古学考》原目

·今古学考卷上

《汉•艺文志》今古学经传师法表

《汉•艺文志》今古学经传师法表

《五经异义》今古学名目表

《五经异义》今与今同古与古同表

郑君以前今古诸书各自爲家不相杂乱表

今古学统宗表

今古学宗旨不同表

今学改变古学礼制表

今学因仍古学礼制表

今古学流派表两《戴记》今古分篇目表

今古学专门书目表

今古兼用杂同经史子集书目表

《公羊》改今从古、《左传》改古从今表

今古各经礼制有无表

今古各经礼制同名异实表

今古各经礼制同实异名表

今古学鲁齐古三家经传表

郑君以后今古学废絶表

今学盛于西汉、古学盛于东汉表

今古学经传存亡表

·今古学考卷下

经话一百零六则

古学考

·题记

·古学考六十九则

《周礼删刘》叙例

《周礼删刘》举例十二证目

《周礼》删文

·跋

附録主要征引书目

 

【校注说明】

 

 

今、古(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是中国经学史上的千年难题,至清末因廖平提出今古学而得以厘清。廖平的今古学著作以《今古学考》《古学考》《知圣篇》爲代表,在当时学界即颇有影响。其中《今古学考》《古学考》以考辨爲主,详明两汉师法,成书较早,故此合编爲一书,收入《廖平集》。

 

据廖宗泽《六译先生年谱》载,光绪九年(1883),廖平“说经始分别今、古”,开启经学初变。至光绪十二年(1886),撰成《今古学考》,随即由成都尊经书局付梓。是书共二卷,上卷有二十表,分疏今、古学的界别与源流;下卷有一百零六则经话札记,系对上卷二十表的展开论说。

 

廖平据许慎《五经异义》而悟汉末以前,经学严分今、古。在《今古学考》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平分今、古”之论,主要观点有:“今、古之分,全在制度”,不在文字与义理;“今学主《王制》、孔子,古学主《周礼》、周公”;“今爲经学,古爲史学”;古学爲孔子壮年“从周”之说,今学爲晚年“因革”(改制)之说;“鲁爲今学正宗,燕赵爲古学正宗”,等等。

 

由于郑玄说经合混今、古,加之王肃与郑玄争胜,“造僞书以自助”,导致这种混乱变本加厉,“今、古旧法遂以断絶”(《今古学考》卷下)。因此,廖平指出作此书的旨意,乃“欲探抉悬解,直接卜、左,则举凡经学蒙混之处,皆欲积精累力以通之”(《今古学考》卷下)。

 

 

 

▲《今古学考》封面

光绪年间《四益馆经学丛书》本

 

尽管《今古学考》获得时人不少赞誉,但廖平对此书并不满意。一方面,此书“中多未定之说”,有待补正(《今古学考》卷下)。另一方面,廖平对“平分今、古”理论也存在一定疑虑:一经之中,何以存在孔子、周公两种不同的礼制?何以“《左》《国》《孟》《荀》,以周人言周事者,莫不与《王制》切合”,却“无一条与古文家说相同”(廖平等着、刘师培摘《四益馆经学四变记·二变记》)?

 

此外,由于一些人反对,尤其是“通人指摘”,廖平思想上受到触动,遂“不能自坚前说”(《古学考》)。1886年以后,廖平“分教尊经,与同学二三百人朝夕研究,折群言而定一尊”(《四益馆经学四变记·二变记》),萌发了新说。

 

光绪《井研县志·艺文四·知圣篇提要》云:

 

丙戌以后,乃知古学新出,非旧法,于是分作二编,言古学者曰《辟刘》,言今学者曰《知圣》。

 

根据廖宗泽《六译先生年谱》的说法,“知古学新出,非旧法”,即自驳前说,开启了经学二变——“尊今抑古”,时爲光绪十三年(1887)。《辟刘篇》(又称《续今古学考》《古学考》。“篇”又作“编)与《知圣篇》均爲廖平经学二变的代表作,其中《知圣篇》“专明素王改制之事”,《辟刘篇》则“明古学之僞”。“分作二编”的时间则在1888年。

 

《辟刘篇》初称《续今古学考》,成于1887年。不过无论是《续今古学考》,还是《辟刘篇》,原稿均已佚。在《六译先生年谱》中,尚可见到《续今古学考》的主旨观点:

 

周制全不可考,概爲孔子新制。《周礼》固爲僞托,即《左氏》之言《周礼》者,亦推例而得。

 

次年,廖平改订是书,易名爲《辟刘篇》。所谓“辟刘”,即驳斥“刘歆僞说”也。

 

《辟刘篇》《知圣篇》初稿甫一撰成,不俟出版,即转相抄録,在当时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1889-1990年间,康有爲与廖平在广州有过两次会晤(钱穆说),“议论相合”,康氏亦读过两《篇》,遂分别据以作《新学僞经考》《孔子改制考》。[1]

 

光绪二十年(1894),廖平又修订《辟刘篇》,并改称《古学考》,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由成都尊经书局付梓。《古学考》有六十九则札记,篇末附《周礼删刘》。

 

 

 

▲《古学考》封面

光绪年间《四益馆经学丛书》本

 

《古学考》修正了今、古之分:

 

马融以后,古乃成家,始与今学相敌。许、郑方有今、古之名。今学以六艺爲宗,古学以《周礼》爲首;今学传于游、夏,古学张于刘歆;今学传于周、秦,古学立于东汉。(《古学考》)

 

书中将古学归狱西汉末年刘歆作僞,谓刘歆“翻经作传”,篡乱《周礼》,以合莽意,并报复博士,导致“颠倒五经”,“后来流说,愈远愈误”(《古学考》)。

 

廖平又称“经爲孔子所传,凡经皆今学”(《古学考》);所有古文家源流,“皆晚出僞说,力反秦火经残之论,诸经皆全文”(廖平《孔经哲学发微·四益馆经学四变记·二变尊今僞古》)。由此,二变“尊今抑古”时期的古学范围较以前大爲缩小,如《左传》《毛诗》《古文尚书》《仪礼》《孝经》《费氏易》《逸礼》等,以前皆被视爲古学,现在皆属今学。而以前被视爲古学之祖的《周礼》亦非全爲古书,系“取《佚礼》官职篇删补羼改”而成,“古不过刘歆所羼千余字耳”(《古学考》)。

 

1888-1894年间,廖平在撰《辟刘篇》的同时,又撰《周礼删刘》,以寻摘文献中刘歆羼改《周礼》的例证,并将刘歆所改诸条附于书后。此书既出,张之洞、宋育仁、刘子雄等师友颇多质疑,以爲武断。之后不久,廖平“旧疑渐得通解”,比如以爲刘歆所改封地诸条亦曲合于博士(《古学考跋》)。与此相应,廖平大统思想逐渐萌发,“以大统说《周礼》,旧所阉割之条,悉化朽腐爲神奇”(《知圣篇》)。于是“不再立今、古名目”,放弃刘氏“删补羼改”之说,并将《周礼删刘》改附于《古学考》末,以示治学之程途。

 

 

 

▲廖平致赵凤昌信札,其中提到了《周礼删刘》《辟刘篇》

 

尽管《今古学考》《古学考》均存在一定局限和问题,但亦不乏创见,在中国经学史上的地位不可小觑。《今古学考》集前代经学之大成,张明两汉师法,从礼制上划清了今、古文经学的界限,困扰学界的千年难题终于得以厘清。此后,皮锡瑞、康有爲、章太炎、刘师培等“胥循此轨以造说,虽宗今宗古之见有殊,而今、古之分在礼,则皆决于先生(即廖平——引者注)之说也”。[2]时人谓此书足与顾炎武的《音韵五书》、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鼎立,并列爲清代学术的三大发明,“于是廖氏之学,自爲一宗,立异前哲,岸然以独树而自雄也”。[3]《古学考》是《今古学考》的接续和修正,其提出古文家渊源皆出许、郑以后僞撰、刘歆僞作《周礼》等,推动了晚清的辨僞疑古思潮,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廖平的今古学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康有爲创作《新学僞经考》《孔子改制考》,从而引发了维新变法运动的理论基础。廖平去世后不久,侯堮曾在《大公报》上撰文纪念云:

 

先生在中国经学史上,既具相当地位;而在晚清思想史上,亦握有严重转捩之革命的力量!

 

如果说康南海之《新学僞经考》《孔子改制考》等等类似四十年来中国思想界之“霹雳一声者”,“而廖先生则此霹雳前之特异的电力”。[4]诚哉斯言!

 

 

就笔者寓目所及而言,《今古学考》有如下五种早期版本:①《四益馆经学丛书》本:封面书名由范溶题写。上卷由李清源校字、陶家钰覆校,下卷由贺龙骧校字、陶家钰复校。成都尊经书局丙戌(1886)刊印。②光绪《蛰云雷斋丛书》本:刊印时间晚于前者,内容相同,但未作校勘。③《六译馆丛书》本:四川存古书局民国年间重印,版刻与《四益馆经学丛书》本同。④《适园丛书》本:王汉章校字,上海国学扶轮社宣统三年(1911)印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影印有该本,收入《丛书集成续编》。⑤资研社本:北京资研社民国十七年(1928)印行。内容同《四益馆经学丛书》《六译馆丛书》本,但未作校勘。

 

《古学考》有如下三种早期版本:①《四益馆经学丛书》本:封面书名由萧方骏题写。成都尊经书局丁酉(1897)刊印。②《六译馆丛书》本:四川存古书局民国年间重印。较前者除缺跋外,其余版刻实相同。③《辨僞丛刊》本:张西堂校点,北平景山书社民国二十四年(1935)印行。此次校注,两《考》均以刊印时间最早的《四益馆经学丛书》本爲工作底本,各以《适园丛书》影印本和《辨僞丛刊》本参校,并参考了《廖平学术论著选集(一)》(李耀仙主编,巴蜀书社1989年版)等点校本。

 

本书采用“经典与解释”丛书校注体例,具体体例分述如下:

 

一、全书采用繁体横排,施以现代标点,于难解语词、人名地名、典章制度等作简明笺注。

 

二、正文用大号宋体字,原书自注和校注者新增注释用小号宋体字。新增注释文字较短者,采用随文夹注形式,外加圆括号;文字较长者和校勘记,则采用脚注形式。

 

三、爲适应现代排版和閲读的需要,版式方面作了适当调整。如将长段引文改爲“独立引文”格式,用仿宋字;双行小字改爲单行;对于篇幅较长的段落,酌情再分段;标出原书正文段落的序号(原书每则札记爲一自然段),以便查检,等等。

 

四、对于底本文字涉及讹、脱、衍、倒者,一般在页下出校记帮助。若有文献依据,或系明显错误,将底本文字改正;若仅爲笔划小误,如日曰、己已等之类混淆,则径改而不出校记。

 

五、逐一核实引文,并尽量标注出处。廖氏引书,有节引、意引乃至“改经”等多种情况。若文字有讹、出入较大,一般出校记帮助,或据材料改正,或存异文;若仅系虚词出入或词句省略,而不影响閲读,则不出校记帮助。

 

六、凡原书沿用习惯,爲避圣讳、清讳所改字,径予回改,不出校记。

 

七、凡原文墨丁、空缺脱字,用□表示。

 

八、异体字视情况改爲通用字,而旧字形则悉改爲新字形。

 

九、增列主要征引书目,附于全书末。

 

本书校注,容有失误,尚祈方家,有以教之。

 

潘林

 

壬寅孟春识于古工坊

 

【注释】
 
[1]见廖平《经话甲编》,廖平等着、刘师培摘《四益馆经学四变记·二变记》。按:关于康有爲的两《考》是否得自廖平的启发是近代史上的著名公案。现在学者一般认爲,康氏吸取了廖平《今古学考》《辟刘篇》《知圣篇》等著作中的主要思想而着成《新学僞经考》《孔子改制考》(参崔海亮《廖平今古学研究》,岳麓书社2014年版,第225-227页)。
[2]蒙文通,《儒学甄微·廖季平先生传》,巴蜀书社《蒙文通全集》2015年版,第303页。
[3]蒙文通,《儒学甄微·议蜀学》,巴蜀书社《蒙文通全集》2015年版,第228页。
 
[4]侯堮,《廖季平先生评传》,载《大公报》1932年8月1日,第8版。

 

 

 

▲《清代学者像传》中的廖平

 

【内容试读】

 

今古学考卷下

 

经话

 

旧拟《今古学三十论目》,欲条说之,仓卒未能撰述。谨就《经话》[1]中取其论今、古学者,以爲此卷。中多未定之说,俟有续解,再从补正。

 

 

今、古二派,各自爲家,如水火、阴阳,相妨相济。原当听其别行,不必强爲混合。

 

许君《异义》本如《石渠》[2]《白虎》[3],爲汉制作。欲于今、古之中,择其与汉制相同者,以便临事缘饰经义,故累引汉事爲断。又言“叔孙通[4]制礼”(见陈寿祺《五经异义疏证》卷中引许慎《五经异义》)云云,皆爲行事计耳。至书之并行,两不相背,则不欲混同之也。

 

郑君驳《异议》时,犹知今、古不同,各自成家;至于撰述,乃忘斯旨。注古《周礼》用《王制》,笺《毛传》用《韩诗》,注《古文尚书》用夏侯、欧阳说。夫说经之道,与议礼不同。议礼可以斟酌古今,择善而从;说经则当墨守家法,虽有可疑,不能改易,更据别家爲说。今注古学,乃欲兼有今学之长,采今易古。正如相者嫌一人耳目不好,乃割别人耳目补之,不惟无功,而且见过。使郑君作注时,犹存驳《异义》之见,则分别今、古,先师之法不致尽絶。乃前后异辙,使今、古之派,遂至汉末而絶也,惜哉!

 

 

许君虽于今、古互有取舍,不过爲汉制缘饰。至于各经家法,听其别行,不欲牵合之也。

 

如明堂说,许案云:“今礼、古礼各以其义说,无明文以知之。”又《公羊》《左氏》说朝聘不同,[5]许案云:“《公羊》说,虞(舜有天下之号)夏制;《左氏》说,周礼。《传》曰三代不同物(《左传》定公元年作“三代各异物”),明古今异说。”(“明堂说”以下至此,见陈寿祺《五经异义疏证》卷中引《五经异义》)是许以今、古不同,不欲混通也。

 

又诸侯夫人丧,《公羊》《左氏》异说。许案云:“《公羊》说:同盟诸侯薨,君会葬;其夫人薨,又会葬。是不遑国政,而常在路。《公羊》《左氏》说俱不别同姓、异姓。《公羊》言当会,以爲同姓也;《左氏》云不当会,据异姓也。”(见陈寿祺《五经异义疏证》卷下引《五经异义》)是许以今、古各有所据,不欲强同也。

 

至其余条,或云从《左氏》,或云从《周礼》,亦自定一尊,不欲含混。至郑氏著书,乃全与此意反矣。

 

 

《异义》久亡,今就陈氏辑本考之,所存将近百条。今与今同,古与古同,各爲朋党,互相难诘,以其门户原异,故致相歧也。中惟三条古与今同[6]者。

 

《谷梁》说“葬不爲雨止”(《谷梁传》定公十五年原文云:“葬既有日,不爲雨止,礼也。”),统尊卑而言。《左氏》说:庶人不爲雨止。《公羊》说:“雨,不克葬”(《春秋》宣公八年、定公十五年),谓天子、诸侯也。卿大夫,臣贱,不能以雨止(“《谷梁》说”以下至此,见陈寿祺《五经异义疏证》卷下引《五经异义》)。此《公羊》参用古学之言也。

 

《公羊》说:臣子先死,君父名之。《左氏》说:既没,称字而不名。许以爲《谷梁》同《左氏》(“《公羊》说”以下至此,见陈寿祺《五经异义疏证》卷下引《五经异义》)。案:此皆后师附会之说,于经传无明文,同异无关于今、古礼制者也。

 

又引《鲁诗[7]》说,丞相匡衡以爲宗庙宜毁;《古文尚书》说,宗庙不毁。许据《公羊》御史大夫贡禹说,同《古文尚书》不毁(“《鲁诗》说”以下至此,见陈寿祺《五经异义疏证》卷下)。案:毁与不毁,经无其证,凡此所同,皆无明据,至于大纲,无或参差也。

 

 

孔子初年问礼,有“从周”之言,[8]是尊王命、畏大人之意也。至于晚年,哀道不行,不得假手自行其意,以挽弊补偏。于是以心所欲爲者,书之《王制》,寓之《春秋》,当时名流莫不同此议论,所谓因革继周之事也。

 

后来传经弟子因爲孔子手订之文,专学此派,同祖《王制》。其实孔子一人之言,前后不同。予谓“从周”爲孔子少壮之学,“因革”爲孔子晚年之意者,此也。

 

 

郑君注《礼记》,凡遇参差,皆爲殷周异制。原今、古之分,实即此义。郑不以爲今、古派者,盖两汉经师已不识《王制》爲今学之祖,故许君以《公羊》朝聘爲虞夏制(参本卷第二则及脚注),郑君以《王制》爲殷礼。但知与《周礼》不合,而不知此爲孔子手订之书,乃改周救文大法,非一代所专,即今学之本也。今于数千年后得其根源,继絶扶微,存真去僞,虽清划繁难,固有不能辞者矣。

 

 

《王制》《祭统》,今学;《祭法》,古学。二者庙制、祭时一切不同,且故意相反。两汉经师言庙制、祭仪,皆牵混说之;特以之注经,则自郑君始。议礼之事各有意见,多采辑诸说以调停其间,不能由一人之意,此议礼之说多不可据也。

 

 

今、古经本不同,人知者多。至于学官皆今学,民间皆古学,则知者鲜矣。知今学爲齐鲁派,十四博士[9]同源共贯,不自相异;古学爲燕赵派,群经共爲一家,与今学爲敌,而不自相异,则知者更鲜矣。知今学同祖《王制》,万变不能离宗;《戴礼》今、古杂有,非一家之说;今、古不当以立学不立学爲断;古学主《周礼》,隐与今学爲敌;今礼少,古礼多;今礼所异皆改古礼等说:则西汉大儒均不识此义矣,何论许、郑乎!

 

 

鲁、齐、古三学分途,以乡土而异。邹与鲁近,孟子云“去圣人居,若此其近”(《孟子·尽心下》原作:“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盖以鲁学自负也。荀子赵人,而游学于齐,爲齐学。《韩诗》,燕人传今学而兼用古义,大约游学于齐所传也。《儒林传》(《汉书》篇名)谓其说颇异,而其归同。盖同乡皆讲古学,一齐衆楚,[10]不能自坚,时有改异,此韩之所以变齐也。而齐之所以变鲁者,正亦如此。予谓学派由乡土风气而变者,盖谓此也。

 

 

群经之中,古多于今,然所以能定其爲今学派者,全据《王制》爲断。《三朝记》知其爲今学者,以与《王制》合也。《礼记·冠、昏、乡饮、射义》所以知爲今学者,以与《王制》同也。同者从同,异者自应从异,故旧说渊源,皆不足据。盖两汉末流,此意遂失,混合古、今,虽大家不免。如刘子政(刘向,见卷上《〈汉·艺文志〉今古学经传师法表》脚注)有古礼制,马融说六宗偶同伏说是也。[11]审淄渑[12],定宫征,毫厘之差,千里之失,不亦难哉!

 

 

初疑今派多于古,继乃知古派多于今。古学《周礼》与《左传》不同,《左传》又与《国语》不同,至于《书》《诗》所言,更无论矣。盖《周礼》既与《国语》《周书》[13]不同,《左传》又多缘经立义之说。且古学皆主史册,周历年久,掌故事实多不免歧出,故各就所见立说,不能不多门。至于今学,则全祖孔子改制之意,只有一派,虽后来小有流变,然其大旨相同,不如古学之纷繁也。

 

【注释】

 

[1] 《经话》,廖平所撰著作。光绪《井研县志·艺文志》云:“前人著书,……说经之书从无以‘话’名者。平以经说体制尊严,琐事谐语不便收録,因以‘话’名,意取便俗。”《经话》分多次撰成,其中包含“论今、古学”部分的早期原稿已散佚,后有续撰,今存《甲编》《乙编》。

[2] 《石渠》,指《石渠议奏》或《石渠论》。是书根据汉宣帝时石渠阁会议期间的讲论奏疏整理而成。《汉书·艺文志》所载有《书》《礼》《春秋》《论语》四经议奏和《五经杂议》,凡一百五十五篇,今俱佚。

[3] 《白虎》,指《白虎议奏》和《白虎通义》,是根据汉章帝时白虎观经学辩论的情况整理而成。其中《白虎议奏》爲衆儒的奏章和皇帝的批答,隋唐以后已佚。《白虎通义》由班固将辩论的结论分类编纂,今存四十三篇。

[4] 叔孙通,西汉初薛县(治今山东滕州南)人。曾爲秦博士。入汉后,先后任博士、太常、太子太傅。定朝制典礼,“卒爲汉家儒宗”。

[5] 见许慎《五经异义》:“《公羊》说诸侯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天子。《左氏》说十二年之间八聘、四朝、再会、一盟。”

[6] 同,原误作“异”。卷上《〈五经异义〉今与今同古与古同表》案语言《春秋三传》《尚书》古与今同的误说有三条,据改。

[7] 鲁诗,当作“齐诗”。陈寿祺案语称:“匡衡习《齐诗》,此云鲁说,盖传写误,当作齐说。”

[8] 见《论语·八佾》:“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又见《礼记·中庸》:“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9] 十四博士,见《后汉书·儒林传》:“及光武中兴……。于是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礼》大小戴,《春秋》严、顔,凡十四博士,太常差次总领焉。”

[10] 一齐衆楚,指教一人说齐语,却有衆多楚人喧扰。比喻没有好的环境,施教不可能成功。典出《孟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一齐人傅之,衆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11] 六宗,古代尊祀的六神。典出《书·舜典》:“禋于六宗。”六宗具体所指,汉以来说法不一。伏胜《尚书大传》认爲指天、地、春、夏、秋、冬,爲今文义。郑玄注引马融说,认爲指日、月、星辰、泰山、河、海,而自断以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爲古文义。《续汉书·祭祀志》刘昭注、《尚书·舜典》孔颖达疏并引马融六宗义,则同伏生。说参清俞正燮《癸巳类稿》卷一“虞六宗义”条、陈寿祺《五经异义疏证》卷上“六宗”条。

[12] 淄渑,淄水和渑水的并称。二水皆在今山东省。相传二水味异,合则难辨。后以淄渑喻合则难辨的事物。说见《列子·说符》。

[13] 《周书》,又称《逸周书》,主要记载周代诰誓号令的历史文献。《汉书·艺文志》着録爲“《周书》七十一篇”。今存六十篇(并序),有晋代孔晁注本。廖平谓是书“出于东汉以后,杂采诸书而成”。

 

 


▲廖平晚年左手书七言联四川博物院藏

 

【作者简介】

 

 

 

廖平(1852-1932),号六译,清末民初经学大师。廖平早年于乾嘉考据、宋学义理等无所不窥,后专心探求圣人微言大义,其经学思想的意义曾被誉为明“两千年来不传之学”。廖平一生学凡六变,著述逾百种,以经学为主,兼及史学、小学、医学、勘舆等,有《四益馆经学丛书》《六译馆丛书》等传世。

 

【校注者简介】

 

潘林,近年来致力于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的古籍整理工作,校注有《张居正奏疏集》等7部古籍著作及《经典与解释》辑刊“旧文新刊”系列文章,合作主编“经典与解释”丛书之《廖平集》《陈柱集》,发表多篇论文。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