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授古立德传薪火,笃志诲人积流光

栏目:流程
发布时间:2022-11-13 21:36:05
标签:刘震

刘震:授古立德传薪火,笃志诲人积流光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

时间:西元2022年11月10日






刘震,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山东济南人,美国威廉玛丽学院访问学者,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是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其为法大学子开设的《周易》系列课程在中国政法大学通识课程中极具特色。三次被评为“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老师”。2022年,获评第六届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

 

 

“中国政法大学有一句话叫‘课比天大’,这并非泛泛之谈。在当下较为浮躁的社会风气之下,我校始终重视授课教学质量,坚守着一份育人情怀,实在难能可贵,值得每一位教师去践行与传承。”当谈及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时,刘震老师给出了如上答案。“站稳讲台”“教学相长”“立德树人”,勾勒出刘震老师十五年的教学之路。

 

足履实地,青教扎根

 

 

身材高大挺拔,有着几分山东汉子的质朴,提到学生与教学时会不自觉露出微笑,这便是法大的“周易小王子”——刘震老师。

 

获评“北京青年教学名师”的刘震老师,为人认真而谦和。当问及如何理解“青年教学名师”这一奖项时,老师说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四个字:“站稳讲台。”2007年,刘震老师来到法大任教,所开设的“周易概论”课程备受学生关注。无论是选课人数亦或同学们在课堂上的热情,都远超他的想象,这也给从事教育工作之初的刘震老师带来了压力,更给了他决心和动力。从此始终于教学上兢兢业业,力求在法大站稳讲台成为了刘震老师的自我鞭策。其先后开设的选修课“周易概论”“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网络课程“易传与人生”等,都是法大学子公认的爆款好课。

 

如《周易》等中国古代经学典籍,同学们在中学时代并没有太多接触,刘震老师在课堂上,将相关知识授人以理、寓教于乐地传授给学生。一方面,他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引导学生走出日常对易学的“误解”;另一方面,他通过讲解“否极泰来”“自强不息”等学生耳熟能详且出自《周易》的成语,拉近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活的距离,使其更易于为学生接受。值得一提的是,刘震老师通过巧妙借用同学们对易学的“刻板印象”,由筮法风水到穷理尽性,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启迪学生领略与把握《周易》文化的全貌。

 

在学术方面,刘震老师始终怀揣初心,坚守三尺杏坛。当“重科研而轻教学”的浮躁之风裹挟学术时,他始终坚持脚踏实地地开展教学工作,努力将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二者互相增益。他一直认为讲台和课堂是对学术研究最好的养料库。刘震老师强调:“通过课堂授课,教师能够明确个人知识体系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理论架构。一位青年教师如果能站稳讲台、扎根于这一方天地,就能从教育教学中收获良多,并通过教学反哺科研,对学术研究大有裨益。”

 

教学相长,砺精更始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回顾这十五年的教学经历,刘震老师与同学在“教学相长”中共同进步。面对从最早的80后到如今的00后,每一代同学都对传统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知。这促使他通过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积极改变课堂交流和授课方式,与时偕行,教学相长。

 

作为曾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刘震老师始终重视在信息时代教学媒介的创新,其积极响应网络时代的发展,推动教育教学和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在其看来《周易》中“变易”的思想就是要不断革故鼎新。2012年,“易传与人生”作为学校第一批“虚拟第三学期”网课,在全校范围内上线。2018年,“周易概论”亦作为全校最早的“慕课”之一上线中国大学MOOC平台,至今该课程已经完成8轮次开课,选课总人数超过10万,在平台哲学类课程中位列第一;2020年该课程入选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时代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教育环境也随之改变,而哲学启人思想、明人智慧的内核没有改变。近年来,刘震老师着力于建设“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混合式课程,借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新形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形态。他始终围绕着哲学类课程“激发智慧与创新思维”这一特性,根据学生群体的变化进行教育教学方法上的变革,持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在新时代更好地实现“德法兼修”的育人目标。

 

在课堂之外,刘震老师也始终关注并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积极推动信息时代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在当下信息化时代,可谓“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客观、准确地传播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对此,刘震老师也有自己的看法。网络平台为传统文化传播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但也客观上造成了质量上的良莠不齐,更有甚者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欺世盗名,这些都会造成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误解。传播者应当保证其符合历史与文明的原貌,而非出自利益的诉求或为了大众的关注点而曲解、戏说其本义。同时,能否熟练合理地运用新媒介与新的宣传方式,也是决定传统文化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随着哔哩哔哩、抖音等新兴平台在后疫情时代火热“出圈”,大众对信息的接收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近年来,法大哲学系招收硕士研究生时,刘震老师注意到部分同学是在观看哲学解读视频后对学术产生兴趣,进而选择跨专业考研;在备考过程中,也有许多考生通过线上课程学习哲学知识。这些都令他深刻感受到信息化为传统文化传播带来的显著影响。“如果采用的媒介不合理,会在客观上导致正确的理念无法传播出来。一旦错误的声音占据了主导地位,造成的破坏也是巨大的。”正因如此,刘震老师曾在哔哩哔哩、云听等平台上公益讲解《周易》。2021年,他更是登上了央视《典籍里的中国》的舞台,为全国人民识读《周易》,极大程度在大众视野中传播与《周易》相关的正能量。

 

结缘《周易》,立德树人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刘震老师自小便接触许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易学相关的知识。正是源于长久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最终其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中国哲学,开始从事《周易》研究,博士毕业后有幸入职法大,走上了无比热爱与向往的讲台。出于对校园的眷恋,他经常在晚上六大上课前,漫步于校园内,准时响起的校园广播常常令他回忆曾经的青葱岁月,萌生出一股温暖的熟悉感。兜兜转转,感恩总在象牙塔中。

 

时光荏苒,走过求学之路,踏上执教生涯,刘震老师从大学中的学习者,最终成为了传道受业解惑之人,对《周易》和传统文化何以立德树人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正确识读中国传统典籍更加为国人所重视。只有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够读懂中国;只有真正知晓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才能够在复兴中华民族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这也正是刘震老师普及《周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初心所在。

 

刘震老师认为,“学习《周易》,不仅能够帮助同学们学习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更能养成、塑造同学们的高尚性格与优良品质。”“立德”之“德”离不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操守;“树人”之“人”,则脱胎于古代君子的理想人格。立足传统,转化创新,正是继承传统文化进行育人的最佳路径。同时,刘震老师希望法大学子能够充分利用大学时光,挖掘学术兴趣点,培养学习内驱力。他强调:“对于学习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要锻炼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让自己变成有学习能力的人;学习不是知识的机械储备,而是不断反思和认知自己的学习方法。当一个人拥有真正的学习能力,在走向社会后,不论面临任何新知识与环境的挑战时,他都能够取得成功。”

 


 

行君子之道、传文化之魂。刘震老师始终以一颗师者赤心、一份人文精神,扎根于他所喜爱的三尺讲台之上,守望师者初心,燃续薪火相承。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