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道》第43辑目录及内容摘要

栏目:《原道》第43辑
发布时间:2022-11-13 21:41:41
标签:《原道》第43辑

《原道》第43辑目录及内容摘要


内容简介

 



儒家有道,统绪分明。本辑儒学研究栏目聚焦儒家道统,从正当合法、王道霸道、华夷礼乐等关键词切入,可谓提纲挈领、线索分明。大道昌明,端赖儒行。儒者行思栏目所论从民本到天道,从孝亲到事君,足见儒者前赴后继,弘道不绝如缕。大道为一,治道有百。百家论道栏目广涉易学、政治学、法学乃至医学、心理学,亦可谓医人医国,百道归一。万夫喏诺,一士谔谔。处士横议栏目既涉及基层治理与民间信仰等小议题,又关涉权利理论、宪制功能、心学传播等大话题,小大之间,其义自见。是为简介。

 

目   录


儒学研究

 

1.侯雨萌 | 孟子关于政治权力更迭正当性的理论建构

 

2.李雪丹 | 王霸杂用:《吕氏春秋》

 

3.吴 婕 | 继统明道:黄榦对朱子道统论的传接

 

4.孙光耀 | 殆无以过:雍正尊孔与政治合法性构建

 

5.石林林 | 秦楚吴进黜治百世:刘逢禄的《公羊》夷狄说

 

6.易冬冬 | 思想史视域下的康有为礼乐思想探微

 

儒者行思

 

 7.李有梁 | 董仲舒的民本思想及其理论渊源

 

 8.蒋 鑫 | 郑玄“六天”说的结构与意蕴

 

 9.刘克兵 | 朱熹知识论思想的社会关怀

 

 10.龚礼茹 | 母子关系与儒者修身:从陈白沙孝母实践切入

 

 11.姜晓娟 | 陈确《大学辨》与明清之际学术转型

 

 12.王文修 | 礼以和心:王船山论礼与情的关系

 

 13.洪清云 | 从文人到循吏:姚莹与晚清桐城派人才观新变

 

 14.徐 雷 | 化心伪与戒气浮:曾国藩洗心践廉的为官工夫

 

百家论道

 

15.周泽华 | 程智《河图辨》易学思想研探

 

16.李 博 | 政治的天平:儒家的两个面相

 

17.蒋业群 | 传统刑律中“错误”规范的伦理与法理

 

18.彭耘夫 | 智与情的中道:陈独秀论民主主义与国族主义

 

19.陈 明 | 东学西渐:老子思想的积极心理学分析

 

20.陈 洪  何清湖 | 正念疗法的传统资源及其本土实践

 

处士横议

 

21.唐东辉 | 罗汝芳的乡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2.朱仕金 | 乡董治理:冯桂芬的基层治理方案

 

23.张清江 | 事神、礼贤与地方信仰空间:以南康北帝庙为例

 

24.陈彦军 | 儒教之辩与信仰活化:以萧太傅信仰为例

 

25.伊 涛 | 权利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书写与儒学意蕴

 

26.吴 欢 | 衡平央地:民初行政诉讼的宪制功能

 

27.马爱菊 | 区域社会史视域下的阳明心学

 

摘要

 

1.孟子关于政治权力更迭正当性的理论建构

 

侯雨萌

 

内容提要:孟子认为,只有天才能授天下于人,而天意由民意所体现,因此民心所向之人得到的天下,就是天授予的天下。孟子主张,通过荐、继、诛、王四种政治权力更迭方式成为新天子者,受民众拥护,这四种方式因而具有正当性;通过霸、篡两种政治权力更迭方式成为新天子者,不受民众拥护,这两种方式不具有正当性。天意为王者所必需,孟子用天意赋予王以正当性,使王得以在道义层面与荐、继、诛保持一致,并与霸、篡有所区别。然而在现实中,民众的行为并不一定能准确反映民心的向背,因此天意也就无法准确把握。孟子将天意这一抽象概念加入到自己的政治学说中,是想要借此凸显王相较于其它政权更迭方式的优越性,从而劝说诸侯行王道,实现其救民于水火的目的。如此看来,孟子政治权力正当性理论建构的真正重点,仍然是在于民,而不在于天。

 

关键词:孟子  权力更迭  正当性  天意  民心  王道

 

2.王霸杂用:《吕氏春秋》王治思想探微

 

李雪丹

 

内容提要:孟子的王霸之辨,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如何治天下,分野在于尚义还是尚利;二是如何得天下,区别在于以德还是以力。《吕氏春秋》对王道与霸道的杂用,主要包括旨在解决三个现实问题的三个理论命题,大致对应孟子王霸之辨的两个方面。在治天下方面,《吕氏春秋》从法家功利立场出发,提出“可以便之,无不行也”的利民原则,对儒家王道的仁政思想进行吸收和改造,以缓解秦与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又提出“太上以义,其次以赏罚”的教民原则,确立德主刑辅的基本格局,以缓解法家霸道政治“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产生的现实积弊。在得天下方面,《吕氏春秋》提出“先德后武”的取胜原则,将以德服人和以力服人都纳入王道范畴,并用“义兵论”在理论上论证以力服人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以解决秦兵武力正当性和秦政权合法性的问题。

 

关键词:《吕氏春秋》  霸道  王道  德主刑辅  义兵论

 

3.继统明道:黄榦对朱子道统论的传接

 

吴 婕

 

内容提要:儒家道统论思想谱系虽然是较为后起的学术话语,但其意识与自觉在孔孟时代已屡有发明。在儒学史上,朱子“首次提出一套完整的道统论”,黄榦《圣贤道统传授总叙说》则在朱子《大学》《中庸》章句序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追溯道德之根源,彰立圣贤之地位,籍以突出“人极”地位;并以历代圣王为衡准,铺开解释四字教旨与十六字心诀,详论成汤、文、武、周公所传制心与制事之意。制心是为制事之本,制事之义则鲜明地延展了朱子所述“心法”的基本面向,如以文王“不闻亦式,不谏亦入”强调其善处政事的维度。制心以礼、制事以义,其实又隐涵着圣王政教的背景。在圣王教化中,礼、义得以作为制心、制事的根本标准。黄榦等对朱子学问的表彰,既与先圣之旨达成一致,同时首次奠定朱子在道学史上的地位,这也是其作为朱子门人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道统论  道之根源  制心  制事  黄榦

 

4.殆无以过:雍正尊孔与政治合法性构建

 

孙光耀

 

内容提要:雍正一朝,堪称有清一代尊孔之巅峰。即位后面临的合法性危机,以及绍述圣祖遗志的自我标榜,乃是雍正尊孔的两大主要思想缘起。为了继志述事并消解政治危机,雍正一朝的尊孔崇儒手段层出不穷,可谓是登峰造极。诸如专门拨发帑金修葺孔庙孔林、追封孔子五代先祖为王爵、命避孔子名讳、致孔子诞辰敬、提升祭祀孔子礼制、御赐孔庙匾文礼器等诸多举措,可谓远远超越前代帝王。尤其是大规模恢复并增加孔庙从祀儒者之举,更是体现出雍正对于儒家道统谱系的关注和建构。雍正主动发起的这一系列尊孔行为,是企望借助以孔子为象征的文化权威来巩固个人的政治权威,亦即以儒家“道统”来维系皇权“治统”。从更深层次而论,雍正的尊孔举措既是解决其个人统治合法性危机的重要手段,又是清代中前期诸位帝王着力构建清王朝统治合法性的关键一环。

 

关键词:雍正  孔子  孔庙  道统  合法性

 

5.秦楚吴进黜治百世:刘逢禄的《公羊》夷狄说

 

石林林

 

内容提要:刘逢禄的《公羊》夷狄说主要体现在《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之《秦楚吴进黜表》中。该表辑录秦楚吴三国相关经传注,旨在于三世动态政教时空内,以《公羊》义例体现《春秋》渐治夷狄之法。楚国在所传闻世已得七等进退之治法,总体向诸夏渐进,但仍有夷狄之行,至所见世则已强于渐衰的诸夏。吴国在所闻世始与诸夏往来,并被施以外夷狄之治法,但不如楚国与诸夏亲近,不得诸夏之法,至所见世末,则以强势威服诸夏。通过比较强盛的楚吴和衰弱的诸夏,刘逢禄阐发出以诸夏为新夷狄、夷狄为新诸夏的礼义夷夏观,进而申明百世不易的《春秋》礼义进黜之法。至于本为诸夏却夷狄化的秦国,在三世内重返强盛,尤其体现出诸夏之治、夷夏之辨中所蕴含的礼义治法。刘逢禄立足秦国彰显代周改制之义,意在阐明王化天下的本质和全貌,籍以契合清代政教现实。

 

关键词:《公羊》  夷夏之辨  礼义  治法  刘逢禄

 

6.思想史视域下的康有为礼乐思想探微

 

易冬冬

 

内容提要:康有为的礼乐思想伴随其整体思想发展历程而不断深化。康有为早期侧重以三代礼乐理想来批判清王朝礼乐文化状况,试图为现实政治危机寻找内部思想解药。戊戌变法时期,为应对现实政治时序和价值文化危机,康有为主张立足现代文明标准批判和改造民族礼乐文化,试图为清王朝以独立的国家-国族身份融入现代民族国家体系提供思想文化支撑。在此期间以及戊戌政变之后,康有为还以儒家今文经学为脉络,以礼与仁为核心,融汇现代知识、制度和思想,试图再造礼乐文化的大同主义,进而重构其普遍性,促使其摆脱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文化危机。康有为的礼乐思想经过了立足传统理想,以现代批判传统,归本传统而反思现代的辩证发展过程。康有为对礼乐文化的思考,为我们理解儒家传统的现代性转化以及立足儒学传统反思现代性,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康有为  礼乐思想  现代性  大同理想  普遍主义

 

7.董仲舒的民本思想及其理论渊源

 

李有梁 黄冰清

 

内容提要:作为汉代最有影响力的经学家,集先秦诸子百家之大成并策划儒学脱颖而出而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董仲舒,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至今。董仲舒继承孔子、孟子及其他学派思想并对它们深度发展而形成的民本思想,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政治史、社会史等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主要内容及其理论渊源可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第一,敬贤重民,与民同乐,这是对墨子、老子、庄子、孟子等相关理论的发展。第二,受墨子“尊天明鬼”、管子“四顺”等观念的影响,董仲舒构建了“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和“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的理论体系。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理论体系并不是对君权的强调,反而与原始儒学“以民为本”的思想颇为契合。第三,吸收儒家、法家有关平均主义的诸多论述,董仲舒又提出了让利于民、均衡贫富的主张。

 

关键词:董仲舒  民本思想  经学  儒家  法家  墨家

 

8.郑玄“六天”说的结构与意蕴

 

蒋 鑫

 

内容提要:郑玄“六天”说区分昊天与五帝。昊天乃半隐半显的浑圜天体,是虚无(太易)与混元(太一)两种存在面向的统一,具有自我显现与生成(太易而太一)的本性,并由此实现其真实存在。具有生成之德的阴阳鬼神,是昊天自我实现的中介与展开,亦即五帝。五帝是浑沦(同一性)之天在审谛(分殊性)之地上区域性显现出来的阴阳五行之神格化身,与大地同为昊天分化出来而又包蕴于自身之内的别体(对象化自我)。五帝为在地之天,天之发用;昊天为在天之天,天之本体。地上万物直接源于有生育主宰功德的五帝而非清虚无为的昊天,人之视域所及的时空之内与地相对之天亦仅五帝之见象。昊天本体永远有着幽隐不显而超越人之知行权能的存在面向,人作为有限存在,只能通过效法天德而间接上达天体。此即郑玄“六天”说所揭示的六位一体两面的天道结构。

 

关键词:郑玄  六天  五帝  浑圜  审谛  别体

 

9.朱熹知识论思想的社会关怀

 

刘克兵

 

内容提要: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儒家之学的归宿处最终要落实在客观真实的社会生活上。因此,他在重建合乎“道”的人间秩序过程中,走上了借助知识论思想话语体系以“治道”的路径。朱熹知识论思想内容繁杂,涵盖丰富,其中的格物致知论、知行观等是朱子学“道德性命”内圣之学的理论逻辑起点,但其最终目的仍是儒家所追求的“平治天下”的外王实践。基于先秦孟子、汉儒董子和宋儒二程子在政治思想上对“格君心之非”的关注和行动,就历史的行进来看,朱熹一生亦把“正君心”作为重点思考和实践主题。针对如何实现“正君心”的问题,朱熹创造性地主张帝王在格物致知的基础上自正君心、自诚君意,即强调君主应以知识为必要前提加强道德修养,从而用知识论思想整合了独立的精神自我与公共性的社会关怀,体现了他对构建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努力。

 

关键词:朱熹  知识论  社会关怀  格君心之非  正君心

 

10.母子关系与儒者修身:从陈白沙孝母实践切入

 

龚礼茹

 

内容提要:孝亲是儒家修身传统中的重要道德实践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孝亲实践往往与儒者内在精神追求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本文从母子关系这一角度入手,考察明代心学代表性人物陈白沙的孝亲实践及其与儒者修身的关系,从“孝”的角度展现陈白沙对儒学最高精神价值的理解。面对母子关系中出现的事亲之孝与事君之忠、静坐求道与在家孝亲、遁入佛教和孝亲实践等情理张力及其带来的精神磨难,陈白沙将孝亲、修身与成圣的追求关联起来,通过复归礼仪的修身实践,将日常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视为身心修炼的契机,努力按照圣人之道的精神来转化自己,顺从母命变成他积极主动的选择,成为安身立命之所在。对陈白沙来说,孝不仅关乎身体上的道德实践,还指向精神生活追求,是儒者安顿自我内心精神世界、追求有意义生活的修身成圣工夫,具有一定的宗教意义。

 

关键词:陈白沙  母子关系  修身  孝道

 

11.陈确《大学辨》与明清之际学术转型

 

姜晓娟

 

内容提要:明末清初遗民思想家陈确的代表作《大学辨》,诞生于学术转型时期,是陈确治学思想的集中体现。陈确在《大学辨》中指出,《大学》非圣经、非贤传,其经典地位是二程与朱熹等后儒强行确立的。《大学辨》以“明道”为目的,从“道”之无始终、大小、先后等方面,论证《大学》非圣经、非贤传,主张将《大学》还于《礼记》,恢复圣学本来面目。陈确对《大学》经典地位的质疑,产生于“天崩地解”的历史时期。它既是知识分子基于对现实的迷茫、焦虑而产生的变革学术风气的思想萌芽,也是理学内部的一次革新。尽管《大学辨》在当时受到诸多学者的批评,但这部在理学将坠未坠之时诞生的作品,也从侧面反映了明清之际学术思想方面的细微变化。《大学辨》不仅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对程朱理学的大胆质疑,也开启了有清一代考证学风的先声。

 

关键词:陈确  《大学辨》  明道  考证学  学术转型

 

 

12.礼以和心:王船山论礼与情的关系

 

王文修

 

内容提要:宋明思想史上的禁欲倾向和任情倾向,对礼教自身的合法性产生了强烈冲击。如果说礼的作用是压制情欲,那么礼就因为脱离人情而变得无所可贵,失去了正当性。如果说情自身即是价值标准,那么礼也就失去了必要性。王船山作为理学思想的阐发者和修正者,对礼教和情欲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基于其圆融的哲理体系,开辟了一条既不同于禁欲主义,也不同于任情主义的第三条道路。一方面,王船山尊重情欲,认为情欲是道德的实质内容和基本动能,主张对情欲的积极成用,扭转了理学以礼抑情的消极修养论路向。另一方面,王船山又严辨性情,认为情欲居于为功为罪之间,因此又必以礼升华情欲,克服了自然主义人性论取消超越性之世俗路向。王船山的相关论述,既是对上述两种倾向的纠偏,也是对原始儒家礼教和谐人心宗旨的回归和深化。

 

关键词:礼教  尊性重情  积极修养论  王船山

 

13.从文人到循吏:姚莹与晚清桐城派人才观新变

 

洪清云

 

内容提要:晚清时期,社会动荡,内忧外患,中国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姚莹以文入仕,以武建功,从桐城派文人成为在政治军事上卓有建树的循吏,其人才观也应时而变。与清代中早期桐城派致力于科举、书院等文教领域培养古文人才、学术人才和科举人才不同,姚莹深切呼唤艰难之世挽颓救危的“经世”人才,提出体现时代精神的“人才三世论”,在反思传统考据和科举之学培养的人才无以应对现实中日益深重的社会和民族危机的基础上,主张以“学”“用”紧密结合、研究事关国家安危和国计民生、切于时用的“经济”之学,培养匡时济世、挽救危亡的“经济”之才。姚莹的“经济”人才观,以“经世致用”为目的,具有注重践履的实践品格,反映了历史急剧变革时期桐城派人才观的新变,对其后曾国藩等桐城后学的人才观念和实践亦产生一定影响。

 

关键词:姚莹  循吏  晚清桐城派  人才观  经世致用

 

14.化心伪与戒气浮:曾国藩洗心践廉的为官工夫

 

徐 雷

 

内容提要:洁身守德是晚清理学名臣曾国藩的为官写照。曾国藩于乱世纵横官场多年,深知心伪、气浮乃居官者易犯之弊病。知垢而不除,气浮伤于身;知错而故犯,心伪胜于前。两者于己亏官德,于民败官威,于国坏官风。曾国藩身居庙堂高位,肩负兴廉奉公、劝诫整肃之责,一直以化心伪、戒气浮为己任,诚欲立人达人。作为虔诚的理学信仰者,曾国藩深信扎实的修身工夫始终是对症下药、根除顽疾之良方。具体言之,运用思诚工夫化心伪,以期守正返本;运用居敬工夫戒气浮,以图解难舍易。思诚、居敬两大工夫,被曾国藩视作居官洗心践廉之要领,终身加以践履,一以贯之。曾国藩的为官工夫,是中华传统廉政文化的宝贵遗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其妥善吸收借鉴有助于当下领导干部作出表率,勤政守廉、一心为民,共同维护好政治生态,营造健康政治氛围。

 

关键词:曾国藩  理学  廉政  工夫  湖湘文化

 

15.程智《河图辨》易学思想研探

 

周泽华

 

内容摘要:程智是明末清初儒者,易学精深,人称“云庄大易师”。程智的著作《河图辨》,反映出程智易学思想由服膺图书易学到弃图入数的重大转变。《河图辨》从易学义理角度,基于“合象适用”原则,指出“以图说易”范式有四重危害,分别是妨害心学、妨害知化、妄配数位和谬著生成。程智在《河图辨》中还否定《礼记》《尚书》《论语》三大文本中“河图”的价值,指出《易传》中“河图”所在篇章实是以占道为重。《河图辨》辨析河图的过程,体现出程智易学思想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一是以“一四二三叄两九六”之数论生生之道的易数思想,其二是兼顾“心占”与“卜筮之占”,以“通志成务”和“断疑定业”为目的的占道思想。程智否定河图,消解了以图说易的正统性以及其道统叙事。其中流露的易学实用思想,可谓是清初实学清算“图书易学”的一道先声。

 

关键词:程智  河图  易学

 

16.政治的天平:儒家的两个面相

 

李 博

 

内容提要:“五四运动”以来,儒家往往被认为是专制的拥护者,因为它为中国历代皇权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随着近年来大陆新儒学的兴起,人们又看到了儒家有着自由的萌芽,双方争执不下。本文认为,这两种观点都非错误,但却都只看到了儒家的一面,有失片面。实际上,儒家同时兼具两面性,一方面强调权威与秩序,另一面又顾及臣民与自由。从一般的政治学理视角来说,君主与民众、秩序与自由,的确是相互对立的,无法将此两端纳入到同一个理论框架之中。然而本文发现,从英格兰保守主义以及古罗马共和主义所秉承的“混合政体”理论出发,基于平衡与中庸的观念,可以很好地阐释儒家看似复杂矛盾的政治主张,其对立的两面恰好可以纳入到政治的天平中去,成为构成政治天平不可或缺的两种因素。这种对立统一观念,也是传统西方政治思想的精髓之一。

 

关键字:混合政体  儒家  中庸之道  保守主义  秩序

 

17.传统刑律中“错误”规范的伦理与法理

 

蒋业群

 

内容提要:现代刑法理论中的“错误”是指行为人的所知与所犯不一致,“错误”规范则是针对这种情形的刑法规定。由于概念术语不同,中国传统刑律中并没有现代刑法意义上的“错误”规范,但传统法律文献中不乏对“故意”“过失”与“错误”的认识和探讨,特别是《唐律疏议》有关“错误”的立法规范,直接奠定了后世相关立法的基础。传统律学对“错误”的认识之所以与现代刑法理论不同,原因在于传统刑律中的“错误”规范强调原心定罪、原情量刑,蕴含着独具特色的伦理基础。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传统刑律“错误”规范的设立,矫正了秦汉律“客观归罪”之弊,转而追求“主客观相统一”。合理追责、准确量刑是古今中外实现司法公平与正义的共同价值追求,传统刑律中“错误”规范的发展历程及其伦理法理,体现了传统律学的技艺理性与文明意义。

 

关键词:传统刑律  “错误”规范  儒家伦理  刑事法理  主客观相统一

 

18.智与情的中道:陈独秀论民主主义与国族主义

 

彭耘夫

 

内容提要:目前,从政治哲学角度就陈独秀关于民主主义与国族主义关系的思想言说进行研究的成果较为少见。在近代中国陷入民族危机的背景下,民主主义与国族主义之间的张力被凸显出来:一方面,若后者被民粹主义者利用,就会与前者的政治价值相违背;另一方面,前者的个人立场与后者的集体立场存在固有抵牾。为调和二者的关系,陈独秀首先基于智与情的范畴,建立处理这一问题的认识论基础;随后,针对二者的张力,提出处理该问题的原则,即追求智与情的中道。在政治哲学史上,哈贝马斯、以赛亚·伯林和耶尔·塔米尔等思想家,也对民主主义与国族主义的关系问题各抒己见。陈独秀的相关思想言说体现出与这些思想家相近的思路,即追求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叠合。在方法论上,陈独秀强调协调公民教育与民族教育关系的主张,尤其具有现代启发性。

 

关键词:陈独秀  民主主义  国族主义  智  情  中道

 

19.东学西渐:老子思想的积极心理学分析

 

陈 明

 

内容提要:我国道家的心理保健智慧,在西方传播甚远,影响巨大。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到人本主义心理学,从超个人心理学到创立不久的积极心理学,这些具有革新精神的西方当代心理学流派,都曾不同程度地受到我国道家思想,特别是老子思想的影响。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继人本主义心理学之后,积极主动吸收我国传统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心理保健智慧的又一新兴心理学流派。具体而言,老子思想中所蕴含的心灵培育、心德互养以及无私利他的“上善若水”型人格塑造等心理保健智慧,与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优美心灵、道德品质、人格力量等核心内容基本一致。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重新阐述、分析以《道德经》为代表的老子思想,特别是其中的心理保健智慧和积极向上力量,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我国道家思想的哲学深度及其在现实生活层面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老子思想  上善若水  积极心理学  幸福生活

 

20.正念疗法的传统思想资源及其本土实践之道

 

陈 洪 何清湖

 

内容提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起源于东方佛教禅宗思想、兴起于西方现代心理学领域的正念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心身疾患的临床辅助治疗,特别是多种精神心理疾患的临床干预。晚近二十年来,正在经历回流本土过程的正念疗法,因“去宗教化”和“去语境化”而失去了东方文化思想的根基与滋养,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水土不服”现象。立足东西方融合共构的整合视野,加强对正念疗法的传统思想资源的系统挖掘、整理和转化,是解决当前正念疗法“有形无神地重返东方”的重要路径。应根植中国古代哲学,发掘和丰富正念的理论内涵以及训练之道,使之更加适宜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同时结合中国传统医学,研究和创新正念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之道,使之更加贴近中国人的身心健康和疾病防治观念,从而释放其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重大潜力。

 

关键词:正念疗法  心身医学  东方神韵  古代哲学  传统医学

 

21.罗汝芳的乡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唐东辉

 

内容提要:罗汝芳的乡约思想,是在明代前中期乡约发展趋势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是乡约职能从民间教化向官府职役转变;二是乡约组织与其他基层组织相互融合;三是乡约规条从吕氏四条向圣谕六条转变;四是乡约手段从德礼为主向政刑为主转变。罗汝芳的乡约思想既有时代烙印,又有其作为儒者的坚守:前者是指他顺应乡约发展趋势,在乡约组织上融保甲和义仓于乡约组织,在乡约规条上以圣谕六条为核心,并以圣谕六条统摄吕氏四条;后者是指他作为一代大儒,坚守儒学德礼教化的基本立场,在乡约手段上从政令刑罚回归道德礼乐,在乡约仪式上注重寓教化于乡饮酒礼。罗汝芳的乡约思想对当代中国的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一是以民主参与和组织建设推动乡村自治;二是以道德教化和制度建设促进乡村德治;三是以道德教化和普法宣传助力乡村法治。

 

关键词:罗汝芳  乡约思想  《宁国府乡约训语》  乡村治理

 

22.乡董治理:冯桂芬的基层治理方案

 

朱仕金

 

内容提要:为破解晚清积弊丛生的基层治理困境,冯桂芬斟酌古今中外思想与经验,设计了以公举、分治、乡董为枢纽的乡董治理方案。这一方案不同于乡保职役治理基层的传统模式,为基层精英正名并赋予其适当权限,扩大其治理参与度,进而生成新的基层治理格局。乡董治理方案的根基在于乡董是官,属于清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末梢,与固有官僚体系具有相似的价值、文化认同,且在监管与升转两方面受清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控制,是清代国家权力在基层的当然代言人。因此,乡董治理方案本质上是将王朝固有的官治体系下沉到基层,再修正官治体系的弊病,最终实现正统而有效的基层治理局面。由于部分契合近代中国国情,乡董治理方案称为清末民国基层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参照之一。在新时代中国的基层治理法治化进程中,冯桂芬的乡董治理方案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冯桂芬  公举  分治  乡董治理  官治体系

 

23.事神、礼贤与地方信仰空间:以南康北帝庙为例

 

张清江

 

内容提要:借着旧有的先贤遗迹,晚明南康知府田琯在颜家山建造了一座官亭,并在其中供奉北帝真武神。这座非正式的北帝庙,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祈祷圣地。但面对当地士绅百姓扩建庙宇的请求,田琯并没有选择直接扩建北帝庙,而是建起颜鲁公祠这一先贤祠祀,将北帝信仰置于其下,并通过香资助学等经济手段使北帝庙与地方社会的正统文教之间建立起紧密关联。深入挖掘这一选择背后的政治与思想因素,可以发现,田琯的种种做法,是为了在正祠与淫祀、朝廷与地方之间维持平衡。由此可以看出,儒家官僚的这种现实运作,借由儒学价值、民众信仰与实用性思维的共同作用,推动了地方社会信仰空间容纳不同的观念要素,使它们在互动和关联中形成相互支撑的意义网络,塑造出观念复合的空间结构与地方经验,这也构成了儒学观念落实在地方社会并发挥影响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田琯  事神  礼贤  地方社会  信仰空间

 

24.儒教之辩与民间信仰活化:以萧太傅信仰为例

 

陈彦军

 

内容提要:同是着眼于现代中国建构,任继愈从批判的视角将理学看作儒教完成形态,并认为其延长了封建制度寿命,陈明则从建设的视角提出以理代天的理学的兴起,反而造成儒教“无根偏枯”,因此需要从公民宗教视角重新理解儒教。陈明认为民间信仰保持着敬天法祖崇圣的神圣元素,与汉代儒教同承作为华夏文明之源的三代宗教,如恰当激活将有助于建设基于文化传统的现代中国公民宗教。笔者的闽台萧太傅信仰研究部分印证了陈明的观点,进而表明民间信仰是中华民族在复杂历史变迁和多样地域环境下,由生存繁衍而产生的多种需求自然衍生的结果,同时与宋明理学兴起并推动中国社会整体儒教化息息相关。伴随着当代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国家与社会共同推动的非遗范式下的民间信仰规范与传承活动,有助于传续儒教精华,将为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奠定良性社会基础。

 

关键词:民间信仰  儒教  理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萧太傅信仰

 

 

 

25.权力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书写与儒学意蕴

 

伊涛

 

内容提要:围绕英文right一词的中文翻译,晚清以来至少出现了四种语词创造,开启了本土权利理论的起步探索。尤其是当年的美国在华传教士丁韪良和本土学者严复,曾对语词翻译作出重要贡献。梁启超接迎外来权利,除了借用杨朱哲学,还曾借用儒学。胡适则主要借用儒学。刘师培和蔡元培更是赋予权利深刻的儒学意蕴。各方的思想表达都曾让权利二字像容器一样容纳着中西各种学说。探究权利理论缘何不为本土原产和近代中国缘何又会接纳外来权利的根由,都需要把目光瞄向儒学,说明权利必然会与儒学相遇。如果说语词创造只是让权利观念在中文世界具有了语言载体,可以避免人们明明想要言说权利的内容却没有语言可供使用,那么借用儒学阐发权利,则会让原本属于外来的事物深深嵌入中国社会。借儒言权和语词创造,就构成了本土权利理论早期书写的两部分内容。

 

关键词:权利  儒学  杨朱哲学  墨家  容器论

 

26.衡平央地:民初行政诉讼的宪制功能

 

吴欢

 

内容摘要:央地关系是古今共通的国宪议题,通过行政诉讼等构成性制度衡平央地关系,则是迈向现代化治理的中外理性选择。在清末民初帝制走向共和之际,中央政争频仍,地方日渐离心,整合政治势力、强化中央权威成为主国是者当务之急,北洋政府平政院亦被寄寓“使政平”的制度期许。在行政审判实践中,平政院既注重维护中央权威,又适度容让地方治理。通过裁决行政诉讼案件,平政院从治安、教育、慈善等方面确认和拓展了地方自治范围,又从不得动摇共和国体、不得严重侵害民权、不得损害中央权威等方面厘定和澄清了地方自治限度。在缓冲央地冲突、化解中央政争和建构国族认同等方面,平政院亦有助力型塑国家认同的实质性贡献。由此可见,民初行政诉讼的宪制功能并非单纯指向强化中央集权,而是以衡平央地为主要特征,最终指向现代国家建构这一重大命题。

 

关键词:央地关系  行政诉讼  中央集权  平政院  衡平央地

 

27.区域社会史视域下的阳明心学

 

——《阳明祠祀与阳明心学的发展》评介

 

马爱菊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才队伍的发展与学科体制的完善,国内阳明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不过,这些研究主要从思想史、观念史出发,侧重概念、思想等方面的阐发,从社会史、宗教史角度的研究较为少见。何善蒙、王静《阳明祠祀与阳明心学的发展——浙、黔、苏、赣四地考论》(孔学堂书局2021年版,以下简称《阳明祠祀》)一书,以祠祀为视角,探究了浙、黔、苏、赣四地阳明祠庙的演变过程,揭示出阳明心学的传播路径与发展脉络,在当代阳明学研究史上具有开创性和引领性意义。 通常而言,一部学术著作的价值取决于其创新程度。《阳明祠祀》一书的创新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该书借助社会史、宗教史的祠祀视角,重新探究了阳明心学的发展脉络。其二,该书借鉴历史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研究方法,采用量化分析方法探究阳明祠庙历史演变与阳明学派的建构;其三,该书使用当前阳明学研究较为忽略的资料如《衢州府志》《金华府志》《建宁府志》《宁国府志》等地方志著作,系统建构了阳明学发展的地域差异。也正因此,该书的出版对当下阳明学研究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原道》简介及约稿函(附投稿方式)

 

《原道》辑刊自1994年创刊以来,专注阐扬华夏治理大智慧,专注求解中国治理真问题。20余年来,《原道》秉持儒家立场情怀,兼收社会科学新知,关切公共领域议题,参赞治理秩序生发,日益成为当代儒家思想创发之首要平台和华夏治理正道发明之核心力量。自2012年以来,《原道》并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并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综合型社会科学”来源集刊,现已连续出版43辑。

 

随着世界历史进入中国时刻,当代儒学也进入思想创发的新时期。当代儒学是开放的儒学,唯有顺应现代学术发展兼收并蓄,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当代儒学欲回应国家建构与国族建构之近现代主题,因应社会转型时期治理秩序生成之中国问题,尤需团结与整合跨学科青年学者的智慧与洞见。

 

有鉴于此,现诚挚邀请海内外学者赐稿,尤其欢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青年学者的新锐力作。文章一经采用,赠送样刊两册。


投稿邮箱:yuandao1994@163.com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