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方明】天不言而四时行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11-13 17:27:30
标签:四时行

天不言而四时行

作者:袁方明(宗教学青年学者)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九月廿六日戊午

          耶稣2020年11月11日

 

【光明论坛·温故】2017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天不言而四时行。我们又走过了一轮春夏秋冬。2016年,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实现‘十三五’开门红,推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天不言而四时行”出自唐朝李白的《上安州裴长史书》,原文是:“白闻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白人焉,非天地也,安得不言而知乎?”这句话源于儒家经典《论语·阳货》:“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儒家所说的“天”包括自然之天、义理之天和道德之天。孔子这里所说的“天”主要是指自然之天,即自然界。孔子所处的时代天下纷争,社会动荡,兵燹不断,孔子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礼崩乐坏”,孔子就矢志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四时”是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这里也可以引申为万物的繁衍生息。总的来说,“天不言而四时行”是指大道无言,天地有大德,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万物资始。天地无言而生养万物,圣人无言而行教育人,中国文化“敬畏天命”的传统对后世影响颇深。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中国古人从天地中领会了一种博大的气象和厚重的情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的“德”就是一种仁民爱物、体察民情、顺乎民意的德行,以此治理天下方能政通人和、国泰民安。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也深刻指出:“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秦始皇大建阿房宫,劳民伤财,漠视民瘼,以“马上得天下”又以“马上治天下”,始以“私心得天下”终以“私心失天下”,以致二世即亡。为政须以此为鉴,从公弃私,选贤与能,厚德爱民,才能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天不言,但上天以民为本,以民为根。天地人是为三才。中国自古就有民本思想,从《尚书》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到《论语》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从《管子》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再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民为本,重民爱民思想是儒家的治国理念。在儒家看来,国之本在民,国之根在民。治国理政,根基在民,血脉在民,力量也在民。如《尚书》说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人民就像上天一样监督着政府行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王者以民为天”(《汉书》),故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心是立国根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是政权的基础,民心向背关系到政权安危和社会治乱。

 

天不言,但上天忧民所忧,乐民所乐。汉儒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之说,把“天”拟人化人格化,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为“天意”的安排,认为如果人间治理失当失度,“天”就会出现灾异,以此警示世人,反之则出现祥瑞之气。他在《春秋繁露》中指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上天不言语,但也像人一样对人间的治乱祸福表现出爱憎情感。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也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具体到治国理政,就是要树立公仆意识,关心民生疾苦,关注民意民情,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重视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重民本、讲仁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以“仁”为本,反对“暴政”,提倡“仁政”,反对“霸道”,主张“王道”。王道就是仁民爱物、顺天应民、惠民利民。“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从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直到清末,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的主流文化思想,延续了近两千年,对中国影响至深。在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的当下,通过传承和创新,充分借鉴吸收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的合理思想为现实服务,创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提高民本意识和仁爱精神,提高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