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家与中外
研讨会会议回顾
来源:“中山大学哲学珠海”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九月廿七日己未
耶稣2020年11月12日
11月1日上午,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系主任陈建洪教授致开场辞,对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哲学系(珠海)系情。
//上午的第一场研讨由中山大学陈少明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孙向晨教授阐述了“亲亲”的文化传统,“亲亲”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指出“亲亲”所建立的“家”的概念,在“同一”与“他者”之间,“家”是“温暖的世界”何以可能的一个中介。
北京大学程乐松教授分析《论家:个体与亲亲》的洞见与可能遭遇的鸿沟,指出家需要建立其面向个体生存经验和社会生活整体的双向支撑机制,一方面为个体生存经验提供叙述的出发点,另一方面以家的联结性完成从个体到社会的跨越。
武汉大学李勇教授在简述笑思、张祥龙和孙向晨关于家哲学的讨论之后,指出当代哲学的时代特征给“家的哲学”带来的挑战,分析现有的关于家和家的哲学的三种解读,并进一步指出作为解释的家的哲学是重现儒家哲学中家在人类生活中的基础性地位。而作为辩护的家的哲学,在强意义上的辩护——家的哲学需要展示其在现代社会的相关性,展示其在现代社会的普遍性,在弱意义上的辩护——家的哲学需要揭示家的偏爱的本质。
陈少明教授总结以上三位教授的发言,并指出关于“亲亲”中“亲”的词源的理解,“亲”即眼睛看到的。“亲”的原来意思是身体,身体接触的是信任的人。
//第二场研讨由清华大学方朝晖教授主持。
湘潭大学陈明教授指出儒家迄今对家做出的辩护主要是传统性的,要澄清对家的尊崇不是儒家的学派性偏好,而是对中国文明特质的自觉维护,需要把家与国结合起来考察。在儒教论述中,家不仅是社会的构成基础,也是世界的发展目标。
中山大学谭安奎教授从存在论角度讨论家与伦理、政治之间的含义,认为“家”哲学与伦理学、政治哲学之间存在张力,如果这种张力得不到解决,那么,双重本体论就无法最终得到证立。在伦理学中,“家”存在内在的关系,我们可以从内在关系理论或关系实在论出发,理解“家”的存在论地位,以及“生生”的存在论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温海明教授从《周易》中的风火家人卦讨论家的含义,认为家庭关系起于男女互动的几微,人最初持守意识的力道是在家庭场域中修习出来的。真正的家是心意之家,意识延续之家。
方老师对“家”哲学进行了简要的总结,认为三位老师的观点各有侧重,各有春秋。接下来会场老师针对三位老师的发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下午的第三场研讨由武汉大学李勇教授主持。
山东大学贝淡宁教授从互惠的价值、经验中学习的价值、道德升华的价值等方面论证以年龄为基础的家庭等级制的正当性,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些限定条件,为其辩护。
清华大学方朝晖教授从文明论来讨论“家”,分析家对中国人来说有特殊重要性,而在西方没有的原因。从康德的自由意志角度出发来解释家为何在西方不是那么重要,并指出康德的观点与圣经一脉相承。随后分析了是否相信死后有无生命存在以及存在的形式、是否相信世界的真实性、有无创造者等会影响对“家”的观点。
中山大学陈建洪教授讨论儒“家”的当代复兴,评论张祥龙、孙向晨立足儒学所倡导的“家”之积极意义的思路,并讨论其他意义上的“家”:段义孚的人文地理意义上的家,费孝通的同心圆波纹结构中的家,瞿同祖的作为经济单位的家,尾形勇的私家与公权、家与国的剥离,反思当代复兴儒学之“家”的主要问题。
//第四场研讨由北京大学程乐松教授主持。
深圳大学问永宁教授指出,“家”是一个历史概念,并从历史角度反思家族的起源,介绍了古时的服制、法律、财产、家族功能等各方面的问题。
复旦大学汪沛助理研究员介绍了列维纳斯哲学在当代激起的回声,讨论了列维纳斯哲学和儒家思想的兼容度,并针对列维纳斯的爱欲现象学在中国激起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中山大学王堃副教授从儒家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看孙向晨老师的《论家:个体与亲亲》,认为其中的双重本体论可以还原到爱欲、生衍的时间性体验中,个体性也由此奠基。接着探讨了何以超越双重本体论的问题,并将其与海德格尔“向死而生”联系在一块。
分组发言结束后,程乐松老师进行了简要的总结,接下来进行了热烈的交流环节。
//11月2日上午的第五场研讨会由复旦大学孙向晨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彭磊副教授讨论了古典学视野中的家哲学——苏格拉底与家庭,指出苏格拉底的哲学不仅将家庭排除在外,还对家庭伦理构成极大的挑战,苏格拉底以朋友关系为本,推及血缘,降低家庭的地位,并从经济和政治角度讨论治家,治家的目的在于增加家产。
中国传媒大学葛耘娜讲师分析了孟德斯鸠笔下的家庭秩序与政府类型,指出从婚姻与家庭价值的变化、政府原则与女性自由、家庭权威与公民教育这三个方面来看,孟德斯鸠对家庭秩序截然不同的态度与其政府分类原则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中山大学朱刚教授从海德格尔、列维纳斯的视角来讨论筑造与居住的意义,指出从存在问题出发,海德格尔将筑造思为栖居,将栖居思为终有一死者的人在大地上、天空下的存在方式。这一作为栖居的存在,其本质是对天、地、神、人四重整体的保护。而在列维纳斯那里,住所庇护的是人,住所是意识的具体化,是从存在中的拔根。住所不是接纳天地与神的位置,而是将我从天地之中隔离出来的界限。
中山大学卢毅副教授讨论家的无意识结构与主体化功能,指出在精神分析视角下,人在根本上便是有家、在家且恋家之人。家是一种无形地传承着家族世代命运的无意识结构。家是人由个体转化为主体的场域。作为主体的人往往不仅生于且终于、困于也成于作为一种情结的家中,而且正是借由对这种家情结的升华,造就了诸如“国家”这样的政治共同体。
//第六场研讨由山东大学贝淡宁教授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余治平教授从语义学、语言学的角度挖掘“家”的含义,讨论家应该怎样与现代社会相联系起来,并从社会分工角度探讨家与人的关系。最后从公羊学的角度分析“家”的内涵。
南京大学赵妍妍助理教授认为朱熹意义上的同感式家庭关爱回应了对同感式家庭关爱成立可能性的两种质疑——同感的自我中心倾向难以导向家庭关爱以及同感式家庭关爱等同于对家的个体主义解构。
中山大学秦际明副教授使用历史社会学的方法探讨“身、家、国、天下”等概念,认为中国历史社会上的家、国等社会组织的演化,随着社会共同体的扩大,组织原则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家与国的贯通与整合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参考汉代的策略。最后从仁义、质文的角度探讨家与人的关系,并于中西方伦理思想比较中深入分析权利观念。
分组发言结束后,会场老师们进行了精彩热烈的提问与讨论。
//下午的第七场研讨采取圆桌讨论的形式,由中山大学秦际明副教授主持。
孙向晨、贝淡宁、卢毅、王堃、汪沛、赵妍妍等老师分别分享了个人的求学经历与经验,帮助同学们答疑解惑。随着圆桌讨论结束,本次家与中外
研讨会顺利落下帷幕。
责任编辑:近复
【下一篇】【袁方明】天不言而四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