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群 著《刘宗周思想研究》出版暨前言

栏目:
发布时间:2020-05-19 01:12:17
标签:刘宗周思想研究

余群 著《刘宗周思想研究》出版暨前言

 

 

书名:《刘宗周思想研究》

作者:余群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5月01日

 

内容简介

 

作为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开创蕺山学派,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对中国古代思想史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书围绕刘宗周思想展开深度研究,包括刘宗周思想的价值取向;哲学本体论;工夫主体论;哲学创新思想;大儒的人格魅力;圣贤工夫思想;审美体验论、审美境界论等内容,对于中国古代儒学思想史的研究,具有十分必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余群,江西樟树人,文艺学博士,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中国哲学研究,长期讲授《美学》《文学概论》和《国学经典导读》等课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王阳明心学美学思想研究》、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项目《刘宗周理学美学思想研究》,以及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第二批新形态教材《国学经典导读》等课题。在《哲学与文化》(AHCI),以及《孔子研究》《山东社会科学》《求索》《学术交流》《江西财经大学学报》《孔子月刊》(台湾)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

 

目录

 

前言

绪论

一、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述

二、 学术难点、创新及意义

三、 思路和框架

 

第一章 刘宗周思想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刘宗周的任职经历


第二节 刘宗周对朱、王的会通

一、 刘宗周对朱熹的接受与批评

二、 刘宗周对王阳明的接受与批评


第三节 刘宗周“慎独”与“诚意”之辨

一、 “慎独”与“诚意”的辩证关系

二、 “慎独”与“诚意”的统一关系

三、 “慎独”与“诚意”相提并论的原因

 

第二章 无极而太极:哲学本体论


第一节 刘宗周对“太极生两仪”之宇宙论的创新解释

一、 历代学者的解释

二、 刘宗周的解释

三、 刘宗周创新解释的原因及其意义


第二节 刘宗周《周易古文钞•易赞》释义

一、 上天之载,坤以法效

二、 共时生生,浑无后先

三、 一气周流,《易》有逆数

四、 体用一源,各正性命

五、 一心是矣,百司为神

 

第三章 迁善改过,入于圣域:儒家主体论


第一节 刘宗周《人谱》书名及理论内涵探微

一、 家谱证身世,《人谱》证心性

二、 家谱寻远祖,《人谱》寻“意”根

三、 家谱别姓氏,《人谱》别贤愚


第二节 成贤至圣:《和杨龟山先生此日不再得吟示学者(有序)》主旨


第三节“君子以饮食宴乐”:谨慎等待,奋力人生

一、 前人研究简述

二、 君子以饮食宴乐:不仅是养生,更是一种礼乐

 

第四章 刘宗周哲学的创新思想


第一节 刘宗周“一齐俱到”的心性内涵及理论意义

一、 “一齐俱到”的易学基础

二、 “一齐俱到”的深刻心性内涵

三、 “一齐俱到”理论的意义


第二节 刘宗周与王阳明“四句教”异同比较

一、 比较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二、 刘宗周与王阳明“四句教”异同比较

三、 两者比较的意义


第三节 刘宗周的文艺美学思想

一、 文学创作论

二、 文学鉴赏论

 

第五章 刘宗周大儒的人格魅力


第一节 人格与美学的关系

一、 人格的含义

二、 人格与审美的关联


第二节 刘宗周人格的形成条件

一、 立圣人之志

二、 观圣贤气象

三、 看孔颜乐处


第三节 刘宗周人格的内涵

一、 慎独诚意

二、 儒雅正直

三、 谦逊有礼

四、 坚忍不拔

五、 清廉简朴


第四节 刘宗周人格美学的内涵

一、 将伦理生活审美化

二、 将审美生活人格化


第五节 刘宗周人格美学的境界


第六节 余论

 

第六章 刘宗周圣贤工夫思想


第一节 生存本体:心

一、 人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是“活泼泼地”

二、 意为嘉谷,充满了生机


第二节 圣贤工夫:慎独与诚意(本体与工夫)的统一

一、 在事上磨练

二、 有益于世道


第三节 工夫特征:我思故“理”在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命题的可行性

三、 我思故“理”在的内涵

 

第七章 万物皆备于心:审美体验论


第一节 儒、道“无我”辨


第二节 刘宗周“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内涵

一、 天道、地道,可由人心统摄

二、 “盈天地间一气”

三、 喜怒哀乐与春夏秋冬相互配对


第三节 刘宗周“即心即物”审美体验内涵探究

一、 与物同游

二、 灵明直觉

三、 内心体验

 

第八章 即欲还理:审美境界论


第一节 宋明理学“反情还性”的审美内涵

一、 “反情还性”的内涵

二、 “以物观物”的审美特色

三、 “反情还性”的审美乐境


第二节 刘宗周“即欲还理”的理论依据

一、 “心是有善无恶之心”

二、 欲本无,因心而有

三、 《易》有逆数,万化归一


第三节 刘宗周“即欲还理”的审美境界

一、 由“心统性情”改为“心之性情”

二、 化“念”为“思”,情顺万物

三、 “凡境即圣境”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众所周知,要了解中国哲学思想,就应当理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而要了解儒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选择某位名家,用以点带面的方式来进行深入研究,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刘宗周作为儒家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就值得特别关注。他的思想体系十分完备,内涵相当丰富,具有非凡的学术价值。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人称蕺山先生,浙江绍兴人,蕺山学派的开创者,明代末期杰出的理学家。刘宗周虽然官居“御史大夫”,但通籍45年,立朝不及四载,绝大部分时间开堂讲学,教授弟子,手不释卷,笔耕不辍。因此,他可以算作一个纯粹的学者,著述自成体系,既对传统儒学经典有系统而深入的阐释,也有自己独到的创新见解。如,《周易古文钞》《论语学案》《孟子师说》《曾子章句》《大学古文参疑》等,深入浅出解释前人著作,给人以无限的启迪。而《人谱》《学言》《读易图说》等,新见迭出,独树一帜。

 

刘宗周生活在特定的时代,为其总结、提炼儒学理论提供了上佳的条件。在他看来,以往儒学道统的演变轨迹非常清晰。孔子讲“仁”,孟子则求仁之根源于善性,所以主张“性善”论。宋明理学接续孔孟思想,但有所深化,他们的理论更系统、深入。周敦颐以太极理论来深化孔子的仁学思想,他认为太极即是仁,有太极则有人极,人极即是仁、善。之后,程颢宣称天理是自家体贴出来的。而程颐则主张“性即理也”,把孟子的“性善”说成是天理,显然是结合《中庸》,并对孟子“性善”论有所拓展。张载也谈性,主张“知礼成性,变化气质”,并认为有先天的义理之性、后天的气质之性,所以要变化气质之性而为义理之性,因为性无定体,以礼则成之。气质无主宰,成性则成义理之气质。到了南宋,朱熹主要讲天理,认为要格物致知,才能获得天理。陆九渊则说:吾心即是天理,天理即是吾心。这与朱熹求理的方式迥然有异。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理论,直指良知,倡导心(良知)即是天理,也是性。后来,刘宗周折衷朱、王之说,即心即性、即性即仁、即仁即理、即理即善,也主张即人心即道心、即性即气(天地之性即气质之性),把前人的核心范畴归而为一。同时把“意”视为未发,作为心之主宰,提升了“意”的地位。可见,王阳明是心之学,而刘宗周则是慎独与诚意之学。牟宗三认为,王阳明心学是显教,而刘宗周拈出“独”,是密教。而且牟宗三出于对刘宗周之推崇,把宋明理学划分为三系:程朱(程颐、朱熹)一系,陆王(陆九渊、王阳明)一系,以及胡刘(胡宏、刘宗周)一系。三者颇有异同。程朱理学属于存有而不活动,陆王心学属于活动而不存有,而刘宗周则是即存有即活动。其中,胡宏、刘宗周一系上承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宋学,最为正宗。所以说,刘宗周真正做到了心性统一,把宋明理学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他成为儒学的殿军显然是当之无愧的。

 

当然,刘宗周对后世的影响固然与其学术息息相关,但更为重要的,还是其立德树人方面的成就。在立德方面,刘宗周本人以崇高的气节、谨慎的言行,践行了儒学。尤其值得后人敬仰的是,在明朝灭亡不久,刘宗周毅然决然地绝食殉国,不愧为道统中的第一流人物。牟宗三对他表达了由衷的敬意:“明亡,蕺山绝食而死,此学亦随而音歇响绝。此后,中国之民族生命与文化生命即陷于劫运,直劫至今日而犹未已。噫!亦可伤矣!”(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年版,第438页)

 

在树人方面,众多弟子受刘宗周精神鼓舞,个个都是气节之士。大弟子黄宗羲在明末坚持十多年艰苦卓绝的反清复明斗争,就是最好的证明。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一文还深情地赞颂了恩师刘宗周提振浙江风气的价值,并认为刘宗周和父亲黄白安以及魏大中等人,以忠义名节,激励后人,使浙江风气从软美之态,变为忠勇之习。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研究刘宗周可以把中国儒学一脉打通。换言之,以刘宗周为中心,简直可以写一部儒学简史。如果以他为纵向历史坐标,那么往上,可以一直追溯到先秦儒学;居中,可以梳理宋明理学;而往下,则又可以探讨现代新儒学。以儒学三个阶段为例,每个阶段的代表人物都可以通过刘宗周的思想串联起来。例如,原始儒学的孔子、宋明理学时期的王阳明,以及现代新儒学的代表牟宗三,都在刘宗周身上找到了枢纽。

 

对于孔子,刘宗周表达了无限的敬意。刘宗周声称,自己的学术以孔子为旗帜。刘宗周《古小学记小序》曰:“愚谓读书必先折衷于孔氏。”因此,他花费大量心血撰写《论语学案》《五子连珠》等著作,对儒家学说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解说,以及淋漓尽致的发挥。据此,他在学术上以“仁”来梳理儒学源流,可谓纲举目张。刘宗周长子刘汋《蕺山刘子年谱》记载:“先生既取孔、孟之言仁者,类之曰《孔孟合璧》,附以《吃紧三关》:一曰人己,二曰敬肆,二曰迷悟。今复裒周、程、张、朱五子之言仁者以益之,曰《五子连珠》。盖取《汉书》‘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之义,而《三关》并附以五子之说,遂合为一编。”按照刘汋的记载,刘宗周编辑孔孟、宋明理学家的言论,贯穿着一个“仁”字。这样条分缕析、一以贯之,便于后人学习和理解。

 

说到王阳明,刘宗周也钦佩之至。他们两人都是绍兴人,且同为浙东学派的代表,学术上的渊源更是一脉相承。刘宗周《明儒四先生语录序》曰:“越人之言道者无如阳明先生,其所谓‘良知’之说,亦即家传而户诵之。虽宗周不敏,亦窃有闻其概,沾沾喜也。”显然,刘宗周深受王阳明学说的沾溉。当然,刘宗周对于王学经历了几次态度的转变。刘汋《蕺山刘子年谱》曰:“先生于阳明之学凡三变,始疑之,中信之,终而辨难不遗余力。始疑之,疑其近禅也。中信之,信其为圣学也。终而辨难不遗余力,谓其言良知,以《孟子》合《大学》,专在念起念灭用工夫,而于知止一关全未勘入,失之粗且浅也。”正因为于阳明之学凡三变,所以刘宗周的学术既得源于王阳明,又在其基础上有了新的拓展。姚名达《刘宗周年谱》曰:“得源于王守仁,而为说又异。”所谓“又异”,是“左袒非朱,右袒非陆”的结果。王阳明扭转了“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的局面,反身理会,推荐至隐,从而变朱熹的向外求理而为向内的指点良知。当然,由于王阳明对于朱熹有矫枉过正之嫌,所以朱、王各有得失。刘宗周正是在他们的得失之间,去粗取精,在王阳明论心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更加隐微的性,形成了即理即心、即心即性的学说。这样就使心、性与情三者可以相须为用,也真正使天理与人心融合无间,从而为深入论述性与情,或性之情,又或情之性之内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正因为如此,刘宗周的学术具有“以心著性,归显于密”的特征。

 

发现刘宗周这种“以心著性,归显于密”的学术路径并提出这种观点的正是大名鼎鼎的牟宗三。作为新儒学的代表人物,牟宗三是现代最有原创性的哲学家。其代表作《心体与性体》《从陆象山到刘蕺山》《王阳明致良知教》《蕺山全书选录》等,对宋明理学,特别是王阳明和刘宗周,有着深入而精辟的分析。牟宗三特意选录刘宗周的言论,辑成《蕺山全书选录》,也充分证明了刘宗周的理论相当成熟完备。另外,牟宗三又恰恰是西方哲学研究的大家。他翻译了康德的三大批判,并多有阐发。他之所以成为一位大儒,与其基于儒学来融贯中西之学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通过牟宗三可以把中西文化进行对比。事实上,康德的哲学与中国儒学有诸多相通之处。对此,我们不妨通过实践理性、意志自由、“圆善”问题三个方面来阐释。第一,就实践理性而言,康德认为,实践理性高于纯粹理性,这表明道德良知比理论知识更重要。换言之,宇宙人类的最高目标就是人的道德或道德的人。第二,就意志自由而言,康德的自由意志其实就是儒家的良知。或者说,康德的自由是自律之下的自由,这与儒家念念不忘的“存天理,灭人欲”,可谓息息相通。由于康德重视道德理性而轻视甚至排斥感性,所以牟宗三指出:“若以儒家义理衡之,康德的境界,是类乎尊性卑心而贱情者。”[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第一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年版,第129页]而说到性、心与情,又恰恰是刘宗周学术的重要范畴。刘宗周完全打通了心、性、情的边界,既尊心,又重心与情,可谓即心即性、即性即情。第三,就“圆善”而言,康德认为“圆善”要依靠灵魂不朽、上帝存在才能获得。而牟宗三的《圆善论》基于儒学传统思维,认为“圆善”在现实生活中即可实现。人生的幸福与道德完美结合,就是圆善。这就是说,从《尚书》的允执厥中、孔子的克己复礼,到《中庸》以及朱熹所纵论的格物致知,再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以及刘宗周的慎独诚意,都是实现人生价值、追求人生幸福的必要途径。这就是即本体即工夫的道德践履。换言之,要实现“圆善”,只要安贫乐道、修齐治平即可。“圆善”不在现世的彼岸,而在于日常的修行。起居饮食、动静言语,都是修行的渠道。在儒者看来,人之精神为圣,而且天地一心,万古不变,孔子之心即凡人之心,所以满街都是尧舜,圣贤人人可做。对于这种思想,大儒津津乐道,刘宗周当然也不例外。刘宗周自题书斋联“每于独觉还真觉,敢谓凡心即圣心”,正是这种信念的最佳体现。他的代表作《人谱》,就是对于“圆善”蓝图的设想:迁善改过,入于圣域。

 

当然,刘宗周之所以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除了取决于其深刻的思想内容以外,还得益于其独特的学术特色。

 

首先,刘宗周经史意识非常强,其学术以经入史、以史证经,做到了经史的完美统一。对此,我们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是他自己以传承儒学自居,而治学又有浓厚的史学意识,这可以找到许多例证。例如,刘宗周《明儒四先生语录序》曰:“由阳明先生而进之,为白沙先生、敬斋先生、敬轩先生,题曰《明儒心诀》。……薛先生布帛菽粟,不离日用践履,而直窥性天之妙;胡先生推本其旨,更加谨严,归之慎独;陈先生自然为宗,颇循无欲作圣之说,渐启良知一脉;而王先生遂畅言之,发薛先生以来未发之蕴。懿哉洋洋乎!一时群言之通会乎!虽谓四先生掩映本朝、前无古人亦可。学者由四先生而达于孔、孟,是入室而由户也。盖尝论之,舜、文上下千载,又东、西夷不相及,而孟子断之曰:‘先圣后圣,其揆一也。’一者,心也,道之所以为道也。薛先生谓之‘性’与‘天’,在胡先生谓之‘独’,在陈先生谓之‘自然’,在王先生谓之‘良知’,一也。”刘宗周梳理了明代四位理学家薛瑄、胡居仁、陈白沙和王阳明的学术传承,以及他们哲学的核心范畴。在此,刘宗周只是三言两语,就表述得非常清晰、地道。二是在著述之中,经常引用大量的史实来进行论证,增强了说服力。刘宗周撰写了不少史书性质的著作,包括《人谱》《中兴金鉴录》《孔子家语考次》等。其中,《人谱》是其哲学思想的代表作。该书录古人谨独之说及行事之佳者而成之。所列举都是古人的言行节操,每个主题又配以简短的评述,无一不是后人行为的轨范。这些编排条理清晰,内容前后呼应,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也展示了《人谱》乃是用来证明人之为人这一道理的主题。而《中兴金鉴录》,顾名思义,希望国家中兴,于是编选历代史实,述说兴衰事,“愿得天子知”。该书行文充满情感,忠心耿耿,令人钦佩。其中既有忠臣的嘉言善行,也有奸臣的谄媚狡诈,以及国家的典章制度,等等。从史学角度而言,该书好似精简版的《资治通鉴》;而从文学角度来看,它又有如通史性的《世说新语》。在一系列历史事件之后,也往往有自己的评点,其形式不拘一格,甚至系以诗歌,可谓文史哲合一的佳作。全书微言大义,褒贬春秋,给人深刻的启迪。也正因为如此,刘宗周与程颐一样,成为由经入史的开山。何炳松《通史新义》指出:“刘宗周在吾国史学上之地位,实与程颐同为由经入史之开山。其门人黄宗羲承其衣钵而加以发挥,遂蔚成清代宁波万斯同、全祖望及绍兴邵廷采、章学诚等之两大史学系;前者有学术史之创作,后者有新通史之主张,其态度之谨严与立论之精当,方之现代西洋新史学家之识解,实足竞爽。”[(明)刘宗周:《刘宗周全集》(第六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203页]

 

其次,刘宗周对于以往的学术,采取了全面归纳总结的态度。刘宗周认为,儒道就是一个整体,不容支离。事实上,在其学术著作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儒学从《周易》、孔孟到宋明理学的演进,而他们的思想在此圆融一体、相融无间。刘汋《蕺山刘子年谱》曰:“道统之传,自孔、孟以来,晦蚀者千五百年。有宋诸儒起而承之,濂溪、明道独契圣真,其言道也,合内外动静而一致之。至晦庵、象山而始分,阳明子言良知,谓即心即理,两收朱、陆,毕竟偏内而遗外,其分弥甚。至先君子复合。”[(明)刘宗周:《刘宗周全集》(第六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74页]道统的传承,支离偏颇之弊,在刘宗周这里得到了纠正,可谓“悉统而一之”。具体而言就是:先儒把心与性相对,而刘宗周则称为“性者心之性”。性与情相对,刘宗周则曰“情者性之情”。先儒还常称“心统性情”,而刘宗周则称“心之性情”。先儒又分人欲为人心,天理为道心,刘宗周则曰:“心只有人心。道心者,人心之所以为心。”先儒把性分为气质、义理两部分。刘宗周则认为,性只有气质之性,义理之性是气质之所以为性者。先儒还分已发和未发,已发为动,未发为静。刘宗周则曰:“存发一机,动静一理,推之存心、致知、闻见、德性之知,莫不归之于一。”种种折衷归一之法,都指向了慎独与诚意之说。姚名达《刘宗周年谱》曰:“推之‘存心’‘致知’,‘闻见’‘德性’之功,莫不归之于一,然约言之,则曰:心之所以为心也。又就心中指出本体工夫合并处;曰诚意。‘意根本微,诚体本天’,此处着不得丝毫人力;惟有谨凛一法,乃得还其本位;所谓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此慎独之说也。”[(明)刘宗周:《刘宗周全集》(第六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65—466页]

 

再者,刘宗周学术宗旨是“学穷本原,行追先哲”,因此在前人基础之上,颇多创新之见。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把喜怒哀乐之情上升为四德。刘宗周《学言中》曰:“《中庸》言喜怒哀乐,专指四德而言,非以七情言也。……此千圣学脉也。自喜怒哀乐之说不明于后世,而性学晦矣。千载以下,特为拈出。”[(明)刘宗周:《刘宗周全集》(第二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14—416页]“特为拈出”,充分表达了对自己创见的自信。喜怒哀乐既然是指四德,则可以配合天道之元亨利贞、人道之仁义礼智信(“信”对应中气,即喜怒哀乐之未发),以及四季之春夏秋冬。这就真正地使下学上达成为可能而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喜怒哀乐由情而性、由性而德,不正是日常生活中即情即性、即性即理的体现吗?二是通过易学提出了“一齐俱到”的理论。所谓“一齐俱到”,就是天道的运行是共时性的,人道的运行也是如此。这样,各种理论就可以在共时性中得到完美的融会贯通。前人的对立之说,变成了一体两面。例如,喜怒哀乐与仁义礼智的关系,刘宗周《读易图说》曰:“仁义礼智,即喜怒哀乐之表仪,非仁义礼智生喜怒哀乐也。又非仁义礼智为性,喜怒哀乐为情也。又非未发为性,已发为情也。后儒之言曰:‘理生气,性生情。’又曰:‘心统性情。’其然,岂其然乎?”三是把“意”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前人把意视为心之所发,王阳明便是如此,而刘宗周则反其意而用之,把意视为未发,且为心之主宰。刘宗周《学言中》曰:“人心径寸耳,而空中四达,有太虚之象。虚故生灵,灵生觉。觉有主,是曰意。此天命之体,而性道教所从出也。”人心中间虚空四达,所以能够产生灵通。有灵通就有知觉,有知觉必然有主宰,而这个主宰便是“意”,也即是“慎独”。显然,以意主宰心,则人的道德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杜维明《刘宗周哲学人类学的主体性》说:“人证明了他的‘慎独’,也就拓展和纯化了自己的主体性。宇宙之‘体’全面完整地呈现在人的主体性之中,远非仅是自我的延伸而已,表明了经过修身的自我所具有的开放性、透明性、自发性。”[(美)杜维明:《杜维明文集》(第3卷),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第609页]

 

需要补充的是,刘宗周传世著作卷帙浩繁,将近250万字。作为文人之作,几乎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涉及文史哲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文体也多种多样,包括书信、言论、奏章、序跋、行状、诗文等。在其中,最为重要的著作是:《周易古文钞》《人谱》《孔孟合璧》《五子连珠》《圣学吃紧三关》《阳明传信录》,以及《学言》等。《周易古文钞》是其思想的理论基础,而《人谱》是其思想的集中体现。另外,《孔孟合璧》《五子连珠》《圣学吃紧三关》《阳明传信录》,以及《学言》等著作之中,刘宗周梳理了儒家的理论发展,是后人学习儒家的经典之作。

 

总之,刘宗周的人格和思想都值得广泛宣传。因此,笔者不揣浅陋,撰写点滴心得,希望在传承其思想和学术方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能所愿,荣幸之至!

 

余群

2020年3月6日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