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勇】孔子的文化使命感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6-14 22:57:23
标签:孔子

孔子的文化使命感

作者:陈有勇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五月十二日壬午

          耶稣2019年6月14日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汇编,全面生动地呈现了孔子的思想。阅读《论语》,我们能深深感受到孔子身上的文化使命感。孔子有“从周”情结,推崇周文化。他认为,周朝的礼仪制度在借鉴夏商二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灿烂光辉。孔子一生致力于复兴周文化,传承文明,开拓创新,开创了影响中国最为深远的儒学。

 

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礼坏乐崩,天下纷乱。孔子痛心疾首,决心担当起维护周朝礼乐制度、复兴周文化的使命。孔子提出“仁”的概念,认为“仁”的基本涵义是“爱人”,但根本涵义是“克己复礼”,即修身养性、恢复周礼。孔子认为周文化还可以传承数百年乃至数千年。弟子子张曾请教孔子,十代以后的礼仪制度是否可以知晓。孔子认为,殷商继承夏代的礼仪制度,所去除的和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袭殷商的礼仪制度,所去除的和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假若继承周朝的礼仪制度向前发展,即使是100个朝代后,也是可以知道的。孔子非常敬重先贤周公,因为周公制礼作乐,为周代乃至华夏文化奠定了基础。他在鲁国开创私学,教授学生,出任过鲁国大司寇,后带着学生周游列国14年,晚年专心著书立说,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了一生。

 

孔子身上有强烈的传承周文化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在他周游列国时的两次遇险中生动地呈现出来。一次,孔子经过匡地,由于孔子与同是鲁国人的阳虎长得有些像,匡地的人把孔子当成了伤害过他们的阳虎,将他抓了起来,拘留了五日。弟子们很担忧,孔子泰然自若地感叹道:“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认为,自己是继周文王之后周文化的集大成者。如果上天要消灭周文化,就不会让自己掌握;如果上天不想消灭周文化,匡人是害不了他的。类似的经历在周游列国中还有一次,孔子一行经过宋国时,孔子在一颗大树下给弟子们讲课。宋国的司马桓魋想杀孔子,派人拔掉那棵大树。弟子们劝孔子赶快离开,孔子淡定地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认为上天把德行降生在他身上,桓魋是不能拿他怎么样的。孔子带着自己的学生,颠簸于各个诸侯国之间,遇到过各种艰难险阻,他总能带着学生克服困难,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其文化使命感的支撑。

 

正是孔子身上这种舍我其谁的文化使命感,促使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和传承周文化,而对周文化的学习和掌握,又加强了孔子的文化使命感。极为好学是孔子的显著品质。孔子曾自豪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向先贤、同时代学者甚至民众学习,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韩愈在《师说》这篇文章里讲,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评价自己的学问时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虽然说自己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但事实上,他做了很多学问,删定《诗》《书》,作《易传》、写《春秋》,为文化的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孔子推崇周文化,但他并不一味因循守旧,而传承中创新,成为影响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人。孔子赋予了“君子”以道德的内涵,自孔子开始,“君子”从贵族、统治者的本义逐渐转变为道德高尚的人。孔子提出并系统阐释了“仁学”,开创了儒学。

 

一生谦逊的孔子是“温良恭俭让”的典范,他曾自谦道:“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子周游列国时,走到卫国边境一个叫“仪”的地方,这里的地方长官非常喜欢拜访君子,孔子这样的知名大贤来到他这个地方,他当然要去拜访。这个长官跟孔子交谈完,出来后对孔子的弟子们说,你们不用担心理想不会实现,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天将以夫子为木铎”,预言孔子将成为天下的导师。这个长官的预言没有错,事实上,文化使命感强烈的孔子,一直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孔子晚年病重时,弟子子贡来看他,孔子吟唱道:“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孔子这是遗憾自己没能在有生之年复兴周文化,也是在指自己即将离去。孔子没有自夸,他的确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泰山”“梁柱”和“哲人”。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