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飞龙】儒家重新公共化的思想先锋

栏目: 创办十周年
发布时间:2018-11-09 09:36:45
标签: 十周年
田飞龙

作者简介:田飞龙,男,西元一九八三年生,江苏涟水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著有《中国宪制转型的政治宪法原理》《现代中国的法治之路》(合著)《香港政改观察》《抗命歧途:香港修例与两制激变》,译有《联邦制导论》《人的权利》《理性时代》(合译)《分裂的法院》《宪法为何重要》《卢梭立宪学文选》(编译)等法政作品。

儒家重新公共化的思想先锋

——庆贺 创办十周年               

作者:田飞龙

来源:作者授权 发表

时间:西元2018年11月9日

  

十年磨一剑,在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进程中崭露锋芒,成为“大陆新儒家”及儒家重新公共化的思想平台与先锋,其文明自觉、知行实践与责任伦理可敬可佩。“中国重新生长”是一个显著的文明现象及世界历史基本事实, 敏锐捕捉这一历史契机,以 为先导,以国家治理、社会重建及伦理修复为职志,通过主题网站、微信公号、儒生文丛、年度综述、海内外学术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在转型中国的话语洪流与国民莫衷一是的价值丛林中发出清晰响亮的理性之声。这十年,是 “公共化”而成为中国当代“主题性”思想先锋的十年,也是 所推动之“儒家重新公共化”整体事业突破性发展的十年。


儒家是中国的文明主脉,是中国政治制度与人格心理的奠基者,是东方文明的代表者。儒家所建构之“伦理本位”的意义体系与治理体系,是对人类善治目标的重要贡献,至今仍以多种重构或修正的形式存在于中国现实的政治体系之中。儒家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之德堪称圆满,是人类“美德政治”的典范。  


然而,本属整全体系的儒家文明经历西学东渐及救亡图存的功利选择而支离破碎,经学瓦解,义理撕裂,制度消磨,人心遽趋激进。20世纪以来的新儒家有不同路数和方案提供补救机制,有托古改制实质激进的公羊学新论及儒教化方案,有追求“哲学化”以验证文化身份合法性的海外心性儒学,有激烈批判传统的左翼激进主义儒学,有追求“博物馆式”赏玩的文化考古科学。这些并非儒学的正常形态,而其对儒学公共性的过度发挥或低端退守,皆为变乱时代的仓促从权,不能视为儒学及中国文明的从容立场与人心正意。          


十年至今,儒学在中国顶层政治与一般文化领域中的“合法身份”早已确认。政治系统与传统文化的决定性和解及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合法性资源的理性尝试,为儒家重新公共化提供了有利的历史契机。然而中国当代社会已成为开放的“全球化”社会,陌生人群体属性与西方现代性的个体伦理已经确立,且马克思主义仍有“中国化”的思想空间及活力,处此“鼎立”格局,儒家应以扎实的学理论证及卓有成效的治理实践“竞争性”获取国民的再认同,逐步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立场与现实存在。于此, 则大有进一步发展的重大余地及意义。  


大陆新儒家必然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化与民族复兴的主体性力量之一。儒家重视君子之德,重视文教天下,重视知行合一,重视包容进取,重视协和万邦,这些中国文化中的“普遍价值”是对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大贡献,也必然伴随中国重新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而获得新的生机、活力与认同。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诚心庆贺 十年里践履文化使命的昭彰业绩,也诚心期待 在未来十年以至于更长的民族文化复兴周期中继续充当时代思想先锋,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政治社会的互动会通,推动中国新时代文化形态的凝聚成熟,以及在中国新时代的改革创制中贡献自身心智与方案。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研院/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儒家中国年度系列丛书”学术委员会委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