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达三】请中央电视台更换CCTV台标

栏目:爱护母语与恢复正体(繁体)字
发布时间:2010-06-19 08:00:00
标签:
王达三

作者简介:王达三,男,西元一九七四年生,山东高唐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独立学者,现居北京。二〇〇四年与陈明等人创办儒学联合论坛网站,曾任总版主;二〇〇六年起,创办并主持中国儒教网暨儒教复兴论坛网站。二〇〇六年九月份起草并连署海内外五十四位学者发布《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建议书》,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份起草并连署十名青年博士生发布了《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耶诞节”问题的看法》,二〇〇九年四月份起草并连署五十多个儒家组织发布《须尊重历史,宜敬畏圣人——致电影《孔子》剧组人员公开函》,均引发强烈社会反响。

 

 



  我写了一篇题为《汉字书法申遗折射出汉语汉字危机》的小文章,提出汉语身陷困境,需要引起我们重视。邓聿文先生针对我的观点,撰有《汉语正处在百年来最好发展时期》,认为目前汉语的处境还不错,指出拯救汉语的途径是提升中国的经济力、制度力、文化力而不是关起门来搞纯洁———英语之所以很强势,就是因为美国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在起作用。

  我的担心或有过度,但邓先生的乐观则未免有些盲目。在历史上,日、韩、越等“儒家文化圈”的国家,知识分子如果不会说汉语,就像现在的中国知识分子不会说英语一样无地自容;它们的文字不但直接使用大量汉字,即使独创文字也有明显的汉字痕迹。近代以降中国衰弱积弊,上述国家纷纷“去中国化”,所以禁说汉语和尽力清除本国文字中的汉字痕迹,使汉语仅仅蜷缩在中国和海外华人之中。要说汉语最好的时期,恐怕还是在历史上吧。

  当然,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开始瞩目中国,开始“再中国化”,“中文热”就是集中体现。然而,目前世界上学中文的外国人仅有4千万,其中半数还是华人华裔;而学英文的人则有近20亿,仅中国就有3亿之多。“中文热”恐怕离“英文热”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英语的强势确实得益于美国的强大———也请不要回避英国早期海外移民和海外殖民的“功劳”,但是强大的经济力、制度力、文化力未必就能确保语言文字无虞或强大。日本和德国的经济实力分居世界二、三位,但日语和德语的世界性影响却很有限。拿出经济力、制度力、文化力的强弱来说语言文字的兴衰,难免使人想起“丛林法则”。根据这个法则,强大的物种必然胜出,而弱小的物种必然被淘汰。同样,根据这个法则,小国、穷国、弱国的语言文字必然走向灭亡———英文必将统治世界!

  但是,“丛林法则”应用于人类文明往往受到质疑,因为弱肉强食不符合人类的道德法则。“丛林法则”同样也不适用于语言文字,因为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天然载体,爱护母语既是这个民族的权利,也是世界文明多样化的需要。正因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母语是一种权利”,并把每年的2月21日作为“世界母语日”。

  特别是,正如现代新儒家张君劢所言:“言语与民族情感有绝大关系。”反对“语言殖民”和爱护母语,是一个民族天然的情感与本能。十九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经济落后、政治集权、文化专制,然而流亡法国的大文豪屠格涅夫仍然激情表白说:“在疑惑不安的日子里,在痛苦地思念着我祖国命运的日子里,给我鼓舞和支持的,只有你啊,伟大的、有力的、真挚的、自由的俄罗斯语言!”

  事实上,亲近和保护母语是绝大多数民族和国家的通行做法:吉普赛人流浪世界但不改自己语言,以色列复活消失近千年的希伯莱文字,法国规定法产商品必须使用法文作为商标,俄罗斯甚至把保护俄语纳入国家安全战略。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或强或弱,制度和文化更是千差万别,但这不并不防碍它们保护自己的母语,爱护自己的文字。

  纯洁汉语并不是封闭汉语,汉语中的“卡车”、“摩托”等词汇显然来自英文,这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当人们为了北京和上海把WC改成Toilet、把“厕所”改成“洗手间”而欢呼并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的时候,当北京大学在新校标下弄了个PekingUniversity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厕所”在古代是一个很含蓄文雅的词汇,Peking是北平而不是北京的英译?

  文章结尾时,我调了下电视频道。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标是传统吉祥物凤凰,而我们央视的台标却是CCTV!国家电视台可以使用英文作为台标,但国家却禁止普通商标使用繁体字!这是何道理?我建议央视全社会广泛征集新台标,换掉这个不伦不类的CCTV。诸君以为如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