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逊】不先立论 了解本义 温故知新——从编纂“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说起

栏目:
发布时间:2017-12-07 20:57:06
标签:

不先立论 了解本义 温故知新——从编纂“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说起

作者:钱逊(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顾问、《论语》解读人)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十月二十日戊辰

         耶稣2017年12月7日

  

 


袁行霈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第一批十种出版,为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提供了有利条件。借此机会,提一个建议:提倡读经典,逐步改变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和途径,由以讲和听为主,转向以读为主。

 

目前,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动,大体上是以讲座的形式为主,这种形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发展到今天,可以进一步提高,逐步转向以读经典为主。

 

读和听是不同的。读是主动去学习。读的过程,同时是思考的过程。从认识字词,明白文义,到领悟义理,以至触类旁通,由浅入深,每一步都要经过自己的学习思考。这样得来的结果,是真正自己的认识,经典的思想就真正成为自己的了。而听,是被动的。听的过程,听者的思维只能跟着讲者走,没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听到的内容,又主要是经过讲演者咀嚼消化后得出的结论性的意见,很少能了解那由浅入深的学习思考过程。这样被动接受的结论性的知识,难以真正成为自己的认识。

 

读是直接面对经典,直接与经典对话,这样得来的对经典的了解,是真实可靠的。听对经典的了解是间接的,是通过讲演者的消化、讲演而了解经典,直接听到的是讲演者对经典的理解。而没有哪一位讲演者能说,他所讲的一定完全符合经典的原意。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讲法。听了这些不同的意见,该如何判别其正误对错呢?自己不读经典,没有判断的标准,结果会是听得愈多愈糊涂。

 

所以,读经典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一环。为了更准确、更深入地了解经典,需要提倡读经典,逐步从以听为主过渡到以读为主上来。

 

当然不是否定讲座这种形式,不是否定听的必要。办讲座听讲座仍然是重要的形式。读,也需要指导,少不了必要的讲解。重要的是,明确读是根本的、主要的,讲和听只是辅助的、次要的。学的人要立足于读,避免依赖于听;讲的人要更多注意启发、引导、帮助听者自己读,避免单纯灌输。逐步过渡,形成人人读经典的良好风气。

 

读经典,首先要力求了解经典本义。要防止和避免先入为主,用已有的思想、观点来解释经典。要把自己原有的思想、观点先放在一边,只当自己一无所知,一张白纸,老老实实读经典原文,联系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具体环境,设身处地地思考,他为什么这样讲,作者要说的是什么意思。用朱熹的话说,就是“不先立论”。他说:“某所以读书自觉得力者,只是不先立论。”举一个例子。《论语》有一章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读到这一章,有人就会问,孔子是主张性善还是性恶?这就是拿了自己对人性善恶问题讨论的已有认识来看《论语》。其实不仅孔子没有谈到这个问题,在中国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这个问题当时根本就没有提出,所以这样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孔子《论语》思想的整体,来看《论语》这一章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什么地位,有什么意义。朱熹还说:读《论语》,如无《孟子》;读前一段,如无后一段。(《〈朱子语类〉卷十九》)这也是强调“不先立论”的意思。“此是朱子教人读书至关重要之一项,学者最当注意。”(钱穆:《再谈论语新解》)

 

读经典还要能温故知新,在理解经典本义的基础上开发新知。“温故知新”是文化、思想发展的规律。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学说,都是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发展的。温故,了解把握旧知,是认识发展的起点和基础。然而,不能停留在故知上。时代发展,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过去没有出现过,经典上没有说过。如果读经典只能固守原义,不能开发新知,不能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这样的故知不仅无用,而且失去了生命力,本身也会逐步走向衰微灭绝。这就是说,读经典,对传统文化要能进行创新性的转化和创造性的发展。而这种创新、创造,又都是以温故、了解和继承经典的基本精神为基础。不学习了解经典原意,离开传统文化经典基本精神谈创新、创造,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没有生命力。

 

希望读经典的活动进一步开展,温故而知新,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增添伟大的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