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闫恒
西南大旱,全国人民踊跃捐水捐物捐款。又一次的爱心奉献、又一次的众志成城,无疑体现了我们民族面对灾害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家急灾区群众之所急,想灾区群众之所想,改变了平日对公共事务的冷漠态度,让人有“眼前一亮”之感。
可是另一方面,更多的人也在思考,如何建立一种长效的道德机制,把这种对于公共事务的关心落实于日常生活,而不要等到灾难来临,大家才表现出道德的温暖;或者灾难一从媒体的视线中跑掉,人们也就无关痛痒了。
这可能涉及到人们的道德行为逻辑的问题。也就是说,道德是做给谁看的?
如果说,道德在经济学的含义是“无偿提供”,那么必然需要伴随某种广告效应才能有所收益。这样,也就有了道德行为的第一个逻辑:“道德做给别人看”。实际上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数人(尤其是企业)也是按照这样的逻辑行事,并不为怪。我们常说把道德做给别人看,起码比把不道德做给别人看要好一点;在人们面前比赛谁更道德,比在人们面前比赛谁更堕落要好一点——这起码意味着人们还明白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不道德。所以尽管许多企业或个人抱着“做广告”的心态去捐献,他们的一分钱、一分物也解决了灾区人民的实际困难,我们乐观其成。
但问题在于,仅凭成本——收益的理性计算,是不是足以维系一个道德的长效机制?笔者不甚乐观,因为“道德做给别人看”本质上还是一种短期利益的考量。有利则为,无利则不为——但是如果把时间尺度稍稍拉长一些,就会发现道德“无利可图”。于是激励机制总是促使人们的道德行为短期化,较长时段的道德振兴则无人过问。进而我们也看到,尽管灾难时期万众一心,群情激昂;灾难过后,生活还是一样,总是被冷漠和麻木所包围。甚至于,“道德做给别人看”导致了伪善。
还有没有道德的第二种行为逻辑?有。这个逻辑是说:“道德做给自己看。”可是就像我们前面说的,道德是把自己的东西给人家——给人家还不让大家知道,没有任何收益,这不是太蠢了吗?但是圣贤们——比如亚里士多德是这么想的:“爱高尚的人以本性上令人愉悦的事物为快乐。”这话什么意思呢?是说把道德做给自己看,自己会很快乐。咱们儒家的孟子也说过同样的话:“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尊德乐义,可以嚣嚣矣”——人家知道我做了好事,我快乐;人家不知道我做好事我还是快乐。为什么?尊德乐义,本来就是最快乐的事情。这种逻辑的实质是把人心当中本来就有的那一点好心眼儿(孟子的“四端”或休谟讲的同情心)提升、扩展开去,做到孟子讲的“尽心”,然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活得充实、自信、快乐。
这样的行为逻辑,境界当然有“高一年级的味道。”因为它不再把物质收益看作人的唯一需求,而是引入了“快乐”这一精神上的享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看到许许多多这样的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为名、不为利,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最需要的人,故而能够“感动中国”。用明代大儒王阳明的话来称赞他们,叫做“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但我们要考察的还是这样的行为逻辑是否有助于建立长效的道德机制?笔者依旧不太乐观。当然,为自己的道德比为他人的道德要好多了,不过这种想法贵族气质太浓厚了一些——毕竟它的经济学本质是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而给了别人,自己终归是不太舒服的。无怪乎,这样的境界在古代也只是少数士君子经过正心、诚意、修身的艰苦努力才能达到。是的,基于同情心奉献是可以感到快乐,但奉献所带来的快乐很多情况下也都只是“巅峰体验”,而我们不可能总是处在巅峰吧?此其一。
其二,且来举个例子。据说,有媒体采访一位灾区捐助者,问你捐100元被贪污90元,你还捐不捐?捐助者答我捐,因为毕竟还有10元能落到灾区人民的手上。当然,这样的表述是很感动人的,但问题在于,捐助的财物被过高的行政成本损耗,这是一个对于长效机制的破坏。固然捐助者“此心光明”,道德做给自己看,被损耗掉百分之九十也再所不惜,但大家若都作“此心光明”想,捐助程序的公正性、善款的落实这些具体问题谁来监督?而这些才是能真正保证道德落于实处的办法。清末八国联军入京,许多王爷大臣不堪其辱,纷纷自杀殉国,德国将领瓦德西就奇怪:为什么打仗没本事,又都不怕死。同理,看样子我们这里不缺好人,就缺好制度。
那么,能够支撑长效的道德机制的行为逻辑是什么?这就要提出我们的第三个逻辑:“道德做给上天看”。因为首先道德来源于天,是天人之间的一个契约。《周易·系辞下》里面先有“天地之大德曰生”,然后《中庸》又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意思是说上天生人,这是莫大的恩德,而上天生人时又把道德能力赋予人的品性当中。俗语有“举头三尺有神明”、“神目如电”之说,孔夫子也讲“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天是要时时刻刻监督人的,不是你一时高兴了捐个几千万,不高兴了就骄奢淫逸,就能叫做道德的。而且“道行之而成”,不是只论个“好心”就可以的。
具体的应该怎么做呢?还是要取中道。既不要道德冷漠,凡事只奉利益为圭臬;也不要道德高调,把自己不能实现的理想天天挂在嘴边。既不要平时对公共事务,尤其是身边的公共事务麻木不仁(“道不远人”);也不要等灾难来了就哭鼻子抹眼泪,大把地捐钱又不问落实情况如何。而做到这一点,对天的敬畏显然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有了对天的敬畏,我们才能不以短期利益来衡量道德,也不以自己作为道德的标准;我们才会知道道德其实很难,建立长效的机制来守护才是明智的办法。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m.katywinge.com)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