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维明】儒家应勇于面对挑战,提供新的普世价值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17-08-28 22:59:57
标签:
杜维明

作者简介:杜维明,男,祖藉广东南海,西元一九四〇年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先后求学东海大学、哈佛大学,受教于牟宗三、徐复观、帕森斯等中外著名学者,一九六六年哈佛博士毕业后,先后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九八一年回哈佛大学任教,后担任东亚系主任,一九九六年担任哈佛燕京学社社长,二〇〇八年受北京大学邀请,创立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儒家应勇于面对挑战,提供新的普世价值

作者:杜维明

来源:凤凰网综合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七月初五日乙酉

           耶稣2017年8月26日

 

2017年8月13-14日,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启动仪式暨“学以成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知名大学哲学系及哲学学术机构的著名学者济济一堂,共襄盛举。本文为杜维明教授在会议上的演讲。

 

  

 

杜维明教授

 

各位学术先进,各位同仁同学,大家早上好。

 

我有关儒家普世价值的观点,其实也是我关于一个特殊的文化繁荣,如何走向世界的一些感受,也可以说走向张先生刚刚提出来的“后主客”关系中的天人合一的这样一个基本上的理念。

 

儒家传统是深涵地方色彩而又不断的走在世界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中的。儒家源于曲阜,历经漫长的努力,成为了中原主要的思想学派,深刻的影响了政治、经济、家庭、社会,为中国建立了礼仪制度,培养了知识精英,还影响了世风民俗和执政者的行为,在延续中华民族历史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也是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套理念。一群本来既没有政治权势,又没有经济资本的书生,主要通过教育,从理念实践,培养自我,转化世界,在道学为天下立的时代,开创出一个体现人文价值的天地。这个现象我认为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过程中是极为罕见。孔子选择了一个入世的人生道路,在夏商周三代,千年以上的文化积淀中,创造了一个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内容的意义世界。他的继承者——孟子、荀子和董仲舒,丰富了儒学,到了汉代,儒家的人文天地,已是多元多样,错综复杂。仁义礼智信,所谓的“五常”,经过宋代的儒者认真的研习,成为孔学的典范,也成为了儒家的核心价值。宋明以来,定义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五常”基本观念,传播到了越南、朝鲜、日本等各个地方,包括越南陈、黎、阮三朝,还有朝鲜朝和德川幕府,都是儒学大盛的时期。

 

儒家的核心价值,在塑造东亚人的个人,个人与他者的互动,人与自然的关系,乃至终极关怀,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东亚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活动中,都含有厚实的儒家因子,可以说十七世纪末叶,西方理念大量输入之前,儒家是东亚的文明的体现。值得一提的是,18世纪欧洲主要启蒙思想家,像法国的伏尔泰,以及重农学派的魁奈,德国的莱布尼茨和沃尔弗,都深受孔子思想影响,而且直接认同儒家精神。在他们眼里不少儒家社会的特色,是他们所向往的未来,这段历史还要等待进一步的研究,这与20世纪初期以来,列文森所说的“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就不展开了。

 

过去三十年,亚洲价值在国际社会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亚洲价值以儒家伦理为主,显示在今天的日本,和南韩、台湾、香港、新加坡的政治文化中,儒家的价值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说服力。儒家的价值也是广义文化中国的核心价值,我以为儒家的仁义礼智,基本上都是普世价值,而且也可以和现代西方启蒙所孕育的普世价值——理性、自由、法制、人权、人的尊严进行平等互惠的对话。

 

没有同情的理性会成为冷酷的计算,没有公义、正义的自由会成为自私自利,没有礼仪的法律会变成无情,没有责任的权力会成为掠夺的借口,没有社会的和谐,个人的尊严就会空洞无力。相反,同情而无理性会成为一种溺爱,公义而无自由会成为一种强制,责任而无权利会成为一种迫压,社会和谐而无个人尊严会成为控制的手段。其实核心价值之间是有张力的,有冲突,甚至矛盾的,西方哲学在处理自由平等,如何优质配置上花费了巨大的心血。儒家传统中仁和礼之间的紧张也比比皆是,文化价值讨论当然更是困难重重。面对人类文明遇到的挑战,普世价值必须与人的具体处境配合,个人尊严和权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突出权力意识,必会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为了减少矛盾而对权力论说表示质疑,有时也会激发国内权力意识的高涨,如果进行权力内部的讨论,以及权力和责任之间的对话,不少具有普世价值的地方经济来自于现代西方,但是儒家的“五常”的核心价值,也可能有潜力成为具有中原和东亚特色的普世价值。

 

我们不必回避“亚洲价值”的这种提法,虽然西方价值和欧美价值,在目前成为大家公认的普世价值,但此外还需要调动西方之外的普世价值,何况这些可以作为普世价值的“亚洲价值”,可以对人类如何持续发展的生存之道提供新思想、新方向。反过来,儒家伦理如果不接受西方现代化的挑战,而只停留在一种“前期的”天人合一,“前期的”三纲五常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维护父权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我们就不可能期待儒家价值可以为全人类提供更多参照。没有深度反思和彻底批判的智慧和勇气,儒家不可能焕发新的生机,也不必谈否极泰来。但是儒家有种长处,面对未来,儒家没有严格意义下宗教式的教条的包袱。任何儒家的人物,包括尧舜汤武和孔子;制度,不管是家庭社会各种制度;行为,不管是孝道等各种行为、态度、理念,乃至技能,都是可以质疑,都是可以供讨论、辩难和争议的。唯有缺少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儒家就丧失了自我更新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而言可以说,五四以来深刻的批判一些人物和反古,其实为儒家做出了了不起的贡献。

 

孔子选择了入世的道路,心性之学是为了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儒家的研究者如果能够系统的研究心性之学,尤其思孟学派,探索它的精髓,展示它的精神面貌,为人类提供一个参考,也是人类的财富。这个对于现在专门研究政治儒学的儒家当然是有益的。此外另外一种,完全不顾心性之学,注重政治儒学,从其它的各种经典,如《公羊传》、《春秋》,发展出一套政治理念;或者同其他的思想,如荀子的思想,发展出儒家的人性论,从批判的角度反思心性儒学,乃至寻找新的路径,这对于想要研究思孟学派、心性儒学依然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因为儒家是地道的学习文明,从曲阜、中原、东亚,走向世界,没有学习就没有儒家,儒家学习的方式以对话为主,对话是取经也是参与,是沟通也是反省,是尊重他人也是自尊自重,是广结善缘也是独立自主。单向说教,从上到下被动的接受和一言堂,都不符合儒家的教学理念,应该是以个人的自主性,去主动的学习,学做人,如何学习成为人,走向圣贤的道路,因此儒家的论域是开放的,但又是坚持原则和主旨的相对体。儒家的原则和主旨是扣紧仁者爱人、三达德——智仁勇、四端——仁义礼智、五常——仁义礼智信之类核心价值的展开,它所传达的文明信息有根有故,但又不是一个封闭的,更不是带有欺骗性的原教旨主义,我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特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说恕道,是体现儒家沟通伦理的基本原则,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并非利他主义,而是基于同情的,承认尊重他人的自主性,而不是消极的默许,而是积极的承诺。正因为没有把自己的成见和信念作为真理,才有对话空间,才能有互相学习的机会。如果一味觉得自己的所得因为分享,就会给他人带来由衷的喜悦,这本来是一个很大误区。缺乏恕道,就很难超越自以为是的理解。我举个简单例子,在2001年时,在联合国举行“世界文明对话年”活动,小组在讨论最基本的问题,有的哲学家提出基督教的金科玉律“己所欲,施于人”,讨论了相当长的时间,过程就不介绍了。我认为恕道是文明对话的基础和开端,因为我们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履行恕道不只是为了尊重他人,也是为了关怀他人,而关怀是尊重的前提,没有关怀便无所谓尊重,关怀来自同情,没有同情就没有儒家的伦理。同情的儒家伦理不是感情体验,也不是直觉,同情和理性并不矛盾,同情常常是合乎理性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合情方才合理,如果不合情而合理,那么作为抽象原则的理便无法得合具体的情,归根究底,它的合理性是可以质疑的。合情而不合理只在极端的特殊情况下才会出现,为了理必须牺牲情,因为情是具体感受,总有不能客观而无法普遍的印象,情各异而理趋同是一般的现实,作为人之端的侧隐之情,不仅具体而且普遍,既是经验也有超乎经验的一面,即使不是先验,也绝非仅仅个人的主观感受而已。

 

儒家的这种思路,与抽象的、普世的大相径庭,正因为儒家的同情,人有一种感性心理,作为一种核心价值,是一种有本有源的核心价值。我们知道心性之学是可以为这一套思路提供丰富的理论,包括形而上的理论、本体论的资源。儒家通过文明对话已经和世界上各种文明相交,我认为儒家有希望成为二十一世纪超越凡俗主义的,也就是张先生提到的,从文艺复兴到启蒙所发展出来的主客对立的凡俗的人文主义,而成为一种现代的,世界公民的语言,当然这是我个人的一个偏见。我们可以看到有儒家式的基督徒,比如波士顿的儒家,这就是一批关心政治,参与社会政治文化,尊重其它宗教的群体,他们自称是非常认同儒家的;也有人说儒家有些类似人间佛教,履红尘,不仅不应该回避,还应该在红尘中展现慈悲;此外在17世纪也有回儒的观点,比如刘智和王岱舆,他们是伊斯兰教徒,那么现在有人说,我们应该用一个古回的观点,也接收到了很多认同。

 

儒家这种有世界公民语言倾向的普世价值,对于犹太教徒、印度教等等,这些在儒家传统上有所启迪的人,都同意,并且认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塑造,这种基本的对话原则,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道。这是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面对人类问题的挑战,除了自己特殊信仰的语言之外,还必须发展世界公民语言,而儒家自己有特殊内涵的儒家语言,也必须发展为具有儒家特色的世界公民语言。表面上,目前只有现代西方启蒙运动发展出的思想,可以提供放之四海皆准的普世价值。不过半个世纪以来,学习西方文化的人都知道,乃至不仅仅是西方,都对非天人合一,以对立的观念发展出的理论进行了反思,对欲望的展示、性别的歧视、种族的歧视、地域的歧视、男性中心主义等等,而开始强调德性伦理、强调责任、对人的关怀、肯定肢体,包括肉体、体育等等,敬重地方知识和关爱地球,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一种不争的事实,一种新的人文主义,这种新的人文主义,就是一种“后主客对立”的一种天人合一。而在这其中,作为精神人文主义的儒家,提出了每一个有良心的、有理性、有知识的人都必须关注的四个课题:第一、人的身体、心知、灵觉与神明如何融会贯通;第二、人与人之间如何通过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形成健康的互动;第三、人类和自然如何取得持久的和谐;第四、人心与天道如何相辅相成。

 

我认为儒家所体现的仁道,通过深层对话,可以扬弃启蒙心态所突出的那种凡俗的时代,而成为二十一世纪,研究和平发展不可或缺的存在。我这一段专门谈儒家的思路,与启动明年世界哲学大会是有关系的。对我而言,最明确的关系还不只是议题本身,不仅仅是学术研讨,而是背后的问题意识和价值取向。面对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机遇,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哲学界,是否有开放、多元、包容的气度,扩大自己的学术和文化认同,来完成这场盛会。

 

  

 

(杜维明教授在哲学大会启动仪式 现场图/易文英)

 

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是“学以成人”,我们希望可以有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各种交流形式,从自我、社会、自然、天道和传统,五个维度,这是主要的五个主题,我们有十个课题,每个课题扣紧了这五个主题。对于过去、当下和未来,进行哲学的探讨,我们提出开放、多元和包容的意思,不仅仅面向东西,也面向南北,我们对话的线索也是多元的。而且古往今来,我们认为轴心时代,是以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为主要的体现,我们也关注非轴心时代诞生的思想,各地方原住民的文化,都是我们人类共同拥有的无尽遗产。我们认为跨纪年、跨种族、跨宗教,形成一个文化的多元对话,以及与其它学术领域的相互沟通,可以纠正一百多年来哲学界的忽视地方色彩,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的问题,因此包容是我们主动自觉的选择。为了承继前贤在知识、理性和悟性方面做出非常伟大的成果,我们坚持哲学作为一个学科,与宗教学、社会学等其它学科的不同,对细节的分析、严谨的推论、坚实的理论、批判的认识,这些哲学家的治家本领,这些坚持是我们学术共同体的基础。但是包容所指的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对全社会、全球各地所涌现的知识智慧和精神信仰,都同情的了解,都采取欣赏,这个是世界哲学界的新共识。

 

哲学不是封闭的,单一的,不是排斥的而是包容的。每个人都有自我反思的能力,原则上都可以直接参加哲学议题,哲学家是经过训练,但是喜爱哲学者,每个人都行,都是可以自我反思的哲学个体。事实上追溯历史,哲学虽然起源于希腊,而在现在的欧美发扬光大,早在轴心时期希伯来、印度、中国,也已经相似的都有一种理论光辉,而目前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不仅有文字的,也有口口相传的,比如夏威夷,也可以为哲学做出贡献。所以“成人”是理论结合实践的个体,是自我反思如何作人,在这立场上我们观察,是知识,也是行为,是理解也是一种体现。自我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网络的中心点,学做人,必须牵扯到他者,包括家庭、社会、国家、世界,都是他者的组成部分,在学做人的过程中,他者和个人形成塑造和被塑造的互动,尤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都是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层面。人文世界的全貌,必须要涵盖自然,自然不仅仅是生态物,而是孕育人、个人和群体持久和谐的载体,不仅仅成为是一个经济人、政治人、社会人、文化人,也是一个生态人,是我的愿景,也是责任。人类多彩多姿的精神传统,应该是哲学充分体现其创造价值,建立其意义和凝聚智慧的场所,人是宇宙的观察者,也是参与者和共同创造者,人可以和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也就是新的天人合一。

 

近年来,保护主义、极端主义、民族主义、沙文主义,排外的情绪甚嚣尘上,世界持续被解构,危机感大幅提升,开放多元和包容的大同精神和天下意识,应该是当代哲学的共同事业。谢谢。

 

责任编辑:姚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