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物周刊】乡绅许石林

栏目:流程
发布时间:2016-12-28 09:58:41
标签:
许石林

作者简介:许石林,男,陕西蒲城人,中山大学毕业,现居深圳。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曾获首届中国鲁迅杂文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主要作品:《损品新三国》《尚食志》《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风明月旧襟怀》《故乡是带刺的花》《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编丛书《近代学术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民族风俗卷》《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艺术家文献》《深圳杂文丛书·第一辑》。

 

 

乡绅许石林

作者:邹金灿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第498期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十一月廿九日癸未

           耶稣2016年12月27日

 

 

 

 

许石林图/本刊记者大食

 

许石林——作家,陕西蒲城县人,1986年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现居深圳,从事文艺评论、杂文写作,着力于传统礼俗、戏曲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著有《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桃花扇底看前朝》《清风明月旧襟怀》等。

 

导语

 

一位来自农村的读书人,如何思考反哺家乡的问题?

  

  

 

  

 

迎像——孝子于本族各家迎请五服以内先考妣像,于一处供奉。

 

  

 

   

 

孝子于各处老坟,请先灵,所有孝女于村口跪哭接灵。

 

 

 

 

 

 

 

亲戚致送纸花、献饭、面贡,孝子列队鼓乐迎接。

 

 

 

朝祭献饭,孝子环跪,亲友奠酒,孝子拜谢。

 

 

 

墓祭、除服。除服的花圈多为红色,杂以他色,而葬礼的花圈以白色为主。

 

 

 

焰火

 

 

 

乐人

 

【注:仅补充如下部分图片】


11月中旬的陕西省蒲城县,景象满目萧然。蒲城唐代称奉先,即杜甫那首有名的《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出自这首诗)里的奉先。关中野阔天低,空气干爽,所见人口不多。秦风质朴、刚硬,这是我在纸上文献得来的粗略印象,作家许石林则为我展现了秦人的另一种面貌:重礼。

 

踏足蒲城之后,我就观看了一场特别的仪式,那是许石林为其父亲做的去世三周年祭祀典礼,即古人所说的除服。我的身份是采访者,亦是许氏这场典礼中的“朋亲”。踏入村口,许石林便偕同家族里的其他五服以内男性成员,身穿孝服列队奏乐出迎。甫见面,他们便齐刷刷地下跪行礼,礼毕站起,又整齐肃立于路旁,由专人(相奉)带我,孝男队伍扈从,进入许家,到许父的灵堂上香。灵堂布置得大气肃穆,孝子们整齐跪谢,还礼如仪。这一系列的程序,流淌出生命的庄严。

 

在当日,所有来许家的客人都接受这样的礼遇:五服孝子们列队来到村口跪迎,客人进入灵堂上香。在客人上香过程中,许氏孝子分列灵堂两旁,16个人组成的乐队,演奏《永寿庵》《泣颜回》《柳生芽》等传统乐曲,此外还有许石林与乐师一起修订的曲子《武灵王》。孝子们陪同客人拜祭、奠酒,礼毕整齐跪谢,然后再去迎接下一批客人。

 

许石林还请来了一个同州梆子剧团,在家旁边的公共场地上连唱两天秦腔。白天,村民们在村口观看许家迎接亲友的礼仪、品评亲友抬来的献饭和花牌等;夜间,他们齐聚在戏台下听戏。

 

这一场礼仪,许石林坚持的原则是:宁俭勿奢,而礼仪周全。在头一天晚上的奠酒仪式中,由许家两辈孝子代表恢复了当地已经半个多世纪不见的二十四奠和七十二奠,引起了当地人的关注。这正是许石林想要的效果:通过做一场讲究细节的祭礼,为其他人家提供一个范本。他说,希望别家能超过他家。

 

许石林重视丧祭之礼,他认为这种关乎人生终结的礼仪,不应苟简,“礼仪的奥妙,就在于繁琐,因为繁琐,人就总有做不周全的地方,所以人会心里有遗憾,然后才能崇敬这种仪式。如果你很容易就全都做到,那么骄矜之态就自然滋生起来了,慢慢地就不把它当回事了。我研究丧祭之礼,发现民国初年蔡元培和胡适他们把传统的葬礼简化了,这一简化,直接的后果是后人比他们更简化,就跟现在鞠几个躬就完事一样。所以说,简化如同推下坡车,稍微一使劲就下去得很快。”

 

一个星期后,我在深圳再次见到许石林。我问他:“最近的农村风气问题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你老家是怎样的情况?”

 

他不无感慨:“风气也是颓败得厉害。我弟在农村,他跟我说,我们弟兄因为操办家里这些事情比较周到,乡亲们评价还不错。可见周围的人心还是向善的。在我老家附近有个村子,风俗就比我们坏,比如说‘吃破户’,就是一人遇到好事了,其他人就逼着你请客,有时候你人不在,他们就先在酒店吃,然后挂到你账上,有的到什么地步呢,比如一家生了孩子,他们就要吃到满月那天为止,普通人家被吃了几万块钱的都有。你还不能发作,你一发作,人家说你小气。”

 

他分析这种状况:“我弟就说:哎,出现这种事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你们这种人读书以后到外地去了,农村就没人了。就是二杆子做主了,一个二杆子做了坏事,没有遭到抵抗,没受到德高望重的老人呵斥和批评,那么第二个人就学他了,于是风气就断崖似的下降。过去的人是要管闲事的,批评和议论的力量在,空气中就流动着一种标准和品质。现在没人管闲事了,谁都各顾各的。再加上懂规矩的人凋零得厉害,很多老人也不懂规矩了,农村就成这样了,这是很可怕的。”

 

感慨归感慨,许石林希望由自己做起,在家乡做一些小事,“现在的人才是单向流动的,人们出去之后都只想在城市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不愿意回去造福乡梓了。更糟糕的是,不少人对农村抱有一种傲慢和偏见的态度,偶尔回去,就用鲜衣怒马炫耀乡下人,用金钱物质刺激乡下人,有的人甚至破坏乡下的礼俗,觉得自己是文明的而乡下太土了。另外,有些作家写的乡土题材的文学作品,多是对乡下的鄙视和批评,他们从农村出来,然后以一种嫌弃的姿态去看农村,而不是想着报恩,这是不对的。人从这个地方出来,难道不是应该想着在文化上去反哺这个地方吗?”

 

“我就是一个农村人,我没有离开过农村”

 

1986年,许石林考上了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是短暂在广州工作,其后赴深圳定居直至今日。不过,即便身处现代气息浓郁的城市里,他依然认为自己是农民,“我就是一个农村人,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离开过农村。”

 

他最喜欢经常回蒲城县,现在,老家有什么婚丧嫁娶礼俗方面的事,年轻的乡人有不懂的,纷纷向他咨询,“我就跟当地的婚丧嫁娶礼俗百科全书一样,但我不死板,在大的宗旨原则不变的前提下,给不同的人以他力所能及的指导。”这个角色,以前是由许石林的父亲承担的,老人去世后,他接过这个班:“我从小就对礼俗这些东西有兴趣,一看就没有任何障碍,家乡所有的礼仪我全部烂熟于心。”

 

谈起家乡,许石林满是好话:“我们那里有个风俗特别好,就是如果一个人去世了,那么同村在本省境内工作的人都回去帮忙,人们以乐于帮人办这种事为荣。那些做生意的,哪怕把店铺关两天门也回来。有的因为公职在身回不来的,会委托朋友到当事人家里做一个说明,有的还要送礼,不多,但表示这个人没忘记老家的事。”

 

 

 

《桃花扇底看前朝》

 

我问:“举家迁到城市住的人也会回去吗?”

 

“有的就不回了,但他们可能会面临一个尴尬,就是他们家的老人去世,还要不要乡亲们帮忙抬埋?所以,我们那里许多人经常回来跟当地人走动走动,等于维护好关系。礼仪吧,是用很美好的方式维持一下人们之间的利害关系——你可以把它降到这个层次说。我们北边二十里外有个人,在外面做了领导,平常回到村里特别傲慢,不爱理人,结果他父亲去世了,村里没人去抬,后来他请了六七十个人来把他父亲埋了。你瞧,丢人丢大了!就是说这人乡行不好,乡行就是这一带人对你德行的评价。老家的人咒人,就说小心死了没人抬。这是很重的诅咒。”

 

遇到老家的亲戚婚丧嫁娶之事,许石林一般会从深圳赶回去。有一年夏天,他村里有位老人去世,出殡前一天,他早早地扛了个铁锨,把那家人抬棺出殡要走的路上的坑坑洼洼给填平了。

 

在科举时代,读书人是乡人的表率,这些人是乡绅的一部分。许石林颇有一点旧时乡绅的意味:2016年初,拉来赞助为家乡修了一座桥,取名“俊惠桥”;他所著《桃花扇底看前朝》一书,自2015年出版至今已印了七次,接下来计划用这本书及其姊妹篇《清风明月旧襟怀》的版税,为全村老人买一块坟地,“因为原先预留的公坟地不够了。”这些看上去波澜不惊的点滴,再加上操办、指点家乡的礼俗活动,组成了许石林反哺农村的内容。

 

大学毕业之后,许石林做了十多年的媒体人,所专注的是文化领域,不过他并不认为城市比农村更有文化:“我生活在城市里,物质生活似乎高档,但在文化上我永远鄙视着城市,我心目中的城市真是没文化的地方——不要以为天天能看演出、衣服光鲜就是有文化。我写过一篇文章叫《收藏农村那些不识字的文化老人》,不识字怎么叫文化老人?哎呀,你看他们的行为举止,他们会管束自己、知进退,会自觉地继承风俗,这就是文化。你认识世界、对待荣辱进退时有一种本能的反应,这就是你真实的文化水平。”

 

如今回到老家,就连乡人有时都会笑许石林的口音比他们还土。这是因为,一般农村人在面对城市时有一种自卑感,在城乡交流或是现代传播的渲染下,不自觉地学城里人说话,导致发音变清变轻。对于这种情况,许石林觉得痛心,他坚持使用过去的拙重口音来说话。

 

由己及人

 

“在我还不清楚什么叫儒家文化的时候,我骨子里就信奉它,信多少做多少。至于做成多少,我不敢说。反正我的顽强坚韧是很吓人的,我不觉得这种顽强和坚韧是苦的,我觉得很愉快。传统的士大夫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就是要你先把自己搞定,接着把家庭搞定,然后把宗族、乡党、邻里搞定,像波浪一样向外不断地扩大。”

 

许石林以儒者自任,谈起一些国学研究,他的看法是,“这二三十年虽然国学氛围浓了,可是很多都是为人之学,不是为己之学——学问如果不能作用于自己的生活,那纯粹是一种表演。说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现在的很多学者,热衷于自上而下设计,儒家要这样、要那样,结果到自己家里什么都不做,有的人连祭祖都做不了,怎么弄个香都不会做。他们成天出书、构建各种学说,但遇到婚丧嫁娶这些事,比如主持办个丧事,好多人不会做。”

 

这位关中大汉不愿自己成为纸上谈兵的人,多年来不断尝试发挥熟悉礼俗的特点,去影响身边的人。首先从自己家里做起,每逢重要节日,他和家人都会做好饭菜供奉祖先,礼毕才用餐。直到现在,他家里还保持一个绝大多数家庭都没有的习惯:晚辈过年向长辈磕头行礼。许石林认为,这些举动能为家人培养一种庄重的仪式感。

 

 


许石林父亲去世三周年祭祀典礼,除服日朝祭献饭奠酒,奏乐,宾朋上香祭奠,许氏孝子环跪答谢图/王小可

 

家庭之外,许石林也喜欢与人谈论礼俗方面的事情。我问他:“在钢筋水泥的城市环境里,有没有人告诉过你,你谈的这些礼俗可能距离他们特别远?”

 

许石林笑了,说:“特别幸运,还没有,可能有的人当着我的面不便说吧。有两个朋友听我说了除服的事后,都很羡慕,就把那些东西抄去学习了,并且接受我的建议,不把很多东西理解成迷信,而是叫孝道。这可能跟我的表达有关,我不会摆出‘只有我懂,你们不懂,你们都错了’这种姿态,我会跟他们说:你只要稍微努力认真一点,就能做好。”

 

有一年,一位北方商人在广东订货时猝死,与这位商人交易的广东老板是许石林的朋友,事情发生后马上请许石林过去帮忙,与死者家属全程沟通。死者的家属来到广东,要求了解事件过程并且解剖尸体。许石林一路耐心开解他们,陪他们到殡仪馆去看逝者。离开殡仪馆后,逝者的妻子问许石林:“许大哥你会笑话我吗?我在家里听说噩耗以后,当时哭得不行了,为什么见了之后反而脑子一片空白,没有想象的那么悲痛?”

 

许石林告诉她:“这个太正常了。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没有掌握人的情感规律。汪曾祺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当他知道人家宣布他是‘右派’的时候,他没有事先想象的愤怒、沮丧和受打击的感觉,反而内心生出一种怪诞的甜蜜。他由此想起金圣叹在临刑前给孩子留下的一句话:花生米和豆腐干一起嚼,能吃出火腿的味道。汪曾祺说自己以前不知道为什么金圣叹临死前会这样说,那会儿他明白了,就是‘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我就大段背诵原文给她听。另外我也告诉她,前人说‘大哀默默,小哀喋喋’,就是说巨大的悲痛降临到你头上了,你的反应不是想象中抢地呼天的,而是不能预测的,所以更多的反应可能就是没词儿。她问我那八个字怎么写,我就写给她看。经过这么一说,她的心就亮堂了,给疏导了。”

 

经过三个星期的处理,最后到了火化遗体的阶段。难题又来了,那位女士在逝者殓服上提出了很多要求。许石林跟她说:“我理解你的感情,穿着是要讲究,但不能乱来,比如动物的皮毛不能穿,先人认为那样会在来世托生成动物。还有就是不穿缎,因为缎跟断谐音,不能穿,所以通常是穿棉。古人很伟大,他们讲究这些,其实是怕人们竞豪奢,因为活着的人对死者的心情,都是恨不得把什么东西都给死者。她说:‘哎呀这些我都不知道!’她的第二个要求是选定时辰火化。我就跟她说,这里不比北方农村,这么大个城市,天天都有这种事,要排队的,排到哪里就是一个人的命,你也要认。但是不要遗憾,你把骨灰拿回去,安葬的时候就可以择时了嘛。”

 

在许石林的努力下,一件可能很棘手的事情,得以顺利解决。回忆起这些往事,许石林觉得自己符合了儒者之行,“你看儒家不就是热衷于给别人办丧事嘛?因为人在这种时候的情感最薄弱、最敏感,也最真实、最善,愿意听你的话。孔子就抓住这个特点,在这方面做功夫。”

 

礼从宜

 

作为一年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城市生活的“农村人”,许石林如何去应对日常的各种礼节?“我只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说过年吧,你得知道它既不是狂欢,也不是休息,而是一种节制和反省。另外也需要你有足够的重视,比如进入腊月的时候你就可以开始准备了。我在腊八那天会做腊八粥,然后送给邻居。邻居刚开始时会很惊讶,说你们居然还做这个。”

 

许石林建议朋友在为长辈做礼仪时,不妨郑重一些,比如为老人拜寿,可以拍摄采访老人,记录其生平以表彰老人在家庭中的功德,“天下有许多英雄豪杰,他们是一颗颗闪亮的星辰。可是你不要忘了,世界也是由许多尘埃组成的,每一个尘埃都能折射出这个世界的本质,那让我们来赞美这些尘埃吧。”

 

至于长辈给孩子做礼仪,许石林则认为不宜隆厚,“长辈给孩子办婚礼,酒席不能太好,不然别人会耻笑你,觉得你是‘娃娃孝子’,就是说你给孩子当孝子,倒过来了。”

 

对于人们在饭局里走动敬酒这一风气,许石林颇费了一番思量。他为此与很多礼仪专家交流过,始终觉得在饭局里走动敬酒是不妥当的,“敬酒是为了表达敬意,不能‘迫人饮’。现在的酒风不含蓄,大家都以豪饮为贵,这其实是啸聚山林的匪气,仿佛谁越粗野谁越真诚豪爽似的。你走到人家跟前敬酒,人家就不得不喝,那你这不是迫人饮了吗?而且吃一顿饭,人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走动,这是不对的。”

 

然而走动敬酒是如今的饭局习惯,许石林为之奈何?“别人的我管不着,在我自己家里,我就不让大家走来走去地敬酒。”家门之外,他确实没有去管这件事,在他与朋友的一次聚餐中,人们频频走动敬酒,他全程不置一词。

 

由于经常谈论礼俗的事情,许石林既收获赞许,也被人视为迂腐。他不以为意,“我最近在想,‘迂’是褒义词,是说要有坚持,而‘腐’是贬义词,是指不懂变通。北京著名的景山学校有位老师是我朋友,经常问我礼仪的事,有一次他们学校组织祭孔活动,他做主礼,问我怎么穿衣服。我说你不是有长衫吗,就穿长衫。他说那学生呢?我说学生就穿校服。他说那不用穿汉服吗?我说不用,孔子都说‘不知儒服’嘛。礼从宜,不需要太死板,死板不知权变就是腐。”

 

在许石林的认知里,不存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我学到传统的东西,用来丰富现代、激活现代,至于把现代社会恢复成古代,我没有那想法。那是不可能的。我最喜欢人家叫我老古董,但遗憾的是我不是真的老古董,要是真的就好了,做一个真正的老古董,不是那么容易的。风俗潮流是流动的,但很少有倒流,风俗流变关乎世道人心,人心善,则风俗厚;人心薄,则风俗恶。我不乐观也不悲观,我不能左右他人,却可以自己努力坚持,通过自己的坚持,哪怕风俗礼仪会衰亡,也因为自己的努力争取晚一秒是一秒。”

 

 责任编辑:姚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