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订朱子全书(附外编)》出版暨前言

儒学学派自孔子开创之后,历经发展,至宋代达到了新的高峰,而朱子为其代表,被誉为中国文化“千年以来第一人”。诚如蔡尚思先生所说:“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朱子之学风靡东亚,影响及于欧美,正是朱子影响力历久不衰的明证。因此,朱子著述可称为中国文化珍贵的思想宝库。

黄灵庚 李圣华 主编《北山四先生全书》出版

《北山四先生全书》收录宋元时期金华地区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四位浙学代表人物的著述全集,由黄灵庚、李圣华主编,整理团队以浙江师范大学的中青年学者为主。

徐洪兴 著《儒学文化的历史演变研究》出版及前言

当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正形成一股全国热潮,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他们从不同视角深研中国传统文化,汲取精华,关照现实,展望未来,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系统地挖掘整理他们的研究成果,集中展示他们的学术观点,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纵深发展。

于建福 著《经典教化 道济天下》出版

为认真解答“四个讲清楚”的重大历史与现实课题,深入做好“两个结合”文章,全面加强儒学思想文化研究,及时有效地回顾、总结、前瞻,我们将孔子研究院部分特聘专家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访谈演讲文稿、著作摘录等予以汇总,结集为《尼山儒学文库》(首辑)。这些专家中,有山东省特聘儒学大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泰山···

张高评 著《左传导读》《左传之文学价值》《左传属辞与文章义法》出版

为了聚焦学界经学研究的学术动态和分享经学研习过程的参考书目,《经学研究》公众号近期开设了新的推送栏目——「新书信息」。本栏目主要介绍近年来经学相关文献的出版信息和内容概要,与诸位同道展开更加丰富的学术交流。每期介绍的书籍文献,源自近几年与经学相关的出版物,大体分为「学者新著」「学术辑刊」「新校古籍」等三类。

【刘海滨】回归工夫的经典——“新编儒林典要”序

文化的核心是经典,因为经典蕴含着文化的根本精神和核心内容。此当无疑义。但什么是根本,什么是核心,每个人的认识可能不同,因此,各个时代对经典的认识(也就是那个时代的主流认知)也可能不同,有时候还会差异很大。在此意义上说,学问确有古今之别。换言之,古今学问变异的原因不在于学科的分类或使用工具的变化,而来自对经典的···

邓洪波 主编 《中国书院文献丛刊(第三辑)(全一百册)》出版

书院是中国士人的文化组织,源出于唐代私人治学的书斋和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是士人在儒、佛、道融合的文化背景之下,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读书、教书、讲书、修书、著书、刻书等各种活动,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由唐而历五代、宋、元、明、清,经过近1300年的发展,书院得以遍布除今西藏之外的全国所有···

杨泽波 著《中国文化之根:先秦七子对中国文化的奠基》出版

受独特文化土壤的影响,中国文化有着鲜明的特殊性。先秦诸子就是在这片土壤上生长绽放的艳丽花蕾,其思想的展开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走向。要了解中国文化,必先了解先秦诸子。本书根据复旦大学深受欢迎的“先秦诸子”课程的录音整理而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孔子、墨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的思想。所述内容与学界通行理解多···

干春松 著《儒学的近代转型》出版

本书以政治与学术双向视角,集中梳理、论述西学东渐下,作为传统中国价值主体的儒学的困境和转型,探究新时代儒学的发展和未来。作者对近代以来儒学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康有为、章太炎、钱穆、张申府、冯友兰等)及其思想主张进行分析

黄慧芬 著《周礼郑氏学探赜》出版暨序言

本书旨在考明东汉经学巨擘郑玄校读《周礼》的相关议题,书中牵涉包括对于汉代《周礼》传经人物关系与谱系演变之考订,以及郑玄经注训诂、校雠历程等内涵之研讨,从而廓清《周礼》学史上著名的「伪古文」疑案,自可平议历来刘歆伪造「古文奇字」之臆说。

刘复生 著《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增订本)》出版

唐宋之际,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则是肇端于中唐而兴盛于北宋中期的儒学复兴运动。新儒学者鄙弃传统经生拘守注疏的习气,将眼光心思转向对儒经义理的探索,以用之于社会实践。新儒以复兴周孔之道、致君尧舜之业为旗帜,在各个领域掀起了复兴儒学的热潮,波属云委,终于走向兴盛的坦途。本书力图从不同侧面揭示这···

曹景年 著《圣·道·文:中国古代“经”观念研究》出版暨序言

《圣·道·文:中国古代“经”观念研究》主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经”观念的内涵及其历史流变。一直以来的经学研究主要围绕经书及其注解展开,而很少涉及“经”这一概念本身。该书跳出传统研究框架,从观念史的角度,将“经”作为古代的一种特有观念进行研究。作者认为,“经”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而又独具特色的一个观念,并长期支配着···

刘小枫 周春健 主编 《清人经解丛编》出版

如今我国处于数百年难逢的历史时期,修复我国已然破损的文明传统,乃当下的世纪性学术使命。清代学术的辉煌传世成就,显见于整理国故历代经典,此乃学界共识。21世纪中国学术能否有成、能否化解西方文明的挑战,不仅端赖当今学人掌握西方历代经典的进深,亦当基于对中国历代经典的重新认识。

朱承 著《治心与治世——王阳明哲学的政治向度》(增订版)出版暨后记、序言

《治心与治世——王阳明哲学的政治向度》原系朱承同志的博士论文。本书以政治哲学为视域,对王阳明的心学作了独特的考察。在心学的研究中,通常关注较多的是其心性之维,对心性之学所隐含的政治哲学内涵,则相对注意较少,朱承同志的这项研究,对于更具体地理解和把握王阳明的心学,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宋) 程大昌 著《禹贡论校证(附禹贡山川地理图)》出版

“《禹贡》图”与《禹贡》学、历史地理学密切相关,涉及河流疏导、水利兴修、边疆治理、民族分布、政治经济等众多问题,“《禹贡》图”研究不仅对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有着积极意义,对发掘经典所蕴含华夏民族的原始记忆、实现鉴古知今也有着现实意义。但由于相关问题学界关注少、研究难度大而鲜有相关研究成果,成为名副其实的“冷门”···

《以儒立国——新生代新儒家新看法》出版暨序

“中国重新生长”是一个显著的文明现象,“儒家复兴”则是当下中国最重要的思想文化事件,二者的同频共振以及对中国未来具有何种意义?本书围绕这个问题,针对中国当下重大现实问题及思想理论热点,介入公共事件和公共话题,由儒家代表性人物与意见领袖一一作答,集中展示了“儒家重新公共化”的最新思想成果。

李清章 著《礼与法的博弈:中国历史中的法律智慧》出版

本书以“礼与法的博弈:中国传统历史中的法律智慧研究”为研究对象,共分为三篇十四章,本书收集的法律故事都是和政治密切相关,都是和当时的政治背景密不可分的,通过对法律故事的注释和辨析,明白我国的历史不是所谓的没有法制传统,没有守法意识,而是有着自己的遵循,有着自己法律发展的流脉。

赵敬邦 著《唐君毅与香港》出版

《唐君毅与香港》讨论唐君毅与香港的重要关系,冀能一方面帮助读者更了解唐君毅其人,另一方面帮助读者更了解香港其地。本书分为三章,第一章讨论唐君毅在香港的文化运动;第二章介绍唐君毅在香港的足迹;第三章评论唐君毅留在香港的一批藏书,同时也收录了唐君毅留在香港新亚研究所的藏书照片,这些照片从未曝光,价值尤其珍贵。

李竞恒 著《岂有此理?——中国文化新读》出版暨鲍鹏山序

既反对百多年来激进派污名传统,又不落入“国学大师”之以讹传讹;既有历史训练,又有哲学视野;捍卫中国,却不敌视西方;拥抱传统,以达自由与治理。李竞恒博士此书,有扎实的学术功底与活泼的语言,态度平和中正,可谓雅俗共赏,左右咸宜。

黄铭 著《推何演董:董仲舒〈春秋〉学研究》出版暨序言

为了聚焦学界经学研究的学术动态和分享经学研习过程的参考书目,《经学研究》公众号近期开设了新的推送栏目——“新书资讯”。本栏目主要介绍近年来经学相关文献的出版信息和内容概要,与诸位同道展开更加丰富的学术交流。每期介绍的书籍文献,源自近几年与经学相关的出版物,大体分为“学者新著”“学术辑刊”“新校古籍”等三类。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