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烈楼宇烈,男,西历一九三四年生,浙江嵊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主要著作有:《宗教研究方法讲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中国的品格》(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中华书局,2016年)等。校释有:《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老子道德经》(中华书局,2008年)、《周易注校释》(中华书局,2012年)。 |
要有文化的主心骨和分辨力——答《读书周刊》记者问
受访者:楼宇烈
采访者:顾学文 陆瑶
来源:《解放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七月十一日丁卯
耶稣2016年8月13日
【摘要】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中国文化中没有一个外在的神或造物主,中国家庭、社会秩序的维护都是靠道德的自觉自律。
互联网时代,如何重拾传统文化瑰宝?国人如何更自信地面对世界与未来?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将携新著《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出席上海书展。该书围绕中国文化精神,与如何运用传统文化智慧提升中国软实力两大主题,以睿智哲思澄清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为复兴传统文化描绘出清晰的行动路线图。
楼宇烈,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国学研究教授、博导,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人本主义是中国土特产
《读书周刊》:国学热了有些年了,难免有些泥沙俱下,作为一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和虔诚守护者,您此时推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一书,似有深意,“根本”两字颇有分量。何谓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楼宇烈: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中国文化中没有一个外在的神或造物主,中国家庭、社会秩序的维护都是靠道德的自觉自律。
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项重要贡献。在很多人的观念中,现在的人本主义是西方的舶来品,而根本不知道它原来是中国文化的土特产。
中国自西周以来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而西方在公元一世纪以后确立的是以神为本的文化,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精神核心之一。直至欧洲启蒙运动时期,西方才高举起人本主义的旗帜,思想家们启发人不要做神的奴隶,要做人自己。启蒙运动的思想来源之一是古希腊罗马文化,而更重要的来源是十六世纪以后通过西方传教士从中国带回去的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他们以中国的人本思想去批判欧洲中世纪以来的神本文化,高扬人类理性的独立、自主,把中国看作是最理想的社会。
《读书周刊》:这样的根本精神是否决定了我们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式?
楼宇烈:我们有着以全面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处理各种事物之间关系的良好传统,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分离的思维方式。
但这样的传统日渐式微。现在绝对化、标准化的思维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一旦看到与自己相反的理论,就马上完全排斥,不能接受、不懂得相反相成的道理。
《读书周刊》:以上谈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
楼宇烈:中国文化另一个重要的传统是“以天为则”。中国人非常强调以天地为榜样,向天地万物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点就是建立在珍重自然的基础之上的。
道家讲“道法自然”也是这个意思,但“自然”不是如今很多人所理解的自然界的概念,而是指一切事物的自然而然、本然的状态。“道法自然”就是强调人应该尊重事物的本然状态。
很多人误以为传统文化缺乏个性,但其实中国文化是非常注重和尊重个性的。我们强调自然合理,就是尊重事物的本性,倒是西方的近代文化,强调的是科学合理。所谓科学合理就是强调普遍性、规范化。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楼宇烈著,中华书局。
世界化不是要跟别人一样
《读书周刊》:有些人担心,过于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
楼宇烈:这是一个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们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但其实这本不应成为问题,恰是因为我们割裂了自己的文化传统,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历史文化如果一直是延续的,那么无论什么样的经济环境都不会影响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读书周刊》:这个问题背后隐含的逻辑是,传统和现实是对立的。
楼宇烈:传统和现实根本不是对立的,现实就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联系起来。只有继承了传统文化,才能有本民族的特色。现代中国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传承,没有文化的主体意识,我们就会被其他国家的文化同化。
不管世界怎么变化,不同的国家还是要传播不同的文化传统。如果连这个基本的理念都没有,虽然世界化了,但中国文化就不存在了。
《读书周刊》:我们应该从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汲取养料,而不是割断、抛弃传统。
楼宇烈:不要以为世界化就是跟别人一样,如果跟别人一样,别人根本就看不起你,你永远都跟在别人的后面,因为那不是你原创的东西。只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才是原创的,越是传承民族的,就越有世界意义。现在很多人认为,只有抛弃了传统,才是原创。原创不是抛弃传统,而是继承优秀的传统去发展。抛弃了传统去跟西方接轨,没有了自己传统文化的烙印,还是什么原创呢?
大众对中国文化多有曲解
《读书周刊》:看来,我们对传统文化存在着诸多误读。
楼宇烈:最大的误读发生在这两个方面。
一是以片面否定整体。没有一个文化是完美的,有些人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弊病,就把整个文化否定掉。
拿礼教来讲,礼教里有没有问题?当然有,但是不是完全封建、“吃人”的?当然不是。礼教有其合理的成分,其根本是要让人们注意言行,遵守规则。最近发生的一些悲剧性新闻事件,不就是缺乏规则意识造成的吗?
一个是用西方理论模式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现在很多人的思维被标准化和规范化所局限了,而忽略了对个体的关注和思考。这种误读比较难纠正,需要我们从根本上回归传统。
《读书周刊》:就是以偏概全和完全西化。
楼宇烈:对。
另外,由于现在有能力通读原始文本的人极为有限,以致大众对中国文化多有曲解。
比如“学而优则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此多有批判,认为这是功利的,读书怎么能就是为了做官呢。实际上,这只是半句话,前面还有“仕而优则学”。更要紧的是,这里的“优”不是指优秀,而是有余力、有余暇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把官做好了,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习,使自己更趋完善;学好了,如果还有余力,可以去做官,以便更好地推行仁道。
子夏说这话,是要劝诫我们,学无止境,不管什么身份、什么时候,都不要停止学习。
类似这样的曲解还有很多。
《读书周刊》:重重误读,让我们对自己本国的文化竟有了认识的鸿沟。
楼宇烈:近百年来,我们在引入西方科技时,未能摆正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致我们对历史、甚至对身边的地理环境都产生了陌生感。
我曾在上世纪末写过一篇文章《对于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建构的思考》,我在文中提到,二十世纪我们的文化明显存在两大不平衡。一是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比例失衡,西方文化所占比例远高于传统文化,体现在教育、社会等多方面。二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比例失衡,人们总觉得科技发展是实实在在的,人文则可有可无。
我期待这样的不平衡可以慢慢被纠正:中国传统文化的比例与西方文化的比例至少要相等,而人文科学应该比自然科学所占的比例还要多些。因为,科技越是高度发展,就越离不开人文的指导,如果没有人文来指明科技发展的方向,科技就有可能走上邪路,甚至最后局面失控。
现在的人们不就已经被机器控制住了?手机、电脑、网络,我们依赖机器提供的数据来决定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要做慢功夫、深功夫
《读书周刊》:我们应该从何入手,来缩短和弥合这条鸿沟?
楼宇烈:不求轰轰烈烈的表面文章,但求扎扎实实的硬功夫。
就目前来说,我们似乎在发扬传统文化方面做了很多事,但依然很难让人们真正了解中国文化对人类究竟作了怎样的贡献,对今天的世界有何裨益,对人类的未来发展有何帮助。
我们要更热情、大胆地去拥抱自己的传统文化,建立起一种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所谓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就是要对传统抱有理解、认同和尊重,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信心,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与其他文化平等地比较与交流,才能清楚、理性地看到自己文化的不足和其他文化的长处。文化自觉就是要把我们的文化根植到传统中去。
总之,我们要做慢功夫、深功夫,而不是快功夫、表面功夫。
《读书周刊》:文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国家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不仅将文化自信列为“四个自信”之一,更进一步指出,文化自信是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基础,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楼宇烈:这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
我们不能对外来文化不加选择、没有原则地全盘接受。全世界没有像中国这样的,连自己生产的产品,做广告时都要启用外国艺人、外国模特。很多商品、店铺、居住小区还流行起洋名。生活中的这种文化不自信,都会对我们的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正如知名文化人郑若麟近期在团中央官方微信推出的青年网络公开课上讲的,我们要“筑起反精神殖民的新长城”。
我们不是在倡导排外,而只是希望人们有文化主心骨,有文化分辨力。
责任编辑:姚远
【下一篇】【余东海】汉惠帝娶外甥女和同姓不婚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