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延国作者简介:张延国,网名承冯志,男,西历1980年1月出生,西历2004年毕业于河北理工大学,目前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工作。钟情于公羊学,撰有《公羊学入门心得》一书。交流邮箱:43729596@qq.com。 |
“公羊学”入门心得(三)——“公羊学”在两汉的传承
作者:承冯志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十月廿九日庚申
耶稣2015年12月10日
在胡毋子都向公羊寿学习《春秋经》的时候,虽然《春秋经》的实体竹简已经恢复了,但是《春秋经》的解释依然是口说的形式,因此公羊学在这个时候依然是在一个较小的圈子内流传。可等到公羊寿和胡毋子都把《春秋经》的解释以“传”的名称写出来的时候,《公羊传》也就迅速流传开来。
公羊家族的《公羊传》在外传过程中被许多儒生所重视,但是因为个人的资质不同,领悟也有深浅。在这些主要依靠《公羊传》的实体竹简理解《春秋经》的儒生当中,最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就是汉代大儒董仲舒。
胡毋子都和董仲舒后来都成为汉景帝的博士,并将自己对《公羊传》理解传授给各自弟子。胡毋子都的弟子当中有一个叫公孙弘的,因为通儒家经典,居然从一个平民一步步的升到了汉朝三公的头把交椅,这个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总理,这对当时汉朝的儒生影响非常大。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说:
“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是啊!现在想想,一个在海边放猪的人,就因为非常孝顺父母,另外经书也学的好,居然被地方官员推荐到国家去做官。在做官的时候又因为对《春秋经》比较熟习,对天下的形势分析好,居然得到了皇帝的重视,并一步步的当上了汉朝的第18任国家总理,这个事情也太不可思议了。
董仲舒也是如此,因为贤良对策写的好,董仲舒就以一个博士的身份被派到汉武帝哥哥的诸侯国里当国相。后来董仲舒晚年因病回到了汉朝的首都西安授徒讲学,在讲学过程中还担负着汉武帝的顾问。《汉书》记载说:
“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
而董仲舒的子孙、弟子及再传弟子都因为熟习《春秋公羊传》而当上了大官。公羊学在西汉的传承见下图:
公羊学在眭孟之后就分为两支,即严氏春秋和颜氏春秋,在东汉严氏春秋和颜氏春秋均立为博士,但是在实际的流传中严氏春秋更为广泛,严氏春秋的传承谱系见下表。
两汉的公羊家很多都是身居高位,在《汉书》及《后汉书》中记载的学习公羊学的人的情况见下表:
两汉公羊家官职表 |
|||
序号 |
姓名 |
最高官职 |
备注 |
1 |
胡毋子都 |
博士 |
|
2 |
董仲舒 |
江都国相、胶西国相 |
|
3 |
公孙弘 |
三公 |
|
4 |
褚大 |
梁国国相 |
|
5 |
吕步舒 |
丞相长史 |
|
6 |
嬴公 |
谏大夫 |
|
7 |
眭孟 |
符节令 |
因劝说汉昭帝禅位而被杀,弟子百余人 |
8 |
孟卿 |
|
|
9 |
严彭祖 |
宣帝博士,后为太子太傅 |
严氏春秋创立者, |
10 |
颜安乐 |
齐郡太守丞 |
颜氏春秋创立者 |
11 |
王中 |
元帝少府 |
|
12 |
公孙文 |
荆州刺史 |
|
13 |
东门云 |
东平太傅 |
徒众尤盛 |
14 |
泠丰 |
淄川太守 |
|
15 |
任公 |
少府 |
|
16 |
贡禹 |
御史大夫 |
|
17 |
疏广 |
太子太傅 |
|
16 |
管路 |
御史中丞 |
|
17 |
冥都 |
丞相史 |
|
18 |
孙宝 |
大司农 |
|
19 |
马宫 |
大司徒 |
|
20 |
左咸 |
郡守九卿 |
徒众尤盛 |
21 |
丁恭 |
中祭酒、骑都尉 |
教授常数百人 |
22 |
周泽 |
太常 |
|
23 |
钟兴 |
左中郎将 |
皇太子老师 |
24 |
甄宇 |
太子少傅 |
教授常数百人,其子甄普,其孙甄承都因学习春秋而有世名。 |
25 |
楼望 |
大司农、太常 |
学生九千余人,死后来会葬得学生数千人。 |
26 |
承宫 |
左中郎将 |
|
27 |
樊鯈 |
长水校尉 |
|
28 |
李修 |
三公 |
|
29 |
夏勤 |
三公 |
|
30 |
程曾 |
海西令 |
|
31 |
张玄 |
县丞 |
|
32 |
李育 |
尚书令、侍中 |
参加白虎观会议 |
33 |
张霸 |
会稽太守 |
|
34 |
何邵公 |
谏议大夫 |
|
通过上面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到公羊学在汉朝的盛况。在班固写的《汉书》中为公孙弘、董仲舒、眭孟、贡禹、疏广、孙宝、马宫等7人立传,这可见在西汉公羊学有多兴盛。而在东汉,学习公羊学更是举国风气,就是一些被后代儒生认定属于古文经学的传承人,严氏春秋或颜氏春秋也是基本的学习科目,比方说古文大家“郑兴、郑玄”。
也正是基于此,蒋庆先生在《公羊学引论》的序文中说:“公羊一学,创自尼山,源出麟经,为孔门圣学。春秋以降,七百年间,大儒讲习,群师共奉,至汉乃为显学。汉革秦弊 , 独尊儒术,礼法大备,文制灿然,全赖斯学。”这并不是吹嘘公羊学,而是历史事实。
在这里也就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汉朝有那么多学公羊学的人能得到官位,或者说当一个人拥有很高的官位之后,为什么还要继续学习公羊学、并传授公羊学,并且许多人还以学习公羊学传承公羊学为骄傲?
为什么古代高官发奋研究的东西,今天我们却一点也提不起兴趣,并且认为这些东西是迷信,非常不合理、甚至异常荒谬?
难道说我们的智慧已经远远的超过古人了?
为什么公羊学能够在汉朝成为一种显学?
为什么学习公羊学的董仲舒、公孙弘能在汉朝脱颖而出?
公羊学和其他学派相比有那些优点?这些优点今天都过时了吗?
这就是今天想了解公羊学、学习公羊学的人所需要思考的。
在《公羊学引论》一书中蒋庆先生还说:“公羊学的历史批判中涵藏着深刻的政治智慧与历史智慧,我们只有降心虚怀才能悟入,任何现代人的傲慢都是理解公羊学的大障。”那么什么是现代人的傲慢?如何才能放下现代人的傲慢,降心虚怀的体悟公羊学的伟大智慧呢?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