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朵生】“中国社会主义”或“儒家社会主义”是可能的 ——在弘道书院甲午新年茶话会上的发言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15-01-19 15:25:28
标签:
慕朵生

作者简介:慕朵生,男,独立学者,曾创办中国儒教网暨儒教复兴论坛并任总编。

 

 

“中国社会主义”或“儒家社会主义”是可能的

——在弘道书院甲午新年茶话会上的发言

作者:慕朵生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时间:甲午年九月廿九

   西历2015年1月19日

 

 

 

此前一些会议上,我太儒者,礼让过多,到最后往往没了发言的机会。这次,我趁高全喜老师有关“毛儒”的刺激性话题,也赶紧简单说几句。

 

我首先要向秋风兄及弘道书院其他各位同仁,表示由衷的敬意,因为弘道书院成立一年半来,弘道广学事业风生水起。前几天我翻阅《程氏遗书》,看到小程子说的一句话:“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我想这句话送给弘道书院,最合适不过了。

 

西历2015年新年到来的时候,秋风兄代表弘道书院写了个献词,我也代表 和中国儒教网写了个献词。我们不约而同提到,当下官方调整了文化政策,流露出回归传统文化的意向,为儒学复兴并进入社会政治打开了缺口和空间。但是,我认为,仅仅凭借这点,还很不够,还不是很乐观。

 

记得10年前,甘阳在清华大学演讲,提出“新通三统”,说中国未来道路,会将毛、邓、孔的传统,即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由主义)、中华文化的传统,三者融合在一起。当时我还问了他一个问题,三者究竟以谁为主?甘阳左顾而言他。我当时的判断是,今后中国或许会按毛、邓、孔的顺序,“三统”依次递进发展。

 

10年后,至少在今天,我认为我错了,甘阳部分是对的。至少,一个大家可以感受到的是,现在政治上走的是毛的路,经济上走的是邓的路,文化上走的则是回到孔夫子的路。

 

然而,政治上转左,经济上向右,文化上靠中,三者没有内在的、紧密的、彼此打通的关联。这是一个“三不像”,连“杂交”都算不上。它到底能走多远,还有待观察。总体上说,我不是太看好。因为,它没有解决政治合法性的基本问题。政治上的左中右也好,价值上的中西马也好,仍是纠缠不清,没有主次,仍然不是儒家中国的道路。

 

刚才高全喜老师提到,百余年来儒学几次“死无葬身之地”,证明儒家在政治制度方面是失败的,是铁板钉钉的。他还提到,儒家“死无葬身之地”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自毛,所以认为“毛”和“儒”杂交是个根奇怪的东西,主张儒学应该向自由主义靠拢,这才是儒家的中庸中道,因为自由主义的东西是普世的。比如,很多人都把自己的子女送到欧美去读书,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首先我声明,我不是“毛儒”。但是,我也不太赞同高老师提到的一些观点及其论述。比如,百余年来儒学的确几次“死无葬身之地”,但是这并不证明儒家的政治制度就是失败的、不合理的。我们常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中国和儒学就是个秀才,西方及其文化就是兵匪,就是个强盗。秀才被兵匪和强盗打败了,不等于儒学的价值理念及其政治制度就是失败的。更何况,满清的一些政治制度,还有很多明显是非儒家甚至是反儒家的呢?

 

“毛”的确毁灭了儒家文化,现在儒学虽然有了些活气,但总体上看,无论是在社会政治生活方面,还是在教育文化学术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所以,很多人把子女送到欧美去读书,与其说是证明了自由主义的普世性和可欲性,毋宁说是暴露了中国现存的一些问题,但过错绝对不在儒家。进而言之,中国之问题,不是儒家之问题,而是没有儒家、不用儒家之问题。

 

从现实性来看,中国目前无论是在社会政治上,还是思想价值上,存在着左中右、中西马三大流派,这是个不争的事实。那么,面对这一事实,儒家仅仅向自由主义靠拢,这也不是中庸中道,而是偏执极端了。儒家真正的中庸中道,应该是“执两用中、平衡左右”。

 

特别是,既然是讲中庸中道,为什么一定是儒家向自由主义靠拢,而不是自由主义向儒家靠拢呢?如果儒家倒向自由主义,那还有儒家,还有中庸中道吗?事实上,百余年来,儒家很少反对自由主义,相反,倒是自由主义一直激烈批判颠覆儒家文化,至今仍是如此。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儒家向自由主义靠拢,而是自由主义应该向儒家靠拢。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如果对西方只是鹦鹉学舌、邯郸学步,而不能扎根传统、立足儒家,是不会是有生命力的。

 

同样,社会主义或左派,面对的问题与自由主义或右派,大体上是相同的。即,它也必须向儒家靠拢,而不是相反。当然,儒家亦有责任推动社会主义或左派,努力向儒学靠拢,剔除其现有政治合法性的霸道成分,实现其政治合法性的中国化、儒家化、王道化,亦即实现其政治合法性的“软着陆”。我认为,这种“软着路”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在这方面,坦率地说,儒家比自由主义具有天然的优势。记得前段时间,秋风兄曾偶然简单地提到,可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转化为“中国社会主义”。至于什么是“中国社会主义”,他没有展开。

 

根据我个人的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立足在马恩列斯谱系之下的社会主义,只不过是有了那么一点点中国的特色而已。而“中国社会主义”是指立足在中华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其主要思想价值资源,都来自中国传统,来自儒家文化。

 

这段时间,我在看康有为、陈焕章的书。我发现,早在马恩列斯的社会主义学说传入中国、形成影响之前,1890-1920年之间,康、陈等人就多次使用“社会主义”的概念,认为儒家的大同思想、平均学说、人格平等,等等,就是“社会主义”的。或者说,“社会主义”就应该是儒家提出的大同思想、平均学说、人格平等,等等。

 

显然,康、陈提到的“社会主义”,尤其是陈在《孔门理财学》屡次提到的“社会主义”,是来自西方的所谓“空想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尤其是“民主社会主义”。而这样的“社会主义”,对儒家而言,在接受上没有很大的问题,因为儒家本身在这方面就有很多的思想价值资源。事实上,孙中山把自己民生主义的学说,说是“社会主义”的,又说是儒家的,也是从这个角度着眼的。

 

因此,借助儒家的资源和传统,通过民主社会主义,探讨“中国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实现中国政治合法性的软着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而且,因为民主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具有很多的家族相似性,所以“中国社会主义”不是排斥自由主义的,而是吸收和容纳自由主义的。当然,它必须以儒家思想资源和制度架构为主。我认为,这样的“中国社会主义”,就是“儒家社会主义;这样的中国,就是“儒家中国”。

 

最后,我想说的一点是,今天在座诸君多为儒门中人。大家都知道,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北京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学会、儒学会、孔子学会或者孔子研究会,这与北京作为首都的地位,与贯彻习大大关于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是极其不相符的。因此,我建议诸君认真考虑下,是不是我们应该发起成立一个“北京儒学会”?

 

(西历2015年1月17日 根据录音补充整理)


责任编辑:姚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