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许石林作者简介:许石林,男,陕西蒲城人,中山大学毕业,现居深圳。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曾获首届中国鲁迅杂文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主要作品:《损品新三国》《尚食志》《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风明月旧襟怀》《故乡是带刺的花》《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编丛书《近代学术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民族风俗卷》《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艺术家文献》《深圳杂文丛书·第一辑》。 |
传统文化界算啥?经济学家中的骗子才多哩!
作者:许石林
来源:作者授权
发表
时间:西元2025年10月15日
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跟往年一样,不才照样是没有兴趣观察究竟的。
不过凡事当往好处想,大概想象此类经济学家,于人类经济、民生福祉多少有裨益吧?
数十年来,所见所闻经济学家摇唇鼓舌者也不少。总的印象是,他们趾高气昂的自负,大于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洞见,不惟无益于社会经济民生,甚至有害。
他们所热衷者,于政商之间奔竞,觥筹交错,倡优畜之,为其代言,说其不便说的话,成为分利者。
何曾见识过经济学家真正将生民福祉挂在心上并为之廷诤堂谏?在他们身上,你何曾见识过作为读书人的血性肝胆?
有意思的是,他们以学者自居,却学无所长,媒体专栏,费词滔滔,却无片言可采,无一文可传,不唯游谈无根,更甚者,持歪理邪说颠倒社会价值,惑乱世道人心。
稍微留意一下那些明星经济学家,即可知其最擅长矫诬共识、枉逞己谬,在某个节点上哗众取宠。
如果一时没有焦点热点让其喷吐刷存感,则通常会做常规性颠覆,将不是问题的社会共识拎出来在他们的口水中上下沉浸,比如某著名经济学家紧皱眉头貌似愤切地说:不要劝年劝人结婚生育!
结婚生育是根本不用讨论的问题,他们偏偏擅长将这种不是问题的问题拎出来当问题。如此鼓吹侥幸、沮蔽本分,谄媚愚昧以取宠、迎合非分以邀誉。
他们罔顾学术为天下公器,发言为文有意回避经济学界的优异人士。唯恐言及贤者之名、述贤者之学说,自己会缩小或消失在贤人的光芒里。
他们口口声声要逻辑,却在言及本行业贤者的学说时,纷纷本能地发挥起更擅长的辩证术。
他们中有的颇谙晦养之术,苦心经营自身形象,平居无事,屡屡于安全范围内,发慷慨激切之言,迎合民意,其名为民生计、为公义计,如此博得盛名,而在某些富豪陷入舆论困境时,不惜以独见违众,如单骑救主之勇,为其扭转舆情。其背后交易,则非外人所能知其详。
网上盛传某著名经济学家一段话:“传统文化行业骗子云集,尤其是武术界、中医药界、国学界、书法国画界。为什么骗子不会云集在计算机、电子科技领域呢?那是因为这些行业需要真本事,而传统的这些文化行业门槛低,不需要什么文化知识,只要敢忽悠就可以了。”
骗子真的只集中在传统文化领域吗?从事传统文化名义的领域,的确骗子不少,但若论骗子最多的领域,则非经济学界莫属!
传统文化界的骗子,连不懂传统文化的人都能凭常识轻易识破其骗术,他们的骗危害还大吗?而经济学界的骗子,不仅不易被识破,而且其本身纠缠于各种势力利益之中,即便识破其奸,也难以戳穿,故其危害之大,不可估量。
经济学家舌头在各种领域浅浅蘸一下,转身到处煽惑贩卖。得意则骄狂欺人,以大言掩饰浮游之词,惑世诬民;一旦受沮,辄于安全范围内抱怨抱怨现实政治、讥刺讥刺社会,如此在庸众中博取风骨之虚名伪誉。这不就是典型的“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吗?
最坏的是,他们动不动踩踏诋毁侮辱他们根本不懂的孔孟儒家。如某满口浓重口音的经济学家,录视频一本正经地说:新加坡的李光耀先生说,新加坡的成功,靠的是英国人留下的法治,而不是什么儒家文化。
视频短短、言之凿凿、铁齿铮铮。
他的话让许多浅躁之人闻之醍醐灌顶,传播广远、危害极大。
事实是,两国国事活动中(未知是否是1994年10月,在国际儒学联合会成立大会上),中国送李光耀先生一方巨大端砚,上面刻整部《论语》,李先生见之,说:《论语》!我知道,半部论语治天下嘛!新加坡太小了,用不了半部,几句就足够了。
继而言:早期来南洋华人皆闽粤贫民,非士宦诗礼之家,以辛苦耐劳加上法治,创下业绩。
李先生的谦词,被妄人枉解为轻蔑儒家。而该经济学家道听途说,闻恶则喜,如获至宝地急忙录视频以博取愚庸之伪誉。
1994年10月,在国际儒学联合会成立大会上,李光耀先生当选为名誉理事长并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说:“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特别是1959年到1969年那段艰辛的日子,使我深深的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的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的熏陶,我们是无法克服那些困难和挫折的。”
他说:“新加坡的华人,多数是移民的后代。这些移民大都很贫穷,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他们不像那些学者和知识分子,因为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而抗拒儒家思想。因此虽然多数人都没有受过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也就是说,没有所谓的高文化,可是,大家在日常生活里,却实行儒家的道德教义,他们所具有的,是从父母和亲人那里学来的、水平比较低的文化或民间风俗。这些风俗都包含在从儒家、道家和佛家的谚语和俗语中。”
在李光耀的回忆录中,多处流露出其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和尊重。如他认为日韩台新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发达社会,其中有儒家文化很大功劳。
李光耀甚至注意到80年代之后,年轻人的价值观不再传统,遂决定在学校教导儒家道德课程,以加强家庭的影响力,防止新加坡社会过度西化。后因其他宗教借此机会要求享有儒家文化同样的传播力度,最终迫使不得不取消,但李光耀对儒家文化的重视你,与此可见。
这些都是有有据可查的事实,著名经济学家若稍微有一丁点儿治学的严谨,都不至于将道听途说的浮词游言,一本正经地传播惑人。
其实,不用事实,以常情常理分析,其谬有二:
一、李光耀先生作为一国执政,绝不会说那种话,词气风度皆不得体。
二、作为国礼,必事先沟通交流过,李先生必早知道。若非事先沟通交流过,不合外交礼仪程序不说,试想万一打开,上面刻满《金瓶梅》,怎么办?可见心术不正者,为诋毁侮辱孔孟儒家,连常识都不顾。这就是经济学家,岂是一个骗字可概括得了!
经济学家祸国久矣!
本来研究社会经济,诸科皆有才士,足够为国定计,偏偏生出经济学家这么个各种边角料凑起来的不伦不类,敷以学科之名,以专务经济为旗帜,占据重要议事席位,心怀不公之志,兜售奸私,以致误导政策。
其为天下谋算财货,均输粮谷,无范蠡之志、乏计然之策、少桑弘羊之才,专务疾走于各领域,竞奔点划,指手画脚,大放厥词,言不及义。
某曾思忖:若整理数十年经济学家荒谬言语,未知有多骇人。
2025年10月15日
【上一篇】【儒家邮报】第421期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