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私塾联谊会袁彦老师访谈感想
来源:“石庵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四月廿三日甲午
耶稣2024年5月30日
前言
5月12日-5月15日,全球私塾联谊会袁彦老师来到石庵书院考察指导。我们有幸在这几天向袁老师请教,并一起同游朱子故里五夫古镇。
从书院教育到国际视野,从诗意生活到圣贤人格,这些天我们无一不谈。在这个过程中,给了我们很多启发。现将同学们的思考与收获,摘录于下,与大家分享,作为这段时光的留念,也向袁老师表达我们感谢。
行义
2024.5.28
书院师生与袁老师在石庵书院合影
子隽总结
袁老师来书院参访,与袁老师的相处中,也引发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由于之前没怎么接触过传统文化,有时会进入一些误区。传统文化主修自己的内心,需要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天地之气,西方文化讲究个人主义,与传统文化有不少的差异。跟随着诸多前辈们入了传统文化的圈子,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知道了它的好,但是自己内心还是会产生一些疑问,有了传统文化是不是就不需要了解西方的文化?怎样做才算是正确的了解西方文化?自己要怎样把东西文化结合呢?
了解到他的三个孩子从小就送进了私塾念书。大女儿19岁即正式参加工作;二女儿仅用一年时间,即考取海外多所大学名校。在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根基后,才更合适去国外上大学。
袁老师认为如果有机会的话,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拓宽自己的视野,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我们仍旧需要了解西方文化,它们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传统文化可以帮助自己很好的把心“安”下来,到了国外能更“安心”地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并择其善者而从之。
听完袁老师的讲述,自己心中也产生了共鸣,传统文化增强了我们的学习力,有了传统文化的根基后更能将中西文化做深度的沟通和结合。
在五夫镇,偶遇范增平老先生(范增平:中国茶文化泰斗级人物,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理事。)
自己现在明显感觉到,自己的专注力和能力都因学习传统文化而得到提升,学习不应该是链条一样捆绑自己,而更应该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助推器,让我们做好自己,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多彩,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帮助更多人。之前在体制校让我学习下去的动力就是考大学,找好工作,而不会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对峙自己的心性身上。
交谈时,曾问袁老师:“现在有些人会认为传统文化是反人性的,对此您如何看待?”袁老师让我们自己去体会感悟,在不断的历练中感受传统文化对于自己的改变和影响。传统文化是需要慢慢沉淀的,这也是体悟的一个过程,或许在将来我能够感受到自己因传统文化而不同。
书院师生在兴贤书院与袁老师合影
自己对伊朗的最初印象就是战争、贫穷、经济落后。没想到的是袁老师去伊朗了解到当地虽然经济比较落后,但是教育却做得很好,同时经常会给孩子们社会实践的内容。大部分居民还是在大家族中生活,不像现在城市中的小家制,所以他们也更知道如何去照顾比自己年龄小的弟弟妹妹,怎样尊敬比自己年长的哥哥姐姐。
袁老师与师母在南北望书店阅读《南北望宣言》
这次袁老师特意强调了混龄制生活的重要性,书院的同学们都是不同年龄段,大家每天朝夕相处,学着怎样去照顾比自己年龄小的同学,如何与年长的同学相处……这些都是学问。
自己未来工作遇到的同事也不一定与自己年龄相仿,甚至初来乍到所遇到的都是自己的前辈。现在大家的生活,已经不是以家族的形式了,由于时代原因很多同龄人都是独生子女,没有亲兄弟姐妹,可以照顾得好自己,但不一定能照顾好别人。这也是从小要培养的技能。人是群居动物,学会与人相处是生活之道。
袁彦老师初到石庵书院,在诗墙下
与袁老师一起去五夫,路上袁老师看到景色都会问起我们有没有想到哪些诗句,诗与生活是并存的,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体会诗的意境。印象比较深的是在五夫的一座桥上,看着小溪流、两旁的房屋、岸边开的小花……内心构思诗句的时候,自己也在慢慢体悟诗句里的意境,让心逐渐“安”下来……
我们也一起与两位台湾的老师交流,交流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我们值得去思考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现在的人特别强调个人主义,为什么人们如此强调个人自由等等,有时袁老师也会提醒我们这些都是可以去慢慢深入挖掘的问题,让我们对自己,对这个社会有更多的思考和感悟,将这些想清楚了之后进入社会也就不容易被带偏。
从袁老师的分享中让我对人生也有了感悟——人生可以有很多路可以选择,但是哪条是适合自己的路,是我需要去寻找的……
在五夫古镇
念之总结
和袁老师几天的相处与沟通,我从长辈的身上听到了一些从前没有想过没有接触过的事情,也能感受到袁老师作为这条路上先行者对我们的关心。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老师跟我们聊到关于私塾、书院的教育,混龄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自己是独生子女,现在身边的同学也大多如此,在较小的家庭里面长大,要考虑和面对的事情并不多。而在学校里面又都是自己的同龄人,可以“挑选”与自己性格、爱好相符的同学,不需要去理解、接受不同的人,不需要去感受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性格,可以说是一个交友舒适圈。
在学校里的时候意识不到这种社交的局限性,直到去了南山学堂之后,同学减少,再加上混龄与集体生活,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遇到了一些苦恼之处,甚至觉得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奇怪的人。过了很久之后才意识到,世界本来就是丰富的,动植物都有不同的物种,那么人也会各自的性格,于是在磨合中不断调整自己,而不只是站在自己的视角,认为别人不对。
与袁老师在朱子手植香樟前合影
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见识到更多人和事,才知道或许以后走上社会面对的人际会更复杂多样,如果像之前那样只挑自己认同的人相处,那未来会很难立身。这些感受曾经就有,这次再听到袁老师提起,并且点出“混龄教育”的重要性,就再次想起在自己身上发生过的事情,走过的心路历程,让我发现这一点真的很重要。能不断地理解与包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扩宽自己的心量,是一种成长。
在第二次的聊天中,听袁老师讲了自己在国外的见闻,拓宽了我的视野,带我云游了一番。虽然我去过的地方很少,也不曾出国,但心里一直都很想出去走走,也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吧。
从袁老师的分享中感受到各个国家不同的风土人情,和当地年轻人的沟通等等,都让我心向往之,以后或许会有一次这样的旅行。我设想中旅行不能只是走马观花,而是有更深刻的意义,能深入了解每个地方的文化、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在知道了更多的人生活方式后,才会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哪一种。
夜晚,书院同学与袁老师交流
在五夫的一天是很愉悦的,那本就是一座有文化底蕴的古镇。
袁老师讲到,诗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调剂,能够为生活增添光彩。确实,这点对我来说特别重要。我是一个不太会玩,也不太会调节的人,生活比较单一。之前有几个月的时间,要求自己每天写一首诗,虽然写不出诗想到半夜的时候,并不那么诗情画意。但后来回头看,会发现在有诗的日子里,让我对生活更加敏锐,对环境的观察和自己情感的捕捉更准确,或许这就是不断有意识地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已经有很久没有写诗了,以前背过的那些诗词也大部分想不起来了,这一次的经历非常难得,写到这里,让我想再去读读那些诗词,把诗装进自己的生活里,让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很感谢袁老师在两天时间里给我带来许多思考和新的认知,希望下次再见袁老师自己有所进步,能请教更多的问题。
在五夫镇,与来自台湾的曹老师交流
行义总结
袁老师刚刚离开,虽然只待了短短三天,但留给我的启发却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消化。
第一天晚上,交流关于学习的种种心得与体会。对于我而言,印象最深的是袁老师对于私塾文化与体制学校的对比思考。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习传统文化五年,对于自己所经历过的教育理应有一份足够的认知,也是了解自己过往的过程。在传统模式下书院师生十人左右,对比在学校的几十人而言却拥有着更加丰富的“生态整体”,之前自己也曾经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却不曾想的如此深入,在这个方面袁会长给了自己不小的启发。
在五夫镇偶遇范增平老先生
在五夫镇偶遇了来自台湾的范老先生,他在茶艺方面很有研究,中国茶艺方面的泰斗人物。这些老一辈知识分子一向都是我们非常想要接触学习的对象。在这个老人身上自己看到的是上个世纪公共知识分子的家国与抱负,在时代交接之处,如何安身立命,理解融入时代,在这背后能看到他们的妥协与坚持。
范老先生自己说,在很多当代的年轻人只会觉得这样的思想古板,但是在我的心中这种古板背后就包含着传统士人的精神。
离开前一天的晚上和袁老师聊到了未来我们这类私塾学子的一些方向与前景。或许我们未来在专业方面短时间不如从大学就开始接触这些专业的学生,但是一个企业一个社会都需要能够管理的人才,不仅仅是统筹事务的人,更是能够聚拢人心的人。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们或许能够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更明确的底线,更好的人品,通过这些,自然也就能够君子不器,这份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在工作时能够成为我们的优势,也能成为我们一生的资粮。
与袁老师分别前一天的晚上,举杯
瀚豪总结
这一次袁老师来访,因为我交流的时间较短,所以对比大家,我的收获更有限。
因为最近状态并不是很好,处于低谷期,同时又希望能够自我调整,所以就问了袁老师该如何调整。袁老师引用了《易经》中的八卦、两极等来解释,每个人都会有状态的起伏,所以不需要刻意调整,什么时候把事情想通了,低谷期也就过了。
袁彦老师在考亭书院牌坊下
袁老师还强调混龄制的重要性,这点我也挺有感触。因为时代原因,我们不在大家族的环境中生活,所以也就不懂得如何更好的扮演家庭中的角色,现在在书院,与不同年龄段的同学生活在一起,就会遇到这种困扰。所以从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很重要,在现在的生活中就可以开始学习如何去做更好的哥哥。
袁老师还讲到我们可以提前到社会中去磨练。比如放假的时候打临时工,送送外卖,去体验体验现在打工人的心境,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运用自己的所学,在学习以外体验生活的艰辛。
与袁老师的交流时间有限
大家的收获各不相同
但心中的都有着几分意犹未尽
也都期待着下一次与袁老师的再次会见
再次感谢袁老师为我们答疑解惑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顾迁】杨复《祭礼》与“通礼”学术传统
【下一篇】朱子门人黄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