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一个被中国人淡忘的传统节日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22-04-03 19:52:22
标签:寒食

寒食:一个被中国人淡忘的传统节日

来源:“至圣礼乐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三月初二日乙酉

          耶稣2022年4月2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将至,大家都怎么安排自己的三天小长假呢?尽管各地风俗不同,但是踏青郊游、扫墓祭祖是基本的主题,其实还有一个与清明节日期相近,主题相似的节日,那就是寒食节。

 

现在提起这个名字,可能有一些陌生,但是我们所熟悉的清明节习俗有很多是从寒食节转变融合而来,所以虽然我们嘴上不提,但是其实一直都在过这个节日哦,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寒食节吧。

 

01寒食节简介

 

 

 

寒食节,顾名思义,这一天只吃冷食。这样的习俗最早是源于远古时期的禁火旧习。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古人在这个季节就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

 

还有一种传说,晋文公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他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时,随臣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来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晋文公喝了。十九年之后,重耳即位之后重赏了当初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讨赏之人。因此他只好收拾行装,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了之后羞愧不已,亲自带着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早已离家去了绵山。那里山高路远,有人献计火烧山,逼出介子推,但是介子推却不幸死于大火之中。晋文公见状,痛哭不止。装殓时发现血书,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不得生火做饭,百姓为了纪念介子推,也将这一天吃得枣子糕称为“子推”,还将介子推的故事编为戏剧《焚棉山》。

 

02寒食节习俗

 

禁火

 

寒食三天不得生火做饭,只可以吃冷食。在东汉到南北朝,因为害怕食用冷食导致疾病,国家数次禁止这一习俗,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民间屡禁屡兴,直到唐代才获得皇家认可。

 

 

 

插柳

 

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人们还有将柳枝佩戴在身上,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踏青

 

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