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儒学与中华家文化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22-01-28 15:31:15
标签:中华家文化、儒学

儒学与中华家文化

作者:吴光

来源:“屈子书院”微信公众号

 

导言

 

《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徳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是我们每一个人梦想启航的地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重新认识中华“家”文化的根本内涵及其与儒学的关系,合理定位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与地位?颜之推、司马光、朱熹、王阳明等历代大儒有哪些家风、家训?我们当今该如何培养优秀“家文化“?

 

2020年1月12日,浙江省社科学院研究员、浙江省儒学学会会长吴光教授莅临屈子书院讲坛,以《儒学与中华家文化》为主题发表演讲,揭秘中国家文化。讲座由凤凰网湖南全球同步直播,在线参与观众高达45.8万人;长沙理工大学教授、湖南汨罗屈子书院执行院长王琦担任嘉宾主持。

 

【儒学与中华家文化】

 

吴光

 

尊敬的王琦院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非常高兴今天到湖南省汨罗市屈子文化园与屈子书院,和大家做一个学术交流。刚才主持人已经介绍了我的一些情况。我的第一本书也可以说是我的成名作,是跟湖南有关系的。我在1969年到1978年在江西的万载工作,因为江西是跟湖南交界的,所以我经常来长沙参观马王堆汉墓。我对马王堆汉墓发掘的一些文物,尤其是《黄老帛书》《帛书老子》《黄帝书》非常感兴趣。所以我在1978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研究生以后,选的硕士论文题目就是《论道家黄老之学》,主要是研究马王堆汉墓的《黄老帛书》,并在硕士论文基础上形成一本书,定名为《黄老之学通论》。我自认为对古代道家从老子到黄老已经是研究得比较通了,因此叫《黄老之学通论》。这本书在1985年出版,出版以后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了对我这本书的书评。那时候的书评跟现在不一样,现在往往出版一本书是组织两个人去写书评,我们那个时候写书评,我给别人写书评也好,别人给我写书评也好,都不是组织的也不是邀请的,而是出于自发的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海燕教授当时是研究生,在《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发表了题名《一部颇具特色的哲学史专著——评吴光著<黄老之学通论>》的书评。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研究道家比较有影响的一本书,也算是我个人的成名作。这本书是跟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有密切关系,这是我跟湖南的学术因缘。

 

今天我为大家讲的主题是“儒学与中华家文化”。我从1988年以后应邀到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做儒学的专题研究近两年,写了一本书叫《儒家哲学片论——东方道德人文主义之研究》,这本书先是在新加坡出版,后来在台湾出版,重印了好多次。这本书是我研究儒学的第一本著作。此外,我还在香港出版了《儒学百问录》,在孔学堂出版了《吴光说儒:从道德仁学到民主仁学》,这是我论述中国儒学发展史和当代儒学研究的一本专著。王琦院长很用心,她从网上买了我的这本书。这是我系统论述儒学的一本书。我近年出版了几本儒学著述汇集,一本是《国学新讲——吴光演讲录集粹》(2016年浙江人民版),是我关于国学二百余场演讲的选集,选了38讲,其中一篇是《与浙江省委书记谈国学》,谈了我对中国哲学若干前沿问题和浙江文化建设的认识与建议。全书分国学、儒学、道学、浙学四编。另一本书是2018年在贵州孔学堂书局出版的,叫做《从“道德人文”到“一道五德”——吴光学说论集》,实际上是我的儒学论文合集,从我发表的百余篇儒学论文中选了32篇,是我40年儒学研究的基本成果。

 

与家文化相对而言是国文化。我们的国文化是什么呢?国文化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简称中华国学。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主体的部分就是我们传统的国学。在国学里边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儒家、佛家、道家,儒佛道三家。儒学在儒佛道三家里面是起主导性作用的,国文化是讲治国平天下的文化,家文化是讲修身齐家的道德养成文化。

 

01 儒学的内涵定位与根本精神

 

关于儒学的性质,我在《儒家哲学片论》这本书里面比较详细地罗列了当时一些儒学研究大家,包括现代新儒家,甚至是现代反儒家学者关于儒学性质的一个论述。现在新儒家、非儒家或者反儒家学者的看法是很不相同的,即使在新儒家内部关于儒学性质的看法也很不相同,比如被称为北京大学儒学泰斗的已经过世的汤一介先生,他主持了《儒藏》的编纂,对儒学很有研究。他对儒学的性质,他就曾经用“泛道德主义”来概括。泛道德主义这个概括是不是有道理呢?是有道理的,但是也不全面。在八十年代的时候,有不少人把儒学概括为伦理本位主义。我1988年—1989年间在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做专题研究的时候,当时的新儒家学者,比如说杜维明先生等,就大谈儒家伦理,把儒家伦理作为儒学性质的一个概括。那些反儒家学者,例如八十年代一个很起劲的反儒家学者包遵信先生,他把儒学也概括为伦理本位主义。我认为把儒学概括为伦理本位主义就是只注重儒学关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其实伦理和道德是不一样的,道德是内在于心的心理自觉,而伦理是外在于人的一种人际关系之理,是一种秩序。《礼记》里面讲“伦者序也”,就是讲一种秩序,伦理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秩序,所以如果把儒学概括为伦理本位主义的话,就容易忽视他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内在的道德自觉,比如“三纲五常”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是道德,“三纲”是伦理,尽管在西方哲学里面可能把伦理学和道德学混为一谈,但是在中国哲学里边伦理和道德是有区分的。所以我在新加坡就针对把儒学概括为伦理本位主义这个说法,写了一本小书叫做《儒家哲学片论》,副题叫“东方道德人文主义之研究”,就把儒学概括为东方道德人文主义。所以我认为对儒学内涵的定位,就是讲儒学是“以人为本、以德为体、以和为贵”,而且“集道德、伦理、政治三位为一体”的“道德人文主义”哲学,儒学的根本精神就是道德人文精神,这是我在1988年提出来的,到1989年出版的《儒家哲学片论》里边提就坚持了这个基本观点。

 

在儒家看来,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是有道德的。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就体现在对理想道德境界与完善人格的不懈追求之中,所以儒学所追求的首先在于确立道德理性,但儒学的道德理性并不是脱离社会实践的一个道德的空想,而是对人的价值的根本性肯定,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的思想艺术。儒学的道德人文主义与西方以人权为中心的人权人文主义是根本不同的。西方的人文主义是一个以人权为中心,或者说人权至上的人文主义。所以,我们如果将儒学的根本精神定位为伦理本位主义,就可能误导人们只重视外在的伦理秩序和人际关系,而忽略儒学的根本价值所在,而将儒学定位为道德人文主义,就必然引导人们去发掘儒学的内在价值,指导人们树立道德的理想、完善道德人格、关怀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幸福,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多元和谐的文明社会。我曾经做过一个关于文化自信的智库报告,里边提出一个观点,讲文化自信的本质是道德自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从历代关于文化的基本观念,“文化”就是“人文化成”,就是“文德教化”,以及关于核心价值观的论述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比如说我们现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24个字。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讲的是道德,比如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文明和谐讲的是一种道德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平等也是一种道德境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八个字就完全是我们的中华传统美德了,所以我讲文化自信的本质上是道德自信。在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对中华传统美德有一个很好的概括,他说“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这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的重要补充。

 

02 儒学的基本特性

 

我在《儒学哲学片论》那本书及相关论文里概括了儒学的五大特性:

 

一是道德理性。所谓道德理性就是确立道德的主体性地位。人生与社会的终极理想以道德为依归。孔子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就是讲道德之“仁”,是人立于世界的根本依据。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人和禽兽之别就差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在哪里呢?人是讲道德的,禽兽是不讲道德的。《荀子》有一句话概括得更加明确,“水火有气而无生”,水火是有气场的,但是它没有生命;“草木有生而无知”,草木是有生命的,但是它没有知觉;“禽兽有知而无义”,禽兽是有知觉的,但他不讲道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这是《荀子》揭示的人与禽兽、草木的根本性差别之所在,人有气、有生、有知,有义,所以最为天下贵。这个跟西方基督教文化讲人生下来就带着原罪来的是不一样的,我曾经对几种文化的特性有所概括,说基督教是原罪的文化;儒家是原善的文化,人之初,性本善,人最为天下贵,原善的文化;道家是原虚的文化,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原虚的文化;佛教是原苦的文化,人生就是要求得解脱,摆脱各种各样的苦难才算是解脱,所以我把他概括为原苦的文化,原罪、原善、原苦、原虚,集中文化特性不一。但是各种文化在最高层次上又是相通的,最高层次上都是讲什么呢?其实无非就是讲真善美这三个字,所以是相通的。但到第二层次讲的是原罪、原善、原苦、原虚,就有所不同了,一直到最基层,讲日常礼义风俗,礼俗方面就有很大差异了,比如说节气,基督教过的是圣诞节,我们过的是清明节、春节、中秋节,道家过的是鬼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所以礼俗方面就有很大区别。但在最高层次上其实讲的无非都是真善美。所以儒学的第一个特性就是道德理性。儒学认为,如果离了道德之仁、道德之义,人就与禽兽无异了,所以说道德理性是儒学的一个根本的核心价值。

 

二是人文性。儒学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他的人文性。儒学特别强调以人为本,以解决社会人生问题为根本任务,关怀人的生死存亡。马厩失火,孔子问的是伤人乎,不问马,这就是以人为本的一个思想。儒学重视社会的安定和谐,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成就君子人格。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腾文公下》)的大丈夫精神,荀子所谓“权力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荀子·劝学》)的君子德操,体现的都是一种人文精神。

 

三是整体性。儒学以整体宏观地把握自然、社会、人生为理性思考的方向。“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观念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追溯到史前文化。我曾经有一个论述,“天人合一”的观念我们可以从7000年前河姆渡遗址的一块象牙雕刻可以看出来,那个雕刻就是什么图案呢?就是两个鸟捧着一个太阳,考古学叫“双鸟舁日”,民间就说是“双凤朝阳”,两个鸟捧着一个太阳,按常理讲,鸟就会被烧死了,但是为什么有这种象牙雕刻呢?我认为是象征史前人类追求人与天的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天人合一”这么一种理想境界,所以可以说“天人合一”的观念甚至在史前人类里边就已经有了,这个成为儒家思想的一个源泉。“万物一体”的观念也可以从一些古代的文物里边可以看到,比如说杭州良渚文化遗址有一块玉琮,这个玉琮它是一个什么图案呢?就是一个羽冠,羽毛做的冠,人面,人的头面,兽身,野兽的四个爪子合为一体。这个合为一体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就是“万物一体”的观念的物化,所以说儒学的整体性体现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思想观念。我在新加坡的时候曾经跟一个美国教授辩论,他讲儒家的整体性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的体系,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认为儒家固然是宏观、整体性地看问题,但是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是一个变动的世界,是一个不断在进步的世界,所以整体性不等于封闭性,而是追求最高和谐境界即整体和谐的一个精神。所以我曾经对儒家的大同思想有一个解说,发表在《北京日报》上,就是《儒家大同理想新解》。这个新解新在哪里呢?就认为大同不是同一,而是大和。这个有没有根据呢?是有根据的,见于《礼记·礼运·大同章》的郑玄注解。《礼记》是由东汉经学家郑玄注疏的,他在《礼运》篇的“是谓大同”句下注曰:“同犹和也,平也”,这个同就是和,大同就是大和,大、太古通,大和就是太和,太和就是最高境界的和谐境界。宋儒张载在《正蒙》这本书里面有《太和》篇,太和这个观念在古代就是大和。那么,在大同即大和的社会里,是不是完全大公无私呢?我的解读不完全是大公无私,是大公有私。为什么说大公有私呢?因为他讲大同社“会男有分,女有归”,男的是有社会分工的,女的是要寻找归宿,要成立家庭的。成立家庭,家庭里边人员的不同,拥有生活资料就不同,生活资料就是各个家庭所专有的,实际上这个就是私有财产,所以说大同社会不是绝对的大公无私的社会,主体上是公有制社会,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但是天下为公里边是有家庭,有家庭就有私产,所以说夜不闭户,只不过是出去大家都觉悟很高,没有偷盗的,因此可以做到夜不闭户,但是户里边是不是还有私有财产呢?显然是有私有财产的。所以我的解读大同就是太和,最高的和谐境界,也就是整体和谐,但社会成员之间是“和而不同、大公有私”的。这样的大同社会,比较有可能实现。

 

四是实用性。最早是李泽厚先生他概括儒家思想的特性,他说是一种实用理性,我认为其概括有道理。具体就表现为经世致用,修己安人。孔子讲修己安人,修己安百姓,是作为一种政治观,从修身到到治国平天下。所以修己治人、经世致用,就是儒家道德理想在政治上的应用,要求将儒家的道德修养落实到安定民生、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实践中,从而体现了儒学的实用性。

 

五是开放性。表现为一种重视兼容和谐、与时俱进,重视开放和变革。儒家认为“文”与“质”的关系是辩证的,历史上从孔子开始讨论“文”与“质”的关系,所谓文和质的关系就是文明和野蛮的关系。儒学就是抱持文明进化的历史观来看待历史的,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一种开放的、发展的历史观。所以儒学的开放精神也包含了一种兼容的和谐,多元的包容的思想。

 

03 儒学的核心价值观:从仁本礼用到一道五德

 

1.历代儒家的核心价值观论述。

 

历代儒家的核心价值观论述是有同有异的。其实关于核心价值观论述不是一锤定音就永远不变的,他是不断根据生活与社会的实践去丰富其内容,不断增加新论述。比如说党的十八大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24字论述,第一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到十九大的时候又有一个新论述了,增加了一个美丽,叫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我前面讲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的“讲仁爱”等六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源泉”的论述,实际上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的重要补充。

 

历代儒家对核心价值观的论述虽然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具体的内容也不一样。比如说孔子讲了二十几个范畴,如果统计起来可能有三十几个价值范畴,如仁、义、礼、智、圣,孝、悌、忠、信、中、和、恭、敬、宽、敏、惠、温、良、俭、让、勇等,这都是对核心价值的概括,但是他讲得最多的是仁和礼这两个概念。学术界也有各种概括,或说“仁礼一体”,或说“仁礼并重”,我认为这些概括都是有问题的。我的概括是“仁本礼用”。在孔子的价值观念论述中,仁和礼的关系是什么呢?仁是根本的,礼是仁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和运用。如果从体用关系讲,仁是体、礼是用,所以我把他概括为“仁本礼用”,或者叫“仁体礼用”,这是孔子的核心价值观论述。到他的孙子子思,他有一种新提法,即所谓“五行说”,“五行说”是哪五行呢?叫仁、义、礼、智、圣。庞朴先生对子思的“五行说”曾经有一个很中肯的解读。另外子思又有“六德”之说,这“六德”就是圣、智、仁、义、忠、信。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湖北荆门市郭店发掘出一些儒家简牍,其中有一篇叫《六德》,据考证是属于子思的著作。子思后面是孟子,孟子就更加简洁的概括为“仁义礼智根于心”的核心价值观。还有稷下的儒家,就是《管子》所载《牧民》等篇。《管子》这本书是各家学说的一个综合,不是一家一派的学说。郭沫若先生早就有考证,他认为《管子》这本书是稷下学宫各家各派著作的总汇,我比较同意他的看法。有人说《管子》这本书是一个管仲学派的著作,管仲那个时候学在官府,没有学派之分。只有学在民间,孔子以后才有学派。学在官府,就是指一家之言,官府之言。管仲那时候还没有形成一个学派,所以谈不上管仲学派。《管子》这本书是各家学说的总汇,有儒家的、有法家的、有道家的,有阴阳家、五行家,各家的都有,最主要的是儒、墨、道、法这几家。其中儒、法、道这三家的著作比较多。甚至有农家著作。《管子》这本书里面有儒家的著作《牧民篇》,里面提出一个核心价值观论述,就是“礼、义、廉、耻”作为“国之四维”。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所谓“四维”,就是支撑国家的四根精神柱子,这四根柱子要是倒了的话国家就会灭亡了,所以这是《管子》这本书里面儒家学派对核心价值观的一种论述。

 

到荀子,讲“隆礼重法”,有人解读《荀子》的“隆礼重法”就是法家,这个说法是片面的。荀子是儒家。为什么说荀子“隆礼重法”是儒家呢?因为荀子他讲的是“隆礼尊贤而亡”,隆礼、尊贤是儒家的一贯主张,这才是王道。又讲“重法爱民而霸”,荀子是王霸兼用的。“爱民”是儒家主张,法家是不爱民的。法家对爱民、对仁义道德,都加以批判。《韩非子》有《五蠹》篇,就是批判儒墨的。所以讲荀子是站在儒家立场上来讲“重法爱民”的,所以荀子是儒家。荀子还有一个重要思想,“隆礼”之外,还讲“隆仁”,对仁的肯定,他说“王者先仁而后礼”。有人据“隆礼”一言就把荀子概括为礼学,也是一偏之见。实际上,荀子还是继承孔子的“仁本礼用”思想的。他说“王者先仁而后礼”,说明荀子是站在儒家立场上去谈礼、谈法的,可以说荀子是“王霸兼用,礼法共治”。

 

到西汉时代,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思想,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之道,到了东汉,就把“三纲五常”固定化了,从此以后历代君主专制社会都把“三纲五常”作为一个核心价值观加以论述,直到清末。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打倒孔家店”,批判“三纲五常”的思想,以后关于核心价值观的论述才有重要改变。

 

新文化提倡民主、科学和爱国的精神,这个主流应该肯定。但是也有一股潜藏的逆流,就是从“打倒孔家店”到全盘批判乃至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以鲁迅的《狂人日记》为代表,他说读遍了二十四史,字里行间就是“吃人”两个字,就是礼教“吃人”,其实鲁迅只看到了过去的礼教有压制人性的这一面,既所谓“吃人”,但是他没有看到礼教有“养人”的一面。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文精神也就是在传统的礼教里面培养起来的。但新文华运动对传统的道德、传统文化加以否定,形成全盘反传统思潮。这种思潮在五四时期还不明显,是潜在的,但是以后发展得越来越明显,到“文化大革命”时,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打倒一切,否定一切,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提倡两个决裂:一是跟传统决裂,一是跟传统的观念决裂。

 

2.一道五德:当代儒学核心价值观的新论述。

 

现在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我们如何来重新认识和推广儒学的核心价值观是当务之急。当代也有几位知名学者对核心价值观重新加以论述。比如说,北京师范大学的周桂钿教授提出“一本五常”之说。“一本”就是民本,以民为本,“五常”就是孝、仁、义、中、和,把孝字摆在第一位,把传统的礼和信去掉。杜维明先生提出“摒弃三纲,保留五常”之说。也有人提出“三纲”一个字不能要,“五常”一个字不能改。我认为只是一家之言。其实,所谓“五常之德”也是根据时代的需要而调整的。我2010年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哲学研究》上,题目叫《重塑儒学核心价值观——“一道五德”论纲》,对当代重塑儒家核心价值观问题做了论述,提出了“一道五纲”新论述。我认为,儒家所讲的仁义礼智信相比较,仁是最根本的,是儒家的根本之道,这个仁就是以人为本,以德为体,尊重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强调人的道德自觉,由此发展出一个从传统的民本走向现代民主的一个当代的人文精神。

 

仁和义、礼、智、信诸德是一种体用关系的看法不是我首倡的。宋儒早就有论述。如宋儒程颢就说,仁是头脑,义、礼、智、信是四肢,头脑是指挥四肢的。所以说宋儒就已经有这样的一种种体用的概括。仁是体,其他诸德是用。我对“一道五德”的概括也就是一种体用论的概括,仁是根本之体,义、礼、信、和、敬是体之用,是当代特别需要提倡的一种五常大德。五德是仁道的体现。“义者宜也”,义就是适宜,恰到好处,包括公平、公正的思想。“礼者序也”。礼就是一种伦理,是一种秩序,礼现在发展到法。“信者诚也”,《中庸》讲“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所谓“诚之者”就是守住这个“诚”,也就是“信”。“和者达道”,在一味强调“斗争”的氛围里,尤其需要强调和平与和谐。敬就是“敬畏”,敬畏就是一种信仰。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就是跟西方相比,认为西方信仰基督教,但是中国人没有一个全民的宗教,所以有人主张要建立全民的宗教,好像如此就有“信仰”了。这是一种偏见。其实,中国人历来是有信仰的,这个信仰就包含在我们的敬畏意识里。孔子讲君子有“三畏”,谓天命,谓大人,谓圣人之言,这就是君子的信仰,后来孟子对孔子的敬畏思想有了新的补充。一是敬畏道德,“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就是建立对道德、道义的敬畏;二是敬畏历史,他说孔子写了《春秋》这本书,乱臣贼子就害怕了,就是要树立对历史的敬畏;三是敬畏民心,他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所以孔孟奠定了中国人的信仰基础,就是对天命、对圣人、对道德、对历史、对民心的敬畏,这成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这个敬畏意识就是信仰。比如说评价某个人讲不讲仁义,不讲仁义就不是人,不讲道德良知就不是人,这都是一种道德的评价,我们的信仰就包含在我们的敬畏意识里边。所以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尤其需要重建敬畏的意识,重建我们的信仰。概括而言,当代儒学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以仁为根本之道,以义、礼、信、和、敬为五常大德的“一道五德”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既有现代性也有普世性,既是我们现代生活的需要,也是全人类普遍需要的价值观念。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而提出“以德治国”的方针,建立“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中国梦”的目标,提倡“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一直到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习近平的“新六德”,这些都是关于核心价值观的论述。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从改革开放到现在40年了,儒学的元素越来越多了。最初讲实事求是,实事求来源于《汉书》,是儒家的概念,被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诚如邓小平同志所言。当然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内涵做了一个新概述,但是这个概念是来自于西汉。后来江泽民时期提出“以德治国”,胡锦涛提出“和谐社会”,提出“八荣八耻”,有的人说“八荣八耻”很难记,记不住,我说如果是拿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去加以概括的话,也就好记了。就是“八荣八耻”,这个“八荣”就是我们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加上忠、勤、廉这八德的现代扩充版。怎么说呢?比如说第一个是讲“热爱祖国为荣”,爱国就是忠于国家,就是忠这个德;二是讲服务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仁者爱人,以民为本就是仁;三是尊重科学,尊重科学就是智,仁义礼智信的智;四是团结互助,团结互助就是义,诚实守信就是信,遵纪守法就是礼,传统讲礼,现在讲法,辛勤劳动就是勤,艰苦奋斗就是廉。所以我讲“八荣八耻”就是中华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家忠勤廉的现代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中有16个字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还有8个字来自于西方文化,自由、民主、平等、法治,这是从西方文化来的,也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是中西文化的合璧,中西道德观的合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全球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性指导思想,我们作为儒者应该要具有自觉担当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和全人类的共同发展恪尽职守。

 

04 中华“家文化”的内涵与要素

 

1.家文化在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地位与意义

 

现在我们讲中华家文化。首先要讲它的内涵与要素。家文化是跟国文化相对的,我前面讲过,国文化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是中华国学。我比较提倡中华国学这个概念,对中国人来讲是国学,对世界来讲就是中华国学,国学的主体则是儒、佛、道三家之学。那么,文化是什么东西呢?统计起来,全世界有几百种关于文化的论述,中国人也有很多关于文化的论述。我坚持根据我们老祖宗的说法。也就是《周易》里边讲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什么叫人文呢?就是《周易》所讲的“文明以止,人文也”,既讲文明达到一个最高的境界就是人文。这个“人文”是什么意思?就是人文道德,“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用人文精神去教化天下人,以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这就是“文化”的原始含义。

 

但《周易》是讲“人文化成”,还不是直接叫“文化”。“文化”这个词来自于西汉的经学家刘向。刘向编的一本书《说苑》有《指武》篇,首次提出“文化”的概念。他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显然,他这个文化的论述是跟武力相对而言的,“文化”就是文德教化,武力就是武力征讨。文德教化如果不能改易风俗,遂用武力征讨。所以说文化就是人文化成、就是文德教化。如果这样的解说可以成立,那就应该承认,文化这个概念一开始就是一个正面的概念,就是一个正能量。所以,文化没有优秀不优秀之分,优秀传统文化,难道还有一个不优秀的传统文化吗?至于那些历史上的糟粕,比如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算不算文化呢?当然不算。文化的本质就是文德教化,人文化成。

 

那么,什么叫中华家文化呢?中华家文化就是强调中华美德的一种道德养成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强调以修身齐家为基础的道德养成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华家文化的主要思想源泉,儒家的经典《大学》首章有非常重要的一段名言。它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徳,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就是所谓《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其中“三纲领”的“在亲民”一条,被程颐、朱熹修改为“在新民”,王阳明反对这个修改,而主张遵从东汉经学家郑玄注疏的《礼记·大学篇》(即所谓《大学古本》)。后面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所谓“八条目”,基本思想是“明德”为体、“亲民”为用,“修身”为本,“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目标。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这正揭示了儒家家文化与国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

 

2.中华家文化的基本内涵和要素

 

所谓“家文化”就是根植于中华文化传统,而以修身齐家为核心的道德养成文化,这就是中华“家文化”的基本内涵。它包含了四大要素,这四大要素就是:家风、家教、家法、家史,就是德、义、礼、史四个方面。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者家族的道德风尚,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是造就家文化的根本精神。家风是一种精神,是造就“家文化”的一种根本精神,比如说孝悌忠信,这就是“家文化”的一种根本精神,修文习武、耕读传家也是传统家文化的一种精神,这是家风。

 

家教就是治家的规矩,礼仪和家长的训示。家训也是一种家教,是一个家庭必须要遵守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和礼仪制度,一般由祖辈遗传下来,或者由家长来制定,如果祖训没有的话就由当时的家长制定一个家训,这就是家教。家教也包括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重要训示或教诲。

 

家法就是惩治违背家教的一种刚性的办法,包括道德谴责、制度惩罚甚至肉体惩罚。过去家法就是一根大棍子,这根大棍子就是惩罚肉体的,违背了家教、违背了家风就用这个来惩罚。还有一种制度性的惩罚,比如说如果违背了家族规定的某些制度和礼仪就要受到惩罚。还有道德谴责,道德谴责是普遍的,比如说规定如果后世有贪赃枉法者就不得入祖坟,也不得入宗祠,这在过去是很严重的惩罚。这个就是一种刚性的惩罚,也是家法。

 

家史,就是记载家族发展史的历史典籍,包括家谱和家人的著述成果。过去的宗谱、家谱里边一般都有一个文苑或者艺苑,就是文艺作品之类,这是家史。

 

总之,家风、家教、家法、家史,这四大元素构成了中华“家文化”的一个有机整体。中国历来有家国天下的说法,我们的宣传标语里边也讲“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国的最基层细胞,国是千万个家的共同体,所以“国文化”也体现在“家文化”里边。所谓家国天下,就是讲国是家的延伸。“国文化”就是“家文化”的政治延伸,国风、国教、国法、国史,这些东西都是“国文化”的要素,也是“家文化”四要素的延伸。在家要尽孝悌,在国要尽忠贞,忠孝传家历来是我们的传统。

 

05 历代大儒的家风家教

 

我国历代著名士大夫家族或大儒家庭,都有优秀的家风家教传承,例如《孔子家语》,虽其成书时代及真伪尚存争议,但相信其中保留了许多孔子及其子弟的家训、家教史料,可视为一部“孔子家训”之书。魏晋以后的著名家训,则有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五代钱镠及其后裔的《钱氏家训》、北宋司马光的《传家集》、南宋朱熹的《朱子家训》、明代王阳明的家书《示宪儿》等、袁黄的《了凡四训》、明末刘宗周的《祖训》、《宗约》、宋明时代号称“江南第一家”的浙江浦江郑义门的《郑氏规范》、清儒黄宗羲的《梨洲末命》、朱用纯的《朱柏庐治家格言》、曾国藩的《曾氏家训》等等都很著名,现择要简介如下:

 

1.颜之推《颜氏家训》

 

历代大儒,一般都一定有一个比较好的家风和家教。最早最完整的是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后人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颜氏家训》讲的主要是立身、治家之法,辩正时俗之妙,以训子孙。以儒家为主,兼采佛老之言,佛家和道家的一些治家格言也作为家训。

 

2.诸葛亮的《诫子书》

 

《诫子书》强调的也是修身立德,立志成学。其中一些话都是脍炙人口的。例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话,都成了耳熟能详的格言了。澹泊明志、宁静致远也都是许多文人名家的座右铭,写在书法作品里边。“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宁静致远”,“澹泊明志”,这些就是诸葛亮《诫子书》里边的名言、成语。

 

3.司马光的《传家集·训俭示康》

 

司马光的《传家集·训俭示康》里提倡俭素思想。司马康是司马光的儿子,他是以廉孝著称的。司马光的《传家集·训俭示康》里讲:“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独以俭素为美。······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有德者皆由俭来也。”现在中国崛起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了,要不要提倡俭德?当然要向司马光学习,以俭素为荣,以奢侈为耻。

 

4.朱熹的《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影响很大。我们到韩国去,发现儒家学说对韩国影响最大的是是程朱理学,其中最重要的书是《朱子家训》,韩国人是谨守儒家朱子家训的。《朱子家训》的核心就是谨守礼义。君之德是仁,臣之德是忠,父之德是慈,子之德是孝,兄之德是友,弟之德是恭,夫之德是和,妇之德是柔,事师贵礼,朋友贵信,敬老爱幼等等,特别强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5.王阳明的家风和门风

 

王阳明的家风和门风也是很值得我们了解的。王阳明在被贬龙场以后,收了不少子弟,立了一个学规。我们知道,书院的学规讲得最多的是朱子的白鹿洞书院的学规。《白鹿洞学规》(载《晦庵集》卷七十四)分好几个方面,首列“五教之目”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次列“为学之序”,曰:“愽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次列“修身之要”,曰:“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次列“处事之要”,曰:“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末列“接物之要”,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王阳明的学规就简易直接得多,就是八个字: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王阳明对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弟子的教育体现在许多方面,尤其是他对他的儿子王正宪有一个《示正宪儿》的三字经。《三字经》宋朝就有,据章太炎考证是南宋宁波学者王应麟撰著。后来又经过多人修改,成为现在我们所知道的《三字经》。王阳明则专门有《家训三字经》,其要点是:“幼儿曹,听教诲”,小孩子要听大人的教诲。“勤读书,要孝弟”,要勤奋读书、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学谦恭,循礼义”,为人子弟要谦恭守礼。“节饮食,戒游戏”,这句家训尤其适合现在,现在很多孩子都玩游戏着迷,所以要劝孩子们力戒游戏,饮食要节俭,不要浪费。“毋说谎,毋贪利”,不要说谎,要讲真话;不要贪图私利。“毋任情,毋斗气”,不要任情使性,不要斗气赌狠。“毋责人,但自治”,不要去责备别人,要严于责己。自治就是克制自己、严于责己的意思。“能下人,是有志,能够善为人下,才算是有志气的人;“能容人,是大器”,能够包容他人的人,才能有大出息。“凡做人,在心地”,做人就是心地要好,就是要讲良心;“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良心好的人一定是善良之士,心地恶的人一定是凶残之类。“譬树菓,心是蒂”,比如说种植水果,那个心就是是根本的蒂,“蒂若坏,菓必坠”,果蒂如果坏了,果子一定会从树上掉下来。“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我教导你们的做人道理全都在这里了,你们一定要聆听牢记呀。王阳明的教子三字经,我看可以成为我们现在家长教儿的一个很好的典范,特别是一些做人的道德要求和勤奋读书的要求,正是我们今天应该大力提倡的。

 

6.明末大儒刘宗周的家风家训

 

明末有个大儒叫刘宗周,是王阳明的后学,是浙江绍兴人。他编了《刘氏宗谱·祖训·宗约》,内容丰富,其根本精神就是忠孝礼义、扬善惩恶。这就是刘宗周提倡的道德人文精神。

 

7.清儒《朱柏庐治家格言》

 

《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一篇很有名的家训。朱柏庐,名用纯,是江苏昆山人。他的治家格言讲得很具体,都是一些为人处事要日常生活准则,勤谨守礼的基本道德。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安分守命,顺时听天”等等。

 

8.《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湖南人,是近代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名将,被誉为清朝“中兴之臣”、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者。他的家训内容丰富,也很有名。但最主要的是修身处世和谨守家风这两类,例如其“修身处世类”说:“明修己治人之道,才叫读书。……戒傲惰,再戒傲惰。以‘廉、谦、劳’三字自惕。居安应思危。应从挫折处磨炼意志。”“谨守家风类”说:“‘孝友’二字可使家势经久不衰。严教子侄勤、敬、和。……力戒骄奢,……以勤俭自持,以忠恕教子。”这些对我们现在提倡“家文化”都很有参考意义。

 

整体而言,历代大儒的家风、家训所代表的中华“家文化”,是以修身立德为根本,以仁爱、和谐为立身之本,以勤俭持家为良好家风,以亲民、廉洁为从政大德。这是儒家经典《大学》三纲领、八条目的具体运用,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发扬光大。上引《大学》首章那段话,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性指导思想。还有《论语》所载孔子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段话,就是后来流传广泛的《弟子规》的基本思想,其核心就是“孝悌”二字。《弟子规》也是我们应该要学习的儒家启蒙读物。

 

06 当今家长如何培养优秀“家文化”

 

对当今家长而言,我们应如何重建家文化、培育好家风呢?我有五点建议。

 

一是带头读经典。特别是带头学习国学基本经典。儒家的《四书》,儒家的《四书》本来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个排序,但是朱熹特别把《大学》放在四书之首,当然有他的深意在那里。儒家的基本经典是“四书五经”,五经说实在的,比较复杂,尤其是三礼,礼记、周礼,仪礼,里边有很多东西是我们现在无法理解的,其繁琐礼仪也是我们现在人不可能完全遵守的。所以我主张我们要遵守基本的礼仪,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基本的礼仪,但是不要拘泥于古礼。有人说我们要全盘恢复古礼,请问是什么时代的古礼?是清代、还是明代、宋代、唐代的?或者是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前面还有夏商周,到底是哪个时代的古礼?如果说是夏礼,他是最早的了,商周以后的礼对夏礼就又说改革、损益,可见夏礼也是不完全的。今天说殷礼、周礼也是不完全的,所以孔子说讲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其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都是讲古礼是因时损益,不断变化的,这个礼是每个时代都会有所损益。《礼记》里面有一句话,“礼,时实为大,顺次之”。许多人强调恢复古礼时忘记了这句话,就是以时为大,因时制宜,随时变化。所以,我们现在并不提倡完全恢复古礼,而是提倡基本的礼义,对古礼有所损益有所改革的现代礼仪,当然一些基本的礼仪还是应该谨守的。我主张读《四书五经》主要是读《四书》,而《四书》最重要的还是《论语》。《论语》就像一部道德百科全书,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为学、为人、为政、为道的道德格言,应该反复读,经常读,并且要践行,“学而时习之”。

 

还要学习后儒的代表作,比如说王阳明的《传习录》,除此之外,还要读些儒家以外的经典著作,如道家的《老子》《庄子》,佛家的《坛经》、《金刚经》《华严经》。要深入了解佛老经典的主旨和精神。力求做到王阳明所说的“儒佛老庄皆为我用”。

 

二是选读几种《家训》代表作。要树立一个良好的家风,就要学古人的家训、家教,所以有必要选读几种《家训》代表作,比如说《颜氏家训》、诸葛亮的《诫子书》,王阳明《示宪儿》教子三字经、《朱柏庐治家格言》等。

 

三是尽量多了解一些家族的发展演变史。因为每个家族,每个姓氏,在历史上都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历史名人和重要事件,所以有必要了解一些本家族的发展演变史。对家庭成员进行家史教育,把家族中一些好的传统提炼出来,发扬光大。

 

四是阅读并且熟悉一些童蒙教育读本。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还有一些中华诗词选本之类。

 

五是家长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要做一个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肯担当的好家长,为孩子做个好榜样。一般来说,父母亲是孝的,孩子必定会效法父母亲来尽孝,如果父母亲对自己的父母亲不孝,那么孩子可能会效仿父母,成为不孝子孙。

 

我们今天要建立的优秀家文化,应该是保持家庭和睦,道德高尚,仁爱忠孝,礼义廉耻,父慈子孝,夫妻恩爱,敬业守礼,诚实守信,这些基本道德的家文化传统。要传承美德,利国利民,应该修身立德,齐家立业,以“仁本礼用”作为根本宗旨。我们在致力培养优秀家文化的同时,还应该自觉地培养家庭成员的爱国主义的情怀。

 

今天我讲家文化讲了这么多,如果讲得不合适的地方,欢迎大家进行批评,也欢迎进行讨论。

 

谢谢大家!

 

(王琦整理后并经主讲嘉宾最终审定)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