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何俊作者简介:何俊,男,杭州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曾任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兼国学院院长、教授,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南宋儒学建构》《事与心:浙学的精神维度》《儒学之镜》《从经学到理学》等。  |  
         
何俊 著《南宋儒学建构》出版
            
          
          -43.png!article_800_auto)
          
书名:《南宋儒学建构》
          
作者:何俊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7月
          
          
【内容简介】
            
          
南宋儒学因有朱熹、陆九渊等杰出思想家,历来受到学者重视,而哲学的分析尤多,相对而言结合历史的“思想史”分析相对薄弱。本书则在这一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以“儒家的精神”界定为核心,系统梳理了王安石新学与二程洛学的消长沉浮,阐述“洛学”成为主流之后其内部的分歧与内在冲突,并着重分析了道南学派与湖湘学派的区别。同时对以朱熹为轴心的儒学时期展开讨论,揭示了儒学的最基本特征即为思想性向形态化的文化转型。
          
          
在本书中,作者根据各家专集,佐以有关史籍,为我们勾画出12、13世纪儒学发展的大轮廓,眉目清朗,条理分明。就各家的分别研究而言,作者以分析为主,力求呈现出每一位思想家的基本宗旨;就全书而言,作者紧紧地把握住综合的线索,不让整体的一贯观察淹没在纷繁的端绪之中。更值得指出的是,作者关注思想与环境的互动,将抽象的观念和实际的人生融为一体,从而呈现出有生命的、也是动态的儒学史。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王学与洛学的消长与南宋儒学的开始
            
第一节 王学与洛学的升沉消长
          
第二节 程门的薪火相传与南宋儒学的开始
          
           
第二章 洛学的分流
            
第一节 道南学派
          
一、 道南一脉的格物思想及其内在冲突:
          
杨时、罗从彦、李侗
          
二、 洛学向心学的转化:王蘋、张九成
          
第二节湖湘学派
          
一、 史学与理学相融及佛教批判:胡安国、胡寅
          
二、 心体的标示:胡宏
          
附:南宋乾淳诸老及其文化逻辑
          
第三章朱熹:知识、理论、行动
          
第一节思想清理与建构道统
          
第二节天理流行及其把握
          
第三节行道不以用舍为加损
          
          
第四章 挑战与回应
            
第一节 陆九渊与朱熹
          
一、 道与言的朱陆论辩
          
二、 陆九渊的实学及其禅学与事功学倾向
          
第二节 陈亮与朱熹
          
一、 陈亮解经及论孔孟与王通
          
二、 圣与王的朱陈评判
          
第三节 叶適与朱熹
          
一、 体与用的朱叶取舍
          
二、 叶適对儒道之本统的释证
          
          
第五章 思想向文化转型
          
第一节 庆元党禁后的学派整合
          
第二节 思想的形态化及其向生活落实:杨简、黄榦、陈淳
          
第三节 思想的政治化:真德秀与魏了翁
          
第四节 思想的学术化:王柏、金履祥、黄震、王应麟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索引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吴钩】七夕不是情人节
【下一篇】何俊 著《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出版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