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钟鉴】儒学在中华文明多元通和模式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19-12-12 00:26:22
标签:《洙泗儒话》、儒学

儒学在中华文明多元通和模式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牟钟鉴

来源:“孔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十一月十四日庚辰

          耶稣2019年12月9日

 

“孔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编者按:本文是著名学者牟钟鉴先生在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开幕式上的主题演讲,收录于《洙泗儒话》。今将演讲全文于此刊发,对读者或有启示。

 

 

 

儒学在中华文明多元通和模式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中华文明的生态是多元通和模式

 

其特点是:第一,多民族多宗教多信仰,文化自始至今都具有多样性、多层性,从未发生一教垄断文化的情况。儒学在政治意识形态上占主导,但在思想文化层面上则是儒佛道并存,多种宗教与文化共生。敬天法祖是中国人的基础性信仰,但它允许人们兼信别教。第二,多神主义根深蒂固,一神教进入后,受中华传统影响,也承认它教它神的合法性合理性,给以尊重。第三,人文思想与宗教神道同时并存,体制化宗教与民间宗教同时并存,本土信仰与外来信仰同时并存,只要爱国守法、劝善积德,皆有正常生存的空间。第四,多样性文化的关系,和谐是主旋律,没有发生宗教战争与迫害异端,冲突是支流。多样性文化的发展趋势是渐行渐近,彼此沟通,吸收互渗,所以称为多元通和。中国人信仰具有“混血”的特点,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

 

中华文明的多元通和模式源于农业文明、家族社会积累的向往稳定和睦、礼尚往来、互助互利的民俗与智慧;来源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在不断迁徙、交往中汇聚,形成的内部保持差异的文化与命运的共同体;也来源于孔子儒学仁爱通和与老子道家道法自然学说的长期熏陶。儒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干和底色,是各民族结为一体的最有力量的文化纽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之魂。从文化民族学和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儒学,并给世界文明转型提供中国经验,是儒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儒学的忠恕之道给予中华文明以高扬的道德理性与人本精神,以爱人为各种信仰的第一义,从而避免了神权政治,避免了哲学和科学成为神学的奴仆

 

在儒学指导下,中华文明形成人文为主、宗教为辅的人本主义引导神本主义的格局,没有出现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主宰文化的局面。中古与近古的中国,学术繁荣,科技先进,礼义昌盛,文化多姿多彩,处在当时世界的先进行列。同时,这种人本主义学说尊重天命和大道(吸收道家),保留对宇宙万物源头和社会价值终极的敬意,摆正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赞天地之化育”“辅万物之自然”,是补天的位置,其责任是“为天地立心”“尊道而贵德”。它是积极的,又不是狂妄的。儒学是入世的,关注社会人生,博施济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成为国家民族之栋梁。佛教本来是出世的,在儒家影响下发展出中国化的禅宗和人间佛教,强调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通过改良社会,达到普渡众生。道教早期向往个人肉体长生成仙,受儒家及禅宗影响,后期全真道主张三教合一,强调内在性灵的体悟,以识心见性、苦己利人、重生贵养、仁厚爱民为宗,遂有丘祖西行、一言止杀的无量功德。中国伊斯兰教讲“两世吉庆”,中国基督教讲“上帝是爱”,都是吸收了儒家仁和之道的结果。因此,中国的各种宗教包含的人文理性精神较多,不把神道绝对化,不视神灵为绝对权威,而把改良社会、关注民生放在第一位。

 

三、儒学的中和之道给予中华文明以温和、中庸、宽厚的品格

 

人们用和而不同和兼容并存的态度对待各民族各地区各类型的文化,包括外来文化,既刚健中正又厚德载物,形成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开放性,避免了各种极端主义的流行,也使中华文化积蕴深厚。儒家讲中和:中是以人为本,合情合理,不走极端,无冒进和保守之失;和是承认差别,包容多样,尊重他者,善于协调,统筹兼顾。中是天下之大本,和是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则自然万物健康发育,人类社会和谐美满。受儒学影响,佛教讲缘起中和之道,道家道教讲阴阳中和之道,皆守中致和,不陷于怪异偏邪之途。从和而不同、殊途同归,到理一分殊、美美与共,温和主义成为一条贯通古今的认知传统。在儒家中和之道引导下,各种文化包括外来宗教,经过调整、提高,温和主义成为主流,偏激主义、暴力倾向没有大的市场,即使一时流行,也不能积淀成为传统,迟早遭到历史的淘汰。历史上没有发生大的宗教狂热与宗教冲突。中国信仰文化种类之多样,关系之和洽,乃是大国中所仅见,人们的精神信仰有巨大的选择空间。形成如此良性的文化生态,孔子儒学中和之道的引导与海纳之功不可没。

 

四、儒学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成为中国人的普遍伦理规范和中华文明的底色,也为各种宗教所认同,成为中国化宗教道德的基础

 

由此之故,中国宗教很早就具有道德宗教的色彩,以劝善为首务,以积德为修道之基。外来宗教也必须彰显其社会道德功能,强化儒家伦理,特别是忠于国家、孝于亲族的核心道德。信神是道德的支撑,而不能用信神来破坏道德。中国人心中的神是善神,信神必须行善积德才是真信,以神的名义做损害他人之事是对神的最大亵渎。佛教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其五戒:不杀、不偷、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与儒家仁、义、礼、信、智,恰相对应。道教讲功德成神,积善成仙,修道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在五常八德中,忠与孝是核心。忠德是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和责任,形成社会各界包括宗教界的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孝道为百善之首,孝悌为仁爱之本,孝敬父母与慈爱子女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根基,是各民族各地区的共同道德认知,由此形成中国人强烈的认祖归宗意识,并将爱心扩充为爱他人、爱万物。外来宗教和各种人文学说及其信奉者,迟早会融入爱国爱族爱德的传统之中,使中华民族的共同体因有强固的道德文化纽带而长期延续发展。

 

五、儒学的温和的人文的神道观,使中华文明包纳各种类型的宗教,使历代宗教政策的主流比较宽松,而且宗教被纳入社会道德教化体系,发挥劝善济世的功能

 

儒学是伦理型的人文学说,以人为本,以今生今世为重。它不是宗教,但绝不反对宗教。一是“敬鬼神而远之”,既不热心鬼神之事,又对他人和民众的宗教信仰采取和而不同和尊重即“敬”的态度;二是主张“神道设教”,让宗教发挥推动社会道德的作用。在儒学的主导下,历代政权都采取儒、佛、道三教并奖的政策,包容各种外来宗教,并逐步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各民族的特色宗教,包括藏传佛教、南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北方萨满教、南方巫教,皆在爱国守法的前提下予以承认,采取“因俗而治”“用教安边”的政策,以满足各个民族、各种人群的需求,并有益于社会稳定与民族和谐。中国历史上,除个别时期,没有发生持久的大规模的反宗教运动,宗教成为社会公共管理体系的一个正常子系统。中国是世界大国之中宗教种类最多的国家,也是大国中宗教关系最和谐的国家,被称为“宗教的联合国”,孔子与儒学所造就的宽松和谐的文化环境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其功至伟。

 

六、儒学的兼和思维和协调智慧的世界意义

 

当代世界是一个全球化时代,经济、科技与信息传布高度发达,说明人类具有发展自己的智慧。同时当代世界又是一个国家、民族、宗教冲突普遍、对抗与流血从未间断、生态危机加剧的时代,说明人类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缺乏协调的智慧,不会处理群体关系、天人关系,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孔子和儒学恰恰在协调关系上表现出超前的大智慧,可以有效地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这正是当今人类急迫的需要。孔子和儒学在对待事物多样性及矛盾时,采用“兼和”的思维方式,张岱年先生说:“兼赅众异而得其平衡,简曰兼和。”儒家看待社会的时候,总有整体性的思考,照顾到天下社会各阶层、各民族、各地区的生活、文化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追求共生共荣、天下太平的目标,因此提出“协和万邦”“讲信修睦”“天下一家”“中庸之道”“和而不同”“修文德来远人”“四海之内皆兄弟”“政通人和”等理念,不赞成以力服人、弱肉强食、以邻为壑、严刑苛法、对抗争斗;儒家看待宇宙的时候,不把人和自然界对立起来,而是作为大生命整体的有机组成,强调相互依存关系,因此提出“天人一体”“赞天地之化育”“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为天地立心”等理念,不赞成征服自然、暴殄天物,对天地自然始终怀抱着敬意。凡大体上遵循儒家处世之道的就是治世,违背它的就是乱世。

 

儒家文化造就了一个多元通和的中华文化生态,证明它是有实践生命活力的。而中国就其民族、宗教、地域、文化的多样性而言,乃是世界的一个缩影。中国能做到的,世界也能做到。孔子不只属于中国,也属于人类,他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由衷的敬爱,这不是偶然的,人们认识到他的学说可以为全人类造福。只要人们认真向孔子学习,把他的协调智慧用于处理当代国际事务,学会统筹兼顾,用以取代贵斗哲学,文明冲突就能变为文明合作,生态危机也易于克服,和谐世界就会到来。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