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德伟】张栻太极思想与太极拳学试析

栏目:学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00:02:25
标签:

张栻太极思想与太极拳学试析

作者:蒋德伟 (弘正书院)

来源:《斯文:张栻、儒学与家国建构》,周景耀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5月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六月廿五日丙午

          耶稣2017年7月18日

 

一、太极源流

 

“太极”一词初见于《庄子》:“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后见于《易传·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唐代孔颖达先生云:“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太极思想最早的系统论述见于北宋周敦颐先生的《太极图说》,有云: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周敦颐先生的《太极图说》开启了后世理学之基,被尊为理学鼻祖。此后邵雍先生以数说太极,云:“太极一也,不动生二,神也”;并指出在人则“心为大极”,在天地则“道为太极。

 

张栻先生根据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周敦颐《太极图说》进行了注解,形成了《太极图说解》,有云:

 

太极之体至静也,冲漠无朕而无不遍该焉。某所谓至静,盖本体贯乎已发而无间者也。然太极不能不动,动极而静,静极复动。此静,对动者也。有动静则有形器,故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盖动则有静,而静所以有动也,非动之能生静,静之能生动也。动静者,两仪之性情,而阴阳者,两仪之质也。分阴分阳,两仪立矣。有一则有两,一立则两见矣。两故,所以为一之用也;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或几乎息矣。

 

《道德经》 第四十二章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圣先贤在上述著述中皆指出,太极上接于道,是为“一”,下生为“二”、“两仪”,进而衍生出万物,也就使得万物具备两面性。故道德经第二章有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可以说事物的两面性是宇宙万有之规律。

 

太极阴阳思想贯穿于中华文化之中水乳交融不可分割,她是中华文化的骨骼与脉络,舍此而不存焉。太极阴阳思想深入了中华民族的骨髓和血脉,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说传统的中国人都是一位哲学家,中国人对阴阳的把握,能维持其平衡使之处于中道而不失,几千年下来建立了一整套社会伦理、人与自然的中道体系,成就了“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未断绝之硕果仅存者。宇宙自然之规律,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也充分检验了太极阴阳学说的客观性。

 

二、太极思想与太极拳的关系

 

太极拳是哲学拳,藉此以拳演证太极之理,明悟宇宙大道的修炼手段,太极拳不仅仅是拳,更是艺术和道的载体,可以说拳成则道成。能明理则练拳方能入扣,练拳又反之促进明理。可以说太极思想是体,太极拳为用,体用结合,拳成道成。所以要练太极拳当要明太极之理。

 

明代山右王宗岳先生在《太极拳论》中云:“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点明太极生于无极,张栻先生曰:“太极之体至静也,冲漠无朕而无不遍该焉。”此“冲漠无朕而无不遍该焉”之至静之体既是“无极”,在一片混沌之内。但因“太极不能不动,动极而静,静极复动”,所以为孕育动静之“机”,是道运化动静之无形之体。又曰:“此静,对动者也。有动静则有形器,故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所以王宗岳先生称太极为“阴阳之母”,动则分阴阳,静则合太极。一趟太极拳即是由静而动,由动而复归静,未从“起势”之前之静立势称之为“无极势”,“起势”一动便分阴阳,至“收势”后之静立势又称之为“合太极”,一趟太极拳即是在演化“太极不能不动,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之理。“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太极拳是将太极之理用于人体,以人体演化太极,让人更加了解人身之太极,认识本性,合于大道。

 

三、太极拳之动静阴阳

 

张栻先生曰:“动静者,两仪之性情,而阴阳者,两仪之质也”。点明了动静是两仪的特性,“阴阳”是两仪的本质,“阴阳”二字将事物之有无、难易、内外、长短、高下、前后、左右、进退等各种相对属性概括之,使得世间纷繁复杂之万物能定性而究之,进而使人们更加全面的认识事物,能从事物的一面而推知其另一面,不仅“知其一”而且“知其二”。

 

太极拳充分阐释了太极阴阳之理,阴阳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继而由“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太极拳古称“长拳”,又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捋、挤、按,即乾坤坎离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则为‘十三势’也”。此论出自“张三丰祖师太极拳经”,将太极之基本劲势、步法与八卦五行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但其根仍在阴阳。

 

太极拳中的阴阳关系主要有以下几对:

 

形-神:神为阴,形为阳,神也就是意念、精神,无形无相;形为外形,为神之用。打拳要求“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动-静:静为阴,动为阳。打一趟拳要“静中触动动犹静”,“静如山岳,动若江河”。如张栻先生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每一“动”皆是由若干“静”行成的轨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实-虚:虚为阴,实为阳。拳经曰“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五字诀曰:“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将行拳之虚实要领讲得十分明确。

 

起-沉:沉为阴,起为阳。欲沉必先起,起中还有沉,所谓阴不离阳,阳不离阴。

 

开-合、呼-吸:合为阴,开为阳。合便是收,开即是放。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

 

聚-散:散为阴,聚为阳。散之无形,聚之弥坚。


开展-紧凑:紧凑为阴,开展为阳。行功心解曰:“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此外还有:刚-柔、丢-顶、曲-直、蓄-发、收-放、断-连、往-复、进-退等等相对属性的功法、技法要领和要求,包罗万象,不一而足。

 

四、是“一”不是“二”

 

张栻先生曰:“分阴分阳,两仪立矣。有一则有两,一立则两见矣。两故,所以为一之用也;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或几乎息矣”。此论将“一”与“两”的关系说得十分清楚了,即体与用,质与相的关系。只有“一立”才能“两见”,“一不可见”是不可能达“两之用”的。《老子·第十二章》有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相使人迷惑,应归于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使人不知所措,迷失其间,何不万物归于三,三归于二,二归于一,“一立则两见矣”。此所谓“顺则凡逆则仙”,只有认识事物本质我们就不难作出正确判断,自然可以“一见”而达“两之用”。

 

近一百年来人类社会高速发展,面对各种复杂局面,人类出现了盲目激进的现象,导致了各种社会矛盾、环境破坏、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引发了在人类几千年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乱象,当今,人们的健康状况也到了糟糕的境地,各种疾病、亚健康状态困扰着人们。正因为“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若此“太极”阴阳中某一面被过度发展,则另一面则会随之增长以平衡,导致我们所不愿看到的乱象纷呈。天地宇宙是没有好坏的,其只会自然平衡,若人类不依阴阳互根之理,必会导致窘迫末路,是时候吸取老祖宗智慧来应对当前困境了。

 

综上,我们可将纷繁之事物化为阴阳而用之,如张栻先生言:“盖动则有静,而静所以有动也,非动之能生静,静之能生动也”、“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有一则有两”。表达了阴阳互生的观点,这种观点并不是主观臆测,在现代科学上也得到了佐证,如量子纠缠理论:它描述了粒子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粒子组成系统中相互影响的现象,两个粒子互相纠缠,即使相距遥远距离,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当其中一颗被操作(例如量子测量)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

 

太极拳正是藉阴阳相生相济之理,而摒弃了其它武术主观练力、练刚的观点,而选择了“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的阴阳互生的方法,是“阴极生阳”理论的应用,与常规的武术乃至体育运动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意味。其主要特点是主张:练拳要放松、要“用意不用力”、要“舍己从人”。不会因为松了而无劲,也不会因为舍己而一败涂地,反而是“名为从人,实则由己”。很多练习其他武术的朋友甚至练习太极拳的朋友对太极拳的“松”、“用意不用力”、“舍己从人”的思想怀疑、不相信,就是因为对太极思想的“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有一则有两”理解不深,事物是一个整体,其两面性是既相生相济又互相制约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有正必有反,阴极必生阳,阳极又生阴。太极拳的放松轻柔运动对身体健康的促进机理正在于此,“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静中触动动尤静”才能涵养出充沛的精力,以无形练有形,达到强健身体的效用。在技击上,也提出:“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进一步说明阴阳一体、阴阳相济道理在积极中的运用。按照太极拳的道理来说,就是在“粘”、“走”之中保持“我顺”则自然“人背”,我在“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使自己始终处于“守中”的有利形势,使我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别人的破绽一定就会暴露出来,就回让对方形成“送上门来挨打”的局面。所以并不需要我们去找机会勉强用招式去攻击对方。

 

著名太极拳家张义尚先生将太极拳的特点归结为“静、缓、软、匀”四字,并作为“太极拳与其他一切拳法的分水岭,自始至终不能违反的原则”。并对四字做了注释——“静:就是神经清醒,照物无遗的境界,太极拳尤重动中求静,故静是太极拳核心的核心,一点也不能疏忽。缓:与快为对比,为了达到动中求静的目的,所以动作不能太快,有越慢越好的提法。软:是全身关节肌肉筋骨彻底松开,丢掉后天的浊劲硬力,则肢体自然沉重柔和,有松沉软弹,绵里裹针的感觉。匀:是均匀,即动作虚实分明,快慢一致,如行云流水,抽丝挂线,相续不断的意思”。这四个字都是“阴”的属性,真是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练法特点,减少了人体的精神消耗,使人精力充沛,肢体强健,获得身心愉悦的内外兼修的效果,并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提高人的洞察感知能力,达到遍照无遗的神明境界。

 

针对太极拳“松”的要领,太极拳大师李雅轩先生更是提出了“大松大软”的观点。李雅轩先生曰:“功夫以澄心定性为主要之功夫,但澄定之功夫须在稳静上着手,以俟静极默笃之后,才能静得下来,定得下来,良知始现而后随良知之觉察悟之,此觉察方是准确之觉察也。其所以澄,所以定者,是想恢复心无思想,身无作为,无为之身心也。无为之后,心性始能光明,光明之后自然之中发出来的知觉便是儒家所谓良知。良知是在静极默笃之后发现,非在穷思极想中得来,心硬想等于壁上无门,出入硬要碰壁而过,又等于荆棘坎坷之地本无路可走,而硬要通过也。如此练法,必致愈练愈离太极拳功夫愈远,学者不可不知。练此功又须静悟,又须操练,不静悟则不知如何为对,不操练则肢体不能随心所动,故须两者并进,心身兼修也。若一味苦练,徒使筯骨皮肉受苦,心神忙乱出身臭汗而已。且白销精、气、神,与功夫有害无益也”。“养虚灵生智慧以悟拳道;用之于防身,能自卫御侮;用之于处事,则是非分明;用之于养身,则延年益寿”。

 

太极拳练习的核心要领就是松,不仅是身松,更重要的是“心松”,也只有“心松”了才能真正做到身松,“心”是松的关键,这正是“心-身”即“神-形”阴阳关系的体现。只有真正身心放松了才能感受到太极的奇妙,才能长养出太极内劲和妙觉来。练太极拳做到心松需要练就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平如镜般:物来则映,物去不留;要逆来顺受,不起执着,不与相抗。但这些做到并不容易,所谓:“顺则凡,逆则仙,只在其中颠倒颠”,我们往往只习惯于常态,要思维调过弯儿来不容易。所以练太极拳要有非凡之志,要有坚定的信心和“断臂求法”之决心。

 

要学好太极拳,必要深究太极之理,张栻先生《太极图说解》反映的太极思想正是开启我研究太极之理大门的一把钥匙,试析其理,望方家指正。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