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6日(农历庚子年正月二十三日),孔子第79代嫡长孙、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氏宗主孔垂长率台湾孔氏宗亲代表近百人,在台北孔庙大成殿举行新春祭祖和团拜活动。孔垂长在团拜致辞中表示,向在大陆各省、乃至于海外各地受到疫情影响下的所有孔氏宗亲们,献上一份最虔诚的祝福,并愿疫情早日平息,病者速愈。
庚子鼠年第一天,陪伴孔子故里曲阜万仞宫墙30多年的“老钟官”杨永军,因疫情防控未能如约敲响晨钟,却依旧习惯地早早起来,走进城墙。
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1月15日,腾冲市文庙管理所联盟腾冲市书法家协会以精笔妙墨和孔圣的新春祝福,特在文庙举行“传承国粹弘扬国学庆新春送春联”活动。
俄罗斯首个汉语教研室于1837年在喀山成立。据总领事表示,目前俄罗斯有19所孔子学院和4所孔子课堂。他补充称,经过13年的不懈努力,喀山联邦大学的孔子学院成为俄境内研究汉语的重要核心,培养了大量人才。
1月10日下午,韩国孔子文化中心会长兼成均馆儒道会总本部副会长朴洪英,韩国孔子研究院院长兼韩国孔子文化中心顾问李毓源,韩国孔子文化中心部长兼弘益大学教授全春花,韩国孔子文化中心主任杨雅梅一行四人受大连连海书院张本义院长之邀,来到位于大连金普新区的连海书院进行访问。
西汉《仪礼》简、东汉《熹平石经》残石、明代《孔子圣迹图》、商周十供等孔庙礼器……近日,“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240余件(套)精心挑选的文物、古籍以及艺术品汇集一堂,系统展示孔子思想形成、发展、传承的历史,讲述孔子文化的深远影响力。
2020年新年伊始,德国学者何乏笔(Fabian Heubel)携家人研学王船山故里。怀着对船山先生的敬仰,何乏笔身着道冠汉服,在船山总会专家志愿者老师陪同下,首先到湘西草堂拜谒王船山,参观王船山生平事迹陈列展览。参加船山文化园第五期国际船山读书会,并与研学基地导师们进行中德哲学座谈研学交流。
1月4日下午,“纪念《陈寅恪文集》出版四十周年暨纪念版发布会”在复旦大学举行。会议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古籍所与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主办,与会的专家学者及嘉宾共同回顾了《陈寅恪文集》的出版历程,高度评价了陈寅恪先生的学术价值及其对其后中国文史研究的深远影响。
12月25日,中国传媒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阳明书院、修辞学堂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发来贺信。来自各高校的学者及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共计30余位嘉宾出席仪式。揭牌仪式由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主持。
孔子故里曲阜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启动“我到孔府过大年”活动。活动通过让游客体验孔府年俗活动,了解孔府独特的年俗、风俗,学习圣人故里“过大年”的传统仪式,唤醒市民对传统节日的“仪式感”,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搭建新平台。
2019年12月28日上午,孔阳先生在会场中庄严宣告,「这是光荣的时刻,我们是自然而然地走进了这一刻」。孔阳国学工作室第二届「儒者礼门大会」在京如期举办。
今年是孔子诞辰2570周年,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2019年的压轴大展,“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将以240余件(套)珍贵文物、古籍以及艺术品的规模亮相,这也是国家博物馆第一次系统展示孔子思想形成、发展以及传承的历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随着孔子后裔孔海钦带领孩子们诵读《论语》,琅琅读书声飞出福州市连江县官坂镇白鹤村的陈氏祠堂。
12月13日,孔子研究院绍兴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绍兴文理学院举行。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绍兴文理学院党委书记汪俊昌共同为“孔子研究院绍兴研究基地”揭牌。绍兴文理学院副校长寿永明主持揭牌仪式。
16日在湖南永州市道县濂溪书院举行的“理学道州”第十届周敦颐国际理学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道县被中国伦理学会授予“中国理学文化之乡”。
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期间,江南大学承办了“家在江南:家风·家训·家教”分论坛,众多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江南家风——传承与传播”展开了深入研讨。
11月22--24日,孔子后裔岭南派在山东曲阜举行首次恳亲大会。来自广东、广西、河南、海南、江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岭南派孔子后裔代表300多人,齐聚祖籍地——山东曲阜恳亲祭祖。本次活动由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委员会常务理事、广州天星学校董事长孔耀昌发起。
12月15日上午,国内首个《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京发布。该标准由中国教育学会委托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研制。敦和基金会提供了课题所需的主要经费资助。
2019年12月15日,由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三和国际集团联合主办的“深圳孔子文化节十周年庆典”在东湖公园孔子文化广场隆重举行。
12月13日,2019首届华夏孝文化嘉祥论坛在嘉祥曾子讲堂举行。本次大会以“祭宗圣,弘忠孝,传承优良家风”为主题,旨在弘扬孝道文明,传播宗圣文化,促进家庭和睦,共建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