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监察部网】家风隽永德润金陵之六:交不忘旧 言不崇华

栏目:家风家训
发布时间:2016-12-15 17:42:33
标签:

"家风隽永德润金陵"之六:交不忘旧 言不崇华

整理者:金戈、殷微、翁宏业(南京市纪委)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七月初三乙未

          耶稣2016年8月5日

 

 

 

棉鞋营赵状元家训:交不忘旧 言不崇华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交不忘旧,言不崇华”,这是嘉庆元年丙辰科状元赵文楷留给后世子孙的家训。赵氏一门四代翰林,翰墨书香流传至今。著名的佛教领袖、书法家、社会活动家赵朴初先生即是这一书香名门的后人。


  

 

【家训解读】

 

①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解读】恬静以修养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原文援引自诸葛亮《诫子书》,意在告诫子孙要善抑私心杂念,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勤俭节约,自觉涵养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

 

② 交不忘旧,言不崇华

 

【解读】一个人应该重情讲义,饮水思源,谨言慎行,遵守诺言,与品行端正的人比肩而立。——原文摘自清代状元赵文楷亲笔题写流传下的《赵氏家训》

 

【家风故事】

 

南京城东大中桥的西侧,有一条不起眼的巷子,称作“棉鞋营”,据说是因为明代在此设立制作棉鞋的工坊而得名。自清代光绪年间到建国初期,此处曾经有一座朱漆厚门、前后七进带花园的赵公馆。它的建造者是赵继元。赵继元(1828-1897年),字梓芳,号养斋。咸丰九年(1859年)举人,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进士。光绪七年(1881年),赵继元在南京定居,仿效安庆赵氏老宅,修建了这座规模恢宏的赵公馆。自赵继元伊始,这里住过四代人。赵公馆大厅正中悬挂一横匾,上书“培远堂”,由赵继元亲笔题写。院内有庭台水榭,花园假山,赵继元命名为“静观草堂。”民国七年(1920年),其子赵曾藩,将赵继元的诗集刊名为《静观草堂遗稿》,请著名文人金坛冯煦为之作序并刊刻。

 

赵氏一门四代翰林,才俊辈出

 

赵继元和他的祖父赵文楷、父亲赵畇以及他的长子赵曾重都是翰林出身。像这样直系四代翰林的家族,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赵氏一门人才济济,与其家训有着密切关联。赵文楷(1760—1808年),字逸书,号介山,自幼聪明过人。赵文楷十二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即使家境艰难,他仍旧砥砺奋进,苦读诗书。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考中举人。时隔八年,考中进士,殿试之后成为丙辰科状元。嘉庆五年,赵文楷奉旨出使琉球,不辱使命,荣光而归。赵文楷为国事殚精竭虑,因操劳过度,卒于任上,时年四十八岁。他为官廉洁,身后虽没有留下家产田舍,却留下“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交不忘旧,言不崇华”的家训,成为赵氏后裔的家传至宝。

 

   


拭去历史的烟尘可以看到,赵氏后裔正是由于秉承家风,淡泊名利,忠厚待人,潜心苦读,才终成一时之秀。赵文楷之子赵畇(1808-1877年),字芸谱,为文楷之遗腹子。文楷逝后,赵畇与母亲王夫人相依为命,生活困苦。幸而赵文楷生前品行端正,重情讲义,故交旧友纷纷解囊相助孤儿寡母,方使状况有所好转。王夫人深明大义,为促儿笃志向学,不惜变卖家产,延聘地方名儒授子读书。赵畇不因家贫而自弃,反而谨记家训,于逆境中发奋攻读。功夫不负有心人,赵畇28岁时中顺天榜举人,34岁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他受命编纂的《筹办夷务始末》,是我国较早的外交典籍。

 

书香门第,读书以明志

 

建造南京赵公馆的赵文楷之孙赵继元在年轻时,一家人生活也是颠沛流离。然而他坚持苦读诗书,终于在40岁时考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踏入仕途以后,赵继元时时处处以诚待人,重于实干。他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任职江苏督署营务处,负责沿江炮台的修筑。当时清廷腐败,外强环伺,赵继元临危受命,历尽艰辛却矢志不渝,曾作诗明志:“君看勇退收帆客,会有乘风破浪时”。

 

赵继元的长子赵曾重,字伯远,光绪六年(1882年)考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赵继元的次子赵曾裕,光绪二年(1876年)中举人。赵曾裕的儿子赵恩彤(赵朴初的父亲),受教于近代教育家严复,喜好读书,手不释卷,潜心字画,闭门课徒,任过县吏和教师。赵继元的三子赵曾蕃,20余岁就中举人,曾担任过江西瑞安知县、安徽芜湖米捐局局长、粤海关监督等职。

 

【今人风采】

 

赵朴初系赵文楷后人

 

岁月如流,赵氏家训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为子孙后代所遗弃。赵文楷四世孙的赵恩钰(1902—1992年),字式如,乐观豁达,自重自强。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在国民政府内供职。1937年,赵恩钰随国民政府西迁至陪都重庆,供职于国防部兵工署。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辞去公职,偕家小回到南京棉鞋营。1950年,作为商界代表,被选为南京市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委员,为刚成立的人民政府献计献策。他还积极响应街道、居委会的号召,先后创办了汽车修理厂、包装厂,为街坊四邻热情服务。

 

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1907-2000年)系赵文楷的五世孙,言行举止恪守家训,不因日后的身份地位而轻慢长辈、朋友。据赵家后人介绍,赵朴初每赴南京,必到棉鞋营赵公馆探望长辈。一次去见伯父赵恩钰夫妇时,伯母正在午休。赵朴初毕恭毕敬侍立一旁,直到伯母醒来才上前问候。

 

赵文楷五世孙赵荣琛(1916年—1996年),系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曾任南京市京剧团团长,他在回忆录《粉墨生涯六十年》里写道:“(我们)绵延至今的家风,体现廉正传家的书香门第儒雅之风”。

 

家训犹存,不忘根本。2007年10月,赵荣溪率领南京赵氏寻根省亲团奔赴安徽太湖,与宗亲共商续修家谱等事宜。在族人传承家训的精神感染下,他赋诗一首:“近乡情怯泪沾襟,梦里几回到花亭,寺前河水源一脉,绵绵不绝惠金陵。”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