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敏强】浙江义乌徐侨:以实心行实政 以清简传家风

栏目:家风家训
发布时间:2016-10-20 14:40:50
标签:

浙江义乌徐侨:以实心行实政 以清简传家风

作者:孙敏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八月廿七日壬子

           耶稣2016年9月27日



 

徐侨(1160-1237),字崇甫,婺州义乌县靖安里龙陂(今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王宅片)人,南宋名臣、理学家。

 

徐侨少时聪敏好学,弱冠入太学,师从吕祖谦门人叶邽。淳熙十四年(1187年)登进士,历任信州上饶主簿、绍兴府司法参军、秘书省正字、安庆知府、提举江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等职。后辞官回乡创办“东岩书舍”,潜研理学,教书育人,十多年间孜孜矻矻为学,讲学授徒,享誉东南。绍定六年(1233年)应召再起,任国史院编修、经筵侍讲、国子监祭酒诸职。嘉熙元年(1237年)以宝谟阁待制致仕,十一月病逝家中,享年七十八岁,谥号文清。《宋史》评价:“若其守官居家,清贫刻厉之操,人所难能也。”

 

《徐氏家范》

 

徐侨在世时为自己和子孙后代立下严格的家规--《徐氏家范》,涵盖了孝义、礼仪、修身、处事、兴教、耕读、诚信、清廉、婚丧、嫁娶、治家、报国等。明嘉靖年间后人徐兴又精选《郑氏家规》收入其中。千百年来,徐侨精忠报国、廉洁自律、嫉恶如仇、勤政爱民的精神品质,以及他流传于世的《徐氏家范》,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世子孙。

 

  


徐侨故里照壁

 

●视频脚本

 

浙江义乌徐侨:以实心行实政 以清简传家风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义乌精神世代相传,孕育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如“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宋朝抗金名将宗泽、《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首译者陈望道等。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着“勇为百姓请命,敢为家国蹈死”的高贵品质。这其中,南宋徐侨就是一位杰出代表。

 

徐侨(1160—1237),字崇甫,号毅斋,谥号文清。南宋名臣、理学家,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

 

入仕为官 刚毅忠直

 

徐侨幼时颖悟勤读,行为端庄。27岁时登进士第,初授信州上饶县(今江西上饶)主簿,后十余年间辗转中枢与地方任职。

 

徐侨任上饶主簿时,拜入理学大师朱熹门下。朱熹对人说,“崇甫明白刚直士也,讲学已有意趣”。并给徐侨的书斋命名“毅”,自此“毅斋”成为徐侨别名。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孙敏强:

 

“毅”,指耿直刚强,守正不阿,是有风骨、有气节的意思。孔子就说过: “刚毅木讷,近仁。”“毅”是理学大师朱熹对徐侨的一份殷切期许,也是很高的评价。

 

公元1191年,做了三年上饶主簿的徐侨,因政绩斐然,部考官员打算推荐他升职,问他有何要求,徐侨说:“我到哪儿做官都会尽忠职守,做好该做的事。”

 

徐侨常言,“无所欲则刚,无所私则明,刚以达此心之仁,明以断天下之疑”。

 

浙江海洋大学教授 程继红:

 

这个“欲”是指一个人的私欲。如果你把私欲降到最低,那么你做任何事情,都会非常坚定,而且可以做得光明正大。

 

他又说,“己以廉而不能戢吏之贪,犹己贪也;心乎惠民而不能摧奸以达惠,犹无惠也”。 意思是说,自己廉洁还须制止下属贪污,想给民以实惠必先肃清奸贪。因此,他每到一地,“以实心行实政,吏畏民怀,久而不忘”。

 

公元1216年,徐侨自请外放,差遣知和州(今属安徽马鞍山)军州事,过长江时见饥民流亡建康(今南京)、镇江一带者以万计,遂命州县官开仓赈粮。有官员认为须请示制置使方可开仓,欲申文上报,批复后实行。徐侨大怒,“赈饥如救溺,怎能按照常规文书往还,迁延误事!”急命发粮。此一举措,救活众多饥民。

 

浙江省义乌市市志办主编 吴潮海:

 

徐侨的“赈饥如救溺”,体现了他对百姓的关爱之情,也体现了他敢于担当,勇于担当。

 

徐侨的为政思想,史家总结为“以实心行实政”。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树立求真务实、执政为民的精神。他用自己的为官经历诠释了这样的理念:革除私心杂念,保持心灵的纯洁与干净,才能把工作做好,为地方谋求“实政”。

 

    

 

义乌大安寺塔

 

讲经论学 真践实履

 

公元1219年,徐侨因耿直敢言得罪奸臣,遭劾归乡,创办东岩书舍,聚徒讲学,传播理学文化。

 

徐侨早年从学于吕祖谦门人叶邽,后又登朱熹之门,当时的“东南三贤”,他兼承其二,涵养久长,形成了其重“践履”的思想。向内“修身克己”,化为人格品行,向外“入世济时”,在政治与生活的实践中发挥作用。

 

“嗟嗟我辈人,志不在名利。所趋必踏正,所论必根义。” 徐侨认为,“理义悦我心,名利害乎道”,他以对儒家义理的切实遵行,抵制了名利妄欲。

 

徐侨一生忧国忧民,内心也有建功立业的欲望。“安得人仁公且刚,一扫虿螫完民疮”,字里行间我们不难感受到其欲施展所学、有补于时世之心。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孙敏强:

 

宋史·徐侨传》评说徐侨之学“以真践实履为尚”, 正是求真务实的文化性格,使徐侨为学持论呈现兼收并蓄的气象,成为推动南宋浙江理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家。

 

十余年间,徐侨教授了大批生徒,不少人后来成为杰出的官员、学者,如朱元龙、康植、王世杰等,皆操行清正,卓有成就,一时享誉东南。

 

浙江省义乌市市志办主编 吴潮海:

 

他的精神,对义乌乃至周边的影响十分深远。从宋代的朱元龙、康植等,到元代“儒林四杰”之一的黄溍,再到明初“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数百年间流风余脉不绝,受其影响的学者、文人、清官数量众多。

 

守官居家 清贫刻厉

 

徐侨为官期间吏畏民怀、清廉刚正,非规定的俸禄不受,别人馈送皆谢而拒收。解印归里后,朝中参政知事葛洪、丞相乔行简都主动为他请求祠禄(离休俸禄),徐侨坚辞不受,甘于清贫,晚年又一再坚辞祠禄。在家乡他兴修水利桥梁,古月桥、回龙桥、龙马二堰的故事至今留传民间。

 

徐侨有《即事》诗一首,表其心迹:“在家贫亦好,居官贫更宜。布被不妨温,菜羹有余滋。宾至草具杯,事闲遣兴诗。外此了无挠,澹然心地夷。”《宋史》赞曰:“若其守官居家,清贫刻厉之操,人所难能也。”南宋后期理学家真德秀也以徐侨自勉:“居贫未若义乌之安。”

 

公元1237年,徐侨以宝谟阁待制致仕,十一月病逝于家,享年78岁。朝廷评价其“资禀清劲,气节委特”,谥号“文清”。

 

家规流传 德被后世

 

徐侨在世时为自己和子孙后代立下严格的家规——《徐氏家范》,涵盖了孝义、礼仪、修身、处事、治家等方方面面,堪称修身处世典范。可以说,《徐氏家范》既是他个人修为的生动体现,也是对家族后人的殷切希望。

 

治家如治国。徐侨在家范中首先就要求家长要公正无私,“为家长者,必秉公执直、谨守礼法以御族众,一言不可妄发,一事不可妄为,至于剖决是非、分其曲直,务宜和解,毋得徇私偏见以至与讼”。

 

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过勇:

 

徐侨“君心正则朝廷正,以至百官万民莫敢不正”,讲的就是作为领导者,必须要带头约束自己,然后可以对下属形成一种感召力。通过这种感召力的放大,产生对整个社会的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带动,使见贤思齐成为风气。

 

在《徐氏家范》中,特别注重勤俭节约,如第三条“通族庆吊之礼,悉遵文公家礼而行,须称家之有无,禁止奢华,裁减滥费”。

 

敬宗守孝,是家范的必备内容。家范第八条写道,“父母舅姑有疾,子妇无故不离亲侧,寝不解衣,色不满容,专以迎医检方、汤药先尝为务,疾愈方可理家务”。

 

“为子弟者,不可以富贵势利,加于父兄宗族及乡党。”这一条,就是要求家族人员不管走得多远、成就有多大,都要不忘初心,和睦亲族乡亲。

 

历史的车轮,可以湮灭物质的痕迹,但是思想的光芒总是能够透过历史的迷雾,照耀着人们前进的行程。直到今天,徐侨的后人依然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着良好的家风。

 

徐侨后裔、义乌市桥西村党支部书记 徐福星:

 

先人徐侨是我们徐氏后人的骄傲,我们要在村庄建设治理中,把他的家规家训传承好,发扬好。

 

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义乌设立了徐侨纪念馆,创作了廉政婺剧《徐文清公》,将徐侨的廉政思想和生平事迹全面展示,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感受徐侨清白为人的崇高品格。

 

在义乌这片土地上,像骆宾王、宗泽、徐侨、陈望道等忠直刚毅、风骨凛凛的往哲先贤,他们的风怀,他们的浩气,从古到今,延绵不绝,为后世敬仰和铭记,并将继续激励着后人,谱写出崭新篇章。

 

   

 

徐大宗祠

 

●《徐氏家范》摘编

 

秉公持和

 

为家长者,必秉公执直、谨守礼法以御①族众,一言不可妄发,一事不可妄为,至于剖决②是非、分其曲直,务宜和解,毋得徇私偏见以至与讼。 ——摘自《徐氏家范》

 

【注释】

 

①御:治理,管理。

 

②剖决:分析、解决。

 

【译文】

 

当家长的,一定要秉公做事、遵守礼法来管理家族众人,话不可以随便乱说,事不可以随便乱做,对于需要分析判断裁决是非曲直的事情,一定要注意调和解决,不能徇私带偏见以至于闹出官司。

 

敬宗睦族

 

祠堂以奉先世神主、春祀秋尝①,所以报本也,为子孙者当知自一本而分,尊祖敬宗不忘先德,则后日子孙亦尊敬尔辈为祖宗矣,勉之思之。——摘自《徐氏家范》

 

【注释】

 

①春祀秋尝:春季的祭祀叫祀,秋季的祭祀叫尝。

 

【译文】

 

祠堂里供奉祖先魂灵、春秋祭祀,这是报答祖宗的做法。作为子孙应当知道自己是哪一个祖先的后代(明白自己从何而来),要尊敬祖先,不忘先人德行,那么以后子孙也会把你们当祖先来尊崇敬重,(所以)要好好勉励、好好思考。

 

为子弟者,不可以①富贵势利,加于父兄宗族及乡党②。——摘自《徐氏家范》

 

【注释】

 

①以:用,拿,凭借。

 

②乡党:同乡之人。

 

【译文】

 

做子弟的,不可以凭借富贵权势,凌驾于父兄宗族及同乡之上。

 

孝亲悌长

 

父母舅姑①有疾,子妇无故不离亲侧,寝不解衣,色不满容②,专以迎医检方、汤药先尝为务,疾愈方可理家务。——摘自《徐氏家范》

 

【注释】


①舅姑:指公婆,丈夫的父母。

 

②色不满容:自己脸上没有欢喜,只有忧愁,但是在父母面前又不可以过于表现出来,免得父母担忧。

 

【译文】

 

父母公婆生病了,儿子媳妇无故不能离开亲人旁边,睡觉不脱衣服(随时准备起床伺候),表情要恰当(既不要喜笑颜开也不要愁容满面),专心做好请医生检查诊断开药方、熬好药先尝尝等事情,等他们病好了才可以处理其他家务。

 

子孙当恂恂①孝友,见兄长坐必以起,行必以序,应对必以名,毋以尔我,进退言动,务在循理。——摘自《徐氏家范》

 

【注释】

 

①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

 

【译文】

 

子孙应当恭顺孝敬友爱,见到兄长来了,坐着的要起立,举止要得体有序,应答一定要报自己的名字,不要用“你我”,言行举止都必须遵循理数。

 

守礼务俭

 

通族庆吊之礼,悉遵《文公家礼》而行,须称①家之有无,禁止奢华,裁减滥费。——摘自《徐氏家范》

 

【注释】

 

①称:相当,符合

 

【译文】

 

整个家族的红白喜事,全部按照朱熹的《文公家礼》来办,必须合乎自家的经济状况,禁止奢侈、铺张浪费。

 

凡宴会,不许沉酣杯酌、喧哗鼓舞以谑①宾客、以慢②尊长,不当强人以酒,亦不得引进娼优取乐以失礼统,违者家长面叱之。——摘自《徐氏家范》

 

【注释】

 

①谑:戏谑,开玩笑。

 

②慢:怠慢,没礼貌。

 

【译文】

 

凡是宴请聚会,不许酗酒,或以喧哗嬉闹的方式戏谑宾客、怠慢长辈,不应当强迫别人喝酒,也不能叫歌妓来取乐从而失掉礼节和体统,违背的人家长要当面呵斥教训。

 

   

 

徐大宗祠·叙伦堂

 

●专家观点

 

孙敏强:“毅”“通”“实”的精神

 

梳理徐侨的思想学说和毕生事业,最值得探讨的就是三个关键词:“毅”、“通”和“实”。其所包含的深厚文化意义和价值,不仅是以徐侨为代表的历代先贤践履与坚守的,也是在义乌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人们代代传承下来的。

 

“毅”,是耿直刚强、守正不阿,是有风骨、有气节,是刚毅和坚守。“毅”,是徐侨刚出道时,理学大师朱子选送给他作书斋名的,充满了对徐侨的期许。在此可将“明白刚直”视为朱子对“毅”的诠释和定义。明白,是有见识,有理念,洞明世事;刚直,是有原则,有担当,百折不回。刚直,是“毅”的核心内涵;而明白,是刚直的基础和前提。因为明白,才有底气如此刚直坚毅,雅志莫回。无论进退出处,荣辱顺逆,始终一贯地秉持着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人生操守。风骨正气,凛凛然著于青史。徐侨一生无论是面对下属同僚,还是上司君王,始终刚直不阿,坚守人生理念和风骨正气,以毕生言行为朱熹所许之“毅”字作了完美注解。

 

徐侨的“毅”,直接影响了他的诸多弟子。明代金江《义乌人物记》说,“徐侨承朱子之绪,传圣贤之学,倡道乌伤,及门之士,多著贤行,若康植、朱元龙者,而发于政事之间,尤光明俊伟。王柏铭植(指康植)墓,称其操尚之坚,风力之劲,有得于侨之遗则”,可见其余风遗韵的深刻影响。

 

“通”,是融会贯通,兼收并蓄。也是通晓,通达,世事洞明,人情练达。“通”,是徐侨送给其高足叶由庚作斋名的。这与朱熹命他以“毅”名斋相似。倘若说自许与许人相通,那么可以说,当徐侨命叶氏以“通”名斋时,“通”不仅是他对弟子的嘉许,也可视为某种自励与自期。如果说,“毅”是品德、人格和人生精神,那么,“通”则是修为、成就与人生境界。徐侨之“通”,主要体现在通于政事和通于学理两方面。如其知和州军州期间,重视防务,精选士卒,修造军备器械,加强军事训练,改进战术,保地方平安。

 

“实”,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作为地方官,他深怀己饥己溺之心,革除陋法,造福一方;退居乡里,教授生徒,他“学行纯笃,风节髙峻,诚可谓道学之宗师矣”(王褘《义乌宋先达小传》)。《宋史·徐侨传》评说,“其学一以真践实履为尚”,突显了徐侨重实践的取向。徐氏所存文字和一生经历始终体现着求真务实、学以致用的精神,呈现着金华学派注重实际的色彩。也正是求真务实的文化性格,使徐侨为学持论呈现兼收并蓄的气象,成为推动南宋义乌乃至浙江儒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家。

 

刚毅,通达,实干,徐侨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思考和践行。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